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福利院的孩子们》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0-12-17 03:5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福利院的孩子们》的观后感大全

  《福利院的孩子们》是一部由许扬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利院的孩子们》精选点评:

  ●到2019年了,社会针对弃儿给予的环境依旧不那么友好,这是一群被淡忘的弱势群体,寄养制度是否合适,能否有进一步改进,都需要各方人士探讨

  ●希望有后续的报道

  ●

  ●用心了

  ●北京或成都,去过几家福利院。家里有寄养家庭。所以,当腾讯视频里的孩子们被领养,离开的撕心裂肺和为他们祝福的认知撕裂感,可以感同身受。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

  ●如同收养了夏玉的牧师所说,和这些不幸的小孩比起来,我们真的是被上天眷顾。在普通人看来的一切理所当然,对于福利院的这些孩子们来说,却是永远缺失的弥足珍贵。稍显遗憾的是,在这部影片中,福利院里男性严重缺失,出镜的竟只有代表权利的福利院副院长了……妇女成了照顾福利院儿童的绝对主角。可能现实也的确如此吧。anyway,祝福所有如同此片中出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

  ●回程时无意间打开的纪录片,谁料看得眼睛湿湿,看得五味杂陈。宜福晨一直在告诉自己要相信妈妈,要成长,要懂事。为他的坚忍动容,也为苏妈妈的善良感动。

  ●宜福辰真的太惹人爱了

  ●https://v.qq.com/x/cover/i984nbhrqtl5rsg/c0381tn01hv.html 这是这部纪录片视频的链接

  ●很泪目,被国外家庭收养对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算是一种幸运吧,被苏妈妈收养后又被送回去无比懂事乖巧的晨最可怜了;另外护工缺口大导致很多孩子们无法被更好的关爱也是问题;看到了不幸的孩子们发现我们能正常的活着也是很大的幸福~

  《福利院的孩子们》观后感(一):第二种颜色

  因为本科专业从书本中了解到这个群体 因为专业实习从实地开始接触这个群体 觉得福利院的孩子们内心的脆弱 可怜 不敢提到爸爸妈妈 不敢问孩子之前没有被抛弃的时候的生活 可其实 从片子中可以发现 这样的孩子往往比想象中的坚强 勇敢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看到残疾人我也很难做到社工所谓的尊重温暖价值中立 我也会首先代入许多人都有的想法 同情但不想与己有所关联 但当了解 观察之后 感叹孩子的可怜 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们的生命中给予一份温暖 而且 我已不是孩子 但我能给予孩子的能有很多 知识 情感 关注

  《福利院的孩子们》观后感(二):儿童的成长就是他周围世界的折射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探讨一直未曾有结果。尽管有一些报道提到过有一部分小朋友确实容易做一些很恶劣的事,但我仍然愿意相信这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孩子生下来时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

  这部福利院的儿童们拍的很真实,从弃婴晨,夏玉,荷,东,既是弃婴又做保育员的玲,以及寄养家庭苏妈妈胡奶奶等的角度,讲述了弃婴儿童在福利院和寄养家庭的成长历程。

  晨是一名脑瘫患儿,在15个月时被生父母遗弃,进入福利院一周后寄养在苏妈妈家。由于苏妈妈有爱的照料,晨长得很好,反应很快,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情感也很敏锐,把苏妈妈当妈妈一样爱戴。去武汉做腿部康复时想妈妈,到福利院时想回家,甚至在福利院生活了很久了解真相以后嘴上说着不想,实际心里面还是想苏妈妈和回家。他说他不想出国,只想跟苏妈妈在一起,在福利院玩的最好的朋友也是层在苏妈妈家的一个小姐姐,妹妹来了还帮医生跟妹妹做康复,这样一个懂事重情且感恩的小孩真的很让人喜爱和心疼,不能理解他的父母为什么会放弃他。还好,福利院以及苏妈妈一家教会了他用爱和善意来回应整个社会。

  夏玉在我看来是很没心没肺的一个幸运女孩。在苏妈妈家就挺欢乐的,离开苏妈妈去美国时也没表现出特别的不舍,更多的是茫然不知所措,以及见识到新人之后的大方和兴奋。这样合群的人确实不一般。

  东和玲是最能折射福利院窘境的一个生人例子,也是最复杂的。明明心理上把屈医生当妈妈,屈医生也很爱他,但是屈医生由于身兼数职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爱他。而能有足够时间去关爱他的玲却是一辈子在福利院长大生活,本身心智就还未成熟,情绪管控能力差,且语言表达清晰度不佳。在夹缝中生长的东也受玲影响,语言表达不清晰,没有安全感,胆小。同样的情况,由于不同的人影响,可见孩子表现出来的性格就不同。不过人生是一个长跑,希望东后面越来越好,可以解决幼时环境的影响。

  苏妈妈这个角色很难评价。从反馈和社会影响来看,她这个寄养家庭和寄养妈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角色。作为一个正面的有爱的人,会给福利院的孩子们播下最初的善的种子。但是从个人来说,对于苏妈妈本身在情感上又是非常难的事情。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当自己家人一样养,建立了家人般的情感,但养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分开,因为孩子要么要回福利院接受康复和教育,要么会被领养至国外永远分开,周而复始,对于人的承受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最后苏妈妈辞职了,一方面很遗憾她没有坚持做寄养妈妈,一方面也很理解她的煎熬和选择。确实,人能接受多少次真情投入后不得不侧身离开?

  总而言之,这部纪录片是很好的,让大家都见到了福利院的很多真情实感,让我都想去当义工了。等事业稳定下来,可以带着娃天南海北的去做义工就好了………

  《福利院的孩子们》观后感(三):一些补充材料

  1、《福利院的孩子们》预告片

  https://tv.sohu.com/v/dXMvMjEzMjc3MDI5LzY5NjM0MzYxLnNodG1s.html

  2、晨11岁生日(2017年3月15日)手机录像

  苏妈妈背他走下校门外的坡道,我们一起去吃牛排。饭后返回学校时快上课了,晨自己上台阶。每次见面,他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摆脱口吃恢复口才。他开始变声了。

  http://v.qq.com/x/page/f0384vs0vyh.html

  3、小主人公宜福晨近照

  很多观众喜欢宜福晨,想知道他的近况。我只知道,他2018年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看起来晨比12岁的男孩要稚嫩得多。

这些图片来自一个收养孤儿的宜昌爱心妈妈的朋友圈。看得出,宜福晨很好地适应了新家庭的生活。无论在哪里,宜福晨都是一个明星人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福利院的孩子们》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