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10 00:05: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1000字

  《项塔兰2:山之影》是一本由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8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一):项塔兰第一部书迷的续集读后感

  老实说,四星中的一星是怀着对第一部作品的感激之心给出的情怀分。作为一个被第一部项塔兰深深迷住的书粉来说,第二部作品确实很难与第一部相提并论。第一部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而精彩的故事,作者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市井生活,贫民窟,当地的人的描写是在让人心驰神往。故事中作者所引出的各种哲学讨论和思考也着实引人深思。正是项塔兰这本书让我深深地向往着一趟印度之行。与第一部最大的一个不同就在于第一部中shantaram这个被作者用以命名此书的名字在全书中只出现了两次,这就给了读者更多的思索与玩味的空间。然而第二部中作者在文中不停地反复shadow这个词,貌似是想强调这本书更加黑暗的氛围和点题,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不够高级和画蛇添足。能够在第一部作品中利用高超精妙手段给读者留足余味的作者写出的续集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在读本书的时候我始终带有这样的疑问,时刻怀疑两部作品是否真的是同一个作者。就像艾米莉狄金森所说的“我们能猜中的谜,我们很快就瞧不起。”当然,以上的感想都是我作为第一部的书迷来阅读这部续集所感,所以两本书连在一起难免有种高开低走之势。但如果没有读过第一部直接读第二部感受应该会有所不同。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二):有时间把1重新再看一遍

  看1的时候是2015年,看完之后非常震撼于是忍不住写了影评。看2的时候是2018年国庆,硬着头皮看完的。不知道是自己这三年里阅读的品味成长了还是作者的写作功力降了,这本书这个作者已经不再吸引我了。让我感觉就是作者的流水账一样或者说日记一样,除了打打杀杀就是各种贿赂和用钱打发。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想把1再重新看看,回头审视这本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书。也是2让我更加体会到原来印度孟买这么乱。

  林是聚居在孟买的澳大利亚人,所以他的身边也围着一群外国人,他周围的朋友也大都是有钱人。虽然这群外国人都不是正经的上班族,但是林对卡拉的感情还是很值得赞赏的。在外国人里,在黑帮成员里,算很了不起了。当然卡拉也很厉害,赚钱能力也很厉害,特别有钱,这点好羡慕啊。包括有钱人蒂威小姐,最后的结局还算好的,林把刀丢进了大海,大部分他们都开始经营正当生意,好几对情侣也最终走到了一起。

  里面关于哲学的讨论我直接略过了,因为真的看不懂也理解不了这些对话。不过想想林也是够厉害的,做着黑帮的各种工作,还能写小说,有兴致写小说,会弹吉他。还能和大师深度地讨论哲学。里面的角色都不简单,卡拉虽然平常不做饭,关键时刻却下的厨房,赢得聚会的人的赞赏。会玩股票会赚钱,还关心时事,帮助穷人解决问题,比如贫民窟提升计划。所以还是要多学技能,好处不言而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拯救自己。

  这本书也让我学习到了一些印度文化,这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有用,接下来会陆续看跟印度有关的书籍。这大概也是阅读一本书的功劳,虽然故事本身不是那么精彩,但是看完后从细枝末节中还能学到一些知识。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三):若为自由故

  项塔兰是2003年出版的一部大部头的小说,那时的我还年幼,未曾读过这本经典的小说。这本小说涉及的故事包含了很多的题材,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个好的小说不仅仅需要一个吸引读者的美丽故事,还应该在读完后具有令人深思的人生感悟。

  作者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也是一个经历传奇的人物,虽然作者不承认但人们都认为这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与本书的主人公的经历具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先是成为一个大学中的哲学与文学讲师,然而却沦落为重刑犯,从澳洲看守监狱逃脱后偷渡至孟买。第一部的内容大概与其经历类似,这本书在豆瓣一直保有9分以上的高分。

  第二部山之影在2015年出版,引进国内的时间在2018年。这一本书发生的时间是在第一本书结束后的两年,林失去了对他重要的两个人,黑帮老大哈德拜死了,他爱的女人嫁给了别人。此时的林在桑吉的手下工作,然而林早已萌生了退出黑帮的念头,只要林再去斯里兰卡完成一个任务便能退出黑帮。等林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刚要分手的女朋友,莫名其妙的死了,卡拉的老公也不知所踪。

