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花园词典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18 01:0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花园词典读后感1000字

  《花园词典》是一本由[法] 阿兰·巴哈东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小开本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2.00元,页数: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园词典》读后感(一):走近奇妙的花园,翻读《花园词典》

  在文学史上游很多部以“词典”冠名的书籍,有不少作品很有趣。如最早的《哈扎尔词典》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俄国的《坏太太词典》等。我手边的这部《花园词典》延续了它的同侪的光辉传统,也可以说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它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是花园的百科全书,是自然的变奏曲。

  细读本书,感觉风格很类似于法布尔的《自然的故事》、《昆虫记》,或者说布封爵士的巨著《自然史》,对自然别有一种亲近、依恋的真挚感情,而不是强自抒情的尴尬。作者很可爱,在卷首A的第一个词条里向蜜蜂致敬,因为蜜蜂是花园的顾客,“没有它们,就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花园,自然也就不会有这部词典了”。看起来是一位坦诚而睿智的法国绅士兼博物学家。作者是 法国凡尔赛宫殿花园首席园林设计师 , 他出版了数十种有关园林艺术、植物、凡尔赛等主题的著作,广受好评。

  花园,并非是花草树木的简单植列,它连接着地区、国家、宗教、文明的过去和未来。这部词典既非旅游指南,也非课本教材,而是一位园艺大师激情与心血的投射。阿兰.巴哈东的笔下花园的故事格外有趣,我们可以发现行道树原来曾是法国人炫耀自己身份地位的一种手段。在法国树也曾经不受待见。

  花园文化在全世界皆有分布,中国、波斯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园传统。相比于中国的花园,法国的更加注重喷泉、草坪,更为图形化。花园的诞生离不开植物分类,于是本书科普了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传奇人生,花园、城堡镶嵌其间,让人流连忘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花园的篇章体现了作者所具有的的全球视野,让花园这一审美、实用的建筑形式更加丰富。

  漫步在花园中,可以嗅到花香,劳累的时候也必然会想到长凳,公园里畅游的这一设备是有怎样的来历呢?本书告诉我们18世纪初期的花园设计师们才开始对长凳感兴趣。在此之前人们需要自己搬屋子里的扶手椅出来享受日光。长凳这一慷慨的发明,就是平民化的发展的结果,对于我们了解法国的社会变迁很有帮助,往往小的物件可以折射出大道理,花园里的长凳就是其中的一个典例!

  读到竹园的部分觉得十分有趣,因为我之前并不太了解竹子在法国文化里的地位。从作者的介绍来看,喜爱竹子也是不分国界的。欧仁.马泽尔就像郑板桥一样热爱竹子,在商业买卖和植物学研究之间进行着艰难地平衡。他的竹园别具异国特色有亚洲的各种竹子,还有日本花园、老挝的村庄和传统房屋。后来哪里也成为电影拍摄地。这一则故事让我有些感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

  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按照法语的字母顺序排列词条,介绍了数百个和花园历史、文化、建筑有关的地点、人物、事件和物品,可谓是一部花园的百科全书。插图小巧别致,破类似于当时的自然素描,饶有野生趣味。美中不足的是对于花园的形制演变、花园内外的法国社会展现的比较驳杂,粗而不精。

  《花园词典》读后感(二):灵魂在花园里生长升腾!

  灵魂从花园里生长出来!

  展开这部宝典,看到的是文字,听到的却是鸟语花香,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诗文。

  人与自然的故事有很多,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一位92岁高龄的塔莎.杜朵奶奶在她的梦幻庄园过着淡然和宁静生活的美好,农舍里的所有都是塔莎奶奶自己装置的,包括唯美的花园。塔莎奶奶建造的这个梦幻世界,一年四季都是风景醉人,那里有山羊鸡鸭,那里的植物花卉在塔莎奶奶的精心培育下,犹如油画般美丽。她说,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度过每天每分每秒。

  这样的生活,总是令人向往。今天要说的是这样一位一生从事园艺工作并陶醉于此的著名的凡尔赛宫花园的设计师园艺师,他用35年精心营造凡尔赛宫花园的经历和对园艺艺术的热爱,耗时数年编著成册《花园词典》。他就是法国园艺专家阿兰.巴哈东。

  人们常常对道路两旁的植物和花园里的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喜爱有加,如果我们去游览名胜古迹,那里枝繁叶茂的树木和盘曲嶙峋的植物以及盛开的各色花卉,定是名胜必不可少的景观。对于现代人来说,对于植物和花园的向往更是体现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之中。

