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寂寞的心灵》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日期:2021-02-14 04:1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寂寞的心灵》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寂寞的心灵》是一部由克洛德·米勒执导,奥黛丽·塔图 / 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 / 吉尔·勒卢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一):寂寞的心

  她出生有钱人家,在乡下的生活也算富足。可是她冷静的外表下却有颗躁动不安的心。她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想法,却没法理清思绪,尽管试图通过婚姻来寻找答案,可是生活就像一张网,让她动弹不得。她依旧是穿着讲究、受人尊敬的夫人。夫家人的殷勤在她看来,不过是觊觎她的财产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泰芮丝有时候就像个局外人,即便大火蔓延,她也是无动于衷。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二):雨天的法式庄园

  外面下雨天。法式庄园的美让我着迷。

  看的过程中有些不喜欢女主角。如果拥有知识和自由开放的心灵,知道周边的一切是boring,规律的保守乃至于桎梏,对周边发生的事和人漠不关心,为何我宁愿当初不知道,如果有自由后的那种高度。

  然,后来想到曾经看到的一段话:人心的很多事,没有经受过的人,想不到,所以还是留些敬畏,如得其情,哀矜为宜。罢了,最后她也得到了她想得到的。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三):“喝水”看电影

  电影节奏慢,色调暗,除了开头两个小姑娘打闹、结尾泰芮斯走在巴黎的街上的亮光,整个电影都色调都很冷。看得人有点喘不过来气,尤其是看到巴纳连着喝了两杯滴过砷液的水,泰不吭声;泰芮斯连续滴了10滴过后,巴纳拿过水杯,又接着滴了5滴。这个时候,我都在心里喊,不要喝啊… 同样的喝水情节还有好几处,医生撤诉后泰芮斯想再给巴纳倒水、仆人给已然是囚禁状态的夫人倒水,还有最后夫妇二人坐在路边喝咖啡。 反复的喝水,有时候并不能解渴…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四):有钱才能任性

  不看演员表都没认出是天使爱美丽的女主角,塔图年长后面相看着挺精明的,不像爱美丽那样傻白甜。 影片从两个女孩子疯玩开始,分享心事,到后来却友谊不再。性格叛逆的女主遵从世俗嫁给了闺蜜的哥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渴望自由的生活而不得,几年里累积了不少负能量,最终对丈夫下手。 丈夫发现真相后为了维护家族名誉和拥有女主的巨额财产在法律上为她开脱,一开始软禁她,之后又放她自由。最后一幕在巴黎街头的露天咖啡馆,丈夫对女主的离去恋恋不舍。编剧把丈夫拍得好温良恭简让。 有钱才能任性。穷N代做错事别指望别人会宽恕你。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五):《寂寞的心灵》

  克劳德·米勒 Claude Miller的编导以及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的表演都差了点意思,完全没有展现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François Mauriac这位“描写痛苦的大师”作品的内涵,一切都更倾向于流水账的叙事。

  反而想看到被低估的大师乔治·弗朗叙 Georges Franju1962年的同著作品,想想埃玛妞·丽娃 Emmanuelle Riva奶奶凭借此片封后威尼斯,加上菲利浦·诺瓦雷 Philippe Noiret,还有年轻的萨米·弗雷 Sami Frey和爱迪丝·斯考博 Edith Scob,无限期待。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六):从来不见你情绪激动的样子。

  没有人能压抑自我,被压抑的天性会拥挤得投射在自己的周围。这个世界会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接受它,并打开枷锁;另一种则是永生的自我放逐,将自己锁在高塔。

  她是个内向的理想主义者,忍耐着生活的平庸与真实,并艰难的活在失望与沮丧之中。她惯性的独自、沉思,并试图抓住脑子里每一个奇怪的想法。思考或许有时并没有需要疑问去解开,而是修补自己构建的梦。她不属于生活,也不属于梦。

  每一刻,她都在忍受着这个世界,压抑着自己对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的向往,就连自己的肌肉都忘记该如何纵情欢笑。或者只有在下毒那一刻,她才终于体会到了一丝解放自我的喜悦。

  如果你活的清高,必将被粗鄙包围。

  如果你活得真实,必将被虚伪包围。

  唯一的出路只有打开围栏。如果你不肯,生活将用另一种方法解放属于造物者的天性,破坏你的肉体,使你死亡并腐烂,一次又一次。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七):没有心灵,谈何寂寞

  三分全给画面,光影里透着一股忧郁的风情,太美。

  但是,看完全篇完全没有看到所谓的寂寞的心灵,甚至都怀疑女主角有没有心灵~~~通俗的说,泰瑞沙就是个白眼狼,完全看不到她身上有任何的闪光点,婚前的虚荣、婚后对丈夫和孩子的冷淡、得知朋友热恋后的嫉妒,这样冷血动物般的人还有资格谈心灵?或者,宽容一点,可以说她是个对未来带有过多浪漫幻想而没有长大的孩子,但不能否认的是,寂寞不过是她任性、自私行径的遮羞布。

