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3-09 00:22: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锦集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是一本由觉明堂主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6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一):不灭战神双子星,汉家儿郎冠军侯

  提起霍去病,大家都知道他非常厉害,到底有多厉害?私生子出身,母亲是个婢女,这在古代简直就是出身卑贱的表征。通过自己的努力,17岁一战成名,带领800官兵,杀敌2000,被卫青看重,后封为冠军侯,汉武帝钦赐府邸,却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自此,奠定了无人可以比拟的忠臣地位。军功在身却不以此为骄傲,一心扑在如何保家卫国。

  作者对霍去病的喜爱之情促使他写了这本书,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他只能以小说的形式,在不违背正史的原则下,编写了此书,这种为自己心中的英雄谱写新篇章的行为我是非常感动的。但是奇怪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去年就出版了一版,而且只有一本,今年又分成上下两册。难道只是为了价格上翻一倍,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总体看来,这本书看似像历史,更像是小说,虽然所有文字都建立在真实史诗的基础上,但不免带有作者个人的偏爱之心,喜欢霍去病的都应该看看,像我这种对霍去病感情平平的,也被作者所写的霍去病深深打动。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二):霍去病对匈作战怎么做到快准狠

  本书叙事考证很细,好多资料我查阅能力有限,作者居然都能一一道来。19岁一战封侯,22岁建立不世之功,24岁将星陨落,霍去病一直是历史上著名的战神,后世效仿者甚众。无论是戚继光讲抗倭,还是林彪写给杨成武“论怎么当好一个师长”,甚至是李云龙发明手榴弹战术,无一不是亲临前线,总结方法,不断试错,我对霍去病怎么做到的快准狠这条线很感兴趣,尝试梳理了几条有意思的练兵方法:

  1、马速是杀敌数的保障。

  为了保障两军接战的胜率,就要提高冲击速度,保障战马高速冲锋的轮次,因此,突击前连续喂养粟米,是一场经济仗,对优势兵力做重点投入。

  2、弓速和弓距可以大幅增加杀敌半径。

  发明蹶张弩,单腿拉弦,把地上的强武器带到马上,还是为了速度和力量。

  3、精准是提高战士生存的基础。

  为保障射击精准,每个人的箭要刻编号

  4、取食于敌可以保证行军速度。

  保障不被辎重拖累。同时保障作战的坚决性。一万人和一百人部落的食量对比

  5、武刚车对于大兵团作战的弓弩杀伤效率大幅提升。

  改进发弩效率,专门有张弩手

  6、酒后练兵有利于考验将官平时自我管理的能力。

  召集将官喝酒后突然开始练兵,士官内心永远有随时上马的心态。

  7、选边境军事世家子弟。

  职业军人,从小练习,军事素养有两代以上,有对匈奴的长期仇恨作为作战的心理基础

  8、练习架水桥。

  没有辎重,可以快速在任何河流假设桥梁,保持兵速。

  以上不一而足,感谢作者心血成书。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三):自古英雄出少年

  最早知道霍去病这个名字是我小时候看电视剧《大汉天子》的时候,当时真的被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有志青年感动。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与平阳县小吏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可能是这样的身份让霍去病在年幼的心里留下了与众不同的成熟。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他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获敌人上千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可谓少年英才,前途似锦。 公元前119年,22岁的霍去病与卫青大将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元狩六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离开了。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这真的是国家的损失,举国哀痛,让人可惜。就连汉武帝也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可见当时他的离开给多少人带来了悲痛。这样的一位少年英雄,真的值得我们铭记,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歌颂并传扬开来。希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四):史书读出了偶像剧的味道

  文/河北小珊 评《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

  史书读出了偶像剧的味道,这是个人对着本书发自内心的赞美。作为一名历史小白,为了让自己显得知识渊博一些也尝试过读一些史书,然而,每每都半途放弃,原因很简单,枯燥无聊的很,自己仿佛在这方面没有开窍,看着看着就头晕目眩了。然而,对《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却是捧着舍不得放弃,尽管最近工作很忙,还是珍惜并利用零零散散的时间把上下两册从头看到尾,并且被霍大将军圈粉。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可以说在军旅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谱写了传奇,让天子和百姓惊叹,让大汉扬眉吐气。这么厉害的人还这么帅,这就让人不得不喜欢了。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英雄,23岁就因病去世,正如吕老先生预料,没能长寿。

