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活》是一部由安吉莉娜·马卡罗内执导,Kim Schnitzer / Esther Zimmering / 汉内洛勒·埃尔斯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的生活》精选点评:
●不知道在说什么 看不下去
●無意看到12年馬克的電影 原來就算歷經一樣的事記憶也是不同的 然而重要的那件事是活著 #好在意那輛的士是奔馳 中卷髮的F美炸
●女主很中性的好看。片尾曲很好听。
●慢节奏生活类型,三种视角的阐述同一段历程,细微的差异,正是来着变化的记录者。导演这个思路,很有意思,相同的桥段,完全不同的记忆,记忆里自己总是无辜的,勾搭主动的总是对方。欧洲独立电影都有自己的亮点,看着很淡,回味起来才有味道。
●主題不是Les,但我覺得Francesca喜歡Gerlinde,是想從她身上找到媽媽的感覺;另外,《揭開面紗的女子》、《Kommt Mausi raus?!》也是這位女導演的作品。
●Angelina Maccarone没有进步,她是有多爱拍卫生间和车内这种狭小的空间啊
●就喜欢这种生活气息很浓的片,从三个人角度来拍,把故事串起来了,这样的漂亮好姐姐来一打
●交岔汇合
●喜欢的士里播的轻摇滚和穿插着的剧情呈现!奶奶衬托出的士女司机是多么地schoen!看了影评,才知原来用了三人视觉分段式叙述~
《她的生活》影评(一):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看的德国片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看的德国LES片。虽说片子里只有部份的LES内容,但是戏中的汉娜萝蕾 艾尔斯纳的出色演技让我记忆深刻,不愧是影后啊!里面有几句台词也非常的经典,以后只要有她在里面主演的电影我一定不会放过。
《她的生活》影评(二):三个女人一辆奔驰
三个女人,一辆出租车。应该是四十来岁的阿姨、二十几岁的姐姐、十几岁的萝莉三代,不过阿姨倍受摧残的容颜像奶奶勒。
导演对三人视角分段式叙述驾驭得不错,例如同一个场景在双方记忆细节上微妙的差别——姐姐去宾馆找阿姨那场,谁主动让姐姐进门、谁摘下帽子、谁先凑上嘴唇、谁解开衬衣的扣子、阿姨到底追出来没有、姐姐是否回头等等,两人的记忆中完全不一样。
就好像回忆过往情史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是对方更主动勾搭自己,哈哈。
《她的生活》影评(三):活个什么劲呢
节奏是慢的
故事是翻来覆去讲的
版本是不一的(四星给你)
话题是文艺的
人物是女孩、女人、老女人(对不起,姐姐)
老女人虽然吞过药
但还是一豁达的人
在自己被爱人放鸽子的平安夜
还要听前排叨叨家庭悲剧,叨叨“他们都是会离开你的”
并且开导之,实在是可歌可泣
她只问过一句“你觉得我太老了不?”
诚然,日渐衰老不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
对她来说,衰老
也许不仅仅意味着青春的逝去
也意味着时日无多而依旧孤单的可怖
那种苍凉,任谁能笑纳?
当她说出“我想我还要再等(真正爱人的出现)几年吧”
我们知道,她想开了
女人是厌世的
母亲的出走让她害怕并无法接受失去
而作为妹妹的女孩
则像很多少年般
以为离开了这个破地方
一切就都好了
而老女人说
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无论在哪,都是能找到的
非举出三样的话:
新的体验,爱,还有,“活着”
《她的生活》影评(四):尋找自身價值
這張美麗的構圖,盪漾在聖誕的前夕,份外觸動細膩。
三個在寂寞遊走的靈魂,在互相牽引,在交纏間相依相慰。
雖然作為一個多線發展的故事而言,重章疊節的位還有頗大的進步空間。
只略嫌情節說得太白太明,少了點交錯的驚喜。
驟眼看來,無論片頭間場和trailer都很有crash(見下)的味道(特別是farancesca倚的一幕),連探討的題材都有所雷同。
兩者同樣關於在大城市的迷失與尋找,前者煽染強烈悲劇意識,後者則較輕巧小品,集中於女性的情感上。
同志味道雖不太重,但卻淡然地誘發在各人之間。
那種按捺而含蓄的情感,哀愁但不感傷。
大城市節奏太快,每日都有形形式式的人擦身而過。
“Sooner or later, they always leave you.”
結果,這群陌生的靈魂都擁有共同的特點:孤獨。
或者,這也是隱含的引旨:
我們都無法抓緊自己心愛的人和事,結果我們都撲空。
陌生的靈魂,在單線上相遇。
她們都抱著不同的原因,獨自離開自己的城市。
或者在這樣的一個城市中,人們都很想來一次出走。
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尋找答案,為何值得「居住」/(How to your life = 生存)。
在陌生人身上,她們找到難以相信的親密。
因為沒有包袱,所以就能痛快淋漓地擁抱。
因為太需要即時的愛,需要以陌生的軀體去確認自己仍然存所以,是男是女根本不太重要。
同時,有些問題的本身已經是答案:
為何值得生存?
生存本身不就是一種價值嗎?
當我們不停尋找外來的人賴以生存時,我們卻忽略了自身的價值。
到最後他們都找個安全歸宿,那就是自己:
懂得愛人,其實更要懂得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