  很少见到这样扎实的将植物与花园的历史渊源叙述的如此丰富的,也很难见到用人文的关照和神性的美来叙述自然的话题的。作者不是简单的罗列世界上各个别具匠心的花园特色,在他的宝典里,有史实的追溯,有神话的延引,有对花园轶事的穿插,还有对各种植物从种植到移栽到管理的描述,也没有忘记对园林管理工具的介绍。而作者更多和更为关照的是花园所传递的灵魂。他说:“那些人们在道路上不易看到的地方,才跳动着花园的心脏。……一座吸引我的花园,需要精心的照料、繁花似锦的景观、别出心裁的设计,更重要的,它必须拥有灵魂”。“探索一座花园,便是浸入到一种文化中,好像是缓缓展开了当地生活的长卷。”

  那么,这本词典的特别之处,便是文化的灵魂在花园的独特魅力。

  每一座花园都有历史的典故和神话传说,以及诗人或画家等的驻足与著述,其中有莫奈的《睡莲》,有维克多雨果的《见闻集》,有莫泊桑的苗圃和蜜蜂,还有阿纳托尔.法郎士的公园小径,有马丁路金演说中的苹果树,有约瑟夫.爱迪生的微笑与花朵,有西塞罗对于幸福的真谛,还有卢梭的自然的力量……不胜枚举!

  读者可以在徜徉于花园的美景中,聆听故事,欣赏花卉艺术,驻足于一颗古老的栗树或山毛榉,抑或是玫瑰园郁金香园牡丹园,或是百日草仙人掌,覆盆子风信子,油橄榄树,橘园,菜园,了解它们生长的特性及历史渊源,诵读曾在此花园留下足迹的诗人的美文,思考他们曾在这里留下的谚语名言格言,还有各种鸟类昆虫,也可令人捧腹。甚至我们对时间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认识——什么是时间?一棵树,一片树林就是时间本身!树是时间的神物!

  来阅读这本词典吧,你可以在“栗树底下,向面若桃花的侍女,说几句甜言蜜语,——维克多.雨果”。“但现在的花园里已经没有面若桃花的侍女,而是换作了跑得飞快的热爱运动的女人。我只是静静的看着她们,这也许比向她们献殷勤要知趣一些”——阿兰.巴哈东这样说。

  《花园词典》读后感(三):精神花园里最美的那朵花

  

这本书的第一个词条,作者献给了“蜜蜂”,一种在花园里勤劳耕作却常被忽视的小昆虫。它们忙于授粉,没有它们,就没有花朵、果实、花园、这本书。本书的最后一个词条,作者献给了“百日草”,这是引导他走上园艺师道路的植物,它让作者感到和园艺打交道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光是看一头一尾两个词条,就会觉得,这本书是如此浪漫有趣又充满文学性,它是作者献给自己精神花园里最美的那朵花的作品。

长凳、推车、除草机、玫瑰、柏树、黎巴嫩雪松...他们不是冷冰冰没有感情的词条,而背后都有着鲜活的“故事”,历史在它们身上打上烙印,文学在它们身上织密针脚。比如长凳,是随着花园平民化而为大家设置的带有社交属性的东西,它们让逛花园这件事变得更加轻松惬意,它们取代了路易十四时代只有侯爵夫人才能坐的华丽的椅子;柏树,它让死亡这件事变得不再可怕,甚至也可以浪漫地归于平静。书里引用了贝洛伊尔花园的主人克洛德·拉莫拉尔亲王写的自己未来的埋葬之所:

“我最爱的那个人会来我的墓地,献上几束花,洒上几滴泪。我其他的朋友们呢?他们会怎么做?一位朋友会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他的名字,另一位朋友会在我的墓旁种上柏树......”

凡此种种,大到一棵树,小到一只瓢虫,因为它们皆有灵气,所以花园才有灵气。在作者眼里,花园是诗人的灵感,是画家美的来源,是众多文学的鲜活素材,也是自己永之所爱、记忆深处的净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星球上存在着数不尽的花园,小到杂乱无章年久失修的无名一角,大到伟大辉煌的凡尔赛宫。它们之间有高贵与低贱之分吗?

凡尔赛宫,曾是路易十四耗尽人力物力财力,给自己打造的权力象征,如今成为人人皆可参观的场所;再小的街角花园,它如果能让孩子们赤脚嬉戏,那也会是一座绝美的花园。从前,树木的种植象征着权力与财富,因为那需要千方百计的引进树种并耗费人力财力去养护。如今,所有平民百姓也都可以享受树木带来的阴凉与新鲜空气。通过作者的描述,不难发现,这种发展趋势正是民权与王权斗争的结果之一。

有的人崇尚纯粹的自然主义,主张花园应该顺其长势,人类不应该试图去修剪与控制它们;有的人则以改造它们为傲,挥舞剪子大刀阔斧的创造出自己心中的花园。而这两派的争斗从未停歇。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如何,看你是否真心热爱一花一木,是否真的懂得欣赏每个花园独特的美。因为那也是在守护你自己心里最美的那个花园、那朵最美的花。

最后贴一个书中作者写道的一个小贴士:

