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14 01:56: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100字

  《游剑江湖(上中下)》是一本由梁羽生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2,页数:1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剑江湖(上中下)》精选点评:

  ●梁羽生

  ●各种有感于心太多了

  ●惯性阅读。就知道云紫萝得死。

  ●大学看的,不大记得了

  ●劳宫穴的出场次数太多了。天魔解体大法是邪派高手必备技能么。感情戏真虐。每次说到一人的成名绝技就要解说一次,是怕人看了前面忘了后面么。杨牧这个角色颇可玩味的。段剑青也是,想来若是他不习武安心做个贵公子也就安安稳稳的过一生了。

  ●我的逻辑还是那么的简单粗暴:把自己深爱且深爱自己的男人让给别人还觉得自己很伟大的白莲花根本不配做女主角好吗!

  ●写的很婉约的一本书……有浓重的十年的色彩

  ●无情胜似有情

  ●n角恋看得头痛,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太长,很多东西不太记得了。云紫萝和孟元超最后一面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精彩,两人那种互相爱慕却始终无法出口的爱情,作为读者,竟有几分心意相通。最后云紫萝的壮烈牺牲,她无法回报缪长风的爱意,最后便只能用性命去回报他,武侠小说始终是浪漫主义呀!

  ●游剑清啸荡江湖 弹铗狂歌迈俗流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一):踏遍青山人已老,风景旧时好

  年少家贫少书读,故有书则读。约在小学四五年级,便读到此书,又因家严不让看电视,每年寒暑假都是重新翻阅一次。是第一次接触到新派武侠宗师的风采,又由于雨生惯用诗词,文采风流,十分喜爱。我所读者,是上部残卷,以第二回宋云霄抢回孩子开始,至泰山上点苍派透漏杨的行迹仓惶而远去止。真是情不知何所起,又何处终。

  已过近二十年,如今任历历在目。但后来有机会能够读到全卷,粗略翻阅,已觉索然无味,人物全非。深感作者如我般,已在上卷倾注完感情。

  尤美者,云萝也。凄凉回到故居,看到紫藤花架时的情景,在太湖畔蹙眉远眺,剑舞花落的身姿,那般柔弱,那般心疼,真是绝美!亦无怪乎长风踏歌,潇洒如斯的廖长风一见倾心,再难自拔。亦成了我年少时倾慕的幻影,藤萝架下为谁立中霄的深情。

  昔日情绪心底事,似是而非。窗外一派酸风卷怒涛,有感而记。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二):中年心事浓如酒

  梁羽生谜之喜欢“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引用了N次。

  还有禹城。仪醪楼。

  长城(八达岭)。

  西山。

  喜欢用韩姓。

  魔症了。

  十二回《惺惺相惜》和五十一回《扫荡妖邪》都用了许宗衡的我特别喜欢“十年冠剑独昂藏”这一句,还仿照着写了一首词,套用了这句。刘克庄的《沁园春·梦孚若》在这书的回目引子里用了两次(四十一回《赌酒显能》和五十回《仪醪楼上》),想来是梁公写得模糊搞错忘记了。三十七回《化敌为友》和五十八《白衣老者》都用了龚自珍的“江湖侠骨恐无多”,忽然想,也许是梁羽生懒得想了,就又重复使用了。

  滇南四虎雷电风云,最觉得《风云雷电》是硬凑一起。

  有个挑粪农夫与江湖人在独木桥上相遇互不让路斗气的情节,与《天龙八部》一模一样。

  像武庄武端兄妹突然冒出,后来居然几乎占了三分一的篇幅,真是喧宾夺主。内容不够,强行路人来凑。

  梁羽生后期真是永远的一对男女对对碰拉郎配,永远的敌人一个接一个冒出,永远的好像每个人的武功都差不多,总是打得势均力敌或者一方要败时救兵又到,永远的不舍得杀掉敌人总放了等他下一次再来围殴。咳!