  本书详细记录了霍去病的英勇事迹,十分精彩,还有篇幅不长的情感生活,虽然篇幅不长但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可见作者有多爱这位将军。霍去病在历史上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23年,生命的长度很短,但是宽度很宽,可谓是十分精彩的一生。其对于汉武帝统一大业所贡献的力量,更是无人代替的,难怪他去世后武帝如此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本书的定位是历史小说,或许其中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拥有足够的史学基础,也参考了大量文献,并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书中不止一处对比了《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而且不是呆板的引用,作者不仅对比了内容的不同,还从司马迁和班固的出身、代表群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不同,哪些不同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哪些可能是作者不愿意写的,对读者来讲也是一种启发,很有意思。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五):“不灭战神”霍去病

  一口气看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觉明堂主写的《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清新的文风和翔实的史料故事都让我眼前一亮,我深深地被书中描绘的霍去病的故事吸引了。

  我一很直喜欢古代的名将就是霍去病,他就像是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他的一生实在是光芒璀璨找不到任何瑕疵的人生,战功赫赫彪炳史册,可惜天妒英才,斯人早逝,令人叹息。相关的史料不多,因此写霍去病的书也不多,甚为遗憾。那些流散在各处的虚无缥缈的传说真的让人真假难辨。

  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耕耘,从历史的故纸堆中费尽心力发掘出了霍去病一生的故事,并严格遵循史实去书写,不虚构不随意扭曲,忠实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难得的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这本书做得非常好。我一直觉得的历史小说可以合理杜撰,但是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看来这本书是做好了的。如果不尊重历史,还不如直接去写一本完全虚构的幻想小 说呢,但是对历史小说的要求,应该高一些。从大历史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千年前的古人的生活和当时的风土人情,也不失为一种看书的乐趣。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得开心,读者看得开心,大家都双赢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全书分六卷有“后生可畏”、“三出河西”、“,秣马厉兵”、“封狼居胥”、“弦响三声”、“人在朔方”,详细地把霍将军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开场就是一场霍将军指挥的一场奇袭战,古战场的斗智斗勇,特殊的对待马匹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匈奴人为什么怕霍将军就好理解了。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场流动的盛宴一般,读者徜徉在汉朝的天空下,感受着盛世初创的繁荣。

  作者参考了《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资料,用《易经》的原理去揣摩其思想境界,战争场面描写生动逼真,从霍去病的成长出发,一步步把他的特殊之处显露出来,让喜欢这位“不灭战神”的读者收获丰饶。书中附录收录有《史记》与《汉书》中卫霍列传的不同之处,以及《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全文,对读者来说可以看成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

  综合看来这本书不失为一部写霍去病的上乘之作,值得花费些时间去仔细看上一看。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寇敢持兵杖凌我者,必戮!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霍去病”这个名字虽然十分耳熟,但若要说说其身上一二件事却是说不出来的。只知道有个舅舅叫卫青,也是一代名将。

  幸而遇见这本书,让人想对霍去病这位“汉家儿郎冠军侯”多一些了解。其实看这中半真半实的书,最怕的就是不知哪里是史实,哪里是作者的推测。因此本书的“前言”部分也是读了再读,想看到剧情之外,作者对于霍去病这个人的看法。

  “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霍去病的简短评价。

  “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这是班固《汉书》中对于霍去病的评价。

  “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这是《三国志》中赵云对霍去病的评价。

  史书中,对于霍去病的描写确实不多,因此“霍去病”本人虽然名传千古,但世纪却鲜有人知。对于《史记》中,太史公仅用短短15字描写了霍去病的整段历史,作者似乎另有看法。这一点在“前言”中有明确的描写。

  之所以说看“前言”就看得十分投入,就是因为作者在这部分十分实诚地交了家底:霍去病的军事理念、思想境界、杀人情节、素材选择。其实这几方面也是通过古书中零星的几段简介很难体味的。作者一一列出,告诉读着她是如何查证、如何思考的,着实走心。本书终究是小说作品,并不是纪实史书,因此一些起承转合的情节,还是需要读着自省选取的。

  霍去病作为一名军事天才,其军事首发必然会引起很多读着的兴趣。书中也介绍了霍去病早期的“旋到纵队”。而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了对此四字的理解,已经对此阵法的考究。但是通过书中的文字描写,依然没能想象出来“每排十骑,十列总队”是如何构成旋刀利刃的。如果书中能用图画的方式略微备注,是不是更好。

