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驿路》影评摘抄
日期:2021-03-05 03:5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驿路》影评摘抄

  《驿路》是一部由杉田成道执导,役所广司 / 深津绘里 / 木村多江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驿路》影评(一):难得简单的剧情

  跟松本清张其他作品比,案情是最简单的。但涉入人性和感情却很深,这应该是向天邦子介入创作的关系吧。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人的任性而已,拿高邦来做参考也一样,只是自私任性。

  《驿路》影评(二):片中结尾重大破绽

  片中结尾当尸体被打捞起来后,包裹中的照片也后续浮出水面,照片里面倒是出人意料的“承载在两人的缠绵"照片,试问,单独旅行的两人是由谁作为第三人拍出那么温婉的写真呢?如果是定时拍摄的话,按照常理的话,我们一般只会流于“严肃的站立时固定笑容”,仔细看下,照片中的姿势是出乎意料的自然

  《驿路》影评(三):人生追求的是什么?

  估计男主人公身上有原作者松本清张的影子,一辈子按照游戏规则工作生活,表面上什么都有,其实根本就不幸福。男主到了退休想摆脱束缚,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如果不是被贪财的凶手杀害,也许能和情人过一段真正快乐的日子吧。可以说是凶案引发婚外情的曝光。

  片尾办案的警察无奈地感叹:“人生是什么啊?就是为了下一代而活”(大意)这大概也是松本大师的心声吧。

  很多人都会碰到駅路,是按照社会准则继续下去,还是不顾世俗,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呢?

  :片中的音乐好像是用曼陀铃演奏的,低沉舒缓而又悲伤。不知道乐曲叫什么,小时候听东广《澳大利亚音乐航班》,主持人裴紫安用她的上海普通话说话的时候,总是响起这个乐曲。不知什么时候《澳大利亚音乐航班》停播,多年后再次听到这首乐曲,颇有旧友重逢之感。

  《驿路》影评(四):“工作和家庭有时对男人来说就是忍受”

  今天终于把在硬盘上睡了好久的《驿路》看完了,从《疑惑》、《冰之花》、《黑色奔流》到《驿路》包括马上要完结的《月光的阶梯》,松本清张的作品通过情节吸引人,通过对情感细腻的刻画打动人并让人回味。

  日本人着迷与侦探故事,所以他们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里有大量的作品套着侦探小说的壳。之所以说是套壳,因为故事本身的曲折和悬念只是作者吸引读者往下看的写作技巧,真正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往往是隐藏在故事之后的,有的是反思一段时代的比如《人证》,《砂器》和《驿路》;有的些则是探讨人性,如《冰之花》、《黑色奔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作者通过真情实感引起你共鸣,促使你思考。作品中没有正邪,却有悲剧,悲剧产生于个体但其个体本身却往往是时代或是人性情感的缩影,正如水滴之于奔流的无力与宿命感往往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悲剧。

  老美的东西强调视觉冲击,英国人的片子突出故事结构的精巧,而东瀛则着重于感情的细腻刻画和流露,也算是自成一体的。

  《驿路》影评(五):率性而活

  先说下影片本身。不愧是松本清张和向田邦子的合作呢,剧情张弛适度,画家诗人都引用上了。结尾尸体打捞上来后,照片浮出的水面的收尾很精彩。

  役所叔叔的演技实在是没话说,很好的诠释出了中年男人对于社会的疲惫和无奈。

  影片的主题是“在人生的岔口,是按照既定的直线走下去,还是选择变化多端的驿路?”

  人到一定年纪就会被所谓的社会关系所束缚住,一直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30岁要照顾老人奋斗事业,40岁要为孩子打点,在影片中50岁是个岔口。有人想要踏进去,有人拼命想退出来。如果刚好这时,人生有另外一个选择你会如何?影片中小冢的岔路就是和深津私奔,从此崭新的人生开始了。虽然我没有到这个年纪,但还是觉得能理解他的,并和役所一样羡慕着他的率性。想到这一层更觉得松本清张很高明呢。

