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26 00:3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锦集

  《蝙蝠侠:灭族之灾》是一本由[美] 斯科特·斯奈德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 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蝙蝠侠:灭族之灾》精选点评:

  ●封面做得有点意思,蝙蝠家族最终还是出现了裂痕。

  ●完美,这个小丑的故事甩开《致命玩笑》10条街

  ●蝙蝠群英会全体出动!二桶居然也出来了!感动!

  ●作画太美了!!!!!!剧情的话,看得快掉san了……

  ●小丑和蝙蝠侠才是真正相爱相杀的一对,就像雷神和洛基。另外本书的翻译有点问题,有些句子都无法读通顺。

  ●这本为了凸显小丑的强大,把其他角色都弱化得很厉害。感觉抱着既然读者喜欢看蝙蝠侠和小丑对决,那就构造个这样的故事吧。有点过于夸张了。

  ●you complete me,my king. 估计蝙蝠侠干掉丑爷的唯一方式就是自杀了。

  ●丑爷都要杀你全家了,你还铁了心护着他,也许这就是真爱吧。

  ●虎头蛇尾

  ●这一部小丑的筵席简直绝了!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一):丑爷疯狂的爱

  

别称:"蝙蝠侠—阿卡姆之王"或“蝙蝠,坐下”。

Joker:“我知道你是谁蝙蝠侠,但我并不关心。我设计残忍疯狂变态的犯罪计划引诱你前来,让你身陷其中,然后我只要享受过程,等待你又一次击败我。但我知道,是我成就了你,这种隐秘的成就感使我疯狂。”蝙蝠侠他知道吗?不,他一点也不知道。但如果他知道呢?

也可以看作是丑爷认为自己被小瞧后的疯狂报复,用自损1000产生的强大心理魔法,成功分裂了蝙蝠家族,让老爷毫发无伤同时备受心灵折磨,产生子我怀疑,(既然你摘下面具跟我讲话,我就让你看看这样做的后果)。但布鲁斯,虽然肯定不是小丑洗脑的说法,他又在想什么,为什么要去找小丑,这又谁知道呢?连他自己也搞不明白吧。

— — — —以下重点— — — —

看了《蝙蝠侠:欧罗巴》后,对「灭族之灾」也有了新的理解:老爷为什么脑抽以布鲁斯的身份去找小丑?因为潜意识他认同他为对手!

而小丑是报复吗?不!

丑爷是用充满爱意的方式回应!先是揭去了自己的脸皮!(只因为蝙蝠用布鲁斯的身份没戴面具);然后苦心建立阿卡姆之宫,愚弄谜语人双面人企鹅人一起表演,打造荒诞的蝙蝠王者归来,却没放他们一个跑,不给老爷添麻烦;最后绑架蝙蝠家族甚至阿福,上演精心设计的惊吓玩笑,让他们毫发未伤体验免费的惊恐刺激!真是不顾一切疯狂的爱yi~表达啊!以后看蝙蝠侠可能看不出什么内涵了,太肤浅了。但确实,脊背微凉,很有內味!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二):一部缝缝补补的佳作

  世图出品的DC和漫威引进系列,一向都是质量上乘或者影响深远的作品。比如《致命玩笑》以及《V字仇杀队》这样的传世经典,还有《不义联盟》这样十分不推荐阅读但还是非常出名而且有影响力的作品。

  《灭族之灾》也不例外。

  故事从小丑重返哥谭开始,再在小丑坠下悬崖后结束,剧情上紧凑而略显粗糙。由于本书是从刊物连载中截取而来,所以这种毛病很难避免。多亏了乔克(画师)和詹姆斯·提利昂四世(编剧)的补充作画,我们在阅读时才能避免那种快速进行剧情的撕裂感。

  (看来这位画师对于小丑的癫狂风格很有表现力——这就是他为什么能hold住《狂笑之蝠》奇异又疯狂剧情的原因)

  首先,世图的封面设计非常好。一层透明塑料上的小丑脸皮下包裹着血肉模糊的肌肉和筋脉,很有冲击力——可惜在封底这种设计并没有贯彻到底。

  其次,翻译。翻译本身略显生硬,已经接近到了影响阅读的程度。小丑的痴言疯语在这样的翻译下更加令人费解,尤其是“家庭聚餐”部分。

  然后是作品本身。

  新52主体故事线下的小丑更加不计后果,疯狂而残忍。但是蝙蝠有时则显得优柔寡断,有时甚至固执而幼稚——这也是故事开头蝙蝠处处陷于被动的原因。在小丑从哥谭警局里拿走自己的脸皮后,蝙蝠一直在努力想跟上小丑的思路和脚步,努力想判断出小丑下一步的行动,却总是慢了不止半拍。哥谭警局的团灭、戈登的命悬一线、市长警卫的中毒、哈莉短暂出场带来的监禁play、当然还有我们喜闻乐见的阿福挨揍都透露出了小丑在更强,蝙蝠在变弱这种主题。在故事最后,小丑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暗算整个蝙蝠家族,还能以此要挟老爷坐上“哥谭之王的电流王座”,让人着实有点不可思议。然而,既然我们都习惯了主角在穷途末路突然的杀手锏,那蝙蝠准确地充当了一回家庭消防员也不足为奇……只是相比于之前的漫长铺垫来看,这样并不非常激荡,也并不令人有印象的高潮有些乏力。

