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
日期:2021-02-07 00:5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是一本由曹卢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读后感(一):醒过来,是成长的标识,更是成长的能力——《少年,醒一醒》读后记

  在已过不惑的年纪读曹卢这本《少年,醒一醒》,实在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应景感。 尽管书中曹卢经常性地使用“老曹”“老曹”的自称,但对于我来说,他实在是一位少年人,更应该称呼为“小曹”。 尽管称呼为“小曹”,但小曹确实有资格写这本《少年,醒一醒》,因为他的特殊职业——大学的班主任,这使得他他确实能始终保持与那些少年们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少年们青春期的思想懵懂和情感的萌动,这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到生动的重要因素。 小曹的这本《少年,醒一醒》,是写给比他自己更年少的少年的,是写给那些身为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的真正少年人的,从情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讲述了少年们的困惑,给出了解决困惑的一些建议和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 作为一名七十年代生人,我真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灵鸡汤”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因为在我的少年时代,“心灵鸡汤”无疑是一个褒义词,有些杂志中都直接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专栏。 不过,我想不知道就对了,说明我们的少年时代已经过去了,时代永远属于是现在的少年们的。但从现在少年们对人生的认知和态度来说,偶尔“喝”一点那些倡导积极向上的“心灵鸡汤”,却又未尝不是一件别有味道的事情。 提到“心灵鸡汤”,就让我想起前几天和读初二的女儿就如何看待这次疫情防控进行的一番讨论。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信息的渠道相比于三十年前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很多事物,在当初的我们不可想见的年龄里,他们早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但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思考会陷入到一个比较狭隘的偏见中——其实,所有人都会在思考中陷入偏见。 有偏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总是在选择和解释自己对周边世界的印象”,但相比成年人那种“历经沧桑”的隐忍,少年们会更加坦然地将自己的偏见表达出来。 把偏见表达出来是一件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少年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狭隘偏见中,而要在思考偏见、表达偏见中突破原本的偏见。如果始终停留在原本的偏见中,就会从偏见陷入到偏执的境地。 突破原本的偏见,并不是说就能达到全知的程度,不过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偏见层面,但一定是要比原本的偏见更为高阶的。我理解,这种从较为狭隘的偏见不断突破,达到更为高阶的偏见的过程,即可命名为成长。 《少年,醒一醒》一书,做的就是这项工作,要达成的也是这一项目标——帮助少年们撩开遮罩在自己眼前的偏见面纱,去看到面纱背后更为宽广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依然还是带着偏见的。 这个撩开面纱的过程,就是“醒一醒”的过程。 如果从“醒一醒”角度来讲,那么这本书的读者就不应该局限于少年,或者说“少年”这个定义,就不应该仅仅以年纪作为标准了。 正如在之前的文字中提到,所有人在思考中都会陷入偏见,而且很多人陷入一种偏见后甚至会一辈子不能将自己“拔”出来。对于这种一辈子不能将自己从一种偏见中“拔”出来的人,即便年龄上进入了成年,我们也依然会将他们视为“少年”甚至是“婴儿”。 偏见不可避免也无法彻底去除,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过是在不同的偏见中流转,但重要的是不能耽于一种偏见中,或始终处于阶位较低的偏见中。比如书中在《小时候考试要奖励,长大了做事还得先要奖励吗》一章中说到:“许多小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会为了奖励而做事,考试要是考到100分就能买喜欢的玩具,所以才有了好好复习的动力……”,但随着慢慢长大,这种“奖励机制取消了”,很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中这个被取消了的奖励机制中走出来。这就是被一种很狭隘的偏见给束缚了,成为了小曹在书中写到的“一头为了胡萝卜而不断向前走的驴”。 “你的观念你的行为模式如影随形,是过去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学会与自己抗争并和解,是心灵的长征。”长征中,我们并没有从偏见中摆脱出来,却始终在向着更高的方向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少年,醒一醒》这本书,它可能就是在想少年们指出一条向着更高方向前行的道路,让少年们能在未上路或正在路途中时看一看前方的风景。 当然,它本身也是一种偏见,所以它指出的只是万千前行道路之一,真正的成长还需要少年们自己醒过来、自己趟过去。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读后感(二):《少年,醒一醒》——了解自己、看清未来、看到希望!

