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是一本由(美) 鲍嘉璐著 ;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一):对月球的幻想
对月球的幻想
听雪7801
女主人公白是一名地球移民月球人的后裔,她工作在月球结果,植物大棚里工作,平时就浇水啊,施肥啊,等等杂活。她祖母是地球人,因为战争的原因来到月球,是第一代月球人,参与了月球基地的开发建设工程。因为家族遗传病的原因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她的母亲也是三十几岁去世的。她有一个弟弟和妹妹,还有一个同学好友天王卫。 不甘于现状的白鸽为了很好的生存,她决定报名参军,以期改变命运。好友天王卫不想让她去,因为那里面的竞争太激烈了,只有挤进前七名才有可能拿到想要的工资,这太残酷了。白鸽坚定自己的信念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己的路,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点我很钦佩!哦忘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情况,那是多年前月球军团把地球军团赶跑了,他参军就要和地球军团作战的!MY GOD! 军队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集训,等等各种训练,要八周之后才能参加行动。拉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都非常残酷。训练的残酷也会分辨出“敌人”和同伴。白鸽这种自强不息,不输于任何人的豪气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中总有困难和坎坷,总有友情和亲情,给你阻挡的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使你更坚强,把你击垮的不一定是敌人,有可能是你的内心,你自己不能战胜自己,怎么战胜困难,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二):月有阴晴圆缺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三):乌托邦里的女英雄
这些年出了很多乌托邦类的科幻小说,而且大部分主角竟然都有一些相似,都是女生,一开始都相对弱小,但是智商够用,经过努力蜕变,成为变革的领袖。那么这部小说也同样是这样的套路,不一样的是,主战场不再局限于地球,而是拓展到了月亮上面,人类一直幻想可以移居月球,咱们中国人甚至还有嫦娥玉兔的传说,那月球碰上乌托邦会与怎样的火花呢。在这一部中,虽然介绍了不少月球人的生活状态,但是没有感受到特别科幻的场景,手屏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可还是感觉能用手屏做的事情有些少,好像只有监视的一个作用。
作者处理人物的感情还是比较细腻的,白鸽的妈妈被捕,她为了保护弟弟妹妹自愿牺牲去参加“月球军团”,从喜欢植物沉默的文静女孩,变成一个反应迅速的军人,这一点点的变化都刻画的非常自然,在救出母亲后,母亲因为她加入了残暴的军队而对她态度转变,那时白鸽的状态已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军人面孔而不自知,在一次突发的事件中,完全暴露出的残忍让她吓了一跳,重新审视自己后回归了初心。但是母亲的状态稍有些不符合逻辑,在白鸽心中她是一个温柔顾家的母亲,但是书中塑造的却是革命大于家庭的形象,这点有些矛盾。顺便再说一个题外话,小孩其实比父母眼中要坚强的多,有些重大事情告诉他们也无妨,白鸽可以在母亲被抓走后毅然决然的去参加月球军团,难道还承受不了母亲的革命事业吗?
书里面的名字都很有趣,全部都是以星星来命名,更加贴近了宇宙的主题,但是相对的,也与地球拉开了距离,完全忘记祖先,忘记人类的根源,将眼光放到虚无缥缈的宇宙中,好像是重新定义人类的存在,每个人都像是相距甚远的孤独星球,活在互不打扰的空间里。小说主人公的白鸽也恰恰是这种性格,但是白鸽又代表了和平,这个名字起的很巧妙。
这一本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在结尾白鸽和韦斯已经回到了地球,而远在月球的弟弟妹妹还有天王卫却不知死活,还是比较期待的,希望第二部可以达到另一个高潮,白鸽在月球军团学到的东西,交到的朋友应该会在第二部发力,人类到月球的原因应该也会交代。感情方面的话,韦斯和白鸽之间肯定会升温,一首凉凉送给天王卫。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四):缈缈星河
封面是太空的颜色。打开来颇有些意外,封面居然是折叠设计,展开有一幅画,据说是选自崔自默的《艺术沉思录》,很有新意。书的纸质不是很好,有点像读者文摘、最小说那样的杂志中的纸,里面的布局设计也像。开始读了之后,发现更像了,似乎又回到了初中时代。因为里面的角色人物都很年轻。作者的文笔也不是那种老辣睿智得引人思考,倒更像是儿童文学作家。不过她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得很鲜明。