“......喜欢用手指轻轻地触摸园里各色奇异植物的叶子和茎秆。通过这种方式,竹子(或任何其他植物)大概可以把它旺盛的生命力传递给我们吧。”

当然,禁止触摸的除外~

  《花园词典》读后感(四):花园不止有树木花草、雕塑喷泉,还有……

  

15年春天,我第一次到深圳园博园,这个有上百个微缩园林景观的免费景点,让人在一园之内领略风格迥异的世界园艺之美。比起中式古典园林的粉墙黛瓦、诗情画意,西方花园略显单调,只是灌木、草坪按划分成几何形状的区块种植,雕塑点缀其间。西式园林这么简单?这个疑惑自此留在心里,直到翻开阿兰·巴哈东的《花园词典》。

这本文集选编近两百个与花园、植物、建筑、艺术、文学等有关词条,展示了完美的花园不仅植被丰富、繁花似锦,有雕像和喷泉,更是有历史、有情感,能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这正是花园的灵魂。

从事园艺工作35年的阿兰·巴哈东,是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首席设计师。2009年任法国马利城堡国家公园的负责人;2013年成为法国广播电台和法国每日电视杂志专栏作家。出版了数十种有关园林艺术、植物、凡尔赛等主题的著作。

让我们跟随作者饱含深情的文字,走近花园跳动着的心脏,感受它们独特的灵魂。

花园,不只是用来散步或思考的,它也是见证历史引人遐思的地方。尤其历史悠久的花园,比如建于1612年的卢森堡公园。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王后玛丽·德·美第奇一心想远离王宫,搬到一个更僻静、更纯净的地方去。她买下了一幢独立住宅及其周围的土地,并开始请人设计建造花园。花园因住宅的前主人是皮奈-卢森堡公爵而得名。

这座历经二十年仍未完工的花园在随后的数百年里也饱经沧桑。奥斯曼男爵改造巴黎城时,将其收归国有,并修建了一条新的大道将卢森堡花园“截肢”;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是脏兮兮的监狱;1871年11月,巴黎公社的很多成员在此被枪决;二战结束前,解放法国的斗争打响,公园里橘园周围老棕榈树的树干上还留有当年的弹痕;莫泊桑壮年时,每天早晨都去卢森堡公园散步,他最爱的是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读书……

了解一条路、一座雕像,一棵树的伤痕背后的故事后,再去看它们,便有了不同的意味和感受。

除了大大小小的花园及其盛衰故事,书中最多着墨的是树。对作者而言,仅分门别类地介绍柏树、栗树、巨杉等是不够的,有着神奇力量的“树”值得大书特书。

树是不同寻常的生物。一棵正常大小的树,算上它的茎、根、树干和树叶,暴露在外的面积可达200公顷!当伐木工人砍下巴黎林荫大道上的三棵大树,其面积就相当于砍掉了凡尔赛宫花园里的全部灌木!树使人平静。它连接着构成宇宙空间的所有元素:树根扎入地壳深处,树的主体依托在大地表面,高高伸展的树干和枝叶朝向天空。挪威北部发现了一片已经存活8500年的松树林。巨杉是寿命超过2500年的树种。大特里亚农宫不远处一棵名为“夏栎”的橡树生于1683年…

这静默的生命不仅是季节的使者,也是有形的时间的化身。走近一棵参天大树,倚靠、拥抱或触摸它,聆听它的枝叶随风吟唱,感受它伸展的内在力量,也是有效心灵疗愈方式。

资深园艺师的眼里“万物有灵且美”,蜜蜂、瓢虫、刺猬、鼹鼠等给花园带来助益或损毁的小动物们,都有着各自的趣致。鼹鼠不只是动画片里陪伴了许多孩子童年的主角,它还影响 过历史的走向:1702年,52岁的威廉三世摔下马不治身亡,因为他所骑的马踩到鼹鼠捕鼠器被绊倒。

埃里克·奥赛纳说,花园是生活观念的自然延伸。《花园词典》宛如展开了一幅历史文化长卷,让我们在宁静的阅读中,更懂得欣赏花园之美。

  《花园词典》读后感(五):《花园词典》:花园属性的变更,从城市盛衰之候到人人享受的公园

  

宋代著名才女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著有《洛阳名园记》,对北宋时代的园林进行了记述,算得上是宋代版的《花园词典》。 身为当时的著名文人,又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才女之父,李格非的文章自然不俗。他在《洛阳名园记》中感慨,“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园林的兴废,在李格非眼中,直接与时代盛衰融为一体。 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在法国凡尔赛宫殿花园首席园林设计师阿兰•巴哈东的《花园词典》中,便记录了不少著名花园的盛衰史,外国那些著名花园因为改朝换代而造成的易主,比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中华只多不少,因断头艳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而知名的小特里亚侬宫中的古树,曾是那段跌宕起伏历史的无声见证者。

