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梦想》是一本由嘉倩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换梦想》读后感(一):还行,较一般
很一般啊,在这个梦想被无限消费的年代。不喜欢无病呻吟。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功,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我不认为有些付出很委屈,好像读者不买单就是对不起作者几年的付出。伟大的作品本来就需要沉淀,太浮,产量高质量不行,注定只是泡沫。
《交换梦想》读后感(二):交换梦想
记得最初嘉倩提出交换梦想这个想法的时候,让大家可以拿自己的梦想去和她分享,等成书后,再来看看当初自己的梦想是否成真,那个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从零开始在准备CPA考试,于是就拍了一张会计笔记的照片做了分享,等到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是执业的会计师啦,很开心和嘉倩都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交换梦想》读后感(三):有梦想就有力量
三年前听说作者要做交换梦想这个项目,我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三年后这本书出现在书店,让我觉得好惊喜。
书里面不同的人感觉都很努力的为自己活着,读了一半,还是有点触动。我是一个没什么梦想的人,做着不太喜欢的工作,但好像又逃不开那种舒适圈。嘉倩很勇敢,活出了我想但又不敢去做的人生
《交换梦想》读后感(四):一生能有几个五年。
《交换梦想》到了挺久了,没有急着一下子看完,偶尔看一个、几个故事,总能得到或多或少的收获。很佩服第一篇那个北大旁听生以及他的朋友。今天看了汶川的那个公务员,一句“一生能有几个五年。”给我提了个很大的醒。本科读了五年,而且那五年并没有把握好;现在硕士,也许还会博士,又至少得五年。最近一直迷糊的我似乎找到了出口,得把现在的这个五年把握住了。
《交换梦想》读后感(五):看@嘉倩姑娘《交换梦想》
看@嘉倩姑娘《交换梦想》
《交换梦想》读后感(六):“书”交换梦想笔记
这本书我是用一张照片换的。
因为无意发了一张自拍给学校图书馆,参加“最美是阅读”照片征集活动,几天之后接到电话通知我参加图书馆的“阅读月”闭幕式,顺便领我的小奖品。
哦,对了,是这张照片
《交换梦想》读后感(七):每个人都坚持自我,并且尊重他人。
等了好久的书,终于出了。
从第一本书撑到现在第十本也来了,五年。偶然相遇,不知不觉每本书几乎都是一出就买。
前段时间也曾疑惑过,姑娘,你这样不顾一切的去做一个项目,以至于后来没钱,真得值得吗?
很开心这五年有你,陪我过来,看着你的成长,文字越来越大气,越来越条理,虽然最开始喜欢的是那个明媚的阳光开朗的外向的你,一如这么多年来自己第一眼喜欢上的那种人一般。
同时这五年来的自己也成长了不少。谢谢是你的文陪我走了这么久。
虽然我们还未曾见过面,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如多年老友一般遇见。
这本书,让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高考后见。
《交换梦想》读后感(八):对于未来,你的答案是什么?
梦想,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期望。大概源于我们总是在阅历中寻找答案——事业的答案、社交关系的答案、生活的答案、人生的答案。相信嘉倩也在面访、写作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同样,我相信愿意与她分享故事的男生女生们,也在寻找答案。这也是“交换梦想”带给我的思考,千人千面,有任性的执着,有被生活所迫的无可奈何。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去选择?或许如歌里唱的那般“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也或许“狂风与暴雨都因你燃烧 一追再追”。总之,我想这本书总是让你能获得些什么,至少同龄人的人生片段也是不错的收藏。
《交换梦想》读后感(九):还记得,,那些年,,
什么是梦想?其实我遇到有的人,他的梦想是和初恋结婚,有的人的梦想是见他的偶像,非常地不一样,然后呢,我给每个人在告别的时候都录了一段视频,我会问他问题,
十年后的你,你在哪里?
你身在的地方天气好吗?抬头有蓝天吗?
等一下回家,打开冰箱闻到什么食物的气味?
一打开门,是不是你期待的那个人出现了呢?
十年之后的你,是不是做着你真正喜欢的事情,成为你真正喜欢的人了呢?每一个人我都会问这个问题,然后十年后,他可以把我约在天涯海角,巴黎的小咖啡馆,德云社,在那个时候他才能看到这个视频,而且是必须我亲自带给他看,然后那个时候我想听一听,你在这十年里面,你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时候也许才是真正说故事的时候……
《交换梦想》读后感(十):叫做 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2016.06.26 21:56
hi 亲爱的嘉倩姑娘 这里是来自喜欢你的读者的读后感
如你所见 接下来的文字 将记录我前一秒刚翻过书的最后一页 想要说的所有 想法
2016年4月25日那天 收到了22日下单购买的赠言书 迫不及待的打开 如愿的看到了想要看到的赠言 还有亲笔信 当时的心情是无法言喻 就好像真的见到了你一般的高兴 就差一个拥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