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丰满》是一本由冯仑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丰满》精选点评:
●鸡汤书名,内容挺干的。对组织治理、民主等虚的概念,开始有了比较实的认知。
●在地铁上看完的 冯仑的书没有想象那么好 也没有媒体宣传那样给人以思考 眼界确实很宽 但不免翻来覆去讲道理之嫌 凑合吧
●冯仑的人生经历较之常人丰富很多,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读他的书能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关于商业,合作,慈善,有些我们人生中不太经历的到的事情,通过看书能知晓,也能丰富我们的认知,见识,以期未来能有所用。
●有宽度,有一定深度。
●有思想。有启发。
●科班出身,阅历丰富。
●除了男权部分不喜欢,其他部分有点收获
●作为一位商人能写到这个高度层次又易懂挺服气的
●对比理想丰满,更喜欢岁月凶猛,理想丰满是冯仑作为董事长的高瞻远瞩,岁月凶猛是他作为一个中年人的人生感悟。
●以万通商业上的体会为主,能感受到那种纠结、痛苦中的淡然和大气
《理想丰满》读后感(一):理想丰满
书中部分内容很真实很敢写,真实到怀疑这竟然都能够审核通过。
书中关于房地产的理论分析大致看了一下很专业,因为不是行内人事不太感冒,但逻辑性专业度非常高值得房产圈的人细读。
其它内容大多是在写对于商业大佬圈子的一些事情,很真实画面感很强,长了不少见识。最后提到一点要像宗教布道一样贯彻自己企业的价值观,很精辟也把理论说了出来。值得一读,有故事有知识有道理,把事物讲的很透。
《理想丰满》读后感(二):更像是随笔集,主题跨度很大
中间跳过了六成的内容没看,因为讲慈善、讲商业地产、讲环保、讲政治,我是真不懂也不感冒。
1. 透明度
两人在黑房子里会有怎样的行为模式?一个人想先下手为强,另一个人挨一拳后害怕他再打,就想无毒不丈夫,干脆弄死他。但是,透明度增强后,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离自己比较远、没拿武器、还冲自己笑,就知道对方没有恶意,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商量怎么办。
2. 参与感
三个人一块儿分100元,我撒尿回来的工夫你俩都商量好了,即使我得到的平均数或更多,我都会觉得你俩可能分得更多;但如果我参与了分钱的决策过程,我可能会觉得20元钱就已满足。那些整天吵来吵去、在媒体上闹哄哄的国家,反而不会出现什么大乱,这说明有言论自由。
3. 更多地相信制度,而不是个人
美国有40多任总统,华盛顿也就干了几年,但他通过制度传承,保证了国家有效运转和社会进步。
人不能穷尽未来,因为未来太久。董事长的智慧极限也就在他生命极限上,没有一个董事长能把后面三代都安排完。
4. 培养在平时
气质是从小开始每天按同一个方法调教后积累起来的。就像王石平时就在培养自己的耐力,走路包里面放砖块。
所以养孩子,孩子小时候都是光着屁股出来的,看不出什么区别,10年之后你会发现这家孩子跟那家孩子就不一样。气质不同,这是由味道、状态、相貌、语言等综合起来的肉体以外的品牌特征,是靠一天天的时间养成的。价值观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
5. 理想的作用
思想家傅立叶让仆人每天叫他起床说:“该起床了,伟大的理想正在召唤你。”他每天用这件事激励自己,所以每天他都特别兴奋。这就是理想在发力,它会让你觉得生命有意义。
6. 理想就像宗教,是自律的动力
宗教的管理成本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靠的是自觉;军队、监狱的管理成本高,因为他们靠的是强制。
7. 旅行有助于思考
旅行的体验对公司管理很有帮助,我一年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各地旅行,当然有些是借工作之便。我经常去一些以前不怎么去或者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样可以对世界上的东西不断的观察,我觉得旅行有益于健身、益智。外部环境的刺激促进思考。在旅行当中我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完整,就像拼图一样,这拼一块那拼一块。
我有个朋友他金融做得好,也是因为思路开阔。
8. 千万不能找比自己还差的合作伙伴
有时候跟好的公司合作,会多花很多费用。
我们公司的情况很像嫁到城里的农村姑娘,觉得城里什么都贵、城里人不会过日子,就像在乡下河沟里洗澡不花钱,城里热水要收钱;在乡下不需要抹化妆品,进城买瓶洗面奶都得很多钱。可是如果不花这个钱,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那这个姑娘就不能入乡随俗成为城里人,而永远是乡下人。
在外部找合作伙伴时,找比自己强大的公司合作是我们的首选。这样不仅可以迅速成为“城里人”,还能成为“城里的贵族”。千万不能找比自己还差的合作伙伴。
9. 个人口碑
导演不出本钱,却拿那么多的收益。他唯一的风险就是品牌。搞砸了以后就没人找他了。万通始终在强调手艺要好,若是手艺不好就不会有人请。
10.能受委屈
想当领导,就得习惯改变自己,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要学会受委屈。胜任董事长的一个重要品德就是能受委屈。
《理想丰满》读后感(三):这个世界,属于有梦想的人!