  在看本书的时候,便不自觉地去网上查阅霍去病的各种资料。果不其然,即使像霍去病这样史料记载不多的人物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看了相关的宣传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确实让人感慨,如此的英雄人物实在可敬。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七):一代名将霍去病,有血有肉真儿郎

  写书评之前,先给大家讲个笑话。几个人一起聊天,李宗仁将军说:我这人,有仁!傅作义将军说:我这人,有义!左权将军说:我这人,有权!霍去病将军说:你们先聊,我走了!这仅仅是一个关于霍去病的段子,而真正说起霍去病这个人,也一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西汉名将,一个卫青,一个霍去病,对抗匈奴,巩固大汉,为汉代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本书《汉家二郎冠军侯:霍去病》就是专门记录霍去病一生的书。

  刚拿到这本书以为是一本史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小说,传记,内容十分充实,足有47万多字,上下两册,装帧设计简单大方,有种话本小说的即视感。书分六卷,分别是:后生可畏,三出河西,秣马厉兵,封狼居胥,弦响三声,人在朔方,将霍去病的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短短一生细细叙述。

  在这本书中,霍去病既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军,也是有血有肉的真儿郎。他从小受到舅父卫青的影响,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军事兵法,都向卫青学习。另一方面也受到姨夫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影响,果敢坚毅,智勇双全。这两个男人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一步一步,进入战场,当上将军,封了诸侯,成为了让匈奴闻风丧胆,让百姓感恩戴德的人。而这本书也不仅如此,他还将霍去病有血有肉的一面写了出来。汉武帝生病时刚刚睡着,便听到一声孩子哭声,被吓得坐了起来,出了一身汗,病也好了大半,于是给霍去病取名“去病”;公主倾慕他,一心喜欢他,他却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北方荒凉凄清,他却甘之如饴,用热血与汗水浇灌这一方土地;看到自己的弟弟霍光在帝都生活优渥,意气风发,他也羡慕与欣慰。在这本书里,他不仅仅是一个将军,一个名号,一座雕塑,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赤条条的汉子!

  书的最后,附了几篇史书中关于霍去病的记载,有《史记》与《汉书》中卫霍列传的不同以及《史记》中《卫将军骠骑列传》,让我们除了了解作者眼中的霍去病之外,也看看史书中的霍去病,了解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总之,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霍去病的一生很有帮助,让我们知道一代名将的人生。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八):一代战神霍去病

  “不足弱冠而建伟业”是霍去病真实的写照,而他,一直是我心中最仰慕的将军。即使相隔两千年,我也依旧深深的爱慕着他。他是神话,如中国传统绘画里面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曾在内心无数次遐想,假如上天再给他二十年,世界会怎么样?之前也翻阅过别的有关于霍去病的书,可是始终都不完整。这本觉明堂主所写的《汉家儿郎冠军侯》,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杰出的华夏兵家。 十七岁一战成名的他,得封冠军侯艳羡无数人,二十岁纵横河西走廊,打开丝绸之路的大门,二十二岁漠北决战决定帝国命运走向,他一生如此辉煌,却又在辉煌的顶峰,二十三岁,随风而逝。他一生从无败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一战深入敌军,从不胆怯,斩获无数,全胜归来! 在当时,匈奴的袭扰让边境一直不得安宁。就连高祖拿匈奴也没什么好办法。各种政策,都为了安抚匈奴。霍去病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让我陷入对霍去病无尽的仰慕难以自拔。而当读到封狼居胥,饮马翰海时,都让我忍不住遥想当年的他,是如何的意气风发!短短六年的时间,他改变了王朝命运,却也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都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人间不许见白头”霍去病正好都占了,英勇无畏的他,有着姣好的面容,健壮的体格,一颗满怀热情,忠君报国的心。也许因为这样,在他最鼎盛的辉煌时期,无奈陨落。 作为两千年后的一个小迷妹,一直也很想知道,他爱上的那个女子,是什么样子。怎样的女子才能得到他的青睐。那个叫做素宁的女子,果然不同,不仅聪慧貌美,不似其他女子,以妆容追求美貌,在她身上,素面朝天也是一种不一样的美,而且与霍去病心灵相通,不是知己,胜似知己。也不禁感叹,不愧是骠骑将军,只见了一面就决定娶她为妻,真真是快呀! 读到末尾,霍去病因旧疾复发,丢掉了性命。在这六年时间内,他殚精竭虑,为国效力,挺不住就咬舌渡过难关,也终究燃烧尽了自己的生命。而此刻的我,依旧会为了已知的结局伤心难过。 冠军侯的传奇不可复制,他那份赤诚之心也永留我心中。掩罢书卷,已是深夜,就让我带着对霍去病的这份爱恋于睡梦中再相遇。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九):少年英雄——霍去病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在我看了《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之后觉得可以给予霍去病的评价。少年随军作战,大获全胜!其实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与霍去病的了解是很少的,本身自己对历史也是没那么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哈哈哈,所以自己也很少去看各种历史人物,这次有缘,有机会读了霍去病这本书,也在另一方面了解一个朝代吧!每一个英雄的出身,都是伴随着他们的朝代的发展。