  《驿路》影评(六):何时出走

  人们为了下一代牺牲,下一代又为了他们的下一代牺牲,周而复始,那么谁去创作美好的艺术呢。以后我每天都要画画。高更说。

  高更37岁开始第二次生命,50岁死于Tahiti。

  小塚60岁退休离家,私奔未遂尸沉湖底。

  影片结尾照片浮出湖面的场景令人动容,像小塚在诉说自由绽开的生命。照片是这部电影的旁白者。家中相册里,照片中无人的风景美得中规中矩,初看就有敷衍的味道。庆子的相册里无一张风景,都是那个美得安静温暖又灵性脱俗的女人,谁都可以看出照片里的庆子比现实中的美,镜头后面是小塚的眼睛。

  可是影片的重点不是爱情吧。而是是否,何时,离开去寻找另一次生命。小塚选择的时间在作者看来是恰到好处吧,对事业、家庭和子女已尽责之后的离开。有人会觉得晚了,有人会觉得早了甚至根本不该。这个问题也折磨自己很久了,总是问,是不是现在?答案总是否定,那么是什么时候呢,隐约的感觉到等自己准备好就来不及了。

  至于庆子,她最后的退缩也值得玩味。相比小塚,她的人生还长,小塚的第一次的世俗的人生已经是所谓“圆满”,她的却还没开始。就在小塚要逃开它的时候她强烈的想拥有它。还是何时的问题。为什么我的答案不是现在,庆子的行为就是解释。这第二次生命的开始就意味着第一次生命的终结,终结这生命,尤其是它还年轻的时候,需要怎样的勇气。

  时间和生命,太短暂珍贵,人又想得太多,怎么过都是浪费,怎么决定都是缺憾。追寻自由的生命,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永远没有恰好的“何时”。

  总有安分的孩子吧,幸福的安于自己的人生,或是勇敢的孩子,只是一路追寻从不回头看丢了什么。可惜我们两种人都不是,生命耗在了期盼,回顾,和犹疑中。

  《驿路》影评(七):男人的视角

  看《月亮与六便士》时,就感到作者虽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一再强调他不能认同男主的所作所为,同情其妻儿的遭遇,但实际上,文中一再暗示的是作者对主人公的理解和认同。

  这就是男女视角的不同,女人更容易把这看成是不负责任和欺骗,而男人把这看作是释放。

  本片一看就是根据一本男人写的小说,由一位男导演从一个男性的角度看待婚姻、出轨等问题。片中一再强调,男主与小三的私奔行为是对他多年生活压抑的释放和解脱。他的妻子虽然美丽但却冷淡;他的情人年轻而又漂亮;他的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他对工作已经尽到最后一份力量...他的婚姻对他来说是一道枷锁,他已经完成他所有的使命只待挣脱。他没有想到这道枷锁是他在若干年前自己主动套上的,他的妻子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在别人眼里条件都是优于他,他年轻貌美的情人本来可以走一条更平坦正常的道路。

  片子最后,老警察说我一没女人二没钱,所以只能这么捱下去,言下之意,若是有女人和钱呢?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家私奔的道路吧。

  所以,女人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家一辈子相夫教子是应该,孩子管大管小如果不想要了就抛到一边不论死活是活该,情人做小三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抬不起头是死该!一旦他想回头了,这个社会教导我们“浪子回头金不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这样的导向在日本、中国、韩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充斥。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的男性作者们一再提醒女性,这是我们对生活的抗争,这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这是我们对美好的追求!

  是这样吧,所以看到日本修改退休者离婚后财产分配而导致大量压抑了一辈子的老婆把丈夫一脚踢开实在是大慰人心!

  《驿路》影评(八):驿路

  一个人,总得为自己活一次吧.

  家庭,儿女,责任,一辈子就那么简单活着,无论如何也该为自己活一次吧。

  高更说,如果我为了家庭,为了责任,为了儿女活着,那谁来画画,谁来为艺术活?

