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从未忘记》是一本由Bessel van der Kolk M.D. (范德考克)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一):创伤治疗的圣经
作者从事创伤治疗三十多年。在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没系统研究时,就开始创伤的治疗。三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造就了这本书的权威。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创伤的反应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支持。在心理咨询界,常常会提到童年的创伤固着,这本书提到了这种现象的大脑机制。
书中也提到了各种创伤的疗法,正念,舞动治疗,叙事疗法等等,也给出了这些疗法的大脑机制。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二):道阻且长
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内容是创伤对于大脑生理功能的影响,并由此出发对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提出反思。创伤的成因十分复杂,特别是最后提出的DTD(发展性创伤应激障碍)概念,我想在中国应该是有普遍的价值,可是能够接受像书中这样专业治疗的患者又能有多少?中国社会对于创伤的理解又何时能够达到范德考克的程度?全国性的创伤预防网络又怎样才能建立?我们始终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三):最了解你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
1.内容简介
影响情绪、心理的身体各器官,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行的。这部分涉及一些专业名词,个人建议如果是非专业人士,可以不用纠结于此。
由真实病例引出,如何正确的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实用)
2.启示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目的在于思考,不是完全相信它。一本好书是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思考的。
此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四):知道如何发生,就更容易放下
一本很好的心理学科普读物,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创伤经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之后的行为发展的,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与真实研究,内容详实。也正是基于此,作者介绍了很多心理学家们治疗创伤显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人惊叹于我们身体与心理的奇妙。
其实,作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创伤的痕迹,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可以选择用知识应对。
而且你要知道人类很多重大的进步,很多伟人建立的伟业也皆有创伤的痕迹。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五):知道如何发生,就更容易放下
一本很好的心理学科普读物,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创伤经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之后的行为发展的,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与真实研究,内容详实。也正是基于此,作者介绍了很多心理学家们治疗创伤显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人惊叹于我们身体与心理的奇妙。
其实,作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创伤的痕迹,我们无法避免,我们可以选择用知识应对。
而且你要知道人类很多重大的进步,很多伟人建立的伟业也皆有创伤的痕迹。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六):充满科学与人文情怀的心理治疗著作
这本书很好的阐述了创伤性经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而这些留在我们身上的记忆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心智系统的发展。只有看到了这些背后的原因,才能有办法在心里疗愈中做的不一样,感受的不一样,思考的不一样。书中列举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创伤后努力生存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是你、我、他,我们自己和身边每个人的写照。从最早的精神分析流派、后续发展的药物治疗、神经反馈治疗和通过语言韵律戏剧等方法,范德考克用他丰富的学识和治疗经历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疗效、人的情绪反应和生存的意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本详述心理治疗和方法发展的,充满人性关爱和生命思考的,科学与人文的著作。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七):身体记得
我们曾经受过的伤,我们的身体都记得。
创伤会改变我们的大脑路径。
冥想、呼吸、瑜伽都会安慰我们的身体。
切勿做有情绪的决定,因为那时候的情绪往往夹杂了很多小时候受伤的感受。这时候的决定肯定是不理智的,和现实生活不匹配的。这时候的决定付出的代价更大。所以一定等理智脑回来的时候再思考。
倾听自己的内心,关照内心的“怪兽”。它是你力量的来源。正视它,陪伴它,爱它。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会保护你!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八):身体从未忘记
SE还有EMDR都有亲身尝试过,,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它在搞什么,但是却有神奇效果的的东西。一些创伤性经历被处理之后,记忆会变的模糊,好像不能再完整想起,也不会在一遍遍地反刍,我觉得真的很适合想处理创伤的人。
练习过正念,身体扫描,稍稍做过瑜伽,从一开始的身体毫无知觉到现在几乎能随时连接到身体,情绪等也越来越平稳。 当你的头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时候,静一下问一问身体,可能你的舌头发干身体需要喝水;当你感到很生气时你的肚子可能在咕咕叫,其实你需要吃点东西:当你见到一个人双腿就想一直迈开蹦蹦跳跳,可能说明你很喜欢他;当你在学习时脑袋绷着,肚子很紧,说明你可能觉得累了,压力大。。。。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九):从结构说开去
1、大脑结构里面有杏仁体。
有的人的杏仁体对威胁和压力特别敏感,一有不好的事情,杏仁体会触发应激系统,促使肾上激素分泌,呼吸加速,随时准备逃跑或者躲避。
原始人常遇到动物什么的,这样的应激通过跑动可以消耗点,但是,过分敏感的杏仁体会把风吹草动当做危险,促使人体分泌之后,人体无法通过运动之类消耗掉,次数再多几次,就像总是急停刹车的轮胎,人的身体会承受不住。
2、左右大脑掌管不同的东西。
左大脑掌管思维的。右大脑掌管情绪。
人一旦遭遇大的创伤,无法像往常流畅用言语表达,是因为左大脑受创。
当人不断闪回到创伤时,左大脑的语言表达部分就会呈灰白,不能发挥正常功效。右边大脑掌管情绪部分就会闪亮。
3、大脑发展有三个层级。
《身体从未忘记》读后感(十):《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范德考克
只有战争级别的创伤才是创伤吗?事实上不是的,心理创伤主要看当事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应激反应程度,一般严重的心理创伤会出现暂时性失忆、恐惧焦虑和暴躁易怒甚至自相残杀的反应。
为什么说身体从未忘记呢?因为心理创伤的原理可以分为四步:外界刺激——感官信息传达到丘脑处理(前额叶和杏仁核)——大脑基本功能出现紊乱——最后就是身体记住这些恐怖经历。正如俗话所说的“身体很诚实”。
心理创伤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都影响很大,而摆脱心理创伤其实最根本的是重新找回对自身的掌控力和安全感,为此作者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对内借助药物治疗和训练警觉系统来恢复理智和情绪间的平衡,二是对外重建社会联系和支持系统。 最后,看一个人能不能走出心理创伤,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经历。所以说真正的喜剧演员,都是擅长自嘲的悲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