  总的来说,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只能算得上优良。突然插入的、完全不同的画风,以及太过于死板的翻译,还有不能太细细品味的剧情,拼凑出了这部缝缝补补的作品——当然,它并非一无是处。在诸多丑蝙故事中,这部作品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不上不下。毫无疑问这是部不错的作品,但也只能说塌“不错”。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三):不如你们跳支舞吧

  .

  在超级英雄的世界里,宿敌是不变的命运。虽然每个英雄都有一对长长的敌人名单,但是只有一个是会和他纠缠终身的。这个敌人也许不是能力最强的,但必然是最了解他的那个。例如超人和卢瑟,例如蝙蝠侠和小丑。

  蒙面英雄的最大迷点就是他们的身份,这也是他们最迫切去守护的秘密,因为一旦他们的身份暴露,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危险,更可怕的是敌人会给他们所爱的人带去的危险:《终极战队2》里鹰眼一家被杀害、《不义联盟》里小丑挟持路易斯莱恩、《内战》里梅姨遭受枪击……放佛形成了一种套路,当你斗不过你的敌人时,那么就利用伤害敌人的家人来伤害他。但是,对于蝙蝠侠,小丑不会这么做。

  用蝙蝠侠的原话:“他不关心我面具下的身份,也永远不会去关心。他甚至都无法开头谈论布鲁斯韦恩这个人。那会毁了他的乐趣。”有一种疯狂,叫做小丑,在《致命玩笑》里,小丑把他和蝙蝠侠形容成两个疯子,两个走在灯光铺成的路上的疯子。所以,他在乎的,是蝙蝠侠这个可以和他一起疯的身份,而不是蝙蝠侠面具下的布鲁斯韦恩。

  故事的开篇似曾相识,在《小丑》里,小丑回来了,把整个城市带入了疯狂,最后蝙蝠侠只出现了几格,小丑就狼狈而逃。而在《灭族之灾》里,小丑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冲着蝙蝠侠来的,他要为蝙蝠侠办一场盛大的PARTY,这场盛宴的佳肴就是蝙蝠家族。这就是小丑的能力,他毫无理由的疯狂,每一次都让企鹅人、谜语人、双面人这些大鳄们沦为配角。而唯一能够当他对手的,只有蝙蝠侠。

  在小丑的世界里,蝙蝠侠和他是同一类人。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想尽方法让蝙蝠侠变得孤独、屡次逼迫蝙蝠侠犯下罪恶,他想让蝙蝠侠触碰疯狂的那条底线——超级英雄总是打败敌人,却不选择杀害,一次一次让敌人反复的犯罪,并不是他们不想彻底根绝罪恶,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事情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这就是“滑坡理论”。《不义联盟》里,超人迈出了这一步,从此走上了不义之路;《绝对权力》里,四处杀伐的世界最佳拍档更是组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绝对权力。这就是小丑想要看的样子,他想把蝙蝠侠逼得疯狂。

  故事的最后同样似曾相识,蝙蝠侠再次击败了小丑,可是我们都知道,小丑,还会回来的。我们期待着,他们再一次的精彩共舞,HA!

  :《X特遣队》里,哈莉奎因逃离自杀小队,寻找小丑,却只找到了小丑留在警察局的脸皮,这里她终于等到了。割脸皮那一幕,心疼死我了,还是小丑这次真的只是开了个玩笑。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四):灭族之灾

  “《灭族之灾》将作为最佳的小丑故事之一被载入史册。”――渴望在线。

  斯科特,斯奈德著,格雷格,卡普洛绘的一本小丑故事。本书主要讲了新52中小丑回归的故事。

开头描绘了戈登和布劳克的对话,同时也为下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这本漫画在角色塑造方面十分成功,戈登是个藏烟的父亲,蝙蝠侠内心的愤怒,以及小丑对蝙蝠侠的“爱”。

  该书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使人物更真实,更立体。蝙蝠侠也不再是战无不胜, 在后面,蝙蝠侠去了阿克汉姆疯人院寻找小丑,却被攻击的遍体鳞伤,使他更加凡人化。

然后,小丑带走了阿尔弗雷德,图为蝙蝠侠与夜翼的交淡,使得蝙蝠侠形象更立体化。最后,小丑的聚会被老爷打断,小丑逃跑了,老爷追了上去。

  而小丑的塑造也十分完美,他对蝙蝠侠的爱让其不知所措,以至于只能被动。

随后讲述的小丑牌的故事。让人物更丰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蝙蝠侠:灭族之灾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