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25 00:4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是一本由塞涅卡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精选点评:

  ●类似于书信杂文,一开始感觉还可以,虽简单却引人深思。但之后,内容有些许重复,且过于混乱。而且只要想到塞涅卡的所作所为,实再是难以。。。如苏格拉底所言 美德即知识,如果知而不行就等于不知,塞涅卡的行为表明他并没有真正知,(站着说话不腰疼)

  ●超级喜欢

  ●很好看 很富有哲理 读起来妙趣横生!

  ●还行吧,有些地方不太认同,现在说不好,其实主要想看英文的。。。。

  ●一本书分三次啃完,了解了下作者生前,额……

  ●原来我在世界观上更倾向于斯多葛主义者,本书作为书信集个人认为在塞涅卡用箴言还债的前一部分写的尤为出色。

  ●作者自己不配作为一个身体力行的哲学家

  ●大学时读过,内容虽忘记了,但记得比理想国,沉思者易读有趣,因故想起特地去校图书网查了面包。特此纪念,改日重温

  ●我们要学会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心灵鸡汤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读后感(一):倾听命运,顺应自然

  倾听命运,顺应自然

  作者:乡村土狼2010-05-05 08:22:16

  顺应自然吧,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缺少工匠了,自然的愿望是要我们不为这些东西而忙碌。塞内卡的面包里,装满了他的幸福生活,因为他满足于他已经拥有的面包,而还不在意他是否能得到黄油。

  顺应自然确实能给内心带来宁静,而宁静确实是我们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物质社会所追求的精神目标。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对物质生活还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人类欲望的膨胀,还是精神生活的空虚?无论如何,养成“顺应自然,善待自己”的良好习惯,过有节制、有规律的生活,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件好事。

  顺应自然也是要善待自然,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自然。如果你没有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你不会贪婪地无止境地从自然中索取,而是科学、合理地与自然相处。自然也会善待人类:大地是仁慈的,天空是宽阔的,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是珍贵的。

  当然,如同作者提出的“过分依赖别人相当于失去自我”。对自然的过分顺应不也应该如此?作者的“宿命论”、“有神论”的观点还值得我们批判与警醒。作为罗马的贵族阶层,要善待奴隶是对的,只是他们内心中还是把贵族和奴隶按阶层的差别区分开了。

  关于书的质量,特别是翻译的质量,还需要说一句,真理反映智慧,体现在言词上,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斗胆说一句该书的翻译不尽人意,很多地方都是通而不顺。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读后感(二):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散步。机缘仿佛总以我的愿望而出现。那个离外滩仅仅几百米远的一条典型的上海街道里。那些穿过了一排一排褐色书架的日光灯的光晕投射在了我正在经过的路面上。木制的门框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被人打理过。也许正因为这简陋的门框,使我恰恰认为这门里的一切会是它内容的丰富。使我不致一看就顿觉索然无味。如果不是我在这冬天的夜晚忽然想寻找一种更朴素和简单的温暖,我也许会与这个不起眼的书店擦肩而过。

  书店很宽敞并且有两层楼的空间。那时离我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刚好三个月。我还是惯性地一直在心里回味着那一趟旅行。并正对自己以前关于欧洲书籍的阅读量耿耿于怀。另我意外的是,那里几乎一半的书架上,摆满了欧洲艺术和文学书籍。这种意外又以另一个发现而更觉机缘巧合。曾经收集过关于古罗马两位哲学家的读物。《马上沉思录》和《有节制的生活》。正缺了一本便是我眼前的《面包里的幸福人生》。这本书是古罗马的哲学家塞涅卡的书信作品。这位哲学家,在晚年信奉斯多葛学派。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他曾经是古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而最后竟被赐死在这位残忍暴君的手下。

  我向来对宗教和信仰深感神圣。阅读圣经并珍藏了不同版本。略知塞涅卡的言论对于圣经的影响。这位被冠以“基督教教父”的哲学家成为了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尽人皆知的人物。《面包里的幸福人生》的书名就饶有趣味,可惜一直未曾有机缘收录。而论文字只是塞涅卡在哲学理论里的只字片语,比不上他的《三论》来得学术。但却因了所有文字皆选自他写给朋友的书信。让我更为迷恋这种自然表达的趣味性。而不是读来晦涩难懂。这也正与他顺应自然的哲学论调相得益彰。

  塞涅卡之前派生的大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伊壁鸠鲁。他在这些书信中不断地引用伊壁鸠鲁的极多论点诠释他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学派不同,但是塞涅卡仍旧谦虚地毕恭毕敬地引用。他在<论人生之路>篇中诙谐地对他的朋友说明:“你很可能想要知道我什么要摘引这么多伊壁鸠鲁的精采言论,而不摘引自己学派作家的。但你为什么要以为这些言论只是属于伊壁鸠鲁,而不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呢?想想看,有多少诗人说着哲人说过的或应该说过的话!” 所以哲学理论没有谁比谁更精准,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是否就是哲学家的美德和智慧所在呢?就像哲学一词的希腊语意即为“爱智慧”。我想说的是经过了那么多的年代。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情境里,运用自己的智慧传达着不同论点,均各自成体系,绝对不能以一人之言盖众家之言。而塞涅卡许是从自然的法则中参透了这种集众家之长的智慧。

