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是一本由[法]让-雅克•莱维柯著作,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读后感(一):莫奈的故事:印象派的灵光永存
叛逆者开创的现代性‘灵光即逝’
“印象派”是一个大家普遍太熟悉的词,可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画家的沙龙,和一众印象派画家这完整的艺术氛围却隐于浮名之后了。画家留下的只言片语往往很难以广泛传播,在本书中画家不仅以作品,而是更多以话语的方式存活。与此同时,与画家混迹一处的波德莱尔、左拉,莫泊桑和莫奈分别用文字描述的蛙塘,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普鲁斯特,也让文学读者倍感亲切。 19世纪末,此前的画家画神话和场面,为教堂作画;沙龙画家描绘中东的穷苦人民,印象派画家“上街去”捕捉此刻的光影。 “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每个人都有一去不返的灵光,但是很少有人能用作品留下那个时刻,做得真实自然,就像印象派画家巴齐耶的拉孔达明街9号。汇聚的印象派的故事:马奈、塞尚、德加、莫奈、雷诺阿、巴齐耶;和马奈的女人体,巴齐耶的画室,保罗塞尚的田野。读莫奈和妻子的故事,反倒让波伏娃的形象更鲜活了,她很有精神。 法国塞纳河的北岸是卢浮宫,南岸是奥赛美术馆。法国绘画系统由十八世纪的大维特和安格尔两代人创建,他们的规范来自十七世纪普桑从意大利带来的文艺复兴和古希腊典范,伟大的规范横行两百年,到十九世纪中叶。那么印象派的漫长的艺术中的地位是什么——“对规范的偏离”。比印象派稍早同样游离在规范之外,经常被沙龙拒绝的以现实主义标榜的库尔贝杜米埃 和巴比松画派(柯罗 米勒 杜比尼 卢梭),公开宣称不画圣经和神话“我不画没见过的东西”,激励了日后印象派描绘现代都市和生活。 1870年的《巴迪侬画室》汇聚了坐着的马奈,戴帽子的雷诺阿和右一右二莫奈和巴齐耶。在印象派画家活着的十九世纪,现在看来的现代艺术先河印象派,也是一群青年画家对学院规范的反叛。学院规范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老师库退尔、梅索尼埃、卡巴内尔、勒帕日、德拉罗什、莫罗、布格罗、夏普马丁、热罗姆、盖兰,则逐渐被历史遗忘。 十六世纪西洋画才开始有了独立的风景画,延绵到十九世纪才蔚为风习,在巴比松画派成为庄严的诗歌,印象派则是绘画的欢唱。米勒画中的淳朴,艰辛感和宗教感的合一,是前现代社会的最后一段光阴。柯罗沉醉于田园牧歌时,法国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枫丹白露村,米勒柯罗卢梭甚至雷诺阿的的故居都还在,可是《拾穗人》的麦田,《晚钟》里的旷野,荡然无存。巴比松画中的世界亘古如斯,欧洲今天的乡村依然妩媚壮丽柯罗和米勒是描绘欧洲前年农耕图景的最后一代人。 凡是被承认的艺术,进了美术馆的艺术,都是过时的规范,失效的规范,轮到偏离和背叛印象派的规范,是马蒂斯和毕加索。 厘清了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前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分界,摄影绘画发展的一个时间节点,这就是本次书评的意义了w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读后感(二):一幅画拍出2.2亿元的高价,他的作品凭啥这么贵?看完这本书或许你能知道答案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眼尖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莫奈作品的《睡莲》,虽然这幅画的出场伴随着一句令人凌乱的台词,“这就是我在拍卖会上拍下的梵高的《睡莲》”,但也足以证明《睡莲》的备受认可,和昂贵。
而在现实生活中,莫奈的晚年作品《睡莲池》,也以2.2亿元的成交价,成为某场艺术拍卖会上的全场最高价。
那么,莫奈的作品到底好在哪?是什么影响了莫奈,让他开辟出印象派这一新领域?莫奈身上又发生过什么耐人寻味的故事?阅读完《莫奈的故事》,或许我们就能知晓答案。
整本书以图说话,在视觉盛宴中将莫奈的一生铺陈开来,尤其注重莫奈在艺术探索时的心路历程,以及莫奈在画卷创作时想要营造的氛围,想要展现给我们的瞬间的美好。