身为一位园艺家的作者对花园有一种深深的爱,也正因为这种爱,在讲到他所热爱的事物时,一位技艺高超的园艺师会饱含热情的用诗一样的文字描述他的所见所想。 凡尔赛宫象征着已经覆灭的君主制,但在花园里生命力依然旺盛,一些老树展现着那个曾经皇恩浩荡的年代。当时有一大批园丁在这里种植了数以千计的橡树山毛榉和千金榆,人面已不知何处去,桃花园内的植物们依旧笑对春风。 园林的兴废之所以总同历史盛衰联系在一起,那是因为从前花园基本是贵族的专有物。 但正同现在如北海公园、景山公园、颐和园公园之前都是皇家园林一样,《花园词典》中所记录的那些花园,已经成为每个人都能进去闲逛、欣赏那些植物、那些美景的地方。

为了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现在这个世界上的花园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光是北京,这些年便增加了不少城市花园、绿地花园,建在写字楼或居民区,这种口袋花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有不少美丽的风景包含在里面。 许多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博物馆,也都会附带一个小花园在其中,供人们休息、放松。 有名人说过:如果我心中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里不妨再加上小小的备注,这个图书馆还要包含一个小花园。这个天堂才是完美的。 CCTV9纪录频道纪录片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中也说:

有一个地方人与神灵不分彼此,自然万物和谐相通,那里是传说中的仙境,那里是人间的花园。 凡是生于土的,必定归还于土,诞生于天国的,也将回归天国。仙境在哪里,仙境在人间。

当然,即使现在不能马上动身去花园观赏美景,我们也可以读一读如《花园词典》这样记录花园中那些美好的小书,对于花园中的一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用那些美好的东西,洗一洗眼,也洗一洗心。无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如何忙碌,但总要在自己心里建起一所秘密花园,滋养、疗愈自己的身心。这种力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花园的力量,更恰切的说,是自然的力量。毕竟,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相互滋养,彼此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花园词典》读后感(六):老园丁的花园词典和他的自然美学

一座吸引我的花园,需要精心的照料、繁花似锦的景观、别出心裁的设计,更重要的,它必须拥有灵魂。——阿兰·巴哈东

  在我从前的意识里,花园和园林是苏州园林、法国凡尔赛宫等高大上的地方,直到看见法国国家首席园艺师阿兰·巴哈东的随笔集《花园词典》。我想起来接触的第一个“有灵魂”的花园是童年我家旁边的西山公园(那座百年老园后来被砍掉2/3规模,我很感慨书中巴黎知名人士联名保护赛瑞斯·德欧特伊植物园),我从园里认识世界,学会用胭脂花涂指甲,学会远离有毒的夹竹桃。天津工作这几年,大运河沿岸精巧的街心花园,给机械的日子增添了生趣。有一年我赶上天津绿博会,冒雨去南湖边的绿博园,湖南的水稻、海南的椰树、台湾的蝴蝶兰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年后故地重游,大半地盘被北方本土的野菊和芦苇占领,园子从盛装公主回归邻家姐姐。我旅行去过昆明世博园、重庆绿博园、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我认为离不开博物馆的历史之神和园林的自然之神守护。

  读《花园词典》可以像花园散步一样惬意随性,处处又见用心的美:自然的绿色封面,字母表式编排,每章开篇字母环绕着橄榄叶,严肃的目录取消了,代之以词典索引……这本书如同一座百花园,既有高大的乔木(对世界第一流城堡宫殿的浮光掠影),也有小草(描写自然风物的谚语和诗歌),小花(凡尔赛宫园丁怎样发明高枝剪之类的秘闻趣事),珍稀的花卉(关于月桂、水仙、橄榄树来历的传说)。更宝贵的是字里行间的人文主义关怀:作者赞颂“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而是穿上靴子走入田间的”园艺师和园丁,赞颂农田和土地,作者说伟大的花园只证明一件事——“即便在园林设计师的规划之下,大自然依旧可以如此壮丽。”

  大自然总是成为人类权力的玩物。书中记载,一个郁金香球茎曾经等价于12只羊、4头牛、8头猪、49吨黑麦、24.5吨小麦、两大桶葡萄酒,也可以用来换奶酪、衣服、家具甚至一艘船。德国的皮尔尼茨宫种满日本山茶花,俄国彼得大帝仿凡尔赛宫建起彼得宫,凡尔赛宫在冬天用玻璃罩呵护亚洲的橘树。“国王是整个世界的主宰,但他无法走遍这个世界,没关系,那么就让整个世界来到他的脚下吧。”但个人和自然一样在政治面前都是脆弱的,一代代君王被送上断头台,凡尔赛宫也依靠园艺师安托万·里夏尔在园内种“民众的土豆”才避免毁于革命战火。

  阿兰·巴哈东对历史遗迹的观点,或许特别值得我们这个喜欢大拆大建的国度学习:“重建一堵倒塌的墙,就从集体记忆中抹杀了让它倒塌下去的缘由。花园并非是一个永恒的艺术品,园里的植物都会生老病死,我们养护它、维护它,修葺它,但不重建它。尊重历史就是接受时间的流逝。”