  本书深刻的刻画了爱与生活的力量,林本身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在错综复杂、黑帮林立的孟买,林想要退出帮派独自生活。然而他却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只能留在孟买,去揭开事件的真相。在本书当中描写的感情不仅仅只有爱情,也还有与父亲般的导师的感情。因为有了这些感情,作者刻画的人物便愈加饱满与立体。林渴望自由,渴望逃离,但是由于责任不得不留下来寻找真相。

  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了本书,虽然本书的故事很长却不失可读性。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了书中,爱与自由是书中刻画的主题。“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与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要痛恨,还是要原谅,这抉择足以决定人一生的际遇。”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四):自我辩思与回归平淡

  又是第二次拿起这厚重的小说,一如既往沉甸甸的重量正如故事一般深厚。揭开封皮,几何图腾的样式映入眼帘,单单拍照发过朋友圈感慨今年书价飞涨,均价88元果不其然,便收到许多回复,赞叹我这本魔法召唤书的设计独特,也有网友疑惑我怎么忽然看起以江洋大盗回忆录为噱头的书,看上去感觉并不良好。我只能解释追溯到两年前曾读过的第一本《项塔兰》,由知乎推荐的高分阅读,一星期内读完是欲罢不能,漫漫的激起我对印度的向往与热情,也由此契机更深的去探索印度文化。 而万万没想到此书会出续作,但续作在我心中仍是比不过第一本小说。年轻时的激情与对印度文化的不甚了解,初读时满腔热血;亦或是近两年多是社科类书籍的阅读,与文笔绝佳的文学阅读,我认为这本小说的对话与描写并不能提起太大兴趣。

  但林还是那个林,真诚且善良,正如尾声的声明一样可爱。 “我并不支持抽烟、喝酒喝细读,正如我并不支持把犯罪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也不支持将暴力当做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我真正支持的是,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尽全力做到公平、坦诚、积极和有创造力。”

  林还是那个林,经过漫长岁月后的平静,沉淀下山之影。 全本书在哈德拜与普巴拉克的去世后趋于平静,而这本书更是宁静,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思考与人生的选择,解释爱与自由的含义。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与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

  人生便是一个不断经历成长的过程,兴许我们不如小说般的情节惊心动魄,但我们同样也有着与作者一般心思的细腻,在几次经历后我们也会对人生不断反思与拷问,就像作者对哲学的思问,让我想到大佬所说的日记难写,莫过于每天自省的深入,保持对世界探究的好奇。

  我的人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我可以笃定人生道路的发展正如马哲中道路是曲折,前方是光明的理论。在绕绕弯弯的成长中,我们会获得自由与幸福,一切的风浪会回归平静。即使是爱情,也像是林与卡拉一般,在相互确认过眼神中交付自我。回归平淡。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五):救赎

  《项塔兰》系列是传奇,是澳大利亚作家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的传奇。这是一部救赎篇章,都说没有故事的人很难写出精彩的故事。没有经历不会有那么深刻、真切的感受。《项塔兰》的一切都与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的亲身经历有关。 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有些事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杜杜福伦最后终于逃出肖申克,去往了他的理想国度芝华塔尼欧。 而《项塔兰2山之影》林也逃出了囚禁他的囚笼,只不过这是逃出牢笼的开始,还是进入下一牢笼的开始,《项塔兰》系列小说告诉你答案。 《项塔兰》真可谓是良心之作,厚厚的两大本有1500页,看起来就像两块巨大的板砖。别看书厚,看起来却不那么乏味,这里除了有着黑帮的故事,还有着林追寻爱的轨迹。 也是作者人身哲学的体现。 看了这部小说让我知道印度并不像中国那样安稳,它是个矛盾的集合体;混乱、贫穷也极富情趣等等。我眼中的印度,人多和饥饿,也许现在有所改观。 傲慢是骄傲的名片,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感恩是谦逊的名片,是为爱而留下空间。 命运带来了你想要的东西,时间却永远让你找不到正确的时机。 这本书有太多精辟的语言让我深思。 当爱的人远离了你,就用最好的方式纪念已过的“爱情”,无论这爱起源于欲望,还是真的爱,林巴巴为了莉萨进行了告别,看到这里心里酸酸的。  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写着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也再向世人展示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人生路有许多的抉择!作者就是如此,他因失去了自己女儿的抚养权而自暴自弃吸食了海洛因,随后又逃出监狱来到印度!作者的人生丰富多彩,却不尽然全是对的!   作者在最后也写到吸毒抽烟喝酒是不对的!      这是作者的自我救赎也是对世人的救赎!   黑帮有着他自己的快乐!作者向我们阐述了黑帮的琐事,教你不要去向往,黑帮的血腥,黑帮的残酷让作者写的里离尽致!生活中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就要负责!这就像爱情!爱情不是游戏,不是筹码,是人类的灵魂寄托!爱可以魂不守舍,爱可以全心全意。   林在寻找着哪个碧眼的女子!这是为了爱!其实这也是在为了爱,在救赎自己,救赎自己的心以及自己自己的意。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六):最怕命运无常