莫奈是不同的。他痴迷于绘画,却又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勇敢地逃离传统学院的束缚。他会去体验自然之美,却又不像写生家直接创作,而是等到返回画室,再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印象,重现当时的光景。他笔下的风景总能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观,却又不是写实地临摹,而是在传达情绪,传达画面本身的魅力。
他会冒着生命危险在海边驻足,只为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他也会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个视角画上十几幅画,每一笔却都同样用心。可以说,对莫奈而言,每一幅画都是他眼中的世界。
但在莫奈身上,又可以看见很多人的影子。比如天赋凛然如莫奈,也曾因为叛逆,对前辈画家布丹的指点毫不上心,以至于到了暮年,才幡然领悟。
再比如,莫奈也曾一度穷得捉襟见肘,而至今饱受赞誉的《日出》,在当时却受到了各种非议,甚至很多人给出了负面评价。不过,莫奈对画画的热情似乎不曾消退,他一直在尝试,一直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画风,哪怕每次的改变都如同一次冒险,莫奈也从未放弃。而大概也是莫奈的这份执着,让他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日出》终因梦幻般的美被接受,被赞许,莫奈也借此打开了自己绘画之路的一扇大门。
如镜头聚焦,快门被按下,莫奈用手中的画笔,捕捉了当下的美好,定格了瞬间的幸福。而《莫奈的故事》中充满意境之美的浓缩的画卷,和充满文艺气息的恬雅的文字,亦带我们领略了艺术大师不同寻常的一生。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读后感(三):追光的莫奈
一路追光的莫奈,值得你追。
【Moment】
提起莫奈,一定会想到印象派,想到《日出.印象》。
印象是什么呢?该是Moment,即时发生。
巧不巧,Monet和Moment,仿若冥冥。
心在当下,眼及即显。
置于自然,把握瞬时瞬间。
如果你喜爱自然,热爱生活,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莫奈的故事》,随手翻即见真实,画家随性地将画架摆在码头、花园、广场、路边......,时空纵横交错,让人同感其身的故事跃然纸上。
我想,这是很多人喜欢印象画作的缘由。
【莫奈拼图】
这本书,像是本莫奈拼图,一期一会,一图一文,不同视角里的莫奈。
莫奈人生一路,来来往往了很多。
布丹,那个让莫奈豁然开朗、释放潜能的伯乐,在一堆“二流”作品里发掘未曾重视自我天赋的莫奈,这个让莫奈“早年不以为然,暮年幡然顿悟”的革新人物。
引领者容金德,几经崩溃的精神患者,却“打开一扇门,让年轻的艺术家深陷其中”,让莫奈眼光得以关键训练。
一直迁徙,始终不曾离开的塞纳河。
宛若共鸣箱般的巴黎咖啡馆,树影婆娑的夏伊乡间,丰饶美丽的枫丹白露、与好友齐聚的蛙塘,首触东亚艺术荷兰之旅......
思维牵引着双手,一笔笔的油彩勾勒出鲜活的莫奈;
【爱情】
再仙儿的艺术家,碰上爱情,都会披上一身的烟火气。
莫奈的爱情生活,像极了偶像剧。
18岁以前,放浪形骸,直到遇到卡米尔,拖家带口,盐米油盐。
卡米尔娴静的身影在他和好友们作品里的频次有目共睹,轻摆绿裙、静坐河岸、直面阳光.....
我想他是深爱这个女人的,在他的作品里,这个女人闪着光芒,悠然自得。
【关于绘画艺术】
以全新的方式定格稍纵即逝的真实动态,这是绘画借鉴摄影的地方。
这种近乎摄影的创作,是莫奈,亦是印象派。
以现实为跳板探索绘画艺术,将自己置身景致中体验自然带来的真实悸动。莫奈以真实的触角深入和反应现实世界,那些他笔触下稀松平常的现实世界,却是与我们看到的不相同的“另一个世界”,单是从那些作品里,足以让你短时抽离冗繁现实,置身于真实中感知原始和鲜活。
我想,这也是莫奈那些绘画带给人持久触动的原因。
正如左拉所评:“仿佛可以直接从画面中听到成群结队的火车蜂拥而至的声音。”
把机器轰鸣的现代文明抛掷一边,以自然为主角,远离尔虞我诈与喧闹霸权,将眼中看到的一切沙沙烙印纸上,丰饶森林、田野乡间、甘冽清泉、流动天空渐次展开。
莫奈作品里的桥很多,在我看来,既是他对往日乘船出游岁月的怀念,更像是自然与现代的连接。
正因为对自然好奇、热爱、追寻、探索,期望通过绘画找寻自然和自我的连接和平衡,心甘情愿投身其间不能自拔。
有幸,一瞥巴黎故居。