  阿兰·巴哈东把大量笔墨献给园丁,他始终自认是这些“无等级、无辨识度的人,通常既不大富大贵,也无荣誉加身,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天生谨慎、腼腆,一旦远离熟悉的自然环境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中的一员。他写了天才般的园艺画家阿尔钦博托、最早推行栽种行道树的巴黎城市规划工程师让·夏尔·阿尔方等许多园艺师的故事,他说”一位好的园艺师应当有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灵魂”。他提醒同行们不要过分依赖科技而轻视躬身劳作,“机器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它无法闻到潮湿土地的芬芳,无法听到鸟儿的歌唱,无法体会工作完成后的喜悦。”他三十多年服务于凡尔赛宫花园,保持着园艺家的独立和质朴,他说:“尽管我是国家公职人员,但我坚持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由的人——无论你认为这是错还是对;我向国家奉献了一部分脑力,但不会向它交出我的心和我的灵魂。”

  阿兰·巴哈东把大量笔墨献给普通植物,而不是巧夺天工的花园。他认为花园的存在只是因为“很多城里人苦于离自然太远,他们希望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拥有一片田地,哪怕这块地很小,他们也真正成了这个星球上某个部分的主人。”他认为自然永远比艺术更美,园艺中的艺术只能是为了强化自然之美。他说植物有着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适应能力。人们“爱护”植物,天气干燥时浇灌它们,结冰了给它们盖上保暖物,但活得自由自在、不需要人们照料的植物其实更加美丽。一片森林完全可以自我维护,自我调节。一旦人类搅和进来,灾难就开始了。人类没有自以为是的重要。

  在这个全民禁足在家的春天,我们越发看到良好公共空间和大自然的宝贵。“与自然为伴,而不是以自然为奴”,是老园丁讲给大家最睿智的自然美学。

  《花园词典》读后感(七):每一个花园都有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深情

  《花园词典》这本书讲了世界各地的园林。但是如果你只是当它是一本植物或者建筑类的科普书,那你就错了,它分明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

  这本书的作者叫阿兰·巴哈东,他是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首席设计师,曾担任法国马利城堡国家公园的负责人,还是法国广播电台和法国每日电视杂志专栏的作家。他出版过几十种有关园林、植物 、凡尔赛等主题的著作。

  他从事园艺师的工作超过35年,他想把园林有关的知识传承下去,所以他就撰写了这本书。不过撰写这本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世界各地有那么多花园,就光他最熟悉的法国都有2万多座!所以要选择斟酌是非常艰难的事。就像建造一个花坛,要细致地选择构成要素,要始终遵循心之所向。

  其实现在的城市里都有许许多多的公园,就坐落在居民区内。人们不管早晨还是晚上,没事就去公园转转。既可以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公园里花草树木让人心情舒畅,有山有水有亭子有椅子,还有很多人唱歌跳舞唱戏,或者带着孩子看鱼。就算是一个人在公园里走走,也是极好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公园很少,而且都是收费的。所以去公园似乎是一种奢侈,只有恋人们,或者带孩子的人才会经常去公园。哪像现在公园比比皆是,走累了就歇会儿,椅子也多得数不清。到夏天的晚上,在家里呆不住,都去公园凉快了。

  当然这都是些普通公园,只是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却并没有什么故事。蒋勋讲红楼梦时提到他去苏州园林的时候,最感动的是他发现曾经读过的古典文学地那里都出现了。因为对联会让你停下来,石头上的一句话会让你停下来,“所有的园林都是文学。”我能感觉到那种幸福,那种读懂的幸福。

  《花园词典》里记载了世界各地很多个花园,每一个花园都有故事。任何一个地方有了故事,这个地方就有了深情。而园林里的老树,都是它们的历史见证者,可惜它们不会说话,不然会知道更多细节。《花园词典》里每一处园林都有它的历史,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比如书中讲到泰姬陵。是印度皇帝沙贾汉在妻子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热爱的妻子,由2万名工作花了17年建造的最美丽、最壮观、最大的陵墓。17年,这是怎样的深情啊。就是有了这样的深情,才会让泰姬陵更丰满更闻名更值得参观。否则,它再大再美也会显得太单薄,而缺少了意义。

  不过作者阿兰·巴哈东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经验的艺园师,可不是简单地把历史故事罗列在那里,在他的文中有历史,有作者的感悟,有引用,有神话,有诗歌,有绘画,还有很多生物知识,凡是与花园有关的一切,都被他串联起来才让整本书更丰满更有深度,也更有趣。他说:“一座吸引我的花园,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拥有灵魂。”我理解的灵魂,就是它的厚重吧。