  纵使作为奥黛丽塔图的人迷,看完此片感觉如鲠在喉,特别是泰瑞沙行走在巴黎街头露出诡异笑容时。我不由得恶毒的揣测:纵使在巴黎她也不会幸福的。没有心灵,谈何寂寞,顶多是空虚罢了。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八):牢笼

  我经常会恍惚,以前经历过的时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在我的记忆中,随着时间推移,记忆模糊遗忘,以前的事情是否到底存在过,谁也说不清楚,慢慢地很多事情就变成了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秘密。

  这个时空里,只有每一个在人类可知的或者未可知的最小时间单位里的“我”,才是真实的,那一个时间里的“我”死去了,下一个时间单位里的“我”又是全新的,“我”有很多很多个“我”,只有当下那一点点时间的“我”是活着的,真实存在的。就在我眼珠转动的一瞬间,可能在这一点点时间里,就有很多很多个“我”死去了。

  我看了一部非常之“闷”的电影,法国的《寂寞的心灵》,年代感很强,大概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没看懂,也不想看懂,大概就是说一个女人嫁人之后慢慢变老的过程,女人拥有了看似平静幸福的生活,但是没人知道她心里的孤独,变得冷漠极端。

  周围的人都特别投入生活,女人那么格格不入,她不想要这些被安排好的生活,失望冷漠执拗。因为不能投入他们的生活,女人下毒毒害自己的丈夫,被发现后,丈夫家和父亲为了遮掩丑闻将她无罪保释。

  尽管她得到了人们的同情,但她已经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的这一生都将和这些无聊的事捆绑在一起,她拥有的什么都很好,但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如果她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好了,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感觉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她会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所有的规则都是必须遵从的,毫无例外。

  最可怕的是学会飞的鸟又被折断翅膀。

  我为什么要看懂一部电影,我就是看图说话,看到什么说什么。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九):关于抑郁症和自由

  抑郁症有多折磨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些没到那个程度的人只有旁观的资格。

  《寂寞的心灵》,是我在凌晨三点处于失眠状态下找出来看的,没有了解剧情,只凭这影片的名字,我就知道这是我此刻正需要的一部电影,它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着某个凌晨三点,等待有人点击了播放两个字。

  不知道是不是大姨妈推迟的缘故,春天的空气里有一种刺激人发狂的东西,莫名地,就需要处理无处宣泄的情绪,它像一只野兽,住在你的心里,用一双发红的眼睛,窥探着外界的一举一动,然后选择好一个时间,迅速爆发。

  女主一度压抑的情绪,颇具破坏性的情绪,隐藏在她平静地、毫无波澜的表情下。与安情人的暧昧只不过是她对抑郁的转移,信,也只是有去无回。那心中的野兽,终于在大火烧来的时候苏醒,她急于摆脱现状孤注一掷。在东窗事发的时候,她依然是这样平静,就好像这种终结是她想要的,自我毁灭的倾向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没错,这是种病。

  没想到,以家族名誉为重的丈夫贝纳替蓄意谋杀自己的妻子做了伪证,于是女主被软禁在房间,这是她最大的活动范围,她失去了生的意志,每天吸烟、沉思,愈发消瘦,形如槁枯以至于安再次见到她时不由自主地震惊。

  当贝纳向她承诺等安结婚后她就自由的时候,她心花怒放,虽然到嘴角也只是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快乐,她马上就自由了,抑郁症找到了出口,治疗那些败坏的、腐烂的情绪最好的药就是自由。她说,我要去巴黎。

  巴黎,人群,她的笑很自信。

  ————这真的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导演果然是双鱼座,具有双鱼座的纤细和敏感,如此好作品!

  《寂寞的心灵》观后感(十):An Exemplar of the So-Called Provincial Life

  In the midst of watching this movie, I thought to myself:" there must be a lot of people who are just hating Thérèse's guts right now for acting like such a heartlessly indifferent bitch to her saint-like husband and family."

  While I definitely count myself as one of those people, I also resonate so much with Thérèse.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simply not meant to be caged, as Andy Dufresne from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would say. But Thérèse who's such an obvious existentialist has been hunted down, straggled, and suffocated to death time after time in her "idyllic" home setting.

  James Joyce, Ezra Pound and a great number of other modernist writers and artists have been misunderstood a lot because of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 cosmopolitan life. People think that it is their greed and vanity that propelled them to chase after the fame, the monetary success and the fun etc. Yet like Thérèse, they simply want to live life as it is, to truly exist and to embrace the good and bad of this world.

  Cities- a network of entities that have been blamed for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crimes and endless human miseries are also the indispensable gruel for the soul. "Let every emotion become an intoxication", what Thérèse and some of us non-settlers for the so-called peaceful calm provincial life want is simply to plunge into the world and then to live, to exist.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寂寞的心灵》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