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的全球史》是一本由伯恩哈德·里格尔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甲壳虫与“甲壳虫”无关
一直以为甲壳虫这款车的设计来自于大自然的甲虫。原来并没有关系。 这款车最初是在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的支持下设计生产,被称为“民众之车”(其实就是“大众”),正式名字是“通过快乐获取力量之车”。 是美国媒体根据它的样子称为“BEETLE”,因此有了“甲壳虫”这个著名外号。 后来,大众不再只生产一款车,这款车也被官方正式叫做“Beetle”。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二):【豆瓣荐书团】
在旅途中读的这本书,厚厚一本三百多页,本书以甲壳虫为中心写了德国汽车工业和经济。对于汽车知识丰富的人本书看起来可能比较轻松,书中长难句较多,较为难懂。像我这种对汽车知识匮乏的人读起来就没那么有意思。旅途匆忙,我也只是简单浏览了一遍。
书中有好多引用,可能更像一本三百页的论文。总而言之,本书带给我一个新的领域的知识,感谢。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甲壳虫的全球史》
第二章“是民众团体的象征吗”读起来相对有意思。
其中写到,在第三帝国,汽车的推广是与反犹太主义其头并进的。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失业人口和明显的收入下降,纳粹大力推行的“民众之产品”构成其消费社会更广阔视野的一部分,其前景为纳粹政权披上一层大胆的经济外衣,其乌托邦主义完全符合纳粹自封的民族革命者形象。汽车行业是当时纳粹政权的一个缩影,这里总结得非常好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甲壳虫和它的历史
用了一周晚间幽静的时间阅读了本书。像读《瓦尔登湖》一般,如果看完书你不想买一辆甲壳虫,说明你没有看懂这本书。
本书详述了甲壳虫汽车源起到壮大的丰富故事,满斥历史和时代感。
甲壳虫汽车不仅是战后经济崛起的重要见证,更是全球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毕,我想甲壳虫汽车在技术、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不止是商品本身的使命感,也是它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商品天赋。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甲壳虫的全球史
总体来说书的选取视角很有意思,一件全球市场的商品如此成功的深入人心,跨越消费概念来讲述本应该很有意思,但是内容读起来就像一份集合了众多论文、数据、学生之言的合集,而且翻译真是叫人无法沉下心来看进去,可能是为了内容的真实和说服力,有点失去趣味。开始标注了几个问题想要在书里找答案,最后也没有说清楚。不过,有些内容也是很有趣的,半小部德国史,但是有些内容过于浅显。最重要的是:翻译翻译翻译!!!
如果对甲壳虫、可口可乐这样标志化的商业史有兴趣还是可以一窥的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
用了5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三百多页的书,几点感想:
1.封面设计太丑了,内封看着像是上个世纪出版的,搜了下原版的封面,要好很多。
2.本书更像是一部德国近现代史,涉及政治、民族、社会、女权方面的内容太多,对甲壳虫这款车本身的介绍太少了,有些失望。
3.翻译太差,很多语句莫名其妙,像是机翻的,特别影响阅读体验。
4.50多页的注释令人感叹,作者一定是花了大功夫做足了功课的,这也是给这本书勉强打三星的原因,要是改为页注就更好了,翻阅起来方便一些。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七):【豆瓣荐书团】挂着甲壳虫的名,卖着德国的近现代史
看了书名和简介,我还以为这本书纯粹就是介绍甲壳虫变化历史,比如它每一次的改变,用了哪些技术,攻克了哪些难关,在哪段时间遇到了什么挑战,怎么解决的之类的话题。然而书里压根没讲,甚至前五十页用很大篇幅在讲福特的T型车,虽然大众公司是因为采用了福特的流水线才让甲壳虫风靡全球,但是一共三百页的书,六分之一在讲别的车,这铺垫真的是有点长。
再说回书本身,每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鲜有几幅插图,给我感觉像是历史材料的堆砌,看得让人头大,睡前看看确实有助眠的效果。我觉得作者其实想讲的是德国的近现代史,只不过是从甲壳虫汽车的角度来讲的,试图以小见大,但是我感觉刚像是以管窥豹,一方面也没讲清楚德国近现代史,另一方面我也没看到想象中的汽车历史。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挺失望的。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八):【豆瓣荐书团】甲壳虫-大众-德国
首先,无关内容,这本书是看到第一眼就能给人好感,封面简洁大方,没有乱七八糟的腰封。
读这种社科类的书,可以丰富知识开拓眼界,但是读起来可能略费神,不能像小说一样随时拿起来就读,我都是找一段较长的时间专门看。
本书从甲壳虫问世的背景,到风靡全球,最后甲壳虫的消失做了详细的叙述。明面上是甲壳虫汽车的发展史,但是这一切都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大众汽车成功进入世界各国,积攒了一大批的大众粉,德国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发起“民众之车”运动,在各种经济政治的作用下,甲壳虫以独特的造型和低廉的价格获胜并迅速崛起。
本书不光可以了解大众及其甲壳虫的发展历史,更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全方面的对二十世纪中期的全球政治经济及国家和民众心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感谢豆瓣带我走进大众汽车的世界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折射中的欧美国家发展史
汽车文化,一直是欧美国家的代表文化之一,若是写一本真真正正的只谈“汽车”这个文化的书,我们可以大谈本茨,福特等等这些已经和汽车分不开的名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甲壳虫?为什么这是一本《甲壳虫的全球史》,而不是《甲壳虫的德国史》?
因为甲壳虫的发展史,折射出的便是欧美国家的发展史。甲壳虫就是这样一辆诞生在特殊时期(一战后二战前)的特殊汽车,它既是书中所说的“民众之车”,也是倍受希特勒瞩目的“纳粹之车”,这样的特殊性,注定了甲壳虫汽车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开篇甚至到了三十页也没有提到甲壳虫,反而在普及民众之车诞生之前美国或欧洲其它国家汽车发展的情况,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辆汽车的历史,更是西方国家的发展史。
书中历史色彩浓厚,对历史的描绘细致,见解独到,是一本很有份量的历史读物。
《甲壳虫的全球史》读后感(十):《甲壳虫的全球史》解读及思维导图
1.甲壳虫的诞生:
历史背景:希特勒推动国家经济现代化;
政治背景:甲壳虫在二战被用于军用;
2.甲壳虫的成功:
三个因素:经济腾飞,善于经营,满足需求。
甲壳虫成为著名车型,在德国国内外大获成功。
3.甲壳虫如何衰落的:
甲壳虫作为消费品,因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衰落。
依赖早起车型设计;竞品增加;因安全隐患多次召回;
甲壳虫的世纪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