有些人靠现实或者,有些人靠理想活着。
.
乔帮主乔布斯曾说,“成为墓地里埋葬的最有钱的人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夜半上床时,对自己说,‘你做了些了不起的事情。’这对我很重要。”
王石也曾说,“人的存在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中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
人活着,总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我觉得梦想就是个很好的追求形式。
.
冯仑老前辈的《理想丰满》阐述了自己对于:追求理想、价值公平、财富传承、人生追求、企业治理等话题的读到见解和个人感悟。
.
最让我有收获的,还是有理想板块。对目前处于创业初期的我,很有启发:
原来有理想,本身就包含了“价值观”。
举个例子,一个有远大梦想的人,他想做一个百年企业,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以及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有很好的处理方式。这个,就映射到了价值观上。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价值观比较“正”,也跟对方的思维格局有关。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往往价值观就比较正。
价值观单一的人有信仰,做事有一套自己的形式准则,所以就少了很多犹豫不决,活得不拧巴,就容易快乐。
就像冯仑说,“因为理想,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我自己开办了一个【365汗青自律营】,我发现社群小伙伴中,那些极其自律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的人。
.
因为有梦想,并且有想要事项梦想的欲望,就不得不要克制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目标上。而且还要珍惜时间,珍惜专注力,不浪费青春,踏实行动。这不正是自律么?
.
所以我经常收到小伙伴问我说,“汗青老师,如何做到像你一样自律?”我说,“你先给自己此生树立一个宏伟的梦想吧!”
.
这个世界,属于有梦想的人。
【作者简介】
汗青:爱健身丨爱阅读丨爱生活丨前500强企业培训师丨曾用2个月减肥30斤,1个月练出马甲线
开拓副业,3个月月入过万;带领200+学员瘦身1000+斤,并带领300+学员养成自律,掌控生活、掌控人生!
微信号:16601122972,欢迎喜爱我的朋友,围观我充满能量的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朋友吧~
《理想丰满》读后感(四):《理想丰满》|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独白
古人讲君子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才有坚韧不拔之力。人的毅力的弹性,就像橡皮筋能抻很长。就我这成天在外折腾、平素完全没有时间锻炼的身子骨儿,走130多公里戈壁滩照样也能扛下来。在年轻的时候受的教育是:要实现理想,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用价值观应对万变 理想本身包含着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非常重要,首先是是非的判断,其次是道德的裁量。我们每天碰到很多事,你得剪裁,确定好和不好、要和不要。比如很多人说民营企业行贿、受贿,我们为什么不做这些坏事呢?这就是道德判断在起作用。我觉得这件事是坏事,会妨碍我实现梦想,可能会在半道上把我整死,就像踢球一样,裁判罚一个黄牌,我就出局了,那我前面20年可就白辛苦了!所以不利于梦想实现的事就不做。这样一剪裁,人简单了,也轻松了。 人生最困扰的是满脑子糨糊、是非观念太乱,今日之我跟昨日之我打架,明日之我又挑战今日之我,白天的我和晚上的我打架,晚上的我一醒来又后悔。这么多纠结闹心,这种人生便是最不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是价值观单一,比如信佛的人持斋、礼佛、自律,看见荤腥肉和女色也不动心,他很容易就幸福了。有理想的人会把自己的生命简化。我们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而不是追求金钱、顺便谈谈理想; 在人生的路上,有的人看见坟墓,有的人看见鲜花,其实都是一个方向。人死都不怕,还怕活吗?反过来说一样,人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死的时间很长,所以先要好好活着。你心里头有鲜花,你可以不停地走,心里头是坟墓,也可以不停地走,坟墓是宿命,鲜花是希望。当一个人有了宿命和希望的时候都会有毅力,比如我逆来顺受,怎么苦我都认了,这就是宿命。有的人看到的是鲜花,那他就是在奔向理想、拥抱未来。 2.面对未来果断决策 我认为董事长最难做的一件事情是算别人算不清的账。我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要做决定,这就牵扯到算不清的账,因为你是投资未来,而很多人只要现在。比如我需要500亿建立体城市,这叫投资未来,但我现在用这个钱也可以马上买地、盖房,这叫现实。