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辞官》是一部由鞠觉亮执导,于波 / 秦沛 / 温兆伦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卫辞官》影评(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对于作者的创作初衷不好臆断,评论中有人说和徐峥的表演有不少连贯,也有人说蹭了李卫当官的热度。从演员的流量等看确实有蹭热度之嫌。李卫当官太火了,徐峥也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是秦沛的演技,当给他一部42集连续剧主角尽情发挥的时候,绝对不再是港片里面那个板着脸的秦沛了。从头到脚都在散发着一个词,演技。
这部剧很好,却不火,于是让很多人以为它不好。首先编剧在认认真真做一个故事的时候,做的很完整,但是并没有做出话题性来。其次,演员和服装造型上,没有做一些噱头出来,处理的很中庸。在出风头这方面似乎只是想做好一部电视剧而已。然而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作风。
剧中引用了不少民间故事和古诗词,都恰到好处,也展现了编剧的功底。前几天,几乎要以为那年花开月正圆除了孙俪太玛丽苏以为算是一部好剧,可是带一位男士一起看了5分钟以后,我已经坐立难安了。看了男士对我怀疑的目光,原来这剧玛丽苏的不是一点点。
我仍坚持李卫辞官是一部好剧,好过太多浪费我们时间的古装剧。
一
看到17集“九公论道”那段,产生了久违的体验,就像是第一次读《天龙八部》遇到扫地僧那段,石破天惊,不吐不快。本想就十七集写几句,再一想,牵涉太多,于是单独成篇,多说几句。
中国历史上有五百多名帝王,奇葩甚多。除了他们的不正当嗜好外,其他如好猜忌、和稀泥、杀功臣、搞斗争,为了巩固权力,都可以理解。偏偏这个乾隆,和自己的李卫斗来斗去,找不到原因。
你说为了夺权:李卫第一集就给撸了,而且他也没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且他一直要求退休(真心不想伺候小贱人)。
你说为了树威:李卫一开始就小心伺候,除了你三大爷存心要看你笑话,别人也没那胆子。
纵观接连发生的两件大案,只有一个原因:逃避责任、选择恐惧症。
在“贝子杀人案”中,他三大爷看破不说破,背后耍招,把球踢给李卫。李卫心说,尼玛,这么大的雷!凭借好身手闪身躲过。球直接投到了江湖小白傅恒手里,傅恒高高兴兴捧给了乾隆,乾隆高高兴兴接过来就傻眼了,拆还是不拆?拆吧,打自己和老爸的脸。不拆吧,死去老爸的奴才被杀,自己大前天却奖励了凶手。郁闷!追根溯源这个难题是李卫给我的。
在“海关道贪污案”中,也就是在第十七集,江南四省灾难式腐败案的幕后总导演浮出水面。导演谈完他的艺术理念,给了李卫总账本。李卫没敢要,被乾隆捡了漏。乾隆高高兴兴回家,回过神发现这特么还是雷,超级雷,顿时心中一万头草泥马,李卫你真是专业坑朕一百年啊,我要你好看!
复盘一下这两件案子,就会发现,李卫同志欺负乾隆年轻,的确耍了不少滑头。不过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案子的最终责任人是乾隆。九子夺嫡的历史遗留问题,难道不该乾隆替老爹负责?江南四省的全面腐败,李卫负责调查真相,最终负责人不仍然是乾隆?
