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精选
日期:2020-11-14 07:59: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精选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是一部由Hamish Hamilton执导,音乐主演的一部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精选点评:

  ●烈焰焚身,太屌。

  ●great

  ●

  ●艺术。

  ●屌喷火 我也有条柔软的脖子 请让我去德国谢谢

  ●

  ●熱血

  ●Rammstein的现场是真的劲爆 持证玩火最为致命 看的完整版,被Till的大屌吓傻

  ●最爱第一首 spiel mit mir

  ●无法超越,真的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一):胡言乱语正告Rammstein诸君

  1.Till你光顾着踢Flake了,话筒都没声了你没发觉?(Paul:话筒没声我看你怎么吼。Till:我...我拿它砸头!)

  2.你光拿那话筒砸头,又狂摔话筒,它当然没声了。(打头容易变傻喔,Till哥哥。)

  3.唱歌是一件危险的事,听歌也是一件危险的事。特别是到了“Bestrafe Mich”的时候。

  4.Till,人家Paul不鸟你,哈哈。你满地乱爬(还一边唱“Heirate Mich”...天。)人家也不鸟你(一物降一物啊!)

  5.Paul:我鸟过谁?(Paul大人是冷艳型的...吼吼。)

  6.用不锈钢尺子我是玩不出什么花活来了...用刀又缺乏运动性(我夏天还要穿短袖呢!),我还是继续甩头吧——砸桌子也是好的选择。

  7.在身上点火不是什么牛事,用那玩意喷水也不是什么牛事,Till我期待着您用那玩意喷火。(后来全体还真这么干了,2010.11.25 Estadio La Florida, Santiago, Chile)

  8.Till和Tier发音很像...我开玩笑的别打我。(打我吧,哈!打我吧!)

  9.如果常常给鸡听这场演唱会鸡脖子肯定特别好吃。(我下次在姑父的养鸡场里试试?)

  10.我说什么呐?甩头甩的我觉得脑袋壳里头全是豆腐脑,我能说出什么有条理的话来?

  11.Flake身材真好!我要减肥!Flake你和Till有JQ...(我欢乐啊我欢乐。)

  12.Till你是个热爱自虐的有为青年啊!(Flake采访的时候亲口说你是"a big fan of pain"喔。按照,《爱摇》上的原话就是“原来丫是个自虐狂!”)我决心向你学习,学雷锋,树新风!

  13.Till你的飞吻啊...你嘴角撇上去的笑容啊(德国男人笑起来都一样?)我梦到过你哎...春梦了无痕,杀入前三名啊。

  14.那个口哨是真吹的?不会吧?不解之谜啊。

  15.时隔一年我居然在评同一张专辑啊,我太没有进步了。太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了,以刚。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二):“狼”之初体验

  1998年的柏林演唱会,随着Spil mit mir的前奏,压着几个规律的重节拍,灯光依次打出乐队成员,最后,主唱Till从天而降。

  Till,肥肥厚厚的刺猬装,咧开嘴唇,牙关紧闭,瞪着无辜却冷酷的眼珠,审视一切。高潮的时候,半蹲身体,左手撑膝,右手轮流重重的捶打双膝,头随着拳头猛甩;

  两个吉他手面无表情,间歇时,双手抱胸,死死盯住台下,Richard戴假眼,瞳孔小得只剩一个小点,Paul弹到兴起,干脆躺在地上;

  键盘和贝司各戴眼套,键盘Christian嘻笑搞怪牙舞爪,贝司Oliver将脖子埋在琴颈后面,装束酷似SM主角。鼓手Christoph手舞足蹈不可开交。

  这是Ken推荐给我,在他的酒吧里,我第一次看到的Rammstein(音:“狼”母时代)。恐怖、凶悍、阴暗、变态、暴戾、冷酷、孤傲、疯狂、雄壮、血腥、狰狞、猛烈……

  君临天下,傲立群雄,不可一世。

  音乐均是工整的四四拍,一派严谨的德国人作风,重金属、工业金属、哥特金属、死亡金属……,什么风格也好,同样是吉他速弹,金属效果器,却没有Metalica那种的凌乱、狂躁。

