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过三峡》是一本由(英)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的219图书,本书定价:16.50元,页数:2001-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扁舟过三峡》精选点评:
●史料
●一星给它的历史价值,一星给作者坚持记日记
●读来倒是有些趣味,但太过直白到底是从外国人的角度。。。
●强迫症害死人呀害死人,明明看其中几章就好的……
《扁舟过三峡》读后感(一):过去的年代
实在是很好看的书,也很有价值。
通过外界更加进步的眼光审视过去,更公正,尽管有一些殖民色彩。
唯一的缺点是,翻译很烂,错别字也不少,很多读不通,看起来有点辛苦。
非常有阅读价值。
是珍贵的记忆。
《扁舟过三峡》读后感(二):难得一见的大量细节
说一说我发现书中的一个重要错误:作者把夔州和归州搞混了,他从宜昌逆流而上时先到了巫山,下一站到了“归州府”。但是历史上归州一直都是指的秭归。后来查阅书中他的记录“从宜昌到归州共146英里”,而这个距离恰好是到奉节,也就是夔州府的距离。所以推测有错误~
《扁舟过三峡》读后感(三):长江上的真朋克
阿奇博尔德在1859年以茶叶品尝员的身份来到香港,
1859﹣1862,在禅臣洋行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禪臣洋行工作。
1860年,協助鎮壓太平軍叛亂,因此到過太平軍和清軍的大營。在安徽被當成間諜圍攻,差點死掉。
1861年,回到上海,參加了上海萬國商團野戰炮隊,
1862年,在漢口被清兵當街悶棍
1864年,在江西景德鎮被陶瓷工匠圍攻
1880年,在上海工部局工作,
1883年,赴四川,推動長江上游的蒸汽航運交通和中國西部貿易
1898年,和太太成立了天足會,反對婦女纏足
1899年,和中國人在四川合夥開礦
1904年,收到清政府邀請在重慶探礦,建立了立德洋行有限公司,
他還是皇家地理學會研究員,皇家殖民地協會的會員。
《扁舟过三峡》读后感(四):终于明白了,那个天棒为什么那么喜欢这本书
嗯,豆瓣的版式有改了,逼我要写一篇像模像样的评论,看起来才过的去啊。
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因为这个英国人,在整本书中,自从他的船离开了宜昌,就从头夸奖四川人一直到尾,夸奖四川人工作认真有组织,友好,见过世面,勤快,跟东部人比起来好得多....看得我都很不好意思,怀疑是不是译者做了什么手脚。但是有一点他还是有保留的,就是那时的四川人跟中国别的地方的人一样脏,不卫生,而且“从贫民到大户人家都是一样的”。
据我的判断,这应当是说的实话。古代的人们肯定不是像古装戏里面那么优雅的,如果真的要复原古代的话,会龌龊粗糙得让今人绝对不能接受——全世界都一样吧,相比之下,有些欧美的他们的哥特古装片穿着的破烂衣服可能更真实一些。
除了这些,这本书还是很有看头的,过了4次三峡,我多么想游历一下滟澦(打这两个字花了我两分钟!)被炸掉之前的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