  《花园词典》里还讲到了许多生物知识,也是蛮有意思的。“树根不是随便发展的,它们是去寻找水分。”我们看到树根的分叉,乱七八糟地四处发散,原来并不是随便发散的,原来它是去找水源。一定是它感觉到了哪边的温润,才会有一种力量让它往那个方向伸展。树根得到土壤中的营养,输送给整棵树,并且把树牢牢地固定在土壤里。所以大风就不会吹倒它。当然我们也常在夏天看到巨风刮倒了大树,那是因为它长得并不牢固,根不够深,或者树干并不实。而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得靠树根紧紧地抓住地才不会断裂。

  还有一处讲到了鼹鼠,说鼹鼠非常有方向感和勇气,而且痴情又肯吃苦。鼹鼠还拥有不惧怕往反方向蹭的毛皮,可以察觉到特别微小的障碍。所以,即使在特别狭窄的洞里,鼹鼠也能毫无困难地后退,速度跟向前走一样快。鼹鼠是勤劳肯干的,福楼拜还说过:“应该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停歇地埋头干事业,就像鼹鼠一样”。原来它是这样的鼹鼠。

  小故事小知识还有很多。近两百个与花园相关的植物、建筑、文学等都出现在《花园词典》里,这是一本有趣又让人轻松的书,更是一本让人心灵沉静的美文书。可以放在枕边,随便打开任何一章就可以看。世界那么多的花园去了不了,就到书中去了解吧。

  真的很羡慕这个作者,还有蒋勋。在园林里漫步应该是一种享受,尤其是你了解它,你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深刻。就像书中说的:“不妨在众多的长凳中选择一个坐下,全身心地体会那份宁静;也可以温柔地抚摸老树的树皮,心情地想像它们见证过的沧桑岁月。”

  《花园词典》读后感(八):《花园词典》:花园与菜市场,恰好代表了人类生活的出世与入世

  

有人说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快速的方法是逛那里的菜市场,还有人认为,一个地方的菜市场,是最能体现这个地方生机和活力的所在,这话说得不算错。 古龙在《小李飞刀》中曾经表示过相近的观点,被许多爱逛菜场的人击掌赞叹:

在冬天的早上,世上只怕再也不会有比菜场人更多、更热闹的地方了,无论谁走到这里都再也不会觉得孤独寂寞。——世上也许有许多不想活的人,有人跳楼,有人上吊,有人割脖子,也有人吞耗子药……但却绝没有人会在菜场里自杀的,是不是?

世界各地的菜市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风格,也体现出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味,就像世界各地的花园,也体现着各地不同的植物特色与艺术风格一样。

菜市场承载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花园里面包含了人们的琴棋书画诗酒花。理想与现实的交融,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都包含在了菜市场与花园中。 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的极大自由,是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如果说菜市场是吵闹且入世的,那么花园便是安静而出世的。如果说菜市场是人类物质极大丰富的表现,那么花园便是展示世人精神生活追求的所在。更确切地说,物质的丰盛体现在菜市场里,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集合在在花园中。

各国的菜市场有着许多不同,而各国的花园更有着巨大的差异。就算是一个国家里,不同地区的花园也有相对的差异,有南北差异的不光是豆腐脑的甜咸之中,南方的园林曲径通幽,蜿蜒曲折,北方的园林大多是皇家园林,大开大合的自带北地豪迈特色。北京有不少公园便都是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方形形状,可以一条路走到底那种。与南方园林的曲径通幽大不相同。 想了解世界各地的花园,不一定要实地走走看。在当前客观条件不太允许的前提下,翻开法国园艺大师、法国凡尔赛宫殿花园首席园林设计师阿兰巴哈东的《花园词典》,躺在床上细细品读,卧游一番,也会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在这本名为词典的微型花园百科全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花园的专业介绍,也能了解到各种园艺工具的来源与具体使用方法。还能围观到不少与花园有关的历史掌故、名人轶事,以及那些植物带给人力量与信心的感人故事。 比如作者在阿姆斯特丹运皇帝运河263号的小花园看到的那颗栗树,那棵《安妮日记》中写到的那棵让作者安妮弗兰克与大自然产生唯一联系的那棵树,在那段令人绝望和恐惧的时光里,是这棵栗树给她宽慰,让她幻想,陪伴她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也让一个14岁的少女用事实向世人证明:“工作,爱,勇气和希望”能够救助困境中的心灵,人们可以不用选择颓废、堕落来应对逆境。

我们也随作者的描述了解到,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可以从树的年轮里可以发现关于气候以及天气变化的珍贵信息,一棵树一片树林就是时间本身。 阿兰巴哈东在这本《花园词典》中深情地表示,没有花园,我们的城市不过是宿舍式住宅而已。这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更恰切的说,花园带给人类的,远不止那些美丽的风景,因为花园的存在,带给了人类许多快乐。花园本身有一种温暖而治愈的力量,一间花园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缩影。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如果我们将菜市场看成现实世界的代表,那么花园就是诗意世界的缩影。愿我们既能拥有现实的丰富,也能实现精神生活的美好。

