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2-05-17 02:0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是一本由[日] 御堀直嗣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精选点评:

  ●读完之后看疯狂的麦克斯或者考驾照会有不同的体验吧!

  ●这是一本面向汽车小白的科普书籍,主题结构是按照汽车的五大要素:行驶、转向、停车、舒适型、安全性分别展开讲的,大量的插图以及大量通俗易懂的比喻是两大两点,让人读起来一点都不累,看了此书后让我对车有了更多的捣鼓、研究的兴趣,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四星推荐。

  ●对文科生来说还是太难了点,仅当扫盲了!

  ●实用入门科普

  ●1/27-1/31

  ●这本书我一点儿都看不进去呀,一是因为翻译,二是因为基本全是文字叙述,很枯燥;还有每一章后面的汽车辟谣,就是编辑和记者的对话而已,到底辟啥谣了。这类型的书就得以图为主。

  ●PDF

  ●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让人更加了解汽车,有了这些基础,也更容易进一步深入了解车的各个结构。

  ●极好的入门读物。

  ●这样的科普功德无量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一):面向汽车小白的科普书籍

  这是一本面向汽车小白的科普书籍,主题结构是按照汽车的五大要素:行驶、转向、停车、舒适型、安全性分别展开讲的,大量的插图以及大量通俗易懂的比喻是两大两点,让人读起来一点都不累,看了此书后让我对车有了更多的捣鼓、研究的兴趣,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四星推荐。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二):相当部分内容可以浓缩为几张GIF

  差速器没看懂,但是我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演示差速器原理的动图。变速器、发动机的原理演示图也有看过。于是去搜了一下。

  书是写得不错,但这种动图的演示效果比书里的讲解清晰得多。

  我买的是kindle版。自从有kindle之后,我就懒得再买实体书了。但是现在的电子书却只是传统纸质书换一个显示介质(而且很多书还没有电子版!)为什么不能让电子书配上更丰富的内容呢,比如动画、声音、甚至接收参数输入的简单的演示程序?这才是电子书的优势啊。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三):汽车是一件艺术品

  

征服的欲望深植于动物的本能中,因而,操纵一部力量远超过自身生物能力的机器,更是一件刺激人类多巴胺分泌的趣事。

原始人如果能看到一辆现代汽车,应该会立刻跪下,将头深埋在双手之间,不敢再看这天神之作第二眼,即虔诚又惊恐。以原始人的智慧是当然无法理解这样的创造的,这也说明汽车的发明智慧并不是一朝一夕突然迸现,原材料钢铁塑料的制造,各种齿轮的组合,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应用等等,它是一代又一代人类的智慧一点一滴、假以时月的积累。这一句话可以应用于现在各种科技发明之上,正在这种不断的智力探索,点亮了人类的进步史之光。

这是读这本书的感性感受。从另一个理性的角度来讲,汽车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品,当两万多个零件精密准确地在恰到好处的时刻下发挥作用,让人类得以缩短空间的距离,一日千里,这里的快感有两种:一种是因省去了脚力马力的劳顿与费时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种是纯看到或想象着这些零件周密地工作过程,而在大脑中激发的高潮吧,就像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样,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是一种对即将发生的事的高度准确的把握的挑战。

这是一本日本人写的书,成书于2013年,距今已经8年了。作者写作时,电动汽车才方兴未艾,但基本的原理已具雏形,而8年后的今天,电动汽车的使用如火如荼。依我看来,无论是汽车还是电动车,发明汽车的目的在于“代步”,因此,汽车发明制造的根本逻辑在于“轮子”,在于让“轮子”转起来。因此,汽车是通过发动机内汽油爆炸产生动力来推动轮子转动,而电动车是通过电流来促动磁铁转向来带动轮子转运。所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人脑动大开,想出别的方法让轮子转起来。

说回汽车的原理来。汽车简单说要完成三步骤,才能达到一辆汽车的基本使命:起动、转向、停止。起动利用的是发动机,变速用的是离合器和变速器,转向用的是方向盘,停止用的的制动装置。而只完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汽车并不一辆好汽车,要让一辆汽车变成一辆好汽车,那么就要让它变得又安全又舒适。

作者详细地讲解了从发动机到差速器的动力和传动系统,程度比高中物理微微深了一点,没有看到汽车的零件实物,理解起来会更加困难一点点,但离心力、抓地力、能量守恒、杠杆原理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而当看到行星齿轮时,就不由不佩服人类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但就像是大多数读者所提到的,也是作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一样,读完这本书后,至少如果以后自己的车出了一些问题,至少自己知道是哪一部分出了毛病,而不至于不知所措。

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了。就凭这一点,我评价这是一本好书。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读后感(四):《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思维导图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

