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由林奕含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一):愿世界不会再有房思琪
从来没有一口气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读完这样一部特别的文学的经历,特别是我这样读书三心二意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吸引着我。肯定的是不是暴力的黄,而是那么美好的东西一点点在自己的脑海里被作者的文字毁掉。惊异于作者是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女性,竟有那么好的文学造诣。原来这个世界某些人确实在某个领域是具有天分的。差不多的同龄人,原来有人在经历那么多的苦痛,并且以命书写,永远停留在了2017。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二):愿下一世的她,心里有光,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这是我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一次阅读。纸上的平静,带来的是纸外的波涛汹涌。 当恶魔将自己包装成了天使,便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但如果没有文学呢? 他以文学的名义,将自己的罪恶包装成了爱情的样子,在少女的身上得到了发泄与病态的满足。在那一瞬间,向往文学与爱情的少女,不再有着单纯的向往,剩下的只有血泪的控诉与悲剧。当时的少女在成长之后,却只能试着将自己隐藏在文学之下,试着从文学之中得到一丝丝的慰藉。 她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而是根本没有人的孤独。所有的隐喻,对于她而言,都是这世上最为危险的存在。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三):爱
房思琪每一次的时候都会问李老师:“你爱我吗?”她不知道爱是什么,她也说她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成长过,她只是以为,爱就是身体的结合,爱只是身体欢愉后的情话
她也曾问过妈妈为什么让她接触到性教育,而妈妈只是严肃的和她说,你太小了,应该好好读书,可是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教过的,只能用社会的邪恶来补上
从整夜的失眠到精神的恍惚,承受着对自己的怀疑,自责,到最后的疯掉,不只是思琪,还有很多很多的受害者,“李老师”这样的人固然是禽兽,也必然会收到法律的制裁
父母也脱不了干系,只是一味的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可是同时她们要面临的感情也会成为她们人生的一大考验。所以我只是希望父母不要为谈到性教育而觉得羞耻,早一点普及,少一点伤害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四):【绝】
这是一本让人痛苦逐渐递增的书,以震惊开头,压抑窒息结尾,你会在每个段落反复身临其境作者的痛苦,尽管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相同的事情,绝对抽象又形象的比喻,绝对意想不到的文笔雕刻,绝无此人,具体是文学作品还是小说不加以探讨,这不是我的领域,与我而言这是一部勇敢沉重又值得探讨的作品。
就像作者说的,原来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看到晓奇的那段文字就让我想到了现在的键盘侠,受害者鼓起勇气去诉说的经历让旁观者一遍又一遍撕裂伤口,语言暴力和李国华又有何区别呢?
对于思琪而言,哪里会有光芒呢,那个光芒是李国华拉她下地狱在背后打的手电筒而已,遥控始终在李国华手上。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五):复乐园
这本书我分了两段时间读完的,受自己情绪的影响,加之整个书的基调让人感觉到很压抑,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为女性,因为体力和情感上柔弱的本能,天然与男性存在差距,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受伤之后有时又难以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因此,我一直认为女性的忍受能力是很强的,忍耐着生理上羸弱的苦痛,忍耐这生活上需要你与男性一样去拼搏的压力,有些忍耐会让你变的更加的坚强。然而,对于欺凌、不公、甚至是有的人单纯的因为你的忍耐而占便宜,这是一定需要反抗的。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希望你和我有生气的勇气。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六):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用了两天分了两次。在末尾看完林在婚礼上的致词看了妈妈写给十岁女儿的信。我今忍不住抽泣。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幼儿被性侵的可怖请让我更不安的是文学的善恶……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文学是灵魂的救赎,最后不愉快都可以在这片净土里得到净化。但是我不曾想过,有人会披着文学的伪善去给受害者洗脑,对其进行摧残,我也不曾想到有人会因为永远太多文学的积淀而变得懦弱无法对抗……是的老人们常说多愁善感不是好事,就像钱老太说的一些书不如不读。但我觉得不是,文学本身没有错,那些用文字去做很肮脏事情人才是恶魔,不可以让他们屈服,要有自尊心但是也要敢于直面正义。要学会保护自己,毕竟杀人的利刃也可以抵挡恶魔。致词里林把B说的如此的好,可是为什么最后却还是辞了这人世间呢……也许是我狭隘了,另一个世界也会是个美好的世界吧!愿文学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治愈,愿恶人得应有的惩罚!五星给林希望她的绝唱发挥最极致的光芒!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七):苦光
