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影像》是一本由聂华苓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5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生影像》精选点评:
●当怀疑自己时,世界就变得狭小的可怕,恶弱状态。有时候觉得文艺圈圈有啥好的,读读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足矣。anyway,世界应当是不同。 另外,文学圈子有时候和演艺圈一样,知名度大概比内容重要。
●飘零半生 叶落他乡。中国男人不可不学的关于安格尔的两点====喜欢表达爱,擅于表达爱,前者是态度,后者是能力,能力不足,态度补之
●壬辰端午,愛城五月花,聶華苓老師親筆簽名贈書^_^
●聂华苓的文采不如严歌苓
●慢慢品出味来的一本好书(电子书)。
●娓娓道来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对《自由中国》那段最感兴趣,尤其是殷海光先生的。图片很丰富。
●好女人不愁嫁。
《三生影像》读后感(一):耐读的书
聂华苓的文字不急不徐,平实而耐读。从她的视角看到许多文人的可敬处或不为人知的小事种种,很有趣。是个心存厚道的人,虽然看得出对一些人和事的不认同,但到底下笔温和,风度可见。
《三生影像》读后感(二):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大陆,台湾,爱荷华,在这三个地方聂华苓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从青涩的孩提时代直至安生的晚年,生活给予这个人的际遇,绝非一本几百页的回忆录所能概括的。拥有过这世界至亲的亲情,至爱的爱情,至性的友情,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三生影像》读后感(三):岁月沧桑的感动
字字情真意切,平实中带着感动。作者的笔下,凝注了岁月的沧桑。亲人、朋友之间的悲欢离合,背后是民族的苦难、悲哀及政治的讽刺。作者在这纷繁变化的时事中,坚守着自己真实的性情,多年之后写来,宛若亲历。许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字,一时一句的感动,几乎让人泪下。一直以为,见功底的文字永远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寥寥术语中的饱含深情。关于爱情,喜爱这一句,“爱情是两份孤独,相护,相抚,喜相逢”。
更多的感动,实非我的文字所能表达。
《三生影像》读后感(四):三生三世之之前与之后
最早知道聂华苓,是因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这样的一个跨文化的国际交流,竟然是一个柔弱女子发起支撑的。
厚厚的一本书,图文并茂,沧桑的照片,细腻的文字,道出了一段段俱往矣的故事。
北伐,军阀混战,抗日,国共战争,绿岛,《自由中国》,台湾的一群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间充满了逃难、抗争和顽强。
和安格尔,和很多很多来自世界各地因政治原因聚在一起的作家,又充满了柔情和温馨,脱俗和又飘逸。
“今生之前我是谁?今生之后谁是我?”一生足矣。
《三生影像》读后感(五):聂华苓的今世三生
八十年代聂华苓一本《千山外,水长流》传遍中国,二十年后心中还有爱荷华的记忆。
大陆战乱中颠沛流离的求学,五、六十年代在白色恐怖下的台湾,与雷震先生先生共事,殷海光交谊的经历;六十年代中随美国诗人Paul Engle赴美创作、生活、为华人文学交流铺路搭桥。聂女士的今世历经三生锤炼,谱写出难忘的传奇。
这个娇小、一度忧郁愁苦的女子,散发出巨大的能量和魅力。历史浮沉中人虽微不足道而人性的力量却令人叹服,中国文化星火相传远在美利坚闪出耀眼的火花。
爱荷华是个多美丽的地方。
聂女士的文字轻轻松松,经历却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