以下文字为MindMaster自动生成的,如需原图可留邮箱。

1. 汽油动力车

1.1. 行驶

1.1.1. 发动机

1.1.1.1. 起动机负责使发动机空转,吸入空气

1.1.1.2. 四冲程发动机:进气,压缩,膨胀,排气

1.1.1.3. 燃料喷射:直喷,吸气管喷射

1.1.1.4. 空气和汽油的理想比例:14.7:1

1.1.1.5. 曲轴每旋转两次,凸轮轴旋转一次

1.1.1.6. VTEC: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装置,本田。两种凸轮同时使用。

1.1.1.7. 排量:排气量,发动机活塞上止点到下止点的容积

1.1.1.8. 三元催化剂:铂,钯,铑。

1.1.1.9. 稀薄燃烧技术:混合空气只在火花塞周围达到理想比例。

1.1.1.10. 消音器:多管道或者玻璃棉减速废气。改排气就是改这里。

1.1.1.11. 改良发动机

1.1.1.11.1. 多缸发动机

直列:平顺,振动小

V型:节省空间,轴距短。V12除外

1.1.1.11.2. 使发动机运转更顺畅

飞轮:惯性轮

曲轴上的平衡重

机油:油泵将底部的机油送往上部

1.1.1.12. 提高转速

1.1.1.12.1. 油门:调节混合气体流量

1.1.1.12.2. 线控油门:电脑控制流量

1.1.1.12.3. 可变阀门升程装置:调节进气阀的上下运动幅度,宝马。

1.1.1.13. 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将更多混合气体送入气缸

1.1.2. 变速箱

1.1.2.1. 1马力=0.735kW

1.1.2.2. 离合器

1.1.2.2.1. 用膜片弹簧将摩擦片压在飞轮上

1.1.2.3. 变速连杆带动牙钳式离合器切换齿轮,其结构提高了耐久性

1.1.2.3.1. 同步啮合装置实现牙钳式离合器的转速同步

1.1.2.4. 差速器

1.1.2.4.1. 左右车轮可以独立旋转,以便顺利转向

1.1.2.5. 自动变速器

1.1.2.5.1. 液力变矩式

转速控制或电脑控制

行星齿轮

1.1.2.5.2. 自动离合式

双离合

电脑控制

1.1.2.5.3. CVT:无级变速器

1.2. 转向

1.2.1. 轮胎

1.2.1.1. 摩擦圆

1.2.2. 差速器

1.2.2.1. 调整左右转速

1.2.3. 悬架

1.2.3.1. 调整车体倾斜度,使转向时轮胎仍然直立

1.2.3.2. 弹簧,减震器,稳定器

1.3. 停车

1.3.1. 制动器

1.3.1.1. 通过制动踏板挤出制动主缸里的制动液

1.3.1.2. 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更利于散热

1.3.1.3. 通过制动踏板连接的平衡杆分配制动力

1.3.1.4. 连接发动机进气阀的真空倍力装置提供制动踏板的助力

1.3.1.5. 发动机摩擦制动:轮胎反过来驱动发动机消耗动能

1.4. 舒适性

1.4.1. 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声振粗糙:经过路面接缝时的一次性冲击)

1.4.2. 轮胎的内侧的海绵带减少了胎噪

1.4.3. 轮胎的花纹错开了橡胶块的触地时间,减少了噪声,同时兼顾了排水性

1.4.4. 悬架摆臂的橡胶衬套减轻了声振粗糙

1.5. 安全性

1.5.1. 主动安全技术

1.5.1.1. ABS:防抱死

1.5.1.2. ESC:车身稳定系统,转向时出现轮胎打滑利用制动单独车轮介入修正车身

1.5.1.3. 制动辅助系统:紧急刹车时提高制动力度

1.5.1.4. 雷达巡航控制系统

1.5.1.5. 车道保持系统

1.5.2. 预碰撞安全技术

1.5.2.1. 预碰撞制动

1.5.2.2. 预碰撞安全带

1.5.3. 被动安全技术

1.5.3.1. 吸能车身结构

1.5.3.2. 三点式安全带

1.5.3.3. 安全气囊

1.5.3.4. 主动式头枕技术:被追尾时头枕向前移动

2. 新一代汽车

2.1. 电动汽车

2.1.1. 电动机,蓄电池,变频器

2.1.2. 电动机发电再生功能

2.1.3. 从汽车发动时就能产生最大扭矩

2.1.4. 两边轮子上都有发电机

2.1.4.1. 不需要差速器

2.1.4.2. 轮胎可以满足90度的转向

2.2. 环保型汽车

2.2.1. 燃料电池汽车

2.2.1.1. 利用氢发电

2.2.2. 混合动力汽车

2.2.2.1. 并联式:电动机和发动机都用于动力输出

2.2.2.1.1. 串联·并联式:有发电机,可以利用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

2.2.2.1.2. 没有发电机,电动机仅在发动机力量不足时使用

2.2.2.2. 串联式:利用发动机启动发电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

2.2.3. 新一代汽车

2.2.3.1. 清洁柴油汽车

2.2.3.2. 生物燃料汽车:利用植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

2.2.3.3. 氢动力汽车:以氢为燃料

3. 汽车五大要素

3.1. 行驶

3.2. 转向

3.3. 停车

3.4. 舒适性

3.5. 安全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