曾在他画中出现的那座桥,一池的莲,朦胧饱满的花园。
他总能发现藏匿的美好。
【光和色彩】
光,是莫奈绘画作品给予我最大的感动。
最初,越过英吉利海峡,帮他找寻到更多创作主题,拓展色彩更多可能。
在他的作品里,对光的狂热,激发出他虽色彩无与伦比的组合,对光线的处理精湛技艺貌似只能用”渺不可及”来形容,随着《莫奈的故事》一路翻下去,你会发现他深陷色彩与光线的秘密。
豪斯曼的巴黎,他get到灵动的变化---利用光线变化充分展示空气流动感,利用对炫目色彩的处理来展现人潮涌动。
《夏伊小镇的枫丹白露林中路》里有的是自然,捕捉到的风景就像我相机摁下了快门,惊叹细腻笔触的同时,更是被那一束透出的熙光感动的稀里哗啦。
【关于女性】
莫奈视角里的女人,是温柔如水般的。
那个《撑阳伞的女人》,优雅精致、娇美恬静,真实展现了那个流行时尚的真实女性。
他将曼妙身姿的女性自然而然地揉进自然景致,用画笔勾勒出身边人的幸福时空。
在他的作品里,真实世界的女人多以优雅精致、娇美恬静的伴侣形象出现,他们目光投射出的光都是温柔的,像极了油画质的时尚杂志。
【莫奈与我】
《圣阿德列斯的海滩》,一本我曾藏匿心事的日记本封面画。
透彻、清爽的笔触,虽静犹动,陪伴走过了我的少年。
他“朴素生活,高尚思考”冲破桎梏,独树一帜的热忱热血了我的青年。
不惧权威和束缚,热爱我的热爱,这该是生命本该有的底色。
【装帧】
书封面,秋鳸窃蓝。
查了很久才在故宫色里找到对应。
窃蓝青色,晴天天空的颜色。
内里,蓝白相称,极简版式。
很爱。
绘画的魅力,在于发现藏匿的美好。
或许,被内卷的我们很难焦虑多过心安,更别提真真地深入自然,那就在莫奈的故事捕捉四季更迭的瞬时,留一隅美好给自己。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读后感(四):摸书测评|莫奈的魔力从何而来?
当当新书限时5折优惠别错过哇朋友们!
莫奈的一生说不上坎坷传奇,但他的画笔着实照亮了以他为代表的一个画派。因为他的一幅《日出·印象》,这个画派有了“印象派”之名,哪怕一开始,贬义多于褒义。非常神奇的是,即便身处不同的文化语境,无论老少,无论所受教育程度的深浅,都会被莫奈的画作吸引。人们驻足观赏,意犹未尽。说起莫奈,一种愉悦感便会油然而生。在莫奈逝世将满百年之际,他留于后世的魔法效应丝毫没有减退。
这样一位受人追捧的名家,相关画册、书籍一定数不胜数。《画说印象派》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摸书小分队受邀为你品鉴一番。
关爱小白★★★★★ 书中从前辈大师布丹及容金德开始,追溯印象派奠基人之一莫奈的艺术源头, 以莫奈的143张名画为路标,从《日出·印象》到《撑阳伞的女人》,从“鲁昂大教堂”系列到“睡莲”系列,带你回顾莫奈跌跌撞撞的绘画冒险之旅,进而走近印象派的历史。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大量莫奈本人、亲友及同时代的画家、作家、评论家甚至政治家的话语,力求全方位地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莫奈。
专业指数★★★★★ 全书的最后附录年表,这些年表不止记录莫奈的一生,还记录了当年发生的大事,如文学艺术作品的面世、科学的进步、政治的变革,以此来反映艺术家的成就并非个人时运,更多的是时代的促成。
阅读舒适★★★★★ 相信我,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快速走完莫奈一生重要的节点。碎片时间的最佳读物。 装帧设计上采用小开本,裸脊装订,轻巧适合阅读。
好礼指数★★★★★ 这本书除了可以送给广大的莫奈爱好者,也是送娃的必选好礼。因为出版方选取了书中多个精彩章节录制成音频,哪怕还不识字的小朋友也可随着动人的朗读声体验莫奈的艺术人生。 对了,“画说印象派”系列还有《凡·高的故事》《透纳的故事》《印象派的故事》,新年降至,套装礼盒心意满满哟~
画说印象派:印象派的故事目前无人评价【法】让-雅克·莱维柯 / 2020 / 上海书画出版社画说印象派:透纳的故事评价人数不足【法】伊莎贝尔·埃诺·勒希安 / 2020 / 上海书画出版社画说印象派:凡高的故事目前无人评价【法】让-雅克·莱维柯 / 2020 / 上海书画出版社克金指数★★★ 单本书定价 88.00 元 ,赶上当当做活动,50元左右轻松拿下。幸运的是,莫奈《日出·印象》正在上海外滩一号美术馆展出,这是这张画首次来华展出!展览的官方授权文创也正式上架啦!喜欢莫奈的你,肯定会为莫奈展览官方文创all in吧!
睡莲文件夹
心动就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