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学习之道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4-02 02:56: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学习之道读后感1000字

  《学习之道》是一本由[美] Josh Waitzkin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之道》读后感(一):博尔特也可以用写自传的方式来写方法论,问题是你学得会吗?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人生的智慧和人性的弱点哪本书更牛X能震撼你改变你的思维,

  叔本华可以用几十种看问题的角度方法来阐述一个观点,你却告诉我你用一个人经历的几个故事获得的感受教会你的更多?

  讲真能力是一回事,但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以及将领会的东西经过逻辑想象组织成知识让他人理解又另外是一回事。

  博尔特也可以用写自传的方式来写方法论,问题是你学得会吗?

  《学习之道》读后感(二):这是一个长的…短评

  

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特别,两年前看了一半再没继续,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他喜欢的《在路上》给吸引了,后来送给了前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分手的时候要送他书),后来又买回来了想看(去年的事了),结果又搁置了…在学校书店偶遇《在路上》,果断买了…也是拖到了今年年初,算是在路上看完的吧。 5月给自己定的书单,都是看了一半一半…5.31晚上把这本书看完了,本来是想赶在儿童节前发这条状态的,结果遇到点状况,不得已到了现在

  《学习之道》读后感(三):更多的是对自己心态和人生的修行

  如诸多豆瓣er所说的那样,本书更像是一本作者的人生传记。

  对于成长,对于学习更多的是修行;但凡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是不会停止学习和成长的。 自身心态的修炼,不受外界的打扰,对于逆境的调整,对于付出的专注,这些都是繁杂社会时代中很必须的境界~

  当然道理谁都懂,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摆脱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很难翻越的大山了。 这本书读第一遍时,觉得对对对~读完一遍,感觉更多的是,听了个故事,其中精髓都还没学到,我想自己还需要再来一遍,才能深刻体悟。 这个书评,结尾应该是未完待续.....

  《学习之道》读后感(四):6.28

  这本书是我在一个平台上无意看到的书单里面的一本书。我一天就读完了,然后突发奇想要写一个读书笔记,又反复读了七天。在这个过程中越读越有意思,作者的好多经历和想法,让我能够带入我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也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关于一个一项技能如何深入的去学习,并使之内化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一项技能。作者在这本书里面有两个主线。第一个以自己的经历,从一个刚接触国际象棋,到成为一个国际象棋大师的经历。转行学习太极拳,并获得太极拳冠军,取得了诸多成就。另外一个就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他在这些经历当中的一些思考,归纳总结为他的一种学习的方。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常常让我耳目一新,对于学习这方面的方法和理论的认识程度非常高。作者经历来和观点激发了我的代入感,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阅读。

  《学习之道》读后感(五):周芷若为何在蛛儿的“鬼魂”前露了马脚?丨情绪管理

  本文由拆书帮三级拆书家莫妮卡编写,若需转载,请联系拆书帮可乐:447023578.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倚天屠龙记里这样一个片段,当周芷若在荒野里的小屋里,恍惚看到蛛儿的身影时,她被恐惧控制住了,捂着脑袋大喊“蛛儿不要来找我索命,我不是故意杀你的!”一不小心把自己苦苦隐瞒的秘密都抖了出来。为什么一向谨慎内敛的周芷若会这样呢?这就是情绪的力量。一旦被这种激烈的情绪控制,你的理性根本没法控制自己,只能被情绪死死的驾驭住,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学习之道》读后感(六):一本自传

  这本书主要围绕学象棋和学太极来进行展开的,讲的比较啰嗦和拖沓。可能是因为书名的缘故,很多人以为是讲方法论的。

  我的感觉是作者确实很厉害,作者本身可能有哪些天赋自己没表达出来,因为按照作者的方法,很多人其实是坚持不下来的。能坚持下来的这拨人,也不需要看作者这本书。这个本书可操作性不强。

  作者大体提到了如下的重要概念,凭记忆整理:

  1.注意力

  2.情绪

  3.组块

  4.超越熟练度

  5.冥想

  6.基本功

  7.减压-呼吸释放压力

  8.分解

  9.刻意练习-作者没有提到,但其实他就是这么干的

  10.微观到宏观

  11.技能的内化

  12. 时间慢下来

  13. 冷静

  14. 渐进理论-类似于终身成长思维

  15. 功夫在平时-作者没有在比赛前突击

  《学习之道》读后感(七):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或许,这句话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吧。学习之道,道不在于工具,不在于方法,更多的在于内心的选择,或者本能的选择,大师不动如山的气场和天下无敌的绝技,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以及岁月的沉淀。我以前总是很希望成为一个潇洒的人,不是放浪形骸的那种浪子,是不逃避的自由派,珍惜自己拥有的,释怀自己得不到的。

  看完这本书,我没有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学习的方法,因为这些工具我们都听说过,我很感慨于作者在巅峰时期的放弃,大师的风范,以及在面对困难、突发情况以及不公待遇时的表现,作者将一个成功者内心的矛盾、纠结甚至是逃避都展现出来,以及岔路口的选择,多表现出来了,这是人性,也是我认为本书最耐品的部分,毕竟,我们是普通人,作者这样的天才型选手都尚且有这样的矛盾,普通人就更受这个torture了,毕竟有时候选择错误的后果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法承受的。

  anyway,做个善良的人,从心,就不会错了。

  《学习之道》读后感(八):学习之“道”

  本书以个人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从象棋跨度到太极拳的过程,来阐述学习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本书并非一本框架完整、逻辑严谨的方法论书籍,只是作者从两个完全相反的两种活动中领悟到的,相通的学习之“道”。我将其简单概括为学习的“一个核心”和“两个层面”。

  首先说“一个核心”。追求卓越,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失败,如何保持长期视角?这一点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恰恰也是学习之道的核心所在,你需要认识到,在追求卓越过程中获得的教训远比唾手可得的奖杯和荣誉有意义得多。

  再说“两个层面”,分别是心理层面和技术层面。

  心理层面:1、技术通常能够决定输赢,但更常见的是心理上的崩溃;2、善于管理和利用不良情绪;3、善于利用活动或情绪,达到自身最佳状态;

  技术层面:1、于细微处去发现内在的基本原理,理解宏观是如何促成的;2、组块思维,找出信息逻辑上的延展予以归纳;3、细微处的雕琢需要刻意练习;

  《学习之道》读后感(九):学习之道总结

  1、主题表达的意思:

  自述

  2、主要的技巧:

  ①、

  渐进式学习:(所有结果为认为自己学习);

  整体式学习:(所有结果都认为是天赋所赐);

  ②、技能卓越的关键是充满活力的长期学习;

  ③、已发生的事情,必须平静接受。然后为我所用;

  /****************基础*************/

  ④、压力极大可以选择快跑几十米或者爬车。就是短时间高强度训练。

  ⑤、寻找一种极爱的事件或者或者事情,然后在此之前加入可以随时执行的操作。就可以建立起联系,以备情绪不稳定时克服。

  ⑥、控制情绪;

  /****************万物合一*************/

  3、读后感

  我认为这本书没有,很清晰的透露具体的技巧。这本书更像一本自述,就是作者29岁的过程,并没有清晰明了的说明到底有什么步骤。你如果当成一本自传来看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学习使用不是很理想。貌似我打算看的是另外那本同名书。失误。

  《学习之道》读后感(十):灵感迸发的美妙旅程

  

就算脑科学研究得再透彻一些,透彻到足以指导学者们写出对大众而言更普适的学习方法指导书…只是哪怕再多“OnePapaerBook”都不会有这本书给人的启发大。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本小说,用自传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它摆脱了教条与传统的方法论,有血有肉,食之有味,所以能从缓缓流露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到的思想。 这本书翻译为《学习之道》并不合理,直呼原名《TheArtofLearning》才能彰显其哲思气质。作者并没有着力于指导读者使用他的方法论进行实践,其实书中也根本没有单独提到什么“方法论”。作者用流畅的故事叙述铺陈开的是他在生活过程中的思考,因为这种思考并不是直接的学习方法,只是一种第三人称的阐述,所以能从中体会一些作者的认知方法。作者希望你能从故事中领会他的认知观念,如序言所说:“忘记那些数字。去真正去掌握那些最能引起共鸣的信息,并将其彻底地融合,直至成为一体,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它”。 总之,阅读本书是一段灵感迸发的美妙旅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学习之道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