多数人会说后者赚多少钱能算清楚,这叫算得清楚的账;前者万一打水漂怎么办?因此没人敢做决策,因为算不清账。 马云在10年前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时没人相信,今天都信了,现在房子、汽车什么都能在网上卖。我说立体城市如何好,董事会、股东响应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只算能算得清的账,而对那属于未来算不清的账没有概念和把握。 3.认真挑选合作伙伴 公司也是一样,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跟谁做。我们做新城国际项目,有很多选择对象:私人的、国企的、外资的,专业机构的、非专业机构的,甚至是来路不明的钱。早年我们不懂,只要给我们钱,我们都叫爹。后来发现不行,好钱才叫爹,坏钱我们不要。 找所有比我们强大的公司合作,这是我们的首选。这样我就不仅可以迅速成为城里人,还能再成为城里的贵族。千万不能找比我们还差的合作,这和对方的规模大小无关,而是它的价值观、做事方法、经验等等,可能会把我们往下拖。过去北京江湖女子有一句豪言壮语说“吃大款、喝大款、傍大款、消灭大款,最终自己成为大款”,这里除了“消灭大款”不能做,其余都是对的。 我们做立体城市的规划时,想请国外一家很牛的机构做顾问,我花钱请他,但是他不做。他说他没来过中国,对这里的人和做事习惯不了解。但是之前他跟香港置地是长期伙伴,有次他们见面时顺便提及:中国大陆有家叫万通的公司找我,你们了解吗?香港置地说这是个好公司,结果他马上给我们打电话,同意合作。所以过去的一个决策会带来后边很多事情。如果当时你碰上一个坏人,他不仅让你做不了城里人,还可能偷税漏税、行贿乱搞、拖你下水。各种决策的累积成就了企业的现况,现在我们没有欠钱,没有官司,因为一开始就决定跟好人在一起,近朱者赤,我们也变成了好人。 4.做事兼顾对方感受 关于陈光标高调慈善的行为,社会各界评价不一。有媒体称之为慈善暴力,即你在晒你的善行时,可能灭了别人的自尊。台湾马英九就提到,善是好事情,但是行善要照顾到接受者的观感和尊严。比如一个母亲,看到儿子跪在那儿跟别人要钱,你说她会不会伤心?你晒你的善等于晒了别人的穷,晒你的强等于晒了别人的弱,晒你的自尊就晒了别人的自卑,晒你的光荣就晒了别人的耻辱,这就是慈善暴力。 延伸阅读: 5.1 调结构才是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调控到现在,政府一直没有走严格分轨的制度。把商品的归商品、保障的归保障,管住保障房、放开商品房,这就是新加坡的成功模式。但是我们却是让市场陪着保障玩,让市场解决保障问题。这就好比让一个男人到妇科医院去替女人生孩子,这是两个跨着界没法儿办的事。你要让市场来替保障解决问题,市场会说NO,因为无论你房价降到多少,还是会有人买不起。保障问题本是政府的责任,不应该转移视线,怪罪市场,把所有人都拖进来,使政策越来越去市场化。 市场经济其实非常简单,产权、要素要自由流动、自由定价、自由竞争、自担风险、自我分享利益。但是现在的住宅政策和这些基本规律越来越背离,结果就好比搅一锅粥,越搅越稠,越搅越搅不动,厨师自己搅得过瘾,因为他能锻炼肌肉,但粥锅里面的东西是越来越难分清、越来越无解了。 其次就是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问题。管制必定造成短缺,短缺会造成黑市加特权。现在土地管制越来越严,土地指标就出现了黑市。这就像在北京买车,一实行摇号管制,黑市就应运而生,因为你一管制就有人能特批。住宅问题用管制的方法解决,接近于平均分配的方法,必然导致短缺和特权。 市场经济当中最重要的要素流动是人的流动,美国创办的Google和Facebook的企业家全是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就是因为可以自由选择、自主择业,想住哪儿住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而我们不适当地扩大保障面积,会导致我们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停滞,然后整个市场经济竞争活力就会弱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减缓。 5.2 立体城市势在必行 就拿一年四季都可以产的植物为例,现在植物工厂有的是货柜式的,有的是冰箱式的,欧洲不仅是植物,连养殖业、畜牧业都可以。你看餐馆不就是在屋里养鱼、养虾。在荷兰有在楼里养猪的,现在正在施工,很快就建成了。他的技术能够让猪的粪便不臭,而且集中起来沼气发电。养猪是大玻璃房,晚上看猪像是行为艺术,上面养猪,中间杀猪,在一楼就可以吃火腿肠开餐馆。我们跟刘永好合作,他说他现在养猪都养在五层楼上。 5.3 收入公平的中外对策 第一代人已经富起来了,可能搭了时代便车,可能是自己的才华遇上了机遇,但是无论如何,纵向的公平已经进入了不平衡的累积,在国家层面上,如何去打破这种“马太效应”?富二代、富三代问题怎么解决呢?西方解决方法是收遗产税。美国都收遗产一半的遗产税,中国未来至少也得收一半。你得交现金,不能交资产、交股票、交房子。这样房子你得打折卖,还得缴税,所以有钱人缴遗产税是为社会做贡献,一大半都交给社会。政府收了遗产税以后办医疗、办学校、治理环保等公共事务,最后普遍造福老百姓。 还有一种解决收入纵向公平的方法是用政治运动,我们中国过去五千年是用农民起义的方法,最近一百年用革命的方法。当代人刚刚挣点儿钱,就闹革命了,抄家、斗地主、没收,这样只能富一代,甚至半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