年轻人,他们有最好的时光,有最令人羡慕的青春,他们也许在大学的讲堂里充实着自己,也许走出校门在实习岗位上磨炼着自己。他们充满了热情与朝气,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无论是在“象牙塔”还是现实世界,他们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会遇到困惑、挫折和打击,该如何面对、如何应对,我想,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少年,醒一醒》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辅导员、青年作家曹卢的作品,也是他继《也许事实不是那样》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可能你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看他的书,都对他还不够了解,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朋友、他的学生认识他。

曹卢,大学辅导员、公众号作者、作家,他精力充沛,有着丰富的生活,工作、写文、录电台、旅游。在别人眼中,他是很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是一台不会停止供暖的“中央空调”,是打开总会有惊喜发现的“百宝箱”,是学生心中“没有教过我却教我最多的老师”,是世故却依然有棱角,只进退但依旧行事果敢,知人性复杂却还愿赤诚温暖的卢哥。

《少年,醒一醒》是写给95后、00后的散文集,围绕目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谊,关于青春,关于初入职场的为人处世的人生困惑、迷惘。作者从自己和学生们生活中发生过且常常发生的现实事件说起,提出观点并进行探讨,在幽默风趣的阐述与吐槽中引发青年人的共鸣。

很喜欢那段关于“无用”的探讨,没错,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真正的预言家,所以我们永远不能预测到底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那我们做事要如何去评判,又或者说这种评判究竟还有没有意义。这让我想起这样一段话“我读过了很多的书,也确实忘记了很多。就像孩子时吃过的食物,虽然绝大多数已经忘记了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化作了我的血肉筋骨,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记不清是谁说过的了,却被我一直收藏在手机里。没错,就像读书这件事一样,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其实从长远里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不都是为你积极面对未来挑战在积累经验呢?毕竟,我们要承认,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既然如此,就把手中的事情做好吧,对生活充满热爱不留余地地认真与专注。

作者也探讨了什么是成熟。成熟,不只是大学毕业的学业有成,也不只是参加工作的经济独立,它也包含了我们与父母相处、与朋友相处、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的态度。成熟,是找到生活的意义、拼搏的意义,你要明白,抛下多少豪言壮语,都不如走出那一小步;要明白想要有“三心二意”的能力,更要有“一心一”意的专注;要明白越是亲近的人越要处理好关心、控制和信任的关系;要学会以成熟独立的面目与过去和解,去体贴一下渐渐衰老的父母;要学会用理性去控制情绪;要努力在艰难的时刻再坚强一点,在绝望的刹那再坚持一下……

李诞老师在书里说“今天起,让自己开心一点吧。因为人间不值得。”这句话被解读过无数个版本,而我,更愿意这样去解读:尽管有挫折、有打击,有太多的有心无力,有太多的垂头丧气,但还是要让自己开心一点吧,因为人间不值得,不值得因为一片乌云,永远放弃太阳。人间是这样的美好,阳光灿烂,清风徐徐,不值得让自己一直陷入泥泞里,不值得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过去,我们值得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未来,只要我们不曾停下脚步。

年轻人,有着让人羡慕的青春,希望你们了解自己、看清未来、看到希望!

2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读后感(三):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

  

读完《少年,醒一醒》,说来奇怪,明明有那么多好的句子,明明有那么多发人深省的道理,我的脑子里就只剩下一句“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

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即使此刻的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很会控制情绪的人,所以,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想过,在自己的境遇并不好的时候,我还会有精力去关注别人的幸福生活,甚至表示祝贺。但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果然,我也太狭小了。因为即使我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我也依旧无法割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依旧要生活,既然要生活,便肯定离不开与人交往,所以,我依然要对别人说一句:“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

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因为世界循环,我们总在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呀!世界是一个圆,所以,我觉得,人生也是一个圆,而且这个圆可能还不大,不然我们怎么会总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起落落起起起落落落落落起落落起呢?是真的,所以你或许也听到别人对你说过:“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但是你可能没怎么注意,但是,当你对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格外的注意到这句话。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对于生活的关注点,因为想开一点,好像什么事自己总要经历的嘛!早晚而已。

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因为我也希望我也能很好。对于别人的好,我们肯定会羡慕,但是说出这句话以后,好像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它会促使你努力改变现状。比如,自己被辞职的时候,朋友刚好被录用,你说一句“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也许你会放弃原来打算放纵自己的想法,而是觉得我也行的,努力干吧!