  于是,他抛弃了责任,归隐于山林。

  小冢贞一在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带着简单的旅行用具离开了家,

  退休后只在家里发了一天呆的他,离开家的时候,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当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为了一个等了五年的约会,我想他心里大概是十分甜蜜的。

  小说的描写与电影的表达,总是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看了电影再看小说,或者看了小说,渴望看到这样的电影,

  多了分期待,多了分遐想,多了分理解。

  有时候,电影的镜头,迷蒙着淡淡的忧伤;有时候,小说的描写,直观着世态的炎凉;

  喜欢看日本电影里压抑的伤感,就像户野说的“忍耐”,伴随着火车“KuCakUcA”前进的轮,渡完自己忍耐着的一生,

  肩负着丈夫的责任,沿着这步路一步步走到死。

  我想大概呼野也是那么地渴望着自由

  只是,他没有可以为之牺牲的对象:( 那好象才是最难过的事情。

  爱情的美好如同电影里的风景画

  定格在一个瞬间,被人远远地观赏

  而,当你真正要接触到的时候,才发现,是场再平常不过的游戏

  游戏的环节不外乎世俗的一切

  quot;亲爱的人啊,虽然生命短暂,

  但妳美好的乳房,是那麼的甜美,還有那雙唇,

  握住你的手,說出感人的誓言,我心中感嘆,

  正如這四溢的芬芳終將散去,明天也將離我遠去,

  不知道何時能夠與你再度相逢,

  親愛的人阿,地球上的萬物,

  都是痛苦而短暫的生命阿。"

  男人家里只有风景的照片

  女人家里只有自己的照片

  电影结尾,慢慢浮出水面的两个人的照片

  原来男人可以如此爱一个女人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小说里女主人公因为病势而无法赴约的情节

  那样,也许我还能相信爱情

  可是,真实的人生却如同电影里的庆子所说,她贪恋人间的所有感情,她不想那样隐秘地活着.

  本来就是个死局

  小冢贞一为了爱情踏上自由的时候,死,也许比失望更容易让人接受

  《驿路》影评(九):人!就是得赶紧儿该干啥干啥!

  松本清张不愧是老大啊!推理小说写得牛逼哄哄的,社会派小说也数一数二,这《驿路》有故事里的悬疑,情节上的紧凑,主要精神之深刻,真是什么巧都给他占了啊!不得不膜拜一下!

  正如我在打分里说的,后半小时完全是泪眼模糊中看完的。一知道老头子失踪是为了跟情人私奔,我就抓住某人深刻地教育了一番。停了半小时才看下去,看到老头子可能已经遭遇不测,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啊!之后就TNND没再停过!警探在给庆子?(总之就是深津绘理)做思想教育的时候,纸巾都不够用了!最后老头子尸体找到了,照片从湖里浮上来的时候,我只好拿着昨晚没洗的睡衣搓脸了!警探最后在火车上的感叹,唉,心里那个堵得慌啊!

  其实人嘛,一生就是在等,在忍耐,也不晓得拿点勇气出来想干啥干啥的!剧情里说是为了后代,就是***放屁!除了后代,其他啥的就不等了?从小到大,每天每天的,就是等起床,等上学/上班,等下班,等吃完饭,等洗完碗,等洗澡,等洗衣服,等睡觉。***还剩下多少时间?!还能干个啥的?再说吧,人,为什么就非得为了后代活?后代有后代的人生,老头子老太太有他们的人生,谁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你为了丫活,你能保证丫就会为你或者为自己的后代活了?到头来你为丫搞了半天,你得了个啥?丫不给你添乱也就拉倒了,丫要是活了个杀人放火的还得你来帮丫擦屁股,这算个啥?丫乐了,丫吃到嘴里的你也能感受到甜还是苦?你大不了就是心里爽几回。这心里爽,我是还没生过我不晓得,但我晓得心里爽这事完全是有别的东西代替的,俺边看电视剧边哭边喝个小酒看完写写评论俺心里也爽过了。或者有一天我也会觉得为了自己的小孩付出全部也很爽,而且现在我也在为一些不值得的破事付出,我一样爽了。所以我也未必以后就不会为了我的小孩付出一切。