  这本书开篇是不错的,有悬念。对于杨牧这个人的刻画也还可以。而缪长风与云紫萝知己式的“爱情”也算“荡气回肠”,但云紫萝这个女人三心两意、优柔寡断而且居然还白莲花成人之美牺牲自己,并不能让人信服接受。而孟元超这个人也成了个贪新忘旧的渣男,可谓一个塑造失败的人物。

  中年心事浓如酒的爱情故事,其实也不过如是。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三):【游剑江湖】烂尾之嫌,长风更当哭。

  多年前看萍踪侠影录时,深深为那重情重义的张丹枫所倾倒。

  侠义道的国仇家恨儿女情长,他们的左右为难辗转反侧,并游走江湖的飒爽和无数个篝火夜晚,曾经那样叫人心向往之!即使梁大师总被诟病情节太不出彩,侠义道的规矩太多不能令人尽兴,可是那些穿插期间的诗词歌赋却为那些侠骨丹心增色不少。是以,想来该是梁大师文学上的造诣拯救了他故事描述上的不足。

  但是再怎么也没想到,多年以后再看一本梁大师的书,居然有了‘这真是出自同一人吗’的惊疑。萍踪侠影时隔多年留在脑中的依然是赞叹,尤记张丹枫的感时伤怀,他的长歌,他的充满山河易主今昔昨夕的无奈,其中更有他的男儿泪。每怀念及此,我还能看到那年夜里自己将萍中的一首诗词小抄在一张卡片纸上的样子。然而翻开游剑,竟然发现看了开头,便难以抱着同样的热情往下继续。

  该说是实在难以忍受一些情节上的不堪推敲吧。

  当明白杨牧炸死为哪般时,一度怀疑这人物的设置何以如此简单,甚至有些想当然以至于有些搞笑……但是心里很明白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引出这个故事,能让它按预定的轨迹发展。所以杨牧的性格在书中始终有些飘忽不定,仿佛他仅仅是为了引出下文而出现在梁大师手中的棋子。没多少灵性,但说他是个过场,似乎戏份又有些重。没了他,故事不能继续;有了他,又读来无趣。

  要说书中的绝对男女主角,孟元超和云紫萝,两个人的笔墨也很不平衡。有说云紫萝的形象其实是有一部分来自梁大师自己的经历,所以云紫萝有一部分是梁大师个人内心的化身。这么一想,难怪同为主角,为何云紫萝如此有血有肉,爱恨分明,活生生,却是命运多舛,少有的悲剧人物,让人很是唏嘘;而她的一生所系小金川的英雄孟元超却读来平淡无奇,不过是个典型的抗清英雄,勇猛刚毅,给人沉如泰山的安全感,充满男子气概,除了给他一个对爱忠贞的好名头,其他的都是关于他如何舍小家顾大家,是拳头的代表,但不是人物。

  若有人为他而感动,定然是加入了更多个人的内心体验,是自我补足。因为单就小说的描写来看,连作者梁大师本人爱不爱他都很难定论。要知道,和孟元超比起来,另一个男二号似乎被投注了更多的气力。此人便是廖长风。

  四十中年男子,江湖游侠,闲云野鹤走遍大江南北,遇到云紫萝才知这一生在寻找的那位知己终于出现。然而,男二号的悲剧就在于得不到。所以他们兄妹相称,廖长风也永远成为众人肉搏关键时刻的救星。每一次的出场,都带着几分洒脱,因为四十不惑的年纪,他的轻狂已然是和孟元超不一样的。他的狂在于他卓绝的内功造诣,属于王道的内力以及精纯的太清气功,一扬手便让人如沐春风失去战斗力。在我看来,廖长风当真是属风的。游历江湖那么多年,该感慨的都已感慨过,在他是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就连爱慕之心,都可以藏起,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何必非要如何如何。至此他才用更广阔的胸襟去对待自己和云紫萝原本有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知己,更有与孟元超惺惺相惜的友谊,廖长风在书中便显得来去自如,众人都只当他与云紫萝该是一对,只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是何等的光明磊落。心中无尘埃,此人的形象忽而就多了一些仙风,上了一个境界。

  只可惜梁大师前面对他铺垫的再好,也不能弥补烂尾的恨!

  最后一战其实是廖长风对决北宫望。两败俱伤。

  云紫萝为救廖长风,两人同时中了炎炎大师的带毒暗器。

  然后上演了一出谁该死谁该活下去的狗血剧。

  更糟糕的是,云紫萝舍身取义了,廖长风一句:将她好好带下山,让元超再见她最后一面。

  故事便戛然而止了。

  留下的只说廖长风一个人前往天山,去完成他曾答应云紫萝的承诺。

  静静地出场,抑制的爱慕,豁然的陪伴,最后凄凄地离开,好像他就是一阵风,来了又走了,中途也曾吹拂得花姿摇曳,只是最后花不为他而开,却为他而谢了。

  廖长风颓然的走了,我忍不住要问,孟元超呢?他们的孩子杨华呢?那么多其他人呢……这不但烂尾,还是个坑啊……是想说请看下回分解吧……因为真的有一下本《牧野流星》啊!!