  霍去病为汉朝攻打匈奴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七岁就上战场,一生不败!作者觉明堂主自幼喜欢霍去病这一英雄人物,所以作者谢这本书的时候也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做了多方调研,尽量解决那些地理上和军事上的疑点问题,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在尽可能的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作者细心耐心,在书中附记很多,前言也给读者解释自己写这一本书的想法,与对所查阅的相关资料的看法与解析。这对于我这个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不会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盲目无章,也可以先系统的大概了解一下这个人物。

  作者在书中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人物,细致的描述了霍去病的一生“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我觉得很适合,霍去病在第一次随军作战,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实施训练骑兵,与舅舅卫青共同作战。霍去病的身世是复杂的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小吏不承认霍去病的身份,所以霍去病是以私生子的身份存在,后来母亲被指婚继父也没承认霍去病的身份。但是霍去病得到了舅父,和天子的照顾,也许是这样的生活背景才成就了霍去病这样的少年英雄。试想一下,如果是父疼母爱的话,谁家愿意自己的17岁儿子上战场啊!

  霍去病不是战死的,他是年纪轻轻就在归长安的路上病死的。对于他的死世人皆是惋惜的,汉武帝为了纪念他的战功,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他的墓冢前有闻名于世的“马踏匈奴”的石雕,供后人纪念。这位汉朝名将用他的军功书写了汉朝的历史,名留青史,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位少年名将——霍去病

  谢谢作者为我们写了这样一本详细的书,付出了努力!谢谢,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本书真的很值得阅读的。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十):功盖大汉国,名成车悬阵

  霍去病,汉武帝时期有名的大将,冠军侯,强权外戚。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想必都还记得汉武帝和卫子夫的一段情。而卫子夫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弟弟,卫青,卫青作为汉朝大将军,领军抗击匈奴,让匈奴不敢进犯。而他们的外甥霍去病,则直接马踏匈奴,歼敌于自己的老家。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史书上却没有什么记载!

  其实我们也不能怪人家司马迁,毕竟卫青或者霍去病都是汉武帝那个时期想要抹去的人物,因为在汉武帝后期,他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么卫子夫还有卫子夫的家人,尤其是那些掌握兵权的家人,就是他极其排斥的,虽然霍去病有不世之材,可惜年纪轻轻就病死了,而卫青和卫子夫的下场就更不怎么好。皇帝不想让人记住的人,在史书上还能留有一笔,已经算是不错了。

  只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不为大家了解,着实有些可惜。

  《汉家儿郎冠军侯》就是专为了记录霍去病而写的一本历史小说。作者觉明堂主从小就崇拜霍去病,并且立志要这样一个英雄的人物深入人心,为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去当年的故地考察,参详历史资料,呕心沥血最终才有了《汉家儿郎冠军侯》的诞生。

  《汉家儿郎冠军侯》作为历史小说,它有着演绎的成分,因为他只是小说而已,但是觉明堂主在写作的时候,却力求真实,在做了多方面调研之后,尽量解决了那些在历史上比较模糊的东西,让霍去病这个人物不光是干巴巴的英雄,他让霍去病丰满了起来,并且把华夏兵家的思想更深刻的通过行为展示了出来。

  “以武止戈”一直是我们华夏兵家的想法,如何让这个想法能在霍去病的身上展现出来,又能让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展露无疑,明觉堂主选择了霍去病一生比较有名的三次战役,同时也描写了他和卫青的关系,并且是如何通过学习卫青,最终自己有所发展的。

  开始我们就说了卫青只是抗击匈奴,而霍去病做到了扫平五国马踏匈奴,这是他高于卫青的地方。而如何能做到六天踏平五国?车悬阵是什么样子,在作战中有有着什么样的功效?在《汉家儿郎冠军侯》中作者通过自己的调研和想象,都为我们展示了出来。

  数千古英雄人物,霍去病也算是排的上号的,欲知详情如何,自己耐心读书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