其实,我觉得“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就是这本书的精髓,因为无论是爱情,事业还是生活,一定会有两个主体的,那就是“你”和“我”。“我”可以是被爱的人也可以是爱人的人,可以是上司也可以是职场新人,可以是自己本人也可以是别人。如果我们这样读这句话“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那么它是对别人的祝贺,如果我们这样读这句话“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那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定程度上的激励呢?在这个过程中,有“你”也有“我”,组合在一起,你我不就是这本书嘛?

最后,我想简单叙述一下,如果我给这本书打分,我会打五分之四分半,因为这本书首先它与我看到的其他书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它有很多序与跋,作者解释为“凑字数”,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些序与跋,我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老曹”,很不错的!还有一点就是里面的有一些文章真的是让我醍醐灌顶,虽然也有可能是我涉世未深啊(今年的18)。比如《请时刻想着爱他,而不是他爱我》(一个人跑去喝醉不是明摆着的试探吗?只不过这种试探带上了一种要挟的意味。);《没你瞎操心,说不定活的更好》(什么是瞎操心了?是你不仅要给建议,还希望他执行。他要是不这么做,你还得生气,然后再隔三差五问上一句:哎,你那事儿按我说的做了没,我说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去做呢?你要是按我说的做事情能搞成现在这样?);《阳光照不到的金子,你还是块石头》(人比金子珍贵,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金子只能在黑暗里等阳光,而人却能去寻找阳光。);《都快失业了,你还在考虑职场人情》(对于利益无关的对象,不要觉得别人的创意,你用了就盗取了别人的知识成果。供职于一个公司,如果好的创意能够被更好的利用,而发挥更大的价值,那不是一件好事儿吗?)

最后的最后,附上我的好句嗷!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读后感(四):少年的可能和不可能,都是山河远阔—读《少年,醒一醒》

  1.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眼前这个少年 还是最初那张脸 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歌曲《少年》 词/曲梦然 进入12月,人们祝福着一群人:归来仍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播放着这首歌,哼唱着这首歌,为他们送行。他们带着大红花,穿着绿军装。 还有一群人,跟他们是同龄人,只是这群人的服装色彩丰富,生活自由自在。 这两群人的青春分别绽放在训练场和教室。前者的生活有序到时间以分钟计,连水杯怎么摆放都有规定。后者的生活放飞到终于可以自由自在、萍踪侠影。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军人和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同样是95后甚至是00后。 曾经80后被60后和70后看做是“垮掉的一代”,如今的95后和00后又被80后和70后看做是“迷茫的一代”。那么,有本书就是专门写给迷茫的这代人看的,也是写给想了解95后和00后的人看的。 写这本书的人跟他们朝夕相处,具有多重身份,可以不夸张地说,是最了解00后和95后的人。他就是同济大学辅导员曹卢,他写了一本书叫《少年,醒一醒》,由作家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

  2.非典型人民教师的斜杠生涯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歌曲《牵手 》 词/曲:李子恒 原唱:苏芮 曹卢是不折不扣的同济人。家在同济新村,幼年上同济幼儿园,小学读同济小学,初中在铁岭中学的“同济班”,高中的杨浦高级中学与同济大学墙挨墙。本科读的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研究生还是在同济大学,毕业留校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辅导员。 如果你以为曹卢的身份就是专一个“同济人”这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曹卢是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 曹卢是大学教师,也是青年作家。他是学生口中的“大森哥”,他是网友眼中的网红辅导员,他是媒体人眼中的汽车人。甚至有出版社出版的编辑期待有一天曹卢的斜杠后面再加一个“编辑”的身份。人们还称他是“小太阳”,因为他常常温暖他人。 他办微信公众号、做电台、录视频、开直播、写书……目前已经出版了两本书。 曹卢的微信公众号有20万粉丝,他创办的网络电台“大森电台”已播出300多期,播放下载几十万次。 曹卢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靠近他的学生,去深入了解95后和00后,他迎接质疑的目光,他更坚定陪伴学生,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少年”。 于是,有了这本《少年,醒一醒》。