看完这本书,我没有太大的触动。月球上的生活政治环境也如地球上的一些国家一样。只是由于科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月球更加没有隐私可言,暴露于委员会之下,没有民主、幸福与自由可言。这样的环境之下,一场变革不可避免。苧蒿女士更像是一个拥有先进思想的革命家,她以自己的死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像是19世纪的中国,多少革命者、改良派,用他们的一己之力来对社会革新推波助澜。他们面对死亡也是如此,从来没有犹豫过、害怕过。坚毅、不可改变地指出社会的诟病。也会想,这样做是否值得,微乎其微的力量,显然微不足道。但是,即使不是她,也会有其他像她一样的人。她对子女的爱不如对自己革命团体的爱,诚然如此。当白鸽成为上尉,她忍受了多少?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妈妈却会误会,多么让人心痛。如果换成是我,我应该根本不可能道歉吧。白鸽为了家人,她能付出一切;妈妈为了月球,放弃生命。
里面有很多格斗的场景,主角的受伤每次都让我也似乎感受到疼痛,但是由于她是主角,她就不会出事,不管伤得多严重,仍然是厉害的英雄。我是很喜欢韦斯这个角色的。他很酷,很厉害,又充满了正义。多少次,如果不是他的救援,白鸽恐怕早就不在了。也是他日夜的辅助训练,让白鸽变得强大。他是一个很好的陪伴者,像哥哥。但是对于白鸽来说,这样的感情和安全感到底算什么呢?倒是希望他们俩可以在一起。天王卫的情感太过柔软,青梅竹马不一定要在一起。在苧蒿的审判中,天使的背叛让我恍然,其实当苧蒿被抓,白鸽一家在他们家的时候,天使表现出来的冷酷和自私已经是很好的预兆了。
这本书会让我想起沙丘和三体,可能都是科幻类的缘故?但是远没有他们那么精彩宏大。这本科幻适合初高中阅读吧。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五):天空中最亮的……
无论是月球还是地球,抬头都有一片天空,天空中,都会有一个最亮的星在闪烁。
无论是你月球人还是地球人,心中都会以一片天空,天空中,都会有一颗最亮的星想要守护。
白鸽,作者塑造出的本书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几近于哑巴的园丁和一个生物学的书呆子,她在接受中等教育的同时,半工半读的在月球温室做着收入200史泼尼克的工作,她是月球殖民国最完美的产品:她试图与大众融为一体,把自己变得默默无闻,期望能够过上最简单、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生活却总在跟她开玩笑。她想要守护的家庭、母亲、弟弟、妹妹,就是她不可能继续默默生活,继续与世无争的源头。
于是,环境与事件推动着这个追求很安静的人,爆发出了隐藏着的,更激烈的情绪,白鸽的意志力在她成为“在月球军团”最年轻的志愿者之后便彰显出来,而当她的家庭濒临危难之际,他就开始向当权者发出了挑战。随后她又要试着在保持心中的那边净土与设法营救所爱之人之间找到平衡。
译者东方在书的最后给我们普及了一下“主要人物名字背后的有趣的天文知识”,比如:主人公白鸽,是位于诺亚鸽座眼睛处的一颗星星,居于南部星空。好友天王卫,天王星共拥有二十多颗卫星,天王卫(中国称作天卫二)是其中第三大卫星。懵懂的爱人韦斯,在古英语中,译为“西部草原”,它也是诺亚鸽座的一颗星星,位于诺亚鸽座的心脏部位。母亲苧藁,银河系中一颗红巨星,质量与太阳相当,体积却是太阳的400倍等等。
作者是个17岁的美籍华裔女孩,她的构架并不是那么的宏大,但想象力却非常的惊人,想象的场景是那么的丰富、立体。她详细地给我们描述了因为资源的短缺而逃离了地球,创造了条件在月球上生存的月球人。他们是如何学习,工作,赚钱以及生活的,不可泯灭的人性如何使得他们把月球建立成自己的殖民地,月球人没有自己的姓,只有希腊字母。从月球人的角度来看待地球,原来地球已经是一个充满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到处充斥着强权政治且民不聊生的地方。于是,他们敌视地球人,组织蒙面军团抗击地球。
月球人是作者月球三部曲之一,所以,让我们期待它的接二连三吧。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六):我本以为我……
我本以为我是爱看科幻小说的,然而当我看到这一本《月球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可能不适合看科幻小说,又或者说这一本科幻小说不适合我。
我看过郝景芳的写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小说,其中就说了一句“除了科学家,科幻作者永远是最前往的思考者。”
为此我迷上了科幻小说,看了大刘的《三体》买了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还没看银河帝国,正准备要看,但看完《月球人》我在犹豫我是否适合,是否喜欢科幻小说?
