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一本由孟德斯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马盛衰原因论》精选点评:
●很不错,喜欢孟德这鸟玩意的作品
●事件的因果关系推论得很清楚,每一件事的发生必然导致结果,对人物的描述一笔带多。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对古人历史只知其表,那么我们就会像在观察另外一种生物”。但对于古罗马历史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要理清书中的头绪还是挺难的。
●书后有个苏联人写的孟德斯鸠评传,读起来非常流畅,没有什么被地震过的句子,和前面的部分简直像两个人翻译的,所以译者相比法语更擅长俄语? 这本书的侧重点并不在于罗马历史,而是以罗马的盛衰来证明孟德斯鸠的观点,所以如果只是想了解罗马史是不建议读本书的。孟德斯鸠认为罗马的兴盛根本原因是由于共和国的制度,罗马通过不断的征服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达到鼎盛时期,而随着罗马的版图变大,必然造成独裁的局面,而罗马也就开始走向了衰亡,可以说罗马在凯撒和奥古斯都时期就注定了灭亡,后面就算几个皇帝想挽救也无能为力。 本书完全可以去掉苏联人的评传,加上孟德斯鸠其他相关的文章。
●孟德斯鸠诊断了罗马的历史,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罗马的兴盛,源于积极的军事扩张,还有与军事意图相得益彰的共和制度,而它的衰亡,恰恰也是因为罗马太过成功的军事扩张,它败坏了人心,也破坏了政体的平衡。
●对于此书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关系非常感兴趣
●上法经导读课时看的,老师觉得在看《论法的精神》之前必须先看这个打基础。孟德斯鸠的文风比较雍容大气。本书前三分之一写的挺好。
●怎么看了这么一本书?
●简直流水账。还是马基雅维利那本靠谱。
●商务印书馆的这种早期译本翻译水准真的不敢恭维,更要命的是那个年代必然会在书后附加一段长长的“政治正确”导读。前者就像一碗靓汤里的老鼠屎,让你下咽时觉得一阵恶心,后者索性是往里面加老鼠药。
●这个译本真是奇差无比,怎么能翻译出这么语句不通顺的书还好意思印出来?要不是我对商务出版社的信任以及想知道一些罗马帝国的事,真没耐心看完。婉玲?这个人是干嘛的?谁能告诉我?
《罗马盛衰原因论》读后感(一):似乎改个名字,叫“罗马盛衰简史”更好
我以为孟氏此书,通篇对于罗马帝国的历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但对于它盛衰背后的原因,却缺少论证和最后的结论。
孟德斯鸠在此,我以为是侧重对罗马盛衰过程中切实的、可资利用的那些成果,而少注意罗马盛衰全面的那些原因。
孟氏管理过地方法院,他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是倾向于实用的,而从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个特点。因此,相较于那些严谨、详实的学术专著,孟氏此书更应该被看作是对罗马制度借鉴的一种札记。
《罗马盛衰原因论》读后感(二):力不从心
李安在《喜宴》里露了一回脸,说了一句暴露自己无知的台词:“那是5000年性压抑的结果。”我马上就能判断他是错的,因为对中国史好歹有点了解。
看顾剑先生写的《两脚书橱游罗马》,受益匪浅,然而当他说凯撒说了六个单词“我来,我看见,我征服”时,我知道他对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一无所知。
然而关于古罗马史,以我的有限的阅读储备,孟德斯鸠讲的对还是错,我根本没有资格判断,真是读也白读。若有人问,你读过没有?读过。觉得怎么样?我只能干咳两声。
《罗马盛衰原因论》读后感(三):罗马盛衰原因论
这是作者借古罗马的历史进程表述自我政治观点的历史研究性作品。 古罗马帝国算是西方历史上的奇迹,一个小小的城邦之国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帝国(后世只有拿破仑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可以相比,但世界性依旧不如),但最终又落得分崩离析。 此书与《过秦论》相得益彰,都是通过对历史进程进行梳理以及研究,以得出结论,表述作者的政治观点。 作者显然认为公民的独立和自由是国家强盛的原因,这就是古罗马得以兴盛的原因。但随着国家疆域日涨,财富增长,人民反而越加腐朽堕落,于是国家落入少数人之手,最终内战叠起,终于灭国。其结论正确与否仁者见仁,但这种分析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另外其结论至少有借鉴作用,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以及资本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兴起的重要作品。
《罗马盛衰原因论》读后感(四):罗马盛衰原因论
《罗马盛衰原因论》,孟德斯鸠著,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5月第1版。
对于那段历史不了解如我者,理解起来有相当困难。要想在100多页内看明白罗马兴衰,甚不容易。作者自认为是讲明白的。加之翻译,更难。不由想起刚看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在程度上要更甚些。
一国一家一人,有盛自有衰,月圆水满花开,俱是此理。因此,不太懂就不太懂吧。不是说昨日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么?就算如此聊以安慰吧。
近日愈读书愈觉得自己浅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不理解的东西太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罗马盛衰原因论》读后感(五):適合羅馬迷的書。
孟德斯鳩這個名字應該是屬於常識級的了,雖然讀過他的作品的人不多。:P
《論法的精神》台灣商務有買下版權,筆者今年書展沒能狠下心買。倒是這本小書:《羅馬盛衰原因論》順利的收到了,原來是北京商務去年重印。
孟氏的核心精神,簡單來說就是“以法治國”,歷史上,羅馬人的許多豐功偉業都為人所淡忘,惟有他們在法律上的成就依然是許多莘莘學子鑽研的目標。本書誠如譯者所述,是一部“政治哲學之作”,孟氏陳述自己的觀念是實,歷史不過是論證工具罷了。
當然,從現在的角度看來,孟氏的觀點許多都已經陳舊無奇,但這是因為他已經是近三百年前的巨人,而我們站在他的肩膀上自然看的更遙遠罷了。不過書中還是有些觀念可以拿來討論,例如孟氏在提及羅馬共和末期的那場混亂時時曾說,內戰可以淬鍊出國家優秀的人才,讓他們更快出人頭地。這句話倒是讓筆者皺了皺眉頭,西班牙在二十世紀初的那場內戰打的元氣大傷,顯然不太適合註解孟氏的話。
另外,最近蠻有話題性的傅高義氏出了一本傳記,也接受雜誌專訪,他提到了“先追求司法獨立,以推動政治改革”的概念,雖然不算創新,倒是也符合本書想表達的宗旨。只是,遊戲規則固然定了,但如果沒有人遵守,也只是諷刺罷了。查士丁尼把羅馬法推向最高峰,可他也是“最後一位羅馬皇帝”,無疑是種歷史的無奈。
商務的這本,坦白說翻譯的普普,內文名字也都沒有採行通用的方法,拿來考驗自己羅馬史的熟悉度倒是很合適。書後附錄了一篇《論趣味》跟蘇聯學者的孟德斯鳩小傳。這本書能給的教益坦白說不大,只是當做一本古典書讀讀倒是還頗有趣,適合羅馬迷而已。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