  3.悲悯地呐喊:醒一醒

  大学能教会你些什么?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大学不只是用来比智商的,未来由我做主。不要被自己的畏惧和现实禁锢住,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你自己。 —大森微语录 《少年,醒一醒》是一本散文集或者说随笔集。从当前大学和大学生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没有什么大道理,都是一个一个曹卢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或者是他对一些现象的思考和总结。但是就这些并不波澜壮阔的碎碎念,却在不经意间感动着读者,引起读者的思考。这本书有几点还是很打动我的。 每一篇结尾的小鸡汤,又暖又靓。 第一章“爱情,醒一醒”中的几个结尾。 “愿你们都爱且被爱,心中圆满。” “愿你和你的伴侣,相互依偎而又各自独立。” “请把爱情想成一种优美的状态,它并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万事万物,有始有终,自生自灭。” “我不怕一辈子单身,只怕无意义而疲惫的恋爱磨灭了心中最后的火花,担心恋爱状态沦落为庸常。” “新的一年,要加油遇到一个能够一起疯一起笑的人啊!” 这样的结尾明艳而又温暖,让人回味,引人思考。 这些结尾,就像曹卢本人一样,散发着小太阳的光芒。 辨析这繁复的人世间和人间世 曹卢用自己对人生人性个社会现象的一些思考来启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如何去辨析这繁复的人世间和人间世。 他会告诉学生要远离那些以“有用”来衡量你的一切的人。因为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是日后某个机遇的地基。今天“有用”的标准可能就是明天的无用。与其思考有用无用,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 曹卢还告诉学生: 读书,是件有用的而且是有温度的小事。 他也会说毒鸡汤,比如“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你还是块石头。” 得意的笑,深刻的思 总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你可以当作是学生们的大森哥的碎碎念,也可以看做是一位负责的班主任、辅导员递给学生们的一根风筝线,他怕他们飞得太高而遗失了方向感。他更希望他们飞得又高又稳。

  书中随时可见一些悲悯的人文思想,也有80后斜杠青年的种种“不安分”的想法。 这就是斜杠青年曹卢的第二本书《少年,醒一醒》。书中有曹卢对爱情的思考,对学生的警醒,对大学对教育的反思,更有对少年对未来的期望。 也许,前雷神突击队队员杨远,在他少年时代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正好跟曹卢写这本书的初衷,有种奇妙的契合。 把这句话送给祖国的少年们。 雄鹰展翅高空飞,搏击长空终不悔。 —杨远(前雷神突击队队员)

  我是 @青衣的书影世界 说书影,聊情感,与你洞见人生人性。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醒一醒吧,少年!)》读后感(五):《少年,醒一醒》:同济大学“正能量”辅导员曹卢,解读90和00后青春迷茫

  

文/石墨杨(shimoyang)

我听过畅叫扬疾,也听过鸦雀无声。我看过车水马龙,也看过蛛网尘封。我尝过三牲五鼎,也尝过残羹冷炙。我想过许多可能,也想过许多不可能。

闲居深山,觥筹交错。开怀大笑,泪眼婆娑。水天一色,戈壁沙漠。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看完作家出版社编辑李夏写给曹卢《少年,醒一醒》的序,这段抚慰心灵的文字,心如熨帖。

李夏说他们是挚友,他说两人能像郭德纲和于谦,这“两口子”一样,做彼此最不可动摇的搭档。

他给曹卢说:“您只管写,我给您捧着。您是角儿,我是你曹卢背后的男人!”

曹卢这本《少年,醒一醒》到底带给小伙伴那些惊喜呢?我先一睹为快。

先看看曹卢何许人也?

