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抵触的地方
问:
李老师您好,最近一直有一个困惑(或者叫障碍吧),也许很多想做销售的人都有,你应该知道大概我要问什么了吧,就是给陌生客户打电话。
其实也不是一直都这样跨不出去,以前没有正式了解销售这个职位的时候,我还可以打电话,就是有事说事,直奔主题,被拒绝也没太大影响。
但是后来经过了解,说直奔主题可能不太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的业务方式,得要跟客户慢慢建立持续长久的联络。这个我个人是同意的,但是这也导致我后来不知道如何开展业务了。
好像心理很抵触「事实是带有极强目的性但又表面装作要跟别人做朋友」这样的操作。
还有一点,确实我不太喜欢跟人聊一些家长里短,我喜欢交思想性的朋友,所以这更导致我很难再继续跟陌生客户打电话。
有时觉得自己想太多导致无法拿起电话,有时又觉得打个电话有什么大不了的,总觉得还是无知无畏比较好一点,但现在已经无法做到无知了……
答:
我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很抵触销售行业的常规业务方式,同时你留在了这个行业。
我估计身边也有人问过你吧:「既然这么不想做,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回答的,但我想,留在一个你怀有强烈抵触心情的行业里,这个选择一定也是具有某种好处的。
我能想到的一种解释是:「虽然我不用这种方式但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我的业绩还不错,保持抵触心情也有助于让我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另一种解释是:「赚钱多」。
还可能会有哪些理由呢?请你在接下来的7天内,列出10条好处,总结一下你留在这个「抵触」的行业里得到了什么。列出来之后告诉我,这让你开展业务更顺利了一些?还是更难一些?
反馈:
我来这个公司其实说到底还是我无奈和不得已(当然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个孩子是特殊儿童,另一个还太小,老板是邻居熟人,很体谅我,给我一定的自由,让我可以照顾好家庭,也有自己的时间工作赚点钱。所以一直留在这里,这是我自己的无奈的(最好的唯一的)选择。
想做好工作感恩老板,也叫相互成就吧(希望这天早点到来,其实有成就也是公司成就我)。
您16号就回复我了,我到21号才看到,之前我以为收不到您的回复呢,期间一段时间情绪很低落,跟老板沟通,说我做不好走了算了,老板说没有给我压力,不希望我走。
我也不可能跟老板来硬的,毕竟工作之外,他对我也有恩,所以继续留在这里。我跟老板说:“一切听你的,你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把这个“权”交出去以后,真实感觉轻松了很多。
不用一想到工资少就自我怀疑贬低。我让老板给我找点书资料学一下,老板欣然同意。
21日看到您的回复,您让我列出10条好处我也列出来了,列完,再次感觉轻松很多了。确定了我必须、一定得留在这里坚持做,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只有这个选择那我也认命好了,
认命后不仅工作感觉轻松,连生活也轻松很多,没有选择的选择也没什么可后悔的,坦然接受,也不会有什么压力。这也让我发现,我不喜欢压力这个词,我更喜欢动力这个词。
比如我发现我喜欢“销售做得好,钱会来得快”而讨厌“如果做不好,就会穷”。所以,我不想未来我能不能做得好,也不想未来我能不能出差维护客户(虽然没法出差是客观原因)。
我只想当下我能做点什么(网聊、朋友圈发广告),这样我觉得我可以当下就动起来,动起来之后感觉更充实。既然我喜欢动力,那就用正面词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好心态。
打电话就打电话,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关系,不想太多,不用想客户会何反应,放松随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动力、放松真是好词!