  这样一想,单以这一册书为一个完整故事,长风兄是真的要哭了……

  lingo无良摘抄:

  杨大姑:我不回答,你又如何?

  蒙面人淡淡说道:那就请试试是你辣手还是我辣手了?

  (你们都很辣手=。=)

  何满子秋怨

  宋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戴谟冷冷说道:“乖乖的跟我走,我送你回去。”三指一扣,扣着他的脉门,看来却似手拉着手的样子。

  欧阳坚哪里知道,戴谟说的送他回去,乃是送他回“老家”去的意思,心里还存着侥幸……

  (回老家……结婚吧!)

  孟元超在思念廖长风,廖长风也在思念着他。

  (情比金坚!)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b1e550100nfps.html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四):本应是武侠版安娜卡列尼娜,却半路走偏写崩

  在最近再读《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后,不由得想起《游剑江湖》,对这本书的认识也比原先更加深入了。因此就来写写书评作为另一篇征文,做一下贡献。

  《游剑江湖》公认是梁羽生后期地位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开拓出了游剑系列三部曲,女主角云紫萝的形象更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算是能在他的后期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女角。不过笔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却感觉异常的乏味,是硬着头皮读完的书。在优秀梁书中个人感觉单论阅读感是最差的一本甚至比不上一些中庸之作。前几天重翻也多少理解了缘由。

  背景和结构上的硬伤

  这本情节并不复杂的书有69回,77万字之长,天山系列中只比后续的两本短。这么长除了大量对情节毫无推动的武打灌水外,这本书的背景和自身的结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游剑系列之前,天山系列几代人早已经写到了头,人物关系早在冰川云海就已错综复杂,“战力膨胀”也早已难以避免。历史时间更是至少进入至少嘉庆年间了。其实完全应该重启新开一个系列,书中也没有什么必须放在晚清的内容。然而游剑系列还是继续了天山/金世遗系列的情节,多少限制了人物发挥和让历史时间显得非常违和,到杨炎的时候起码该是道光年间了。就游剑三部曲而言,天山系列的人物除了武功随着工龄拔高,大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塑造拓展,主要也就是在最后一部《弹指惊雷/绝塞烽烟录》里面充当主角和反派的背景板垫脚石。同时一些高手和现有体系对于游剑人物本身反而形成了人物压制。对游剑三部曲的整体价值来说,这种新老人物的相互挤压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因为历史关系,游剑里拿出小金川之战作为大背景,还改成汉人义军实在是不伦不类。全书把这段改成一般的正邪冲突毫无问题。

  游剑江湖的独特之处在于用一个已婚女侠云紫萝作为第一主角,大部分人提起这本书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设定。历来武侠女主婚后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就是最尊重女性的梁书,女角色大部分也难免婚后沦为酱油或者和丈夫戏份捆绑,要出彩丈夫就得靠边站。这也是游剑江湖最大的突破所在。尝试用云紫萝不幸的婚姻、受到的束缚和对真爱的追逐来探讨武侠很少探讨的伦理道德以及女性自我追求的问题。有点借鉴《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尝试,云紫萝和孟元超的桥段则有些借鉴《魂断蓝桥》。同时副线是扶桑派的内战,让林无双这个少女对曾经迷恋的牟宗涛清楚认识。史红英对林无双的那段话本应该前后呼应成为全书的重要段落点题。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问题在于,本应作为书中核心矛盾点的云紫萝丈夫杨牧过早的“爆炸”了。导致了全书结构和走向出现了巨大偏差,一多半剧情不知所云。