前些天我还决定准备这周五,也就是明天13号去电影院看电影《湮灭》的首播。这是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打败了大刘的《三体》一举拿下星云奖,看了预告片,很恐怖,很刺激,很想看下去的冲动。但我如今却不知道是否我真的适合看科幻小说?
我看了半本了,始终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来描述的,主角白鸽的视角,经常会让我有一种错觉,好像所有都在以“我”来说。
曾经我以为能产生争辩的书便是好书,因为它能让读者为它产生争辩,可如今我知道我错了。
我也有把当做几处我认为有误的地方圈起来并发微信读书群的小伙伴,让他们参考意见,有些人会说是地域的方言翻译过来的问题,有些说是个人习惯问题,有些赞同我的说法,说可能出错的问题。
诸如此类众多说辞,但对的只有一种,那就是作者口中的世界。
科幻是需要想象力,且要有一定的依据。
虽然我没看懂,但我不可否认,这书写的好但也不是很好。
好的原因是它折磨了我很久,让我看不懂,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本就是专业不同,所以认知有限。
坏的原因也是因为我看不懂……我看了半本了,里面人物不多不少我就记住了白鸽,天王卫,韦斯……
少的可怜,不是我记不住,是我老感觉我读的时候就是我我我我我个不停。。。。
对于外太空,我可能真的不适合看吧。
希望喜欢这本书的书友,不要因为我的言辞而过分偏激。
可能我现在看不懂,但不代表以后我看不懂,也许是我现在心情浮躁,无法真正理解,或者说去理解我所不擅长,所不知道的世界或领域。
我喜欢大实话,可能会很伤人,为什么我不喜欢这本书却还是想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
因为我想记录下来,这一刻我的想法,在将来是否会改变?
说不定过一阵子,我就能理解了呢?
晚安!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七):月球大战
有关月球的科幻小说,之前曾有无数人书写过,早先是奔月的故事,而这部则是地球人移居的内容。
翻阅小说,众多的新名词如手屏监测仪、甲壳虫等等,不断刷着读者的眼球,再有众多的人物陆续登场,这些人物的姓名和昵称也是五花八门(光是输入这些奇怪的符号都显得那么困难),自然让读者看的也有些头晕。不过随着剧情的慢慢展开,当这些名词慢慢熟悉起来之后,顿时被小说里紧张的情节所吸引住。
小说中,移居至月球的人类仿照地球的样式,在月球之下修建起自己的建筑,因而月球人很少能通过窗口看到美丽的星空。为了监控月球人,管理者采用严格的手段来监视着月球人,如“手屏监测仪”的应用。月球人所从事的各类活动,都会被管理者所监督到。
不由地让读者暗想,这个手屏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得以广泛应用呢?会不会有各种信息都会储存在类似的“手屏”器物之内呢? 就如同现在的运动手环,已经开始储存起人体的各种健康指标。前不久看到个视频,说到:每个人所拥有的大数据都记录在某种仪器之内,当你刷屏时就会自动显示出来,如在酒店开房记录等等。
小说中,白鸽的母亲不愿生活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之中,伙同其他的同伴成立了抗争组织,而被月球管理者所抓住,并准备接受法庭审讯。不过15岁的女孩白鸽为了能让母亲取保候审,无奈加入到月球保护者的队伍中。在月球保护着的培训过程中,白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优良的成绩。看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了《分歧者》里的翠丝,《饥饿游戏》里的凯特尼斯,会不会最终也成为吹响打击旧秩序的领头人。
作为刚晋升的军官,白鸽接受了来自管理层的任务,准备外出考察,而这同一天也是自己母亲受审的日子。在痛苦地与母亲分离之后,白鸽登上了飞船,开始任务之旅。在路途中,白鸽不停地被思念自己的母亲。当母亲受审的视频被公开转播之时,审讯的现场让白鸽担心起来,顿时想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
因为母亲审讯的公开展示,民众的骚动不安,以及白鸽的意外之行,导致白鸽被管理者追杀。无奈之举,白鸽只得随同她的同情者韦斯逃离月球,不过逃离最终目的竟然是地球。韦斯是来自地球的间谍,作者的想象力还真是厉害!