  虽不是古典音乐,却能感觉到日耳曼人血液中与生俱来的古典素质,尤其Till的德国用南方大舌音,标准的德语的胸腔发音,接近美声,低沉浑厚无比,或许也只有这样厚重的音色,才能镇住身后那末日审判般的乐音。

  优美动听的小调,不断重复的旋律,猛烈而沉重的节奏,时而像是小提琴站在怒骂的钢琴面前,细声的泣诉;时而一味的惊涛扑崖、暴风骤雨、山石滚落,冰雹猛至;时而是风雨之后的平静。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三):my worship for Rammstein

  看了林奇的<lost highway>,突然听到了被我忘了大半年的Rammstein,看完电影,到youtube上抓了他们的几个mtv(倒...我居然是看乐队的外形和演技来判断其好坏的)。不幸被我看到了《ich will》这一首,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可能是我的偏见,我觉得德国男子最适合做master,因为他们的党卫队?还是因为德语本身的特质?Rammstein的主唱那低沉,狂暴,内控的声音啊。。。《ich will》是一个很像《天生杀人狂》,或者是《热天午后》的故事。其要义在于,人们惯于崇拜那些暴力,邪恶的东西。(至于讽刺媒体之类,没啥意思。)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他们的强大,直接,使我们在追随与隶属之中得到了安全感。

  安全感。被一种洪流包裹的感觉,正如成才说的“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无论是政治的洪流,历史的洪流,爱的洪流,音乐的洪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被裹挟着,再向前,再也不会孤独,再也不会失去方向。

  还有征服感。(此时,耳机里VNV nation正在冲我大吼“we are not the same, I am not you god。”呵呵。)屈服于一种更高层的力量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贬抑的过程,甚至是一个扼杀自我的过程,这和佛教里的“无我”不同,在这里我们贬抑自我,正是因为过于敏感的意识到了自我的软弱,无力,愚蠢,以及其他一堆负面的东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通过被惩罚被征服来洗清自己,或者至少,获得一种安慰,正如Rammstein的吉他手Paul Landers在拍摄rosenrot的mv中那短自我鞭打的镜头时说的"You always have a reason to punish youself for mistakes and son on. It's like a release,like a reset-button."在鼓点密集的鞭挞下,疯狂的甩头,什么都不想,只有此刻的昏眩感,好像可以忘记一切。

  以及快感。快感和快乐有很大不同,快感几乎没有理性和逻辑因素在里面,它们大多说来自肉体的刺激,我们心理课老师说,因此快感是低级的,甚至是不健康的。我反而觉得,因此快感是真实的,可以从虚无主义,存在主义中拯救我们。《动中修行》中说禅定的修习中,“当下(nowness)”的概念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是禅定的精要所在。一个人所做的一切以及试著修习的所有法门,目的都不在于要达到某种更高的境界,或者遵奉某种理论或理想,而只是没有任何目的与企图地去观看此时的此地。那么快感是不是比快乐更接近这种思想(或者我在毁法谤佛)?

  一切的因果论很难清楚地解释为什么喜欢一种音乐而不喜欢另一种,更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会从晚上12点跟着Rammstein的音乐疯狂甩头一直到早晨5点。(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因果论爱好者,大可以说“因为你疯了。”)

  快感。短暂而激烈。Rammstein有一首歌叫<Rein,Raus>,我第一次边听边甩头的时候,觉得脖子几乎要断了,无法呼吸,真有点“须做一生拼,尽君今日欢”的意思。然而很有可能,一个星期以后,,我在听到这首歌,就没任何反应。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意象,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说有些人的生命就像流星,一路光华绚烂的坠落,未及落地,就已燃烧殆尽。

  分析是愚蠢的,预测是愚蠢的,为了保护自我,必须迷失自我,分析将使人陷入恐惧,和悲凉。

  所以,just shut up,and enjoy.

  And,thank you,Rammstein.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德国战车:柏林现场》观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