  故事起因是杨牧因为云紫萝思念孟元超而布下假死局“成全”二人结果弄巧成拙。可以说杨牧这个丈夫在故事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因此对他的处理一定要非常谨慎不能轻易揭破。然而仅仅在22回全书的1/3都不到,杨牧在泰山上扶桑派办的大会中就把事情和自己的本性过早袒露了出来。他要为难孟元超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如此重视名声地位的人,公开场合亲自上阵家丑外扬,把妻子云紫萝也一起骂上等于自损并不太符合他之前的个性和逻辑思维。结构上这么做更是提前揭开了所有矛盾。本来云紫萝独特的地方就是她是已婚身份,要面对丈夫的责难和背后的人言社会舆论攻击。然而杨牧这么一开口就彻底让很多侠客和云紫萝认清了他的面目,夫妻之情和因此产生的纠葛都不复存在。休书也是26回就出现,把云紫萝和杨牧维系的婚姻都彻底粉碎。那么接下来就变成了单纯的正邪对抗。这不仅导致杨牧在剧情里的地位作用极具下降,也导致云紫萝的故事很难再讲下去。和杨牧一样,在正派中地位并不高的她后期只能退居二线,让义军大侠们和清廷鹰犬头目唱大戏对抗。

  另一个伪君子,林无双所迷恋过的牟宗涛也是一样,书中过早的揭露了他的本性,泰山大会上就完败而归还露出马脚。故事进行到30回不到就让他沦为清廷的帮凶,更是很快彻底暴露了面目切断了林无双和他的感情,接下来只剩看林无双和孟元超谈恋爱。最后牟宗涛也过快沦为一个纯粹的丑角了,扶桑派的最后一次内乱已经是彻底撕破脸的正邪之争。这显然是全书剧情策划的不周,过早引爆了根本还没有足够铺垫的冲突,直接造成故事进行到1/3左右,从本应该是情感和家庭社会责任方面的纠结对抗,变成了简单的正邪对立。

  因此从大约28回开始,故事主线就开始崩溃彻底偏离了原先的主线。从云紫萝的情感纠葛变成了缪长风孟元超四处跑江湖和清廷走狗的斗争。顺带了云紫萝生下杨炎的情节还不到三回。跑江湖的这段不说大部分情节和主题关系非常有限,剧情也十分凌乱和无趣,几个人如同走马灯一般跑团连自身主线都不明确。而且到哪里正派都棋高一着,乃至反派快要得逞还能出来一些世外高人救场,剧情根本没显出多少危机感。炎炎和尚等几个常驻反派则是如同道具一般兢兢业业地四处捣乱,每次都吃瘪却怎么打都打不死都留到最后,更让剧情变得像喜剧卡通片一样荒诞。还有不少角色比如程家爷孙都是属于没有得到深入拓展也和主要剧情联系不大的,就是作为工具人来拖剧情的。这显然是情节没构思好强行堆彻人物和支线充数。唯一的亮点就是大反派北宫望气派、智谋和武功都相当不错,然而这点出色远远无法拯救整体的无趣。哪怕最后20回云紫萝出场,也是被带入这段剧情,除了结局外对于她的纠葛依然显得笔墨不足描绘不够深入。

  所以《游剑》评价再高,因为结构的崩坏和大半情节的偏离,其阅读感实在属于梁书里比较差的一本。好比本来看的是一部女性第一主角类似《魂断蓝桥》的情感伦理片,但是在1/3处矛盾冲突被提前引爆,之后突然变成了由两位男主角共同参演,节奏凌乱的二流抗德神剧(《魂断蓝桥》故事设定于一战)。女主角和男三号作为敌手客串了几回后,女主角在结局跑到战场来牺牲给情感戏收尾。哪怕人物设定再好再有潜力,也会被很多人认为是烂片。

  人物塑造和情感冲突

  对比两本名著,梁书强调自我牺牲,对人性真实的自私呈现不足,对一些冲突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却反而影响了剧情和人物的塑造。

  孟元超算是男角色中最饱受诟病的一个,这个人物的戏份安排和塑造十分不讨好。如果说和云紫萝发生关系是没办法,被知道他还在人世也不是他的责任,他寄信这件事就直接成为了云紫萝家庭破裂的导火索。云紫萝这样的家庭本已不易,他还添火要儿子彻底将杨牧逼向深渊。他这个人心中只有所谓的大义,不懂得去照顾他人感情。最后又和林无双和和美美更是让很多读者不满。也说不好梁羽生是否本意如此。

