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5-16 12:43: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锦集

  《英诗的境界》是一本由王佐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60,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诗的境界》精选点评:

  ●有的书读起来胆战心惊的,不知道作者说的话对不对,因此要时刻警惕。英诗的境界则是一本让人放心的书,王老先生深入浅出,谈到了很多问题,只是点出来了,没细讲,正如开头说的,这不是一本学术的书。但未免还是有点遗憾。不过瘾。印象深刻的是谈到哈代朴素深刻的诗风和当时流行的现代派格格不入,他的大诗人地位是后来挖掘出来的。最后一节介绍了希尼对诗歌社会功用的看法,非常精彩。杨绛先生去世时微博上看到标注是杨先生说的话,是兰陀写的,小诗很美。书里的翻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的很好,可以对照着看很方便。

  ●真正懂诗的人。

  ●对文学史上忽略的诗人有很好的总结,作者自己的喜好很重要。其中选诗也很喜欢,卞之琳的翻译仍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中时读

  ●My favorate

  ●坦率的说,对诗看的多,总觉得浓缩的就是精华。其他文字看得累,略略扫过而已。 晚上写blog,想起读过这本,上来添加下,这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中年装B文青的典型症状。

  ●微言大义,逸兴遄飞。 好神奇,想读和读过这书的都是豆油啊。

  ●这本书引发我读诗的兴趣。但写的也太短了!

  ●轻巧~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一):出版二十一年后

  我出生后一年的十二月里,王佐良出版了他的《英诗的境界》,又二十一年后的十二月里,我从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这本小册子,摘录那些诗贤们成功的特点。愿这本书的价值穿越这二十年岁月,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为条件的一部分。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二):求转让

  本来不算评论,也顾不得了。呜呜,把图书馆的书弄丢了。这么早的书,现在好像买不到。如果有朋友愿意转让,价格啊什么的都木有问题。谢谢大家了。

  评论太短。好吧,我在图书馆根本没怎么看,就翻了两页,觉得很不错,适合我这种非专业人士。然后我就借了抱着回宿舍了,结果到宿舍发现没了。到现在也没有人帮忙还。书没怎么看,自然谈不上评论。唉,求帮忙。。。。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三):内圣外王的求索与雪莱普罗米修斯的超越

  thrones were kingless,and MEN walked

  one with the other even as SPIRTS do

  ……

  the loathsome mask has fallen,the MAN remains

  ceptreless,free,uncirunscribed,

  ut MAN

  equal,unclassed,tribeless,and nationless,

  exempt from awe,worshiip,degree,

  THE KING OVER HIMSELF;

  just,gentle,wise

  ut MAN

  ……

  which were,for his WILL made or suffered them,

  or yet exempt ,though ruling them like SLAVES,

  from chance ,and death,and mutability

  HELLY的《unbound Prometheus》中上述大写的密码“MAN”、“KING”、“KING OVER HIMSELF”、“SPIRITS”,这些不只是“词”,而是“概念”,是压迫下孜孜求索的阶梯;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便也是不谋而合。

  雪莱在最后写到“人心飞越天上最高的星,进入那隐约可见的无限空间”

  庄周则咒怨道“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烈。”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四):《两只乌鸦》

  王佐良先生在《英诗的境界》中开篇介绍了两篇中古时期的苏格兰民谣(Ballads),他认为民谣“艺术最简单,但又最顶事,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考验而更加精炼,寥寥数笔,立时须眉毕现。”民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常有迭句和重复结构,“故事性强,戏剧性强,音乐性也强”。这些民谣的特点,也是它们代代在民间广为传诵的原因之一。

  在这两篇民谣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篇《两只乌鸦》(The Twa Corbies),“这首诗通过乌鸦的眼睛看苏格兰社会,爵士被杀之后妻走家散,只剩他的白骨暴露野地,任风吹荡,形象鲜明,寓意也甚远。”

  《两只乌鸦》中爵士的命运令人读起来顿生感伤,鹰和犬既是他的仆人又是他的朋友,当主人命已逝去的时候,处于动物的生存本能它们必须离开,而作为爵士的妻子,丈夫被人杀死不仅没有为他收尸,反而改嫁别人,一个人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最珍爱的朋友、爱人不能陪到自己走完最后一程,这多少让人们感叹世态炎凉,“人一走,茶就凉”。这种悲剧结局虽令今人感到遗憾,但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苏格兰社会的现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现实主义画卷。

  提到《两只乌鸦》就不能拿另一首民谣和它来比较,这就是《三只乌鸦》(The Three Ravens)。两首诗情节相似,都是讲的爵士战死,乌鸦欲以其尸为食物,但是故事结局却完全相反,英雄虽去,猎犬却陪伴左右保护他的尸首,远方走来他的妻子,将丈夫背起埋葬于湖边,自己也殉情和爱人长眠一处。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不免让人感动,更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矢志不移的爱情的美好愿望,浪漫主义情怀跃然纸上。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五):英诗的境界

  这是王佐良先生出的一本小册子,里面介绍了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一些著名的英语诗人和他们一些诗作的节选,大部分是王先生自己翻译的,还有部分是查良铮,卞之琳,杨周翰等人的手笔,都是一流的译作.里面有一首王先生翻译的密尔顿的失乐园的节选,是关于夏娃对亚当的一次谈话的,读后终于明白什么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了,以下是网上的找到的节选原文:

  同你谈着话,我全忘了时间。

  时间和时间的改变,一样叫我喜欢。

  早晨的空气好甜,刚升的晨光好甜,

  最初的鸟歌多好听!太阳带来愉快,

  当它刚在这可爱的大地上洒下金光,

  照亮了草、树、果子、花朵,

  只见一片露水晶莹!萧萧细雨过后,

  丰饶的大地喷着香气;甜蜜的黄昏

  带着谢意来临,接着安静的夜晚

  降下,这里鸟在低唱,那里月光似水,

  天上闪着宝石,全是伴月的星星。

  但是早晨的空气也好,鸟的欢歌

  也好,可爱的大地上刚升的太阳

  也好,带露的草、果、花朵也好,

  雨后大地的芳香也好,温柔的黄昏

  也好,安静的夜晚和低唱的鸟,

  游行的月亮和闪亮的星光也好,

  没有你,什么也不甜蜜。

  With thee conversing, I forget all

  time,

  All seasons, and their change, all

  lease alike.

  With charm of earliest birds; pleasant

  the sun,

  When first on this delightful land

  he spreads

  His orient beams, on herb, tree, fruit,

  and flower,

  Glistering with dew; fragrant the

  fertile earth

  After soft showers; and sweet the

  coming on

  Of grateful evening mild, then silent

  ight

  With this her solemn bird, and this

  fair moon

  And these the gems of heaven, her

  tarry train:

  ut neither breath of morn, when she

  ascends

  With charm of earliest birds, nor

  rising sun

  On this delightful land, nor herb,

  fruit, flower,

  Glistering with dew, nor fragrance

  after showers,

  or grateful evening mild, nor silent

  ight

  With this her solemn bird, nor walk

  y moon

  Or glittering starlinght, without thee

  is sweet.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英诗的境界》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