《叽哩咕与野兽》是一部由Bénédicte Galup / 米歇尔·欧斯洛执导,Pierre-Ndoffé Sarr (voice) / Awa Sene Sarr (voice)主演的一部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一):坚持自己
岁数小
身材小
但是却有个大智商
坚持自己的原则
想到别人所没有想到的
也许一开始会被人瞧不起,被人不理解
但是最后幸运总是站在自己的一方
女巫虽然可怕
[不过他倒是不怕女巫,还觉得女巫很美丽,呵呵.]
但是更可怕的是意志的消失
还好
他的意志一贯坚定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二):我2005年第一次走进法国的电影院
这是我2005年第一次走进法国的电影院。选择了一部动画片,希望用我可怜的法语能够听得懂。这是一部典型的非洲题材动画片。没有任何三维动画,没有夸张的造型,简单而纯朴的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好人和坏人泾渭分明,聪明的Kirikou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美丽而邪恶的女巫。
这种技术水平的动画片居然能在电影院上映,使我很吃惊。中国的电影院也上映动画片,但是都是好莱坞精良包装的商业化产品。这样充满异域色彩的作品估计很难占领市场。不过能否占领市场不等于是不是好的作品。载歌载舞的画面和强烈节奏感的歌谣在我的脑子里回旋了好几天呢。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三):勇敢的小朋友
先看了叽哩咕与女巫再来看这部片子,就觉得拍的有点牵强了,总体来说还不错,叽哩咕继续发挥着他的聪明勇敢的才智,对付着一个一个想破坏他们平静生活的恶魔,但比起前一部来,觉得有点平淡,感觉前一部更有深度一点。
蛮喜欢他们卖瓷器的那段,村里人都笑话叽哩咕做的瓷器比他本人还要小一定卖不出价钱,但他还是很坚持地做着自己的精美瓷器,到了河边又非常坚持不去贪图便利用牛驼东西而是自己顶着到了市集,最后大家都上了女巫的当,瓷器全部被牛打翻了,而只有叽哩咕的瓷器卖出了好价钱给全村人带来了口粮,真的是很机智的一个小朋友哦。很喜欢他:)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四):叽哩咕的哲学
出于对片名的兴趣和对法国片独特风格的信心观赏了这部电影,后来才知道是个系列动画片,前面一部是《叽哩咕与女巫》。基本是一部中规中矩智商低下的动画片,里面值得一提的只有两样。一是音乐,贯穿全集的叽哩咕之歌,很可爱很独特。二是结尾,这部平淡无奇的动画片在结尾的地方却让人为之一震,小叽哩咕的真正智慧也在于此吧。一直在与女巫斗争、恶毒女巫一心想要加害的叽哩咕,却在最后一次战斗中莫明其妙地去造访了女巫,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是想看看她,她长得太美了。一句话,解释了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像一般的儿童动画片一样,正与恶的斗争目的是为了消灭另一方。在这部动画片里,叽哩咕毫无怨言、不厌其烦地与女巫斗争着,从来没有想过要一举歼灭女巫以除后患,而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应对每一次危险。原来叽哩咕竟从未对敌人怀有仇恨,而是以难以想象的宽容,看到敌人最美的一面。这成就了他的强大,带来灾难的并不一定是敌人,学会应对灾难的本领是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叽哩咕如将女巫消灭了,那么要拍续集肯定还得另找灾难的源头。人生也是这样,不可能杜绝一切灾难,杜绝了这个还会有另外的出现。所以不要与灾难为敌,要学会与之共存。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五):美丽的画面,好听的音乐
校园网上一下子上了几十部片子,放眼望去大部分是烂片,一个有趣的名字突然映入我的眼帘:叽哩咕与野兽。叽哩咕是谁啊?打开网页,一幅动感画面呈面于眼前,各种各样的动物向后面闪去,中间大道上一个小黑人在飞快的跑着。动画片,我的所爱。于是DOWN下来看,本来是做为工作时的调节剂的,影片一开始,我便被那动听的音乐所吸引,手中机械的工作也停了下来,接着是一位穿白衣的老人讲述他孙子叽哩咕的故事,再后来,小叽哩咕出现了,多么可爱的小黑人啊!不提故事情节多么的有意思,单说画面,这么美丽的动画片很久没有看到过了,很有一种以前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美术片的味道。各种颜色的搭配是那么的和谐,我也描述不出来了,反正是一个美字了得。
没有学过法语,但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都德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总不以为然,以前看法语片的时候也没有体会到,看了这部片子,才真切的感受到法语真的很好听,尤其是小叽哩咕自言自语的时候。这部片子的音乐也很有特色,每个小故事中间都有“小叽哩咕个子不高,但他很勇敢”之类的歌曲,片中的人物也开始载歌载舞,在屏幕前坐着的我也不禁开始扭扭脖子,扭扭屁股了,如此强烈音乐感染力并非只有重金属音乐能做到的哦!