二
九公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出场十多分钟就领了盒饭,却是神龙乍现,连李卫这样的高手都是一秒秒杀。其人半身残废,形容枯瘦,偏爱李义山,隐居残荷斋。其才经天纬地,一手经营江南四省的官场,近两百年大小官员纳入麾下,游刃官商,任意操弄。
未完。。。
《李卫辞官》影评(三):低成本的好剧
刷了3遍,从第一遍到现在大概两年时间,总的来说是一部可以反复看的好剧。一部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个人认为就是在给人们讲故事。我打算从剧情、演员和其他三个方便来谈一谈我对这部剧的看法。
一、剧情:讲故事最基础的就是剧本。这部剧的剧本可以说非常下功夫,没有特别弱智的反派,相反都是高智商、有手段的对手。没有正气到底的主演,也没有单纯愚蠢的贪官。我觉得很好,大家智商都在线。演员的台词除了有深意还出处埋下了伏笔。剧情紧凑不拖沓,情节一环接着一环,说实话我认为这部剧比《铁齿铜牙纪晓岚》前几部的剧本更考究,更加连贯的剧情、更有味道的尔虞我诈。
三、其他:其实还有很多优点,简单说一下,这是一部注重细节的好故事。首先,每一集几乎都有几个长镜头,举个例子:剧中精彩看到李卫一家人在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由李卫或者师爷引话,最终由李小卫推出办法,都是大段台词,而且是一个镜头,大概2-4分钟,很厉害。其次,虽然是低成本制作,可是服装相对考究。李卫从直隶总督到顺天府尹再到之后的一品大员,每一次变迁朝服的图案和帽顶的颜色都是有变化的,说明剧组很用心。最后,配乐不糊弄,每到情节转变时都有音乐引导,可以更好地推进剧情。
以上都是这部剧的优点,剧情紧凑、不拖沓,演员演技在线、不尴尬,细节处理用心,不糊弄。但也有一些可惜的地方,比如画质差,乾隆喂锦鲤的特效太假,拍摄地点在山西非要表现出江南水乡的风韵...这部剧我打9分(8分有些低,10分又不是那么完美),观看的人群比较适合男性,问过一些女性朋友,她们说不太爱看这种类型的剧集(毕竟偏政治);个人认为这部剧可以比肩《纸牌屋》,因为在国内我们更容易接受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故事也处处充满幽默,人物刻画饱满(有心机,有小聪明,还有个人的原则,比如诚亲王不愿意去找李卫讨主意,认为他是主子而李卫只是个奴才)。希望今后可以多拍这样的剧集,多一点投资。
以上就是我的看剧心得。
《李卫辞官》影评(四):。
《李卫辞官》影评(五):老戏骨的爆发力
总之,好剧可遇不可求,各位电视迷们,自求多福吧!
《李卫辞官》影评(六):三个男人一台戏
李卫的几部电视剧里,最爱看的就是这一部。
官做到李卫这个份上,真可谓通达老辣。
上可做封疆大吏,下可做闲人散客。
真真领悟了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的至高境界。
官场那一套潜规则,这么些年的磨砺,早被他研究透了。
再不是想当初不知天高地厚假扮钦差的混小子。
如今的他早练出了一身进退有度的油滑功夫。
说是油滑,其实不过是火眼金睛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官场如战场,仅仅是全心全意为主子办差是远远不够的,怎么着也得先保全自己再说。
好的时候,那可真是柳暗花明,花好月圆,尊荣无比。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明媚时光,那也是变着法的把人放在火上烤着。
更不用说到了寒风冷冽秋风萧瑟战战兢兢的日子,把人七上八下的吊着敲打的难捱。
君臣之道,太近了烤得慌,太远了冻得慌,这个分寸拿捏真是千古奇谈。
更不用说那些个同朝为官的战友了,那才叫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呢。
所以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看也看透了,玩也玩腻了,还是全身而退最紧要。