曹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辅导员,学生口中的卢哥,自称为“正能量”辅导员,同事口中的“网红”辅导员。

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有一位毕业工作两年,就已经在学生中圈粉无数的明星辅导员:他自诩为一名“热衷于自媒体的潮男”,一名“热爱学生工作、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年人民’教师”。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24小时不停旋转。他就是曹卢。

从文字、图片到音乐、电台、视频、直播,曹卢均有所涉猎,他用“接地气”的方式做辅导员工作,为众多的“95后”大学生指点迷津。

公众号《曹老师不思议》主理人,荔枝电台《曹不思议》专属DJ。

这本书是曹卢留校五年来,经历了上千位“90后”,洞悉当年青年的所思所想,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受“90后”喜爱的处世之道。

《少年,醒一醒》属于原创不严肃文学,文字有曹老师鲜明的个人风格,有点心灵鸡汤的调调,却能触及职场百态,还有独立旅行指南和轻奢生活态度。

在“爱情,醒一醒”中有个故事,如果你当我的BF,你会带我坐头等舱吗?

他或许爱你,只是喜欢你的殷勤陪伴。他会喜欢这个世间的很多人,像是喜欢一朵好看的玫瑰,但是你不是独一无二的那个。

曹卢老师告诉你,你遇到了渣男,其实判断一个人是否爱你,你要醒一醒,因为他或许就是想撩你、想睡你、想找刺激、想春风十里……

如果运气好,糊里糊涂,勉勉强强彼此忍耐,相伴一生。唯独不会爱你。

拜伦曾说“为爱而爱,是神;为被爱而爱,是人。”愿你终遇良人,心得圆满。

曹卢是辅导员,他引导学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经历和大学生的故事触动你,让你能欣然接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年少,醒一醒”中曹卢建议年轻人,远离那些以“有用”来衡量你的一切的人。

“你又不打算申请研究生,那么努力复习有什么用?”

“读了反正也会忘,你看书有什么用?”

“以后又不当画家,你学画画有什么用?”

“又没喜欢的人要追,减肥化妆有什么用?”

曹卢给你的建议:远离所有那些以“有用”来衡量你的一切所作所为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去尝试、不去认真,就有用了吗?你想要轻松,想要简单,想要一蹴而就功成名就,可是生活原本就不容易。

蔡康永在《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是要英文好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得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既然如此,就把手边的事都做好吧,不用去考虑太远,反正你也不会算命。认真的人,做什么事都是认真的。

在这个越来越功利浮躁也越来越疲惫无力的时代,不留余地的认真与专注,是我们对抗“丧文化”的最后一把利刃。

在未来,醒一醒中,曹老师建议,你跳槽之前先对自己说三遍:哪里都不好混。

有个段子,白居易16岁时去长安,顾况看了他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后来看了他的诗,立马改口:“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干工作不能抱着“混”的心态,无论在哪里,都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混不下去。

很多年轻人选择逃避,无论怎么逃,都逃不开自己的无能为力。

所以跳槽,三思而后行,时刻要想着怎么才能成为在哪里都优秀的人。

曹卢身上有很多标签,称呼也不少,曹老师、曹大森、曹网红、老曹……

曹卢是一台不会停止供暖的“中央空调”。他对学生、对朋友、对同事、对客户。都在时刻散发爱的光芒,仿佛他们的贴心小棉袄。

曹卢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老师、作家、旅行家、生活家……他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不是空洞的讲大而空的道理,他向善、天真、如一束光充满生命活力。

曹卢说:“我只是讲出了我的看法,你可以选择不认同、不接受。”

这样的亲和力,赢得了越来越多学子的青睐。通过微信公众号,曹卢阐释的大量关于人生、学习、生活等话题的见解,也激发了学生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文笔活泼轻快、字里行间溢满真诚,又分寸拿捏适度,渐渐地,学生们愿意向曹卢敞开心扉。

我们身边没有蔡康永,可是还有曹卢。想认识曹卢,可以翻翻这本《少年,醒一醒》。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少年,醒一醒(迷茫的95后、00后高校学生们,睁开惺忪的睡眼,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