  不过再不讨好,孟元超对于云紫萝的故事线除了结尾弱一些外,总体算起到了符合定位的作用。但是他在林无双的故事线上作用却过于单薄。牟宗涛固然心术不正,孟元超这样光有事业又怀旧情的男人对于这样的小姑娘又是什么合适的丈夫。然而故事在这条线却单纯强调这个人物的好,没能从另外一面刻画出孟元超所有的类似问题和让他去反思,也让林无双的人物和感情经历显得更丰满,而不是只有和和美美。林无双和云紫萝之间也只有被动的让情,缺乏直接的理念碰撞促进成长,这是梁书常出现的问题。

  同时如果这本书把牟宗涛的形象塑造的更加复杂一些,一半孟元超一半杨牧的话,林无双对孟元超也能从崇拜到顿悟看到他身上的缺陷,再让她和同样跟同门有过情感的缪长风互动一下,最终没有重蹈云紫萝的覆辙而不是欢喜配对,不管是林无双人物本身还是游剑江湖这条线会深刻得多。然而总体而言,林无双的这条线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期望,处理得太急太散,整条线的几个人都缺乏深入的刻画。

  而云紫萝一线的人物则要刻画的好得多,也是全书最大亮点。但就像前面结构部分提到的,杨牧的处理是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所在,影响的不仅是他一个人,更是整个剧情。长期以来,梁羽生在伪君子类人物塑造上都是明显的短板,具体问题有暴露太快,能耐太低和个性单薄这三大问题。虽然杨牧已经是梁书伪君子里塑造最好的一个,并不只是个道貌岸然的恶人,有亲情和人性。但是作为云紫萝的丈夫,本书极其关键的人物,依然没能获得应有的笔墨刻画和合适的情节处理,严重损害了剧情冲突和结构。

  杨牧这个角色身上明显有安娜卡列尼娜丈夫卡列宁的影子,是个非常在乎自己地位的人,甚至看得比爱情更高。他之前对云紫萝的牺牲实质也是为了显出他作为武师提升名利地位,作为丈夫的让步和体贴都是试图让妻子更敬爱自己抬高自己的形象。因此他和云紫萝的感情能维持八年是利益上的各取所需,并不是杨牧的单方面付出。他和云紫萝的夫妻本来是这么维持平衡的,但是孟元超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

  云紫萝并没有身体的背叛,然而她对孟元超无私奉献的行为却更触动杨牧的神经。因为他最在意的就是地位和虚荣,希望从云紫萝这里得到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敬仰。杨牧最无法容忍的不是云紫萝找孟元超,而是云紫萝对孟元超如此全无保留,对于付出这么多的自己却缺乏报答。这种极端的反差让他彻底崩溃了。然而困境这种本身也是他自己造就的。他在本身就不是云紫萝所爱的前提下,不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这么低,表面一再迁就把云紫萝当菩萨捧着甚至去诈死“成全”对方,云紫萝也不会觉得去爱孟元超和找孟元超是心安理得的,连道义上的束缚也没有了。杨牧的黑化,也是长期被名利包裹的道义下终究还是无法阻碍人性的反抗所导致的。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人物的基本设定是很成功的,在这本书几个男角色中最为丰满,也是最真实表现人性的一个人物。和云紫萝彼此的联系影响也比任何一个男角色都深。

  写他因为这种名利心和挣扎被反派所利用越陷越深是可以的,然而节奏的编排上问题很大。杨牧当初能忍人之不能忍那么多年,能编排假死的剧本。看到云紫萝走了居然迅速失态降智,这其实和他之前的心机颇为不符。书中连十回都不到就让他不仅过早暴露了面目黑化,和云紫萝决裂,而且成为了侠义道的对立面。这样故事原先设置的主题,即云紫萝作为妇人在道德责任和爱情自我之间面对的纠结和阻碍就没有什么力度了,杨牧对于她只是一个对立反面而不是情感复杂的丈夫。整个围绕爱情、婚姻和道德展开的戏剧张力矛盾冲突都不复存在。当冲突转换为简单的黑白对立后,杨牧也不是大反派,只能作为一个小人使坏,除了他本人大受损害,云紫萝故事中的矛盾张力也大大减弱更落于俗套了。云紫萝在杨牧休书事件后退居二线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说故事结构而言,杨牧和云紫萝是联系最为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比起卡列宁和夏尔包法利,作者都没有把他们刻画成反派坏男人,也在这个基础上给出了他们为何不受妻子喜欢的合理原因,让故事显得真实而有张力,更将主线集中在他们的妻子身上并非二元对立。名著毕竟是名著。