  在上海有点寒意的冬夜里。街道逐渐平静。人心在每天忙碌之后也会自然平静。但我深知曾经的我们,也都全然不知忙碌和平静的界限如何跨越。也自会找一套理论为自己的忙碌和拖沓辩解。

  塞涅卡道破这界限自有一套有点煽情的评价。他不赞成始终忙忙碌碌和始终疲疲沓沓的人。他认为前者以匆忙为乐事并非勤勉,而只是一颗被追逐着的心的不平静的活力。而后者对一切活动都感到厌倦,这种心境也不是真正的宁静,而是一种没有骨气的惰性。而真正需要的是上述两种态度的均衡结合。去问大自然,它会告诉你:她既创造了白天,也创造了黑夜。塞涅卡就是这样一位用最自然和精准的语言创造了无限趣味的哲学思想家。

  我还不得不提的是他在〈论七艺〉中类似无病呻吟状的调侃。而正是这种不经意的调侃,倏忽之间,让我们明白智慧与学习艺术的最高境界。

  “对音乐学者,我会说,你教我低音与高音怎样达到和谐,或者教我为什么发出不同乐声的琴弦能奏出和声,可我宁愿你能给我的大脑带来些和谐,我宁愿你能使我的思绪产生和声。你指给我看是哪些琴键弹出哀愁的乐声,可我宁愿你给我指点,当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与我作对时,我怎样才能不发出哀愁之调。”我想于平常人来说断然不会将这种冷幽默拿捏至如斯境界。

  也许我们接受过尼采,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拜读过蒙田的随笔集。还没有时间去聆听一下这位出自公元前古罗马的哲学家塞涅卡诙谐和智慧的语言。但是完全有理由让自己相信,自古至今没有哪一时期的哲学家可以精准得道尽世间沧桑,登上哲学的最高殿堂。但是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使他的思想具有更大的趣味性。在这点上,塞涅卡自然成为了我为之喝彩的哲学家。就像对于罗马那座城池,在我的心中,依旧是古老的万神殿让我久不能释怀。

  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有时候它的美妙之处并不在于被描绘得精准,而在于画面的趣味。描写的精准可以由功夫得来,这趣味才大概是创作者的自然天成吧。

  刊于《读品》69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读后感(三):片断札记:命运·幸福

  读完了塞内加的《面包里的幸福生活》,虽然还是读得潦草,不过总算在假期结束前又完成一本自己预定的功课,感觉还是相当的欣慰。前几天读《生活的智慧》,讲的多是伦理层面的问题,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面对生活的具体态度,这本显然哲理性要强很多,也抽象很多。我知道Seneca提倡“顺应自然生活”,也有许多面对挫折不幸应对的哲学思想,但是当自己真的情绪陷入低落,我发现自己还是很难把这些哲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至少在情绪激动的当时,我并不能冷静下来思考。

  我先说说我对塞内加思想的一些印象。说实话,《哲学的慰藉》算是白读了……

  塞内加认为智者应该满足于维持生活的最低要求,多余的要求不是必需的,而是属于奢侈享受,应该加以摒弃。所谓维持生活的最低要求,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条件,这些都是自然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我们想象一下,任何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只要离开它,我们仍然可以生活,那么它就不是必需的。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要求可以大大降低——财富、名誉、地位……一切都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甚至对于朋友,智者的态度也是顺其自然。没有朋友,我们仍然可以生活。朋友的离开不必过于难过,因为我们会有新的朋友填补他留下的空缺。面对死亡,我们也应该坦然,甚至感觉欢喜。因为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其实是一样的……

  他的思想感觉上有点象老庄的超然物外,无欲无求,追求朴实简单的生活。他所欣赏的是苏格拉底一生面对贫困和折磨甚至死亡时的情绪冷静、表情波澜不惊。说实话,这不是我特别欣赏的思想。我一直认为人无须压抑自己的痛苦,即使眼泪不解决问题本身,它也可以让我们暂时地发泄情绪。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压抑自己的人性,这必然不是幸福。或许哲人的确是和我们不同的,他一遍遍说服别人相信的同时,对于应对痛苦的这种思想恐怕也早已深入他心了。这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境界。