总是看迪斯尼的动画片或是日本的青山冈昌之类,中国的动画从小看到现在,已经看得失望至极,现在已经基本上戒了。不过遇到《雪孩子》、《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鹿铃》、《邋遢大王奇遇记》等还是要看的。以前这些片子都叫美术片,那着色、运笔真的是美术。现在每天下午5点开始各电视台播出的国产动画片学人家国外的卡通,故事和画面都非常拙劣,只能骗骗小孩子而已,也由衷的感到现在的小孩子真不如我们幸福啊!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六):叽哩咕好可爱
作为姐妹篇,叽哩咕与野兽发生在女巫篇的中期,讲述了故事三则。
一是把水源救活后野兽踩踏庄稼事件,二是利用黏土做陶器卖养活全村,三是去女巫毒花园采解药救全村女人。期间又凸显了村里人的愚蠢和女人病倒后男人的无能。叽哩咕真的是又聪明又可爱,怪不得最后抱得美人归。
其实这部分有些解释了为什么叽哩咕最后会和女巫在一起,两个人在斗智斗勇期间互相欣赏,也就只有叽哩咕配得上女巫了。
又小又可爱的叽哩咕采完草药后还特意去女巫门前看女巫一眼:
陷入爱情੭ ᐕ)੭*⁾⁾P.S.这个电影真的找的我好苦,最后求了一位大佬,结果他给我的链接wifi打不开,一直郁闷了我好久,最后发现那个链接只有流量才能看,结果就是我用流量把电影看完了。也不是什么流量大户,泪往肚子里咽,但是叽哩咕值得呜呜……(•̥́ˍ•̀ू)
《叽哩咕与野兽》观后感(七):我爱叽哩咕
2003年的某一个周四,资料馆的入口处放着一张大大的动画海报
又鲜艳又别致:一个小小的小黑人娃娃抬着脑袋看着一位神情莫测的黑美人
一看就喜欢
当晚就放——《叽哩咕和女巫》
小小的叽哩咕,飞毛腿的叽哩咕,聪明的叽哩咕,可爱的叽哩咕
上了发条一样地跑来跑去,嘴里冒出童稚清脆的法语
生龙活虎,生龙活虎
那画面,那音乐,那语言,那故事
都如此新鲜有趣,妙不可言
让人情不自禁地合不拢嘴
很非洲,很法国,很童趣,很开心
真是太好看了
时隔三年,偶然间看到法国文化中心的影片放映预告
发现一部《王子与公主》,海报画面分明透出一股叽哩咕味
赶到文化中心的小放映厅
不失所望,有趣依然
果然导演Michel Ocelot氏正是叽哩咕之父
IMDB的资料页分明交待2005年又有一部《叽哩咕》
真是太想看了
大半年过去了,哪里都找不到这个新的《叽哩咕》
然后慢慢淡忘了
前些天说起资料馆和法国文化中心会有一系列动画展映
勾了对叽哩咕的怀念
很容易就查到了叽哩咕的台湾中文版站点
顺手把资料添加进了豆瓣,期待某一天叽哩咕再度驾临小西天
没想到事情总是会很巧的发生
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在淘宝网上找到了DVD(这是我平生第二次在淘宝上买碟,第一次是铁盒装《天使爱美丽》)
从广州快递过来
首先当然拜会我们的无敌小黑娃
片子很短,掐掉片头片尾,只有一个钟头
甚至很难说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只是交待了《女巫》篇里叽哩咕从打通山泉到拜访爷爷两组剧情之间的几段小插曲
即使看作是《女巫》篇的超长删减片段也无妨
故事虽然零碎散漫
而且鉴于《女巫》篇在前,卡拉芭作为“反方”制造的冲突和悬念已经完全稀释
但依然可以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首先,神奇小子叽哩咕回来了,只要看见他就能让人心花怒放
其次,在保留原有的剪纸味、非洲风、稚拙感的基础上
续集的画面更加大气精美
壮丽的非洲大草原,鲜活的动物植物
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我总相信,打算自杀的人看过两集叽哩咕之后,一定会放弃轻生)
导演Ocelot承认当年的成功之后,他一直坚持不画续集
但强大的群众意见和自己对叽哩咕的想念
让他最终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画一部《叽哩咕0.5》——《叽哩咕和女巫》是《叽哩咕1》
感谢他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