“怡婷,你才十八岁,你有选择。 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 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 假装思琪从不存在; 假装你从未跟另一个人共享奶嘴、钢琴,从未有另一个人与你有一模一样的胃口和思绪,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 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 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 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 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 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八):二刷,如果她愿意走下云端看看众生相
因为友人的一句话“如果林奕含能从文学的云端走下来,看看底层众生相,也许她能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于是去二刷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顺便看了她的采访
不能否认她在文学上的造诣称得上老天爷赏饭吃,但也不得不承认看她的采访有点累,她要讨论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学生被一个自己崇拜的老师诱奸以后该如何自处?她要讨论的是文学艺术的信仰,当然,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也是遭遇不幸以后自处的一种方式,就像当我们遭遇家庭分裂的不幸,转而讨论两性婚姻这个更大的命题时,能多少得到一点点的安慰,我没有办法判定谁对谁错,我只能说我认同我自己的理解也认同林奕含的选择也同意友人的话
只是有一个问题,当文学回归食色性也:
如果遭遇不幸的并不是林奕含本人,她是否还会为此发声并开始叩问文学的信仰如此大的历史命题?
可能有些政治不正确,但这是我二刷与一刷最直观不同的感受:毕竟从一开始在同龄人中林奕含就是游走在云端的人不是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九):“而我为此道歉”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写的却是无休止的永劫梦魇。精巧妖艳的譬喻永远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绝望。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故事最后,思琪形容枯槁,独自在精神病院里剥香蕉。怡婷把日记翻到会背,把事情当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无法将整个社会的烂疮和唾沫撼动分毫。 有着一张“犊羊”般善良的脸的思琪,善良,懂事,温柔,懦弱,她的纯真在十三岁戛然而止,而风度翩翩的国文老师李国华,继续混迹在体面的交际圈里,仿佛置身事外。 这不是所谓“中年男人诱奸或强暴小女孩”的俗套故事,而是关于“被施暴者爱上诱奸犯”的故事。思琪始终是清醒的,她知道如果不说服自己爱上他,她的人生将转瞬崩塌。 她无法想象,原来“曹衣带水,吴带当风”是那么脏,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崇拜的国文老师,披上道貌岸然的外衣,竟忍心亵渎五千年的诗词歌赋,行肮脏苟且之事,却不忘附庸风雅。 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温良恭俭让,温暖的是体液,良莠的是体力,恭喜的是初血,俭省的是保险套,让步的是人生。可为什么是被施暴者的人生呢?她们那么小,那么纯真,怀着对文学,对诗,对世界的热爱,她们本该拥有最美好的未来。 不敢说我读懂了林奕含,但这个社会,本该不这么漠然。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十):林奕含的“温良恭俭让”——《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书评时间:2020-07-25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林奕含的文笔有些许晦涩难懂,毕竟作为一个从高二就开始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作家来说,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每一个字的隐含之意。该书的“有色”程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没想到一个90后女作家内心竟会有如此震慑人心的控诉,她的人生遭遇可想而知啊!
该书出版后仅仅两个月,林奕含就在家中上吊自杀,这本书也成为了林奕含的绝唱。我们无法想象她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和磨难。看完这本书之后,在B站找到了她结婚时的演讲稿视频,听着林奕含饱含深情的演说,内心不禁也酸涩起来,真的很心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房思琪”们。
之前好像从未读过这种类型的小说,这种乱伦诱奸的题材真的很抨击人心,字里行间满满充斥着作者内心的呐喊。最近读的都是外国推理小说,行文措辞间少有很不易去理解的诸如修辞手法之类的东西。虽然刚刚阅读起来略感吃力,但是这本书真的很震撼我的心灵,让我充分了解到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书中提及到的“月球背面”的事情。
这本书也算对得起林奕含一生的结晶了吧,如果她只是什么都没留下就匆匆离世的话,未免会太可惜了。愿林奕含在那个世界过得幸福快乐~我给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