  前两天我把MSN上我的NICK改成了“生活就像一个大大的洋葱”。因为我发现,我流着眼泪剥开一层又一层,却始终不知道尽头等待我的究竟是什么。我总以为自己越来越接近生活的真实,却发现我越来越不了解生活的真谛。我终于承认,经过那么多年,我始终还是那个躲在黑暗里偷偷哭泣的女孩。我总以为未来会越来越好,可是生活的现实却并不如此。为什么我会一次次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一无所知的将来?当时光飞逝,当年的小女孩长大成人,却发现自己期待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生活虽然一直在变化,却没有变得更加美好。塞内加说:“野生动物只逃离它们眼下实际看到的危险,一旦危险过去,也就不再担心。但我们却既为过去的事受苦,又为将来的事着急。没有一个人能够把他们的不幸局限于现在。”过去的我只是盲目地相信希望就在未来,现在的我只是在泥沼中越陷越深——一遍遍温故过去的不幸,然后又为遥远的将来预支痛苦……哪怕这并不是我所愿意,也是迫不得已。为什么,“我们”,你和我都不能活在当下?生活是一出充满血泪的悲剧。我们这些在泥沼中艰难跋涉的人们为什么要瞻前顾后,走好现在的每一步路已属不易!

  说实话,我不喜欢“坚强”这个名词,也许是因为被别人要求的坚强太多,我讨厌别人再三的提醒。但是我知道,我不能久久让自己沉浸痛苦之中。再痛苦再伤心,一时也就够了,整天整夜的悲痛难忍,这不是正常的情绪。于是继续啃《面包》,读到了一章“论灾难”。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如此难过,正是因为自己又一次把自己的心紧紧地包裹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我只看的见自己的不幸,自己的痛苦,自己难以明说的那么多那么多……我曾经一度地把自己从那样忧郁的心情中解放出来,也可以让自己如此阳光地微笑,可是这次,我又让自己深深陷入进去。我的世界里不应该仅仅有自己。塞内加说:“凡人所创造的一切都要受到死亡的裁决;我们是生活在注定要毁灭的事物之中。”如果我看到世界沧海桑田的变化,时时刻刻在发生的毁灭和重建,无数人正在遭受的厄运和折磨,我就会发现自己的痛苦原来是那么渺小——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我们经得起更多的悲痛打击,无论这些打击来自何方,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坚强。

  至于幸福,我想,幸福和痛苦总是双生的。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剧,我们离幸福的真谛也就更近了一步吧!

  我差点简单地把塞内加的思想总结为“对命运的逆来顺受”,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并不是命运给我们的一切我们都需要去接受,只是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应该去争取的,而什么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也不必去费力痛苦的。我们可以得到的东西不必放弃,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也要诚实坦然面对。更多的朋友,更多的财富,更舒适的生活,这些并不是我们要抛弃的东西;只是我们应该有所准备,在命运剥夺它们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毫无心理准备而显得不堪一击。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在意;我们之所以被深深打击,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到。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切想到最坏;当最坏的也不过如此,我们的承受能力便增强了。

  这样的练习我们应该想得越具体越好。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安慰,没有同情,只剩下我们自己一个人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如果这样的境遇也不过如此,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坏呢?很有意思,塞内加在《面包里的幸福生活》也提到了军人。军人的生活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令行禁止,服从指挥,把个人的欲望压抑到最低,把打击的失落和悲伤压抑到最低,再难也要挺立着过日子——作为一个低级士兵,自我的意识被压缩到了最小,甚至痛苦快乐都是被压抑的时候,因为你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所以一个人意志品质的极限却得到了最大化。两年里,你会期待最终结束的日子,但是更多的时候,应付当前的事情已属不易,脚踏实地地过现在的日子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做的。我们的生活其实和从军的日子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上级变成我们的命运,她不见得是讲道理的,可是她的命令即使是无理的也是要被一丝不扣严格执行的。个人的意志在命运面前是如此苍白无力。我们能改变的,都是在命运所允许的范围内,那些超越允许范围之外的,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 ——服从并且接受。

  如果我们的选择只有接受。为什么我们要泪流满面,而不是坦然自在地面对?

  今天开始看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他说,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取决于个人自身,也就是主体,而不是外在环境等客体。忽然之间有所领悟。我们在悲痛难过的时候,总是喜欢悲叹,为什么命运对我们如此不公,为什么是我要遭受如此如此的不幸——似乎突然之间,自己的经历是世间唯一的绝对的一个。我们总是会说,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我,对于别人的安慰我们也习惯了嗤之以鼻——“你不是我,你没有经历过,你不会明白我的心情。”为什么我们不曾想到过,我们的悲痛或者伤心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在别人眼里也许根本不值一提。我们所在乎在意的唯一,在旁人看来也许只是普普通通。我们觉得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东西,也许换了一个人来面对,他的反应根本不会像我们这样激烈。或许,我们的难过、伤心,原因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如果我们改变了我们自己,是不是那些曾经的痛苦悲伤,也不再会困扰自己?

  一个人的本性的确是很难改变的,我们一直在乎的东西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变得不再重要。但是我至少明白了一点:虽然幸福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能我们幸福的人,永远只是我们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