当白鸽最终降落在地球的大海之上,仰望着头顶的蓝天,不由地想起自己在月球之上,很少能看到美丽地蓝天星星。在月球之上,应该有罩子将他们所居住的月球完全罩了起来,那白鸽会不会最终也会像凯特尼斯一样,朝天空开枪射击,就此美丽的蓝天展现在月球人的眼前呢?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八):假如生活在月球基地
(1076字)看过许多关于月球的科幻故事,美籍华裔青年作家鲍嘉璐的《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再现了一个月球生态下生活的场景。故事中的人类已变成了地球人的后裔被称为“月球人”的物种,相当于地球资源匮乏之后,不得不离开地球,去往太空并开始月球殖民统治。在月球这个生态系统中,月球人成立了“月球军团”来维持月球的治安与对外防止侵略,但实际上,月球军团延续的仍然是地球人的那套独裁统治和极端的不公正。
小说主人公“白鸽”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女孩,学习温室养植这样毫无杀伤力的专业。白鸽的父亲在一次地质勘探事故中意外死亡,身为记者的母亲被抓入月球监狱,弟弟妹妹懵懂,白鸽为了母亲的保释金不得不加入自己厌恶的“月球军团”,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
原在高中读书时的鲍嘉璐创作了这样一个科幻故事,通过女孩白鸽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可圈可点的月球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好,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人性的考验更加严酷,生存的压力时刻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于头顶。
作者塑造的白鸽很有感染力,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让整个故事很切合人物的心理,但也显然对整个世界观还有略显浅白之处。其一表现就是使用了大量的天文学名称作为人物的名字,经如天王卫、韦斯、银河、安卡等等。我很乐意看到作者讲述许多鲜活的天文知识,但是过于用这些譬如“银河”之类的名字作为人名就显得让人纳闷了一点。其次,故事略显得有些拖沓。也许是希望将故事讲述得更细致,用了大量的铺述,但也可能是过度叙述的原因,显然线头太多,直上直下了点。
第一部里,白鸽加入“月球军团”后看到军团内部的黑暗,而生活于月球贫民窟的两极分化也让冲突和矛盾越演越烈。不自救勿宁死,青春总意味着热血和奋力一博。于是白鸽和边缘人韦斯以及好友天王卫联系在一起,开始抗争者之路。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完全展开,第一部才只是冰山一角,年轻人的斗争之路也才萌芽和启程,一切刚刚开始。毕竟是作者17岁时的作品,瑕不掩瑜,可以期待《月球三部曲》后面两部的故事。
鲍嘉璐学的是生物学与生态学专业,所以在她的小说中也充斥了大量生物与环保的理念。在读者采访中,作者也提及未来可能会有的一种“手屏”技术,相当于生物植物,无需充电即可便捷使用。此外,瞬移技术也是最想要的发明。而反重力场的神奇,也让作者将这些科技用于小说《月球三部曲》中月球人的基地穹顶的构想之中.....天文科技的奥妙深深吸引着鲍嘉璐,她也不自觉地大量吸引着各种养份,并将之活用于小说之中,这些天文学知识也成为这部小说中最吸引的因素之一。所以,等第二部第三部上市,也许我会先翻到书未,看看作者又在之二之三中引用什么奇妙的天文学知识吧。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九):成长
我一般不会入手科幻小说,总认为脑洞大开的文章游离在我的认知之外。所有的一切都超出我的想象,无法理解人体就是高科技的组合。机缘巧合接触到《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这部科幻作品时,内心还是有一点点抗拒的,除此之外,还有点期待。从作者简介中,我们知道作者从十七岁就开始创作这部作品了,那么这部《月球人》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遐想呢? 从小说名字中就不难猜到这是一部立足于月球的作品。白鸽,本书的主人公,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六岁时爸爸因月震死亡,和妈妈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一边上学一边和自己的小伙伴天王卫在月球温室做月200个史泼尼克(月球货币)的工作,梦想着成为一名生物工程师,想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创造出一些新鲜事物。生活中虽有一些小苦闷,但总体来说还是平静而无忧无虑的……但是,一场惊变却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面对母亲被抓进月球监狱,自己和弟弟妹妹也将要走进脏乱不堪的收容所。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天花板是烟雾的残迹和其他污垢染成的斑驳的棕褐色,从没有遮盖的便桶,没有进过浴室的人们,以及收容所人们的呆滞。这是一个绝望的场所,走进这里也就等于生活走到了终点。面对这样的情况,白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成为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月球军团的一名成员。 