  《项塔兰2》不是绝对虚构的小说,它的蓝本是作者格里高利·大卫·罗伯茨的真实生活。往往这种真实却让人害怕又为此着迷。所以这本书是怎样,到底有多牛气冲天?其实它很平凡,而且年轻得连给时间考验的资格都没有。可它给我的冲击力,我敢保证,绝对是一生的。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与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我意识到,即使镣铐加身,一身血污,孤立无助,我仍然是自由之身,我可以决定要痛恨拷打我的人,还是原谅他们。我知道,这听来似乎算不了什么;但在镣铐加身、痛苦万分的当下,当镣铐是你唯一仅有的,那自由将带给你无限的希望。要痛恨,还是要原谅,这抉择足以决定人一生的际遇。我把这段话摘录了下来,总觉得他给了我迷茫中的光束与指引。

  故事发生在《项塔兰》结束后的两年,此时,林已经失去了对他无比重要的两个人:父亲一样的哈德拜死了,而他的灵魂伴侣卡拉嫁给了一个帅气的印度媒体大亨。林现在在新的黑帮老大——桑吉手下做事。在哈德拜还活着的时候,林就萌生了退意。他想挣脱这种受人控制、生活在犯罪网络中的生活,但想摆脱这一切可没有那么简单。在帮派林立、罪恶横行的孟买街头,单枪匹马的生存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经过好友斡旋,桑吉答应林,只要他再去斯里兰卡一趟,完成任务便可成为自由身。一个星期后,林返回了孟买,却发现自己的女朋友莉萨十分蹊跷地死了。他悲痛不已,发誓一定要搞清楚她的死因。与此同时,卡拉的丈夫——兰吉特也失踪了。为了查清楚这一切背后的阴谋,林和卡拉又走在了一起。这是一个迅速改变的城市,林的很多老朋友都已经不在了,新一任的黑帮老大纠缠在越来越多的暴力与危险的阴谋之中,传说中的圣人林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关于爱与生活的一切。但林却始终无法离开这个岛城:卡拉以及一个致命的承诺,不会让他轻易离开。

  我们人类就好像一个在吹蒲公英的孩子,没有思想,也没有理解力。但这个孩子身上的奇迹就是我们身上的奇迹,当人类的心连接在一起,我们能做的善事是无限的。这就是我们的真相。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这就是神这个字的意义: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一体的。文笔真实,贴切,让你感同身受,不由得想说点什么!

  命运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无常”!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七):我也乖过(什么东西才能支撑江洋大盗的心?)

  我的下种有一道光在盘旋。那道光湮灭在波涛中,坠落到地下。爱像是谁,在寻找海洋。爱如同时间,在寻找意义。爱是一切,恒久不变。

  书实在厚,我量了一下,5厘米!用一周时间读5厘米书,还是颇为自豪。

  林的故事,多少有点久远了,大约是十年前的夏天读的,也读的很热,很冷。那时候,就一直在想,是什么坚韧的东西,支撑了一个江洋大盗的心?