  好了又扯远了,但即便是付出,也不是说就一定得完全放弃自己的所有吧?这样的付出对方也很辛苦的吧?真的好咩?不见得!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了,你就能保证你能完全理解到对方的感受,为对方做他想要最的事?放屁吧!到头来就一直等啊等啊,像这老头,等到好容易退休了,儿子也出身了,家里有钱老婆也不愁啥了(其实如果丫再负责点,应该给他老婆送终了才好出去会情人去,但我估计是他等不及了),好了要找情人过第二次人生了。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见到情人就先给谋杀,挂了!你说这多不值得!好容易等了那么多年,眼看梦想就在眼前了,挂了,妈的要是你早几十年该干啥干啥,那小情人也不会最后才背叛你好吧!非得等到小情人觉得青春不再了,跟着你也生不成了,还是平凡家庭有个娃幸福些,就这么称了一下,就拜拜了。你自己小命也没了,还谈个屁的梦想!早干嘛去了?你儿子老婆没了你会咋地?也不见得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你现在走了,你老婆该伤心还是伤心,儿子该生活还是生活,这世界没你想的那么需要你好吧?你过奈何桥的时候,你就不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为结婚而结婚?为什么跑去相亲娶一个不适合自己还要为此过几十年肩膀疼的生活的老婆?为什么遇到小情人的时候明明就已经有驿路了不走要等到退休才走?鬼叫你没勇气啊?说不定就是你也觉得这无聊单调的人生过习惯了也没那么差,忍忍还能熬下去,那你为啥不坚持,为啥又跑去找小情人?什么甜美的乳房,温柔的唇,都不是你的!妈的人生那么多驿路,偏偏选了最后一个,就是活该!活他妈该!

  《驿路》影评(十):追求如飞蛾扑火——《驿路》

  富士台今年春季的单本剧(SP)《驿路》,是为纪念松本清张诞生100周年所做的特别企划。向田邦子则是著名的剧作家,一生共创做了超过一千个剧本,广播剧本更是有一万多个(太高产了)。前几年由大竹忍黑木瞳深津绘里和深田恭子主演的电影《宛如阿修罗》就是翻拍自向田邦子的作品。这位高产的剧作家与松本清张的唯一交集,便是将松本的原著《驿路》改编为剧本。因此,《驿路》被选为松本清张诞生百年纪念作品。

  相对于先前被陆续搬上荧屏的其他一些松本的作品,《驿路》的情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还差一年就要退休的呼野刑事接到调查一桩失踪案的任务。失踪者是一家银行退休的高管小塚,自一次与平常无异的独自离家旅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呼野和助手在通过向小塚的妻子以及他的银行同僚们的调查问询,完全找不到小塚失踪的任何线索。但细心的呼野,从小塚以往旅行所拍摄的影集以及所喜爱收集的画家高庚的作品中发现了端倪,终于使事件真相水落石出。这真相未免令人伤感:原来小塚一直与一位年轻女性福村庆子保持着情人关系,他们彼此真心相爱,但碍于小塚的事业与家庭,两人无法公开交往,多年来,全靠庆子的表姐良子帮他们联络通信。在小塚退休之际,他打算效仿高庚,给家人做了妥善的安排之后,打算和庆子一起私奔隐居。然而因为其身上所携带的一千万円让良子和她的情夫起了歹念,将小塚在相约地点杀害后,劫款沉尸。

  剧本的结构除了呼野调查小塚失踪案这条主要线索外,还有一条暗线:呼野的女儿,也是因为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经过多年苦恋之后,对方终于和妻子离婚,然而不幸却有换上绝症去世,呼野的女儿受不了这一打击,从此变得有些精神异常。呼野正是由于自身与小塚有着某种内在的共通点,因此才能在不为人察觉的细微之处,发现了事件的关键线索。

  日本有个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把婚外情归为“不伦之恋”整个社会对之持否定的态度;而另一方面,则自古至今,无数的文艺作品对此进行美化褒扬的刻画。从《源氏物语》到《失乐园》无一不足。《驿路》的故事表面看来,主要也是围绕着“婚外情”这一现象展开情节。无怪有人说,看了半天,几乎不觉得是松本清张的作品,反而觉得像是渡边淳一的。但松本清张就真的只是想写这样一个因为婚外情所造成的不幸故事吗?向田邦子也仅仅因为“婚外情”这样的伦理题材才在松本清张数十本小说中唯独挑了这一本将其改编为剧作吗?显然,《驿路》自然有其更深一层的意义所在。