  作为和云紫萝有情感纠葛的人中最早登场的。宋腾霄这个人物全篇塑造都不出众,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作为最早和云紫萝相处,深爱过云紫萝心中不爽的人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然而他面对急需帮助的云紫萝,却连半点自信和对方在一起给她幸福的想法都没有,还去表示比起缪长风嫁给从他身边夺爱的孟元超更好。既缺乏真实的人性又小家子气,这个人物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存在,部分戏份可以给缪长风。吕思美也是典型配对型角色,没有什么人物突破和对映,个性和林无双简直有些难以辨别几乎可以合并。

  缪长风是很多人眼里的真汉子好男人,但是再读我有了不同的看法。某种程度而言,缪长风和杨牧是有点像的,他自己如此无私为云紫萝奉献的行为,和当初的杨牧其实一样,自然结果也差不多。杨牧为了包装自己,缪长风为了找一个“师姐”的替代品来爱,结果却都是一样让云紫萝对他们有恩无爱。这点他有点像爱玛的丈夫夏尔包法利,因此他的情感悲剧并不能单纯责怪云紫萝,和他自己的行为也很有关系。云紫萝对孟元超和他对云紫萝如出一辙,甚至付出更多属于不正常的情感。其实本身那段朦胧情感不足以造成这么久的纠结,但师姐死了这一段始终牵挂在他心头,会纠结自己没有保护好师姐。所以他对需要帮助的云紫萝如此珍爱,实质也是弥补自己当时没能救成师姐的遗憾。但这种把对一个人的梦想投射在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身上的感情,最终必然是害人害己的。如果云紫萝最后不是救了他而死,缪长风极有可能会在不断的付出后,最终打破自己对师姐的那点憧憬崇拜,理解自己对云紫萝的纵容造成的后果而变态成第二个杨牧。正如师姐嫁人前已经开始绣花和他分道扬镳一样,继续下去也可能就是云紫萝和孟元超的故事翻版。

  这里本身算是他的情感中写得最好最真实的地方。但是却因为杨牧的过早黑化和这段剧情的一笔带过没有拓展开来,显得他的人物深度比起杨牧和云紫萝差了一些。如果能把缪长风师姐赵文绮这段故事再拓展一下让缪长风打破那段憧憬,再把杨牧和缪长风的镜像对映处理好,《游剑江湖》和缪长风本人都能更加丰满和具有深意。感情上并不是越无私越好,很多时候只会适得其反。何况无私的背后,往往是有着独特的个人需求的。同样如果不能揭破这种无私背后的问题,作品的深度和人物的价值难以体现。

  云紫萝其实没有安娜卡列尼娜或者爱玛包法利那样去放开爱,正相反,她属于很保守缺乏主见的。不管对孟元超、对母亲还是杨牧都是如此,哪怕之后对于孟元超也是不敢追逐还搞让情。她悲剧的根源也恰恰是这种有追求却不敢去自我追求,还有自以为是的善良和当断不断。这个人物被人抨击的几乎都是在于她对于孟元超的跪舔导致了杨牧的丧心病狂和对缪长风无爱却待在他身边。然而这样的处事也离不开几个男人对待她的态度。

  云紫萝的这种可悲除了自己的个性同时在于:全书没有一个正常对待她的男人。不是渣男就是都出于各种理由把她捧着,那自然而然她也无法去正常对待任何一个男人。在杨牧对她放飞之后,必然导致她的无措,谁也不敢去伤害,既有想法又不敢切实为自己考虑,最终只能是自己吞苦果又伤害了别人。不说杨牧宋腾霄缪长风,包括她不想伤害孟元超,但是实际上反而在杨牧对孟元超产生仇恨当中添了火。想当圣母却没有智慧和能力,这比没有气度更可怕。云紫萝这个人物的力度也在这里,既有女性的善良和婚后不越雷池的把持,又有很多女性所具有的缺乏主见、缺乏对感情的正确对待方式。显得人物可敬、可怜又可悲。甚至很多梁书男角色都是这样,只会玩让情和搞成人之美。这段感情的几个人除了孟元超外付出都很多,但感情不是圣母和付出就好的,该有主见表达人性的时候就该表达。杨牧如此,云紫萝如此,缪长风也是如此。梁羽生写云紫萝这个人物,也是呈现在迷茫时局中的自我投影,正如爱玛包法利和安娜也是福楼拜与托尔斯泰自身写照一样。

