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是一本由(英)特拉弗斯著作,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元,页数: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精选点评:
●记得玛丽波平斯阿姨的姜果糖屋
●推荐给10岁左右的孩子~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
●主题是:万物和谐,万物一体。玛丽阿姨是个传奇人物!!
●小时候同学推荐过来的,非常喜欢的书之一,和长袜子皮皮并列。
●小时侯最爱的童话
●经典的魅力在于可以一再回味。但是真的觉得这事是吃蘑菇发生的吧。
●看过的不是这一版 但是这样美好的故事 怎么是《魔法保姆》单单可以表达的呢
●印象深刻是玛丽阿姨一点不讨好小孩,小孩还是喜欢她不得了的有范儿态度。
●小屁孩时代最喜欢的书之一,今天回顾一下好了~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读后感(一):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小时候,有一本厚厚的书,就是它了。很喜欢,每天不停读不停读···
记得有动物的狂欢舞会之类的,让我想起了圣桑,是不是也是因为看了这个才写了著名的动物狂欢节这样的曲子。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读后感(二):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和随风逝去的年华。
很小的时候,爸爸买了一套12本的欧洲童话书,从东欧的扬比比扬到西欧的玛丽波平斯系列,这套书涵盖了欧洲童话的精华,为我日后读大学选外语专业埋下了基础。
这部小说很清新,让人感到心灵的涤荡,现在还是会很怀念。玛丽波平斯阿姨冷淡,但是却不冷漠。神秘但是却不诡异。印象最深的,是双胞胎和鸟儿的对话那一章,让我心里不由的一动。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读后感(三):小学的时候翻阅过
印象最深的是那勺可以随时变换色彩的糖水。
导致我现在还对颜色鲜艳的液体充满好奇,充满一饮而尽的冲动。
这样的童话,给我的童年带来一抹亮色。
她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用最让人难以预料的方式,去告诫那些不好的人或事。
但最终还是像她来时那样随风而逝。
书和情节,今时今日,已经在我的脑海里面模糊了。
似乎,这应是个快乐的故事,可不知为何,那时看,却隐隐的悲伤,长大了才逐渐明白那心底的悲剧情感来自于何处。
玛丽阿姨,请告诉我,是否,美好的都是短暂的?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读后感(四):现实与幻想
小时候没看过这系列的故事,如今早已不是孩子,赶在奔三前把这本书看了,感觉与体会却不在那么童真。
玛丽波平斯阿姨随风而来,成为迈克尔和简的保姆,这位有教养但有些不近人情的阿姨有着神奇的魔法——她的手提袋是空的,但却可以取出肥皂、牙刷、香水、折椅等无数东西,她那个写着“睡前一茶匙”的瓶子,能倒出来草莓汁儿、橙汁、牛奶、糖酒;她能在画里面遨游,能靠指南针环游世界。她认识的人也都非常神奇,>如贾透法先生、鸟太太、科里太太等。最神奇的是科里大大,她竟能掰下自己的两个指头变成麦芽糖送给孩子们吃,而她指头掰掉的地方又能马上长出了指头,她也能把天上的星星变成姜饼上的金星,而又能把姜饼上的金星贴到天上变成星星。
这些事情究竟是现实还是幻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印象非常深刻那对小婴儿与乌鸦的对话,不过可惜“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听得懂一切动物的语言,但长大后就忘记了”。
青春随风而逝,我们这些失去与动物交流能力的成人,只能羡慕的看着孩子们的幻想世界。
《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斯阿姨》读后感(五):随风而去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家里有一套世界童话名著的连环画
一共八本
每一个故事都看过了上百遍
有魔橱,长袜子皮皮,雨滴项链,小飞人
不管什么时候闭上眼想起来
都是一片阳光色的温暖
可是现在这套书不全了
缺了三本
包括写着“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的那一册
我还记得她的那只手提袋
可以装得下所有的东西
梳子,止咳药水,毛毯和一张折叠床
她是打着伞随着北风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她上楼不用走楼梯
她听得懂鸟儿在说什么
她能用指南针带着姐弟俩转遍整个世界
她有个叔叔每次一笑就能让肚子里充满气然后飘起来
她认识一个画画的朋友能在人行道上画出能在里面吃下午茶的公园
她认识一个开姜饼店的老太太和她两个巨人般的女儿
在人们熟睡了深夜,把姜饼偷偷的贴在天上做星星
可惜,书丢了
也许玛丽波平斯阿姨是撑着伞
随着某一年的南风离开了
不过,我知道她还会回来的
帕梅拉·林登·特拉弗斯【英】以玛丽·波平斯阿姨为主角的系列童话有《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1943)《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1935)《玛丽·波平斯开门》(1943)《玛丽·波平斯在公园里》(1952)《厨娘玛丽·波平斯》(1976)。
可惜市面上最多只能找到前两本,而且装帧特别丑!有没有那个出版社好心的把这一系列书引进一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认识这位神奇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