白鸽以十五岁的年龄参加了月球军团的集训,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些伙伴:韦斯、银河、波江、流瑜伽、壁垒和猎户座。在这里,他们进行了残酷的训练,也可以说,这里是女主人公成长的地方。为了获得母亲高额的保释金,白鸽不得不更加艰苦的训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核,白鸽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上尉的称号。这是在月球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应该欣慰白鸽的成功。但生活的残酷远不止这些。保释母亲,与家人的关系紧张,母亲案件的开庭审理,母亲的秘密,母亲被判处死刑,飞鸽淬火……一件件一桩桩都动摇着白鸽对月球的认知,原来看似平静的表面,内里隐藏着这么多的阴谋和秘密。故事的最后,白鸽在韦斯的帮助下逃离了月球,远赴地球。第一部结束,第二部,第三部会有着怎样的故事走向,主人公白鸽又将遇到怎样的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鲍嘉璐是一位有抱负的生态学者,在文中也能看出她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在对地球的混乱的描述中就能看到这点,石油与天然气消耗殆尽,导致大国之间的混战。气温升高,导致海平面升高。这也是现在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这部小说里,作者也给我们介绍了很多高科技,手屏就是其中之一,它利用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电,月球上所有年满五岁的儿童,都必须在肌肉内融入这中技术。手屏方便了月球人的生活,却也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放在了别人的注视下。由此也可看出,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白鸽逃到地球后会有着怎样的命运,她的弟弟、妹妹以及月球上的那些伙伴又会遇到怎样的磨难,这都成为了读者想要了解的谜题。相信作者会给我们一一解开,期待第二部。
《月球三部曲之一:月球人》读后感(十):17岁少女眼中的科幻
这本书作者写作时候年仅17岁,正处于高中阶段,所以书中用了很多高中物理和化学的词汇,不像很多硬科幻一样,用高深的词汇去堆砌场景,这样写作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将精力更多关注于事件本身,而非生涩的词汇上.
小说的视角是从月球人开始的,这与很多科幻小说视角不同,也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一部分地球人掌握了技术后,逃离了资源匮乏的地球,在月球上开辟了空间做了殖民地,而地球上的政府分为了两大阵营互相争夺生存空间,相信两大阵营的设立是借用了冷战格局设定。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白鸽作为女主的身上有着天然的反叛精神和敏感性。
她生长于月球殖民地,九年前因为她的父亲在一次地质勘探中意外死亡,导致了她变得内向沉默,同时小心翼翼的躲避政府的监视。如果父亲只是简单的意外,充其量只会导致女儿性格改变,从常理推断也无法使她产生敌视政府的情绪,而女主却敏感的察觉了,父亲意外事故可能蕴藏着一系列的阴谋,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白鸽还不知道母亲是反叛军首领之前,就对政府有着莫名的敌视情绪。虽然第一部小说中没有提及是什么阴谋,但相信这是一个伏笔。而
而书中另一个设定,是本书的亮点:为了保持基地的稳定和统一,取缔各民族的差异带来的隔阂,所有月球殖民政府用希腊字母代替了公民的祖传姓氏,而失去了姓氏的传承也就割裂了历史,更利于打造大一统的月球殖民地,是维稳措施之一。
月球殖民政府对人民的维稳措施,还在于其民用科技与军用科技发展的严重不对等,比如军用科技中,无限发子弹的高斯武器已经是月球军团的标配,这在其他的科幻小说中,往往是顶级配置了,而在民用科技中,依然只用最原始的一些技术。
如果说本部小说有什么不足之处,主要因为作者的阅历所限,导致部分场景设置不太合理:
在第35章节,对白鸽母亲的审判场景,法官们竟然公然在法庭上谈着潜规则,同时每句话都能被收声给手屏前的所有人看到,即便他们不知道这是在做现场直播(当时天鹅黑掉了法院和新闻署的系统),但其言行的赤裸裸,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群身处权力顶峰的官员所能说出口的。
而在后期白鸽竟然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宣判厅,这种警卫力量和对反叛军首领的判决,未免有点不相符。
在白鸽被追杀之际,韦斯告知了现在手屏的功能除了可以监听、可以交换信息,最近更配备了GPS功能,这种设定显得牵强,作为一个实时对人民实行监控的政府,最应该配备的就是手屏设置GPS,而不是在统治了这么多年后,才想起来。
也正是和韦斯的沟通,白鸽发现了月球政府高层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编造了很多的谎言,比如地球上都是无法沟通的野蛮人、月球为了生存发展,去抢劫地球的城市,却将罪名安装到地球人身上。
对于三部曲的科幻小说来说,第一部往往是用来交代背景、人物关系的,比如《三体》第一部一样,所以期待作者后面的精彩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