  因此虽然云紫萝的个性体现得较好,但是这本书凌乱的结构和关键情节缺乏力度的处理影响了她和她这条线人物的进一步呈现和拓展,不是正邪对立就是回避问题的“高尚情感”。除了人物矛盾没有充分拓展之外,她所面对的社会阻力也不大。虽然有一些来自愚昧人士的风言风语,但是整体侠义道对改嫁并不是很有意见,更不存在安娜卡列尼娜和爱玛包法利所面对的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束缚问题。这也和延续天山系列有关。杨牧直接成为恶人乃至清廷走狗更是让她道义上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梁羽生写坏了杨牧本来是为了让云紫萝的争议小一些,但是反而弱化了冲突的立意没能树立起来人物。相反如果杨牧没有那么早黑化,而是作为一个袒露真心的丈夫来和她进行互动,云紫萝是可以进一步成长的,杨牧也未必会陷得这么深。云紫萝和缪长风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如此保持距离而是就“师姐”和孟元超两个心上人而正面冲突一下,她和缪长风都能打破自己的心结。更不说缪长风和杨牧只有正邪二元的对立,这些都在书里被回避或者是没能处理好,是巨大的遗憾所在。云紫萝和爱玛还有安娜不同,她缺乏那种自我追求的勇气和主见,需要男角色更加积极地互动才能展现出人物特色。很多梁书的人物都是如此,塑造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呈现人物的关键情节却没写好。

  结尾的强与弱

  这本书和《广陵剑》的问题有点像,都是本应该悲情路线,结果中期开始却明显走偏来了一大堆惩奸除恶,最后在没有拓展好故事的情况下突然处死主角,比起前期的悲剧显得不自然。更何况从休书后云紫萝就频繁掉线,连第一主角都不是了还不如陈石星。不过具体的描写、情节处理和冲突而言,结尾和云紫萝之死还是相当有力度的。虽然成全孟元超和林无双成功是败笔,战场也早早大局已定,北宫望在结尾还是尽到了一个大反派的责任和缪长风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恶战,唐天纵也对主角造成了致命伤害。单看这个结尾不仅明显强于《广陵剑》的陈石星之死,在梁书里也算优秀。错不在结尾本身,而是之前的章节没铺垫和拓展好,显得结尾惨烈有余,却没有把人物的特质都升华出来,也没把应有的矛盾都释放完,不是像爱玛包法利那样“再喜欢人物她也只能这么死了”而是“为了制造悲剧而死”。

  总结

  这本书的人物塑造上是有很大亮点的,云紫萝、杨牧和缪长风都很有特色和深度,在中期梁羽生小说中独树一帜不足为奇,也就此开启了新的三部曲系列。但梁书常见的很多问题比如关键情节和节奏的编排,过于追求高尚河蟹而不是直面问题和人性导致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不仅云紫萝、杨牧和缪长风本身各有太多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地方,林无双、牟宗涛和孟元超也有相当的拓展潜力,更能通过互动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冲突而实现升华。然而这本书却没有进一步深入刻画,反而过早引爆矛盾,把大量笔墨浪费在了无趣的江湖纷争上。再次陷入了“神设定,渣展开”的局限。

  在作为《游剑江湖》后续的《牧野流星》和《弹指惊雷/绝塞烽烟录》中,可以看出梁羽生也试图弥补一下原书中的遗憾。比如贯穿后两本书的女角冷冰儿就很得云紫萝的魂,同样和四个男角色紧密相连,一些地方比云紫萝写得更好,杨炎和缪长风也一样爱上师姐。然而冷冰儿但也继承了云紫萝后期烂尾掉线的问题导致这段感情没收好。更有《剑网尘丝》中齐勒铭和庄英男的关系明显也参照了杨牧和云紫萝并做了一些改善。《武林天骄》中耶律玄元、完颜鉴和齐夫人的关系同样有云紫萝杨牧缪长风的影子。《游剑江湖》这本书的地位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突破,更有对后续数本梁书的正面影响所在。虽然这本书和《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名著没法相提并论,阅读感也较差,但依然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武侠小说。如果它能处理好结构把刻画重点放对,让艺术性和可读性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它会成为和萍踪云海相提并论的杰作,还能作为梁羽生创作生涯乃至人生不同时期的心境写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游剑江湖(上中下)》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