  《花园词典》读后感(九):《花园词典》:花园所代表的那些美好以及花园背后那些精彩故事

  

如果说人类居住的厅堂代表了人们的积极入世,那么住宅搭配的花园便代表了人们的出世。为什么才子佳人小说里面多情公子与千金小姐相会的地点总在后花园,或许是那里的花开的太艳,春风吹的太软,总容易令人心慌意乱。如果是在日常读书习字做文的书房相见,有桌案上一堆四书五经做背景板,多情公子应该能规矩的不止一点点。

哲学上对人有自我本我真我之分,但身在花园时的我们,更容易自我流露是真的。公子和小姐真性情了,于是总不免海誓山盟,双双定情。 花园是个容易发生浪漫故事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美景,令人内心得到疗愈的地方。 想了解有关花园的一切,可以读一读前法国首席园林设计师阿兰•巴哈东写的一部《花园词典》,这是一本关于花园的百科全书。

读过这本书,我们不光可以了解到那些世界著名花园的历史由来,园林特色, 了解到那些花园背后的历史故事,舍农索城堡花园见证了弗朗索瓦一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与情妇黛安·德·波迪间的争宠大戏,二战时这里又成为伤兵的养病之所。 莫奈对他的花园爱的无比深沉,他不允许别人在他的坟墓前献花,因为担心这些花是从他的花园采摘的。 马丁·路德·金在遇刺前不久,还在演讲中说:“即使有人告诉我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种下一棵苹果树。” 拿破仑在被放逐到厄尔巴岛时,曾经说过,当紫罗兰再次盛开时,他将重返法国。后来,他果然履行了这个承诺,他的支持者们也称他为“紫罗兰小伍长”。后来拿破仑帝国倾覆后,数年之内,报刊上都严禁出现紫罗兰,公园里也严禁栽种,否则就要被列为“波拿巴主义者”。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皇后在马尔梅松城堡的温室里命园丁种了几千种花卉,以此来怀念马提尼克老家,拿破仑也很喜欢这里,但最终这个城堡被费迪南七世的妻子买下,二十年后又被卖给拿破仑三世。

还能学到不少关于植物,关于园艺的专业知识。比如我们将会不无惊讶的了解到: 树木有令人惊讶的储水能力,猴面包树可以储存100000升水。 树根的体积令人吃惊的大,南非有一种无花果树,外表高20米,但它的根可以延伸到地下120米。 柏树在古罗马象征着希望,传说爱神丘比特会把箭射到柏树上,所以当某户人家生了女儿,便要种下一棵柏树,希望这棵树可以给他们的女儿带来一位富有而健康的男人。 夏娃在伊甸园里吃的水果其实是无花果,苹果最初只有樱桃那么大,在经历几个世纪的演变后才变成今天的拳头大小。 欧洲人最早发现桃子时是在波斯湾,于是植物学家们当时给桃子命名为“波斯湾李”,查理大帝时期,桃树在法国逐渐普遍的同时,人们给桃子又起了许多可爱的新名字,比如“小可爱”、“猩红果”“可叹果”,我们今天大口喝着喜茶的芝芝桃桃时,真是想不到桃子曾有如许丰富的经历。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人西塞罗认为,幸福的真谛在于拥有一间书房和一个花园。他说:如果你拥有一间书房和一个花园,你便拥有所需要的一切了。相信他的这一观点直到今天还会赢得不少人的赞同。 著名小说家埃克托·比安西奥蒂说:花园是梦的样子,就像诗歌、音乐和代数。 1944年2月23日,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正和一个叫彼得的年轻犹太人一同躲避纳粹追捕。她在日记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个总抱怨自己辛苦的现代人仔细阅读,认真反思一下: 我们两人看着蓝莹莹的天,光秃秃的栗树枝头挂着银光闪闪的露珠,在风中飞翔的海鸥还有其他小鸟……这一切如此让我们感动,我们沉浸其中无法言语。 只要这些一直存在着,让我在活着的时候能看到它们,看到这阳光、这万里无云的天空,我就是幸福的。

  《花园词典》读后感(十):《花园词典》|花园啊,就是一个承载了人类对一切美好向往的所在

  CCTV9纪录频道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园,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这座花园就会自然生长。

  欧洲人对花园不但爱的深沉,而且是由来已久,这或许同整个西方文明的故事是从上帝的花园--伊甸园讲起的有关,花园的故事自古流传,不管是现实中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空中花园,还是约翰·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里描述的那个大自然用五彩精心描绘,遍布树林、泉水和花丛,种满香橼、没药、香苇的伊甸园,都代表了人类对花园的欣赏与热爱。

  1、一本叫做词典的散文集

  为了表达自己对花园的赞美与热爱,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首席园艺师阿兰 • 巴哈东写了一部《花园词典》,这是一本关于花园的百科全书。