于是乎,李卫是真心想辞官了,这些个烂事,真折腾够了,还不如回家种地轻快自在。
年轻人,即便先前看的再多,毕竟阅历在那摆着。
一上来就是一番提拔新人改朝换代的大动作,其不知,难过的日子在后头呢。
在他心里,下意识的还是有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的。
就拿李卫来说吧,虽然瞧不上他那一套,其实还是非常当他是自己人的。
就是这么一种拧巴的感情。
一方面觉得他这样的实在不能锦上添花,看着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另一方面呢,有他在,面对这不知道水深水浅的局面,又觉得非常安心。
毕竟这么多年跟着皇阿玛风里来雨里去的,亲近和忠诚那都不是寻常人可比的。
有这样的顾命老臣在,纵然出了什么幺蛾子,也还是有人能稳住局面的。
或许也就是有着这样一份隐隐的依靠吧,乾隆越发能放开手脚闪转腾挪。
看他们君臣奏对,虽然总是夹枪带棒,却是自有一番关起门来说家里话的味道。
贝子杀人案,李卫请乾隆看那个挂件,乾隆就说,记得咱们府上也有一个。
江南海关道一案,乾隆变着法的折腾李卫,却从来没下过狠手。
即便是把他关进大牢,也是时刻关注他的境况的。
到了帝后失和的时候,六百里加急的把李卫这个散员传来京城,还一路上好吃好喝的待着。
乾隆对傅贵妃说,唯此人可以托付。
到龙珠案,封护法,赐马桶,那更是,家里人的待遇,荤素不忌。
可见他们君臣,相知甚深。
李卫呢,虽然早早就放话出来说这个年轻主子难伺候,却还是,全了君臣之谊。
海关道的案子,他虽然退到后边,却还是在旁边敲打提点,不像君臣,更像师傅领进门。
到乾隆一声不吭毫无预兆的兴了大狱,他绕着弯子劝谏。
这是一位老臣的赤胆忠心,更是多年来主子奴才的深情厚谊。
李卫虽然从来没有说过,其实对这位四爷的儿子是十分上心的。
就像纵容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好,但是也要顾着他的颜面,让他知道水深水浅。
乾隆呢,怎么看都是有几分爱之深责之切的味道。
他虽然自有帝王的恢弘气势,到了李卫这,却多了几分顽童的味道。
恨不得处处都要占得上风,压着人家,一凡发现人家比自己聪明,就特别的不是滋味。
自己虽然满口朕是天子你是臣,却好像除了摆摆架势装装盛气凌人的样子没其他功用。
瞧不上人家那些上不了台面的道道,真有事第一时间就想到人家的那个调调。
我估摸着,李卫真正伤了乾隆心的事,其实就是辞官。
乾隆一上来,李卫就吆喝着辞官,明摆着不跟你玩了,这件事深深的刺痛了傲娇男主的心。
千人捧万人抬的傲娇主子,身边一众忠犬,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你李卫倒好,一上来就大喊不玩了不玩了。
这得让傲娇男主角心里多么的刺痛啊。
于是乎,一双眼睛牢牢的盯住了看紧了。
君臣也好,主仆也好,只有我辞你的,哪里有你辞我的份?
这里边,嗯,有一股子浓郁的酸酸的粉红的味道。
什么太后,皇后,贵妃,太监总管的,一众人统统抵不上傅恒一个。
那可真是,上得厅堂,进得了内房。
朝堂之上,军国大事,统统要咱们傅恒大人协理阴阳调和局面。
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今天晚上翻谁的绿头牌,一应俱全。
他这个人,真是风月齐光,就连李卫这样的驴性子,也见不得他受委屈。
浓郁的圣母光环。
对主子,你好就是我最大的好,李卫他也就是做事跳脱了些。
对李卫,你好他就好,他就是这么个小性子。
那度量,那风姿,那胸怀,那风范,妥妥的母仪天下,一顶一的贤内助。
真真是大老婆当家主母的气度,一心一意的操持这个家。
这份情谊,天地可鉴。
这部戏的台词妙趣横生,很有几分天马行空放荡不拘的味道。
演员选的不错,秦沛是老戏骨,分寸拿捏的地道。
乾隆和傅恒之间那份相知相守的默契粉红,让人不吐不快。
配角的形象也十分立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的来说,是部有意思的,耐看的,有面子有里子的好剧,值得回味。
《李卫辞官》影评(七):讲讲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