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6 04:16: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锦集

  《自然权利与历史》是一本由列奥·施特劳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权利与历史》精选点评:

  ●为了最爱的哲学老师看的,上课当堂翻译,每次都紧张兴奋,果然哲学要求的逻辑和用词专业多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懵逼状态

  ●前言比正文更显白。

  ●偷懒先读了中译本,像张爱玲的一个比喻,大意说看原版文献再看爱情小说,畅快得像开夜车。我的哲学背景是249和他尊崇的存在主义,所以这本书作为批判西方现代性的文献对我很重要。

  ●这么经典的一本书我竟然忘了标,我对不起

  ●本科时候奉为圭臬,现在想想不是奉为圭臬的事儿。当时读的书基本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以此纪念我抠鼻屎吃的阅读能力。

  ●不知道为什么读了这本书真是对施特劳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只看韦伯那一章,已然知道他的牛逼之处了……

  ●2014.10

  ●再重读此书之后,觉得这部书的论点越来越明晰了。虽然,对于部分细节依然把握不是很清楚,但是总体印象已经是有了。最重要的是展现哲学与政治的冲突,通过习俗与哲学的关系,自然正义到自然权利的转化,也是这部书的重要线索之一。

  ●政治哲学必读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一):权利与善

  权利与善不是先后问题,而是从属问题,如桑德尔所言,权利并不独立于善。

  现代权利论的核心是平等。随历史的发展,平等待人成为重要的善。

  此书中,感觉施氏的观点是隐晦的,这种隐晦不是说他的抨击不明确,他抨击历史主义和价值中立都很明确,只是抨击过后,要建立什么?回到柏拉图吗?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二):个性与德行(individuality and virtue)

  这本书我没有很仔细地看,因为缺乏太多的知识背景。从全文的印象出发,作者似乎尤其喜欢对古代德行进行隐微地强调,最后通过柏克来引出最本质的现代“个性”与古代德行的争端。要注意的是,在他眼中“德行”并不是目的,但它一定是哲人所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手段。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三):价值虚无的知识根源

  列奥.斯特劳斯:“我认为韦伯的论点必然导致虚无主义,或者导致以下观点,即每种偏好,无论怎样的邪恶、卑鄙或疯狂,在理性法庭的面前和任何其他偏好一样都被判定为正当的”。

  虽然“价值中立”者说他们只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持“中立”立场,但实际上,由于他们把价值和信仰问题归为不可“验证”,没有“真伪”之分的东西,潜在地必然导致价值虚无主义。

  而所谓的中程理论,似乎也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它在实际上的作用只是极大地贬低人类能力的可能性,使人们在如此大量的问题上都持一种过分谨慎所致的相对主义立场。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四):自然权利与历史

  本书非常深邃难懂,仅草草浏览一翻。   作者的思想正好与自由主义相反,过于偏重于保守,反对普世理论,特别是在经济上,认为各国各民族都有着自我的独特性。这种观点显然相对于自由主义比较保守,并且不“适合”西方推行其价值观,但相对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说,却是无比之准确。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作者的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还是评论哈耶克的理论,任何绝对的自由主义和绝对的保守主义都不是正确的(不过相对来说保守主义比较利于治国),要求一个国家民族健康发展一定要以中庸为基础,根据情况偏自由或者偏保守,这是我的观点。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五):自然权利与历史

  对于哲学书来说,我实在是感到遗憾,因为这类书我总是半懂不懂。实在有些不高兴以及抱歉。此书也是一样。   作者通过对自然权利的分析,应该是提到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观点基本上是错误的,因为前提就是错误的。应该回归到原始以前的理念。这倒是让接触过各种现代观念的人一头冰水。有没有道理不好说,毕竟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人的话,对于重大事物那遵从本能(可以理解为原始理念)似乎也是对的。毕竟社会发展到现在,似乎并不能说进步和文明就是对的,反而带来了许多问题。保守的就一定错吗?进步就一定对吗?这确实值得人深思。   也许年龄渐长,我也越发保守起来。当然人有坚持自我的权利。保守还是自由都是个人选择。不过我现在还是认为,保守一点还是比较妥当的。对新事物与思想的接受不应过于快。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也许大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自然权利与历史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