  书中除了对世界各地各家著名花园进行了简单精要的介绍之外,还对于涉及花园的种种,比如树木的栽培方法,比如花园中陈列的塑像,比如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园艺师、在花园建设历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撰文说明,在这本词典中,你能找到关于上述一切内容的词条介绍。

  虽然名为《花园词典》,但其实这本书既是一本有关花园中一切事物的百科词典,包括对于世界各国著名花园的介绍,更是一本记录了许多关于花园趣闻轶事的优美散文合集。就像《水经注》原本是《水经》一书的注释,后来变成一本文学经典一样,这本所谓的词典,读者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一本花园主题的散文集来看。

  2、枕上片时翻书间,行尽世间各名园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这本书,则是在听一位园艺大师给你讲一堂有关花园的百科全书课,是躺在床上对世界上所有著名花园进行一场美好的卧游。

  在这本书里,你既能看到200多年前巴黎风土驯化动物源中将印第安人和拉普人作为展物展览给别人看的野蛮行径,也能看到关于秋千和伊甸园工程的具体介绍。可以说,关于花园的一切,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

  身为一本关于花园的词典,一向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在编著一本以词典为名的书籍时,自带了德国人的严谨。甚至连我们常见的躺椅一类的花园配件都在书中拥有词条。

  身为一位资深园艺家,作者对花园的一切知之甚深。每一个见过法国凡尔赛宫照片的人都会对法式花园中修剪的像几何体一样的树木印象深刻。但身为园艺专业人士的作者告诉你,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

  比如行道树,我们以为行道树是古已有之的,但实际上行道树在1612年才出现。甚至,从前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阳光,人们需要跑到专门的散步场所,甚至到巴黎的郊区去才能做到,如今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栽种了树木,街道成了巴黎市民可随时散步的花园。

  3、那些花园与艺术家的故事

  有一则介绍鲁迅的纪录片里面专门讲过,上海为了纪念鲁迅建了鲁迅公园,但其实鲁迅不喜欢去公园。像鲁迅先生这样不喜欢去公园的作家毕竟是极少数,其实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外国作家、艺术家们还是都很喜欢花园的。

  比如在《花园词典》中就详细记述了雨果与花园的故事。著名的塞维利亚王宫花园里,作家维克多雨果、普罗斯佩·梅里美都曾在此徜徉,并在塞维利亚的风俗魅力中汲取灵感。花园中的美丽风景促进了《彷徨》、《卡门》等名著的诞生,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塞万提斯写出了《唐吉诃德》。

  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说:花园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是灵活宁静和颜色混合起来的景观,他守候着人们的心灵,能让心灵因感动而流泪。花园是万千宗教教义所具有的的壮丽篇章。花园充满爱意地拥抱我们,也平静地承载忧伤。花园,是装着激情的神龛,是忏悔罪恶的宏伟教堂。花园里藏着宽容、爱和悠闲的灵魂空间。

  4、一个热爱花园的园艺家眼中的花园

  做过一点园艺工作的人都知道,拥有一个公园跟打理一个公园基本是两回事。有些园艺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做着修枝剪叶、配土施肥、繁育良种、设计景观的工作,但在他本人眼里,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这就好像,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是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有人甚至发自内心的恨着自己的工作,被迫将其做为谋生工具罢了。

  对于一份工作的态度是敷衍搪塞,还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热爱,表现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说那些将园艺工作当成谋生工具的园艺师们只是在做一份工作,那么,深爱着与花园有关的一切的作者,就是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在创造美了。

  也正是基于对花园的深深的热爱,身为一位打理凡尔赛宫园艺30多年的专业人士,师阿兰 • 巴哈东这本关于花园的书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但是,我们得承认,这本书最精彩之处也正是作者这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字,因为他发自内心的热爱花园,热爱花园中的一切,所以他充分在字里行间把这种对花园、对美的爱毫不掩饰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可以说,这绝非是一本枯燥无味的类似说明书一样,罗列有关打理花园技术要点的知识读物。而是一本字里行间充满对花园的热爱、文笔优美而不失风趣的花园知识科普书。

  确切说,师阿兰 • 巴哈东是将自己专业知识与几十年的实际从业经验融合在一起,将有关花园的一切写的比专业技术书籍更加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让人不由得想起《荔枝蜜》中的名句: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身为一位园艺家,作者既是在工作,也是在创造美好。

  其实,世间那些与美好有关的种种,比如园艺、比如书法、比如绘画、比如雕塑,实际上,归根结底,它们所追求的总目标都可以归结于人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

  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也不只是某间花园的浮沉往事,某种植物的种植历史,某件园艺工具的发明经过,而是融会了作者对于花园的爱,对于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可以说,这既是一本有关花园的知识辞典,也是一本描述花园种种美好、富于生命力的散文合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花园词典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