  这几天到处都在说江苏昆山纹身男被砍死的事情,我不知详情,不便议论,心中却是有些悲伤。我想等天凉快一点,我便去昆山的老街走一遍,当然不是为了看纹身男的血迹,我想感受那种支撑。

  早些时候,某日读到一本日本黑社会老大写的自传,说他某一日早上醒来,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个恶棍。那一刹那,他坍塌了!

  纹身男也活了三四十年,是什么东西支撑了他竟然活了这么久?

  他为什么没有坍塌?

  记起不知来源的对话,有点禅味:

  “如果你觉得自己周围一片漆黑,怎么办?”

  “你作黑暗中的光明。”

  林在《项塔兰》里,他抢银行,坐牢、越狱、逃亡、流浪,在人渣堆里混迹,你能看到,他犯的是公罪,他很少有直接针对个人私人的罪。若有,便是对于恶。或者,为了活着。

  关于他生命的支架,林自己没想过,作者也没有想过。

  但是到了这部厚重的《山之影》里,一切都变得明朗了:林不再是为了活着而逃亡,不再是为了逃亡而活着。

  支撑他生命依然有激情、依然有火焰的支架,是内心里始终保存着的那份善意,那份良知,那份不作恶。

  事实上,林从来就不是一个恶棍。

  林所有的恶,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勾引读者的幌子。

  否则,他的故事怎么可能支撑起这部828页的故事?

  不是“我也乖过”,而是“我一直很乖”。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八):这是一个垂直的平行世界

  首先我要说,读这本书最好选择自己时间上比较空闲的阶段。我本以为自己2个星期一定能读完,但是中间好多突发的工作影响了进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阅读的愉悦感。

  翻了一下记录,读《项塔兰》第一部差不多是10年前的事情了。坦率的说,10年前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人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记不清了,但是我不止一次的把里面的片段象故事一样讲给别人听。因此,打开《山之影》,我感觉非常陌生。

  首先,10年确实是漫长的一段时间。这10年,谁都在发生变化,而阅读的感觉就象是一条长河,只能向前流,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作者、故事,以及我,我们不可能同时回到10年前的那个时空了。这个认知让我惶惑了好几天才逐渐平复。

  整体来说,我觉得作者在第二部书里有了很大的企图心。仿佛是想写一部历史。且不论这个历史是他个人的,还是一群人的,还是那个时代的印度的。而且,作者已经为这个历史预设了结局,因为,本书的前半部份读起来就一直象是前奏,主旋律迟迟不露出,让人心焦。

  直到卡拉出现,一下子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所有的人都鲜活起来,这本书就有的活力也才焕发出来。说实话第一部书里我对卡拉没有太多好感,而第二部里,卡拉成为了一个另类的“圣女”。所以,不看第一部,并不影响第二部的阅读感受。

  因为这种预设的逻辑,项塔兰在书里反倒成为一个模糊的影子。我只知道他就是一面镜子,通过他我们看到印度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说到这里,我其实很羡慕项塔兰,因为他过着我们所有人羡慕的生活。

  有着惊人的背景,然后融入到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个国家,一会是贫民窟,一会儿是黑社会,到处是朋友、倍爱尊敬并且从不缺钱。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完全没有第一部给我的那种新鲜刺激感,你甚至会觉得,他笔下的生活,其实就在我的身边,只不过是我永远也走不进的那些世界而已。在这里,印度已经不是一个特异的符号了,而不同于正常社会的生存方式,成为一个符号。这个平行的世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垂直的。上至高官,下至贫民,作者随时随地切换环境,任何场合他都能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者醉心于哲学的思辨,相信热爱哲学的人看起来很有感觉,对于我来说,这是留了一个尾巴,就是有时间重读第一册,连读第二册,才能把其中的哲学思辨当作一个阅读的附加价值挖掘出来。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九):在印度的心灵旅行

  一本厚厚的《项塔兰2山之影》,看得人欲罢不能,在讲诉离奇的故事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段段感想,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逐渐沉淀,领悟的东西一点点多起来。

  孟买的歌声。晴朗的时候,孟买人喜欢引吭高歌,歌声直冲云霄。他们唱的,是同一首印地语情歌。抬头间,湛蓝的天空,清透如玻璃,人的心情大概也如此吧。孟买的小伙伴,拥有了天生的乐观,令人向往。