  在剧中,呼野为了追查事件真相,反复的阅读高庚的自传。而高庚也是受害人小塚的精神偶像。高庚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生活,隐居在大溪地,执着的追求他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小塚十分喜爱高庚的画作,更对高庚能够抛弃所有的一切追求自己梦想的生活方式十分向往。小塚与情人庆子之间年龄差距足以做父女。可见对于庆子,更多的是他的一个精神的寄托。然而为事业和家庭所累,小塚决定在儿女事业有成自己退休之后,将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差不多都已经尽足后,将一切留给妻子,自己只取一千万円,打算从此和庆子一起隐居,并托良子传信给庆子告知见面地点与时间。却不料良子在其情夫的怂恿下,两人在约见地点将小塚杀害,将一千万円占为己有。正巧当天庆子发烧,没有赴约,从而逃过一劫。

  在呼野和他助手的眼中,小塚的太太,虽然美丽高雅,但未免有些冷漠,丈夫失踪了,也看不出什么挂念着急的样子。可见其夫妇之间感情的寡淡。而庆子当日虽然是感染风寒发烧,没有赴约,但这一行为,未尝不是她潜意识里的一种退缩。因为小塚不可能和妻子离婚(剧中暗示小塚妻子出身名门,小塚的事业应该也因此受益),所以她无法享受到普通女人那样孩子丈夫围绕身边的天伦之乐。

  在剧尾,案情大白后,呼野在火车上和他的助手之间有一段对白非常耐人寻味。年轻的助手对于小塚的行为非常不解:他有个美人妻子,事业也成功,儿女也都成家立业,人生如此圆满,小塚应该没有什么不知足的啊,为什么还要把这一切全抛下,和情妇去开始新生活?呼野借着酒劲,翻阅着高庚自传对助手说:高庚说,人类不断地为了后代作牺牲,如此周而复始,这样如何开创新的生活,开创新的艺术?且不说艺术家们的世界,就算是普通人一辈子,在平庸的道路上一直这么走着,在达到某一个驿站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在长久的煎熬之中,想着要解脱一下自己,自由自在的散散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工作和家庭对于男人来说,等同于无穷无尽的束缚枷锁,必须要忍耐,小塚先生的心情我真是太明白了解了。好在我没钱,想要去追求新生活也无法把家里安排好,所以到死都只能在自己预定的轨道上行驶。我真羡慕小塚,高庚有他的艺术,小塚有心爱的女人,而我呢,什么都没有,彻底的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唯有不断的忍耐下去,至死方休。此时,呼野靠着的车窗玻璃上浮现出了小塚的形象……

  人类立足于社会,无法脱离社会。但相应的,社会形态也给人类加上了重重的枷锁,使得人类追求心灵自由成为一种奢望。小塚以为将一切该尽的责任都尽到,便可以达成追求内心自由的梦想。但讽刺的是被他视作精神寄托的庆子,却正是因为世俗的观念而抛弃了他。作为凶手的良子在交待犯罪动机时说,自己和庆子从小一起长大,本来感情很好,当初也是同情小塚和庆子的为难,所以自愿替他们当传信人,但因为庆子屡次要她和情夫山崎分手,又总是在自己面前表现出她和小塚才是真爱的态度,引起了自己的嫉恨,才听信山崎的唆使,一起对小塚下了杀手。这其中虽然体现出了人心的阴暗面,但良子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象征,即不能容忍个体抛开社会去追求个体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一旦发现,必将不择手段将其扼杀。

  小塚沉尸冰冷的湖底,可算是一场悲剧,但未必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所以在家庭和事业压力之下的呼野对小塚似乎更有惺惺相惜之情。人生到了一定的境界,都会向往小塚所追求的东西。人鱼公主在追求,贾宝玉在追求,安娜卡列尼娜在追求……像飞蛾扑火般的不顾一切,梭罗在追求,海明威在追求,李叔同在追求,古今中外,曾经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

  :最后片尾的哪首歌很不错,求详细,多谢阅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驿路》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