感谢李老师,有变化和感想我持续反馈给您。
往期干预2
原文:《留在我不喜欢的地方丨反馈实验031》
像动物一样活着和现代人一样焦虑
问:
李老师,我好像陷入一种无力的人生状态,一边厌恶自己,一边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我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工资也很低,内心知道要开始积极寻找机会,但就是拖延不去做。我还在准备考研,但看了一段时间书以后,就提不起精神主动学习。我想象到自己获得更好的工作,考上了喜欢的研究生,心里会很雀跃期盼,但现实却还沉在泥里。
从小到大,我做什么事好像都是半途而废。
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我沉迷于看小说,这样我能够全情投入在剧情里面,忘记一切,但当我把书放下,自厌的情绪就成倍涌过来,只好又投身于小说里面,形成一个死循环。有的时抬起头来,甚至感到万念俱灰,好像活下去都没什么意思了。
我现在感觉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像一只动物,就是没有任何追求,人生没有支点,每天吃饭喝水睡觉,混吃等死一般。
还会猜测自己是不是先天比其他人缺少能量,就只能做到那么多了,只能承受这么多压力了。
李老师,我到底该怎么破解这样的现状呢……
答:
有这样一个悖论:厌恶现状的人往往处在过度的焦虑状态,反而妨碍了学习。反倒是那些满足于现状的人,不急于改变,更容易学习和成长。
所以,请你做一个实验。
请你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不要急着改变,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像动物那样活着,也可以很幸福的)。千万不要急着改变,不要责备自己,不要出于焦虑逼迫自己学习。除非当你活得很舒适了,自发想学习的时候,再学习。——等到又开始焦虑,担心自己前途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剩下的时间继续「像动物那样活着」,怎么舒服怎么来。
记录一下在这种状况下,你自发学习的时长。
反馈:
抱歉今天才回复,迟到了一天。但我还是要来的,看到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烦恼,也在等着我的反馈,不知道接下来的回答会给大家什么感受……
我在发出求助消息之前,其实是精神状态最差的时候,有一点濒临崩溃。但写完求助之后,好像就获得一定程度的释放。
当我收到李老师的回复,更是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我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释放出来,竟然被人接住,这种震惊真的很难言喻。
那么我的学习情况如何?答案是,从收到李老师的建议直到现在,都没有学习。
1. 在这期间,我决定放弃今年考研。
2. 我开始了求职,并收到一些面试的机会,这让我渐渐从崩溃的情绪中缓和了过来,对生活多了一些信心,积极情绪开始产生。
3. 一周后我有了想要学习的心情,因为我依然很喜欢这个专业,想到能准备明年考试会很高兴。但我没有产生实际行动,注意力被娱乐信息拉走了。
我的体验:
1. 当我的思维快要绷断时,尝试找一个网络树洞去诉说,事实证明没有作用,只会更加自怨自艾。但我在发消息给李老师的过程中,得到了治愈,可能是因为我知道,李老师会看到,而且不会评价我。
若自我暴露给其他家人朋友,还是很难,他们的反馈可能会让我受伤。
2. 要能够积极主动,自发快乐,并长期坚持学习,还是非常困难的。人先天就有惰性,面对压力会下意识想逃避,这些都是应试考试必须克服的。
3. 我现在的求职,也是我逃避学习压力的一种手段和借口,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我从小用到大,不知会继续用到什么时候。大部分情况下,事后我都会追悔莫及,无比厌恨自己放弃了机会。但如果失去记忆,回到那个当下,估计还是会做出同样的行动吧,所以无解。
4. 即使如此,我目前的求职状态,依然将我从崩溃的情绪中拉了出来,我还是心存感谢的。
新干预1
自由的负担
问:
我和工作的关系,让我非常困扰。
1、很想要有领导管我。我以前的领导比较懂行,也比较严格,在他的带领下,我很努力,做得也不错。有想法,也比较积极。
现在的领导,一方面不是很懂行,对业务无指导,任我发挥,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办。我试图站在领导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要怎么做,但一具体到措施上就无法再继续下去。有一股巨大的看不见是什么的阻力,让我无法继续。
另一方面,领导不爱管我,对我的部门不重视,我就更想靠自己做好,但就是越来越做不好。
2、很想解决拖延。不管有没有领导管,我都有拖延症。某些工作我可以很快做好。某些工作我就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情绪在对抗上,最后没有多少时间匆匆完成。拖延症让我痛苦,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礁石在阻碍我。
3、想获得一些具体的小方法,让我通过练习或者注意,改善这种情况。我有试图去找,到底什么类型的工作会拖延什么不会,但是我好像因为试图穷尽那个完善的分类的答案,而脑子一片空白。
4、我既想承认是怀孕生孩子让我战斗力骤降,又觉得不该以此做借口,我期望自己能像很多厉害的妈妈一样,照顾好孩子也能完成基本工作。可是最近孩子没照顾好,工作也没做好。我感觉我两手空。
我告诉自己,那就专注顾好一边呢?做好一个总比两个都做不好的好。但我发现做不到。
我两边都惦记着,放不下。
我竟然有点想两个都抛弃,想自己偷懒躺着睡到天昏地暗,或者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练瑜伽,或者可以和朋友出去玩。
我又自责,觉得父母已经很帮助我,丈夫也比其他家庭的丈夫支持我,我需要加班、或者应酬或者疲惫,他们都没有逼我,都支持我去加班应酬或者休息。我就更希望自己快点恢复状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带娃。
我似乎有点越急越慌。
答:
你有很多的自由,似乎想做什么都可以得到身边人的支持,但你最期待的反而是被人「管」。
自由是有代价的。最沉重的代价,就是你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负有某种责任,仿佛在说:既然我得到了这么多支持,那我也必须给出什么回报。
所以你在享受自由度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你要为别人回报点什么?这样你才可以更安心。
请你在这一周中做个实验:每天选一个人(领导/父母/丈夫/孩子),为ta做一件事,可以是很具体的一件小事。一周之后给我反馈,告诉我在这一周中,你是不是更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由?