  神奇的往事。“往事这个亲爱的敌人总是会打你个措手不及。”引起往事的回忆,有时候只需一个笑容,或者一首歌。往事就是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包含着爱与恨、逃离与宽恕。记忆里的孟买,“路面上落着斑驳的阳光,手拉车车夫竭力拉车,却面带笑容。”他的笑容,载入了“我”的记忆。往事里,“我”从不收藏恨,那是因为“我”天生就没有怨恨这种情感,“我”从不憎恨任何人。

  简单的快乐。有一天,“我”看到一群印度人,在凉爽的黄昏,聚在一起。他们并不富有,只是别人家的帮佣,但他们很自然地面对着豪车、珠宝与华服,发出由衷的欣赏与喜悦。“我”感觉不到任何一个人的语气里有半点嫉妒或者怨恨。穷人也有穷人的志气,哪怕生活笼罩着恐惧。穷人也有追求快乐的权利,他们是一群快乐的河狸!

  贫民窟里的欢乐。傍晚,渔民与洗衣工陆续回到了贫民窟,回到了他们最温暖的家。工作无情地带来了一脸的疲惫,但是,他们对待客人,对待朋友,露出的永远是热情的微笑,“眼白闪烁着赤褐色和玫瑰金色的光”,“他们的额头上汗涔涔的,像是带着晶莹闪亮的皇冠”。这里的人们,面对生活可以如此的淡定,从不怨天尤人,从不皱一下眉头,实在值得赞赏。

  顺从。大师伊德里斯今天讲的是关于顺从。顺从不是盲从。我们顺从国家法律,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正当的权力与义务。我们顺从黄金律,以德报德,以牙还牙。我们顺从爱、创造和学习的天性。我们顺从本能去原谅,去和他人分享。我们还要顺从自己的心,因为自己的心不会对我们撒谎。原来,印度人的安守本分,不焦不急,源自于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叫做顺从的东西。

  前进。“每一阵风都会在内心的森林里回荡,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棵树轰然倒地。”“不管生活带给我们多少伤害,我们都会昂首前进。”前进,带着一种责任,为了家人,为了朋友。

  发自我的iPhone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十):人生就是一部巨作

  当我收到《项塔兰2-山之影》一书时,被它的厚度和封面图案所吸引,说它是一部小说,却是我从未涉猎过的这么厚重的小说,说它是作者的经历写实,却又有很多艺术的成分在其中,让我不得不感慨,小说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人生就是一部巨作。

  《项塔兰2-山之影》的作者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Gregory David Roberts),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的“真实经历”比任何小说都更具传奇色彩,从学生时代就是个激进的运动分子,活跃于各种反战、反法西斯、反 政府组织,深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生活的巨变让他他从优秀的讲师变成了选择用海洛因来填补生命中空洞的毒虫,也因此踏上了非比寻常的人生之路,抢劫银行,成为“绅士大盗”。被捕后,二十四次的抢劫记录换来了十九年徒刑。越狱后逃亡印度孟买,这段长达八年的流亡岁月,为作者成就小说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过小说,我们会发现作者的人生之路就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跌宕起伏,令人深思,耐人回味。

  故事大概发生在《项塔兰》结束后的两年,主人公林失去了两个人:父亲一样的哈德拜死了,而他的灵魂伴侣卡拉嫁给了一个帅气的印度媒体大亨。林从走私之旅返回之后,改变了很多。这是一个迅速改变的城市,林的很多老朋友都已经不在了,新一任的黑帮老大纠缠在越来越多的暴力与危险的阴谋之中,传说中的圣人林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关于爱与生活的一切。但林却始终无法离开这个岛城:卡拉以及一个致命的承诺,不会让他轻易离开。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但是小说的灵魂之处我觉得还是作者的这句话:“我的心中有一道光在盘旋。那道光湮灭在波涛中,坠落到地下。爱像是水,在寻找海洋。爱如同时间,在寻找意义。爱是一切,恒久不变”。人生的意义源于爱的存在,有爱,可以化解一切,作者“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与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要痛恨,还是要原谅,这抉择足以决定人一生的际遇。” 不就是对人生的感悟吗?

  说来说去,人生本来就是一部巨作,只是故事情节都由自己来安排罢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项塔兰2:山之影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