记住,再小的事也可以,哪怕是帮忙买一杯饮料,取一件快递,但一定是可以明确做到的。做到了这件事,这一天的其他时间你就是自由的。
新干预2
下降螺旋
问:
我一边提问一边觉得自己不该提问,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样的答复。情绪突然进入了下降螺旋,就开始丧了。
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时,刚开始都很积极,干了一段时间碰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这一次好不容易坚持下来了,健身一个月减了六斤,线上训练营也全程高度参与,并且拿到了优秀学员,但我只开心了那么一丢丢时间,就被下一个困难任务吓倒了。
在这种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短暂的能力和成就感增加的快乐,但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消耗感。我的内心总在拉扯,一个声音说干嘛那么累,享受当下的快乐吧,一个说再不努力就没有机会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有时觉得自己特别内向,不是没有社交能力,我想和人相处好的时候可以给人留下非常热情主动的印象,但长期维持下去就明显感觉后劲不足了,和很多朋友都是慢慢冷下去就没有然后了。但是我又很需要关系,独处久了也觉得孤单。
我找到了一份社群运营的兼职,做的时候感觉还好,但一到腰酸背痛头脑发木的时候就觉得,我真的想要这个吗?我也知道不管哪份工作一定都会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而且我抱怨归抱怨,最后还是会去做。这个世界就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换了谁都是一样,谁也掌控不了一切,总要接受失望。
更让我难受的是我觉得自己总在不停地变,没什么确定的目标。这件事做一下没兴趣了,这个人交往一段时间感觉淡了,想再提起劲来就非常难。但如果一直做下去不间断,我又感觉身心都难以支撑。
我一度怀疑自己这种有规律的亢奋和沮丧是躁郁倾向。我做了基因检测,风险的确很高,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因为我每一次情绪转换都是有触发事件的。可能是源于生活中的一点小惊喜,也可能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压力事件。
我好像还没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周期,做不到张弛有度。总是被事情推着走而不是主动去安排事情。可能是因为我的目标力太差了吧。而且这个劣势很难改变。我可以只分析只出主意让别人去执行吗?我很怀疑自己的行动力,永远是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决定,也很容易半途而废。
可能我要的只是一个树洞,也不是什么安慰。这次的丧不知道又会持续多久。我会一边觉得自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一边又不自觉地思考,或者一边发着呆胡思乱想,一边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我总在两极间反复横跳,找不到一个稳定的核心。
答:
为什么一次次进入「下降螺旋」?原因是,你总在一次次地爬起来。摆脱下降螺旋的简单方法就是:呆在最低点,永远不爬起来,就不会再下降。
让我们试试看,这对你是不是反而是种解脱。
我们先试一周。这周当中答应我:不要陷入突如其来的热情,保持最丧的状态,呆在谷底。哪怕有什么事情让你忍不住亢奋,想做点什么,也不要轻易动心,就让自己躺平不动,稳如死狗。
在低落的状态中维持日常生活,也许会让你更安心。遇到兴奋的时刻,记录下来,同时置之不理。一周之后再反馈给我,看看你感受如何。
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