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
多灾多难的2020已过半,奇幻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比如,近几个月一种奇特的“家暴妆”在网络上倍受追捧。
什么是“家暴妆”呢?为什么突然火爆全网呢?快和少女一起往下看。
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好似某种特殊的反家暴活动一般,但这个仿妆其实是模仿了家暴幸存者们的伤口形态、颜色。
点进话题查看时,看到的却是一位位原本面容姣好的女孩,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把自己的脸上“画满”伤口与淤青,
试问,这样的妆容真的好看吗?那扭捏做作的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深受家暴伤害的人。
让人更加感到冒犯的就是这一点!网红们化身一个个“演员”,用自己的表演赋予了这些伤口鲜活的“生命力”。
少女不解:什么时候,秀出别人的伤痛都能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了?
每隔一段时间,国内外美妆达人圈就会流行各种特定主题的妆容,就在前段时间一位美国彩妆博主在一张看似挨打了的照片下方,写下一行字——“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睫毛弯弯。”
家暴,如此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就这么突兀地,和美妆出现在了一处。
这股模仿风潮刮入中国后愈演愈热烈,现已变成一场赚取流量的畸形大秀,目前包含“家暴妆”词条的小红书日记超过5000篇;
关于家暴妆的抖音视频超7万次播放;微博上关于“家暴妆”和“mugshot”的相关话题量累计超过了8千万次阅读,当超过30万人,晒出以假乱真的家暴妆。
当美妆博主为了流量,纷纷推出家暴妆教程。
粉丝们纷纷发表“快教教我怎么画”、“天呐,这也太酷了吧”之类调侃捧场的言论,
于是,网友的关注点不再是“家暴”本身,而是妆容的仿真度和精致度,家暴这一严肃议题被稀释。
参与这场病态的狂欢中,人们将之当成一种彰显个性的噱头来积攒自身社交资本。
评论区里没有严肃的气氛,没有理性的反思,有的只是欢声笑语和让人难以理解的“幽默感”。
与此同时,资本狂热下,一些商家借机推出“家暴妆”眼影,某些修图软件推出“家暴妆”相关特效,借势收割用户。
但是,少女想问一句:
你们在模仿、在狂欢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真正的家暴受害者的感受呢?
在娱乐至死,流量横行的社会,家暴妆的诞生和被吹捧,不仅暴露了人性的冷漠和自私,更是对所有深受家暴之苦的人们的二次伤害。
当人们嘻嘻哈哈,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谈论家暴时,非但不能引起社会正视家暴,反而是纵容家暴。
既不尊重家暴受害者,也掩盖了家暴受害者的求救!那些被忽略的声音,藏着无尽苦痛。
而真正被家暴人的伤口,又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以下图片过于真实,请做好心理准备)
这流着血的伤口,这高高肿起的额头,脸上被殴打出的青紫印子,都是她们的噩梦。
甚至还有家暴致死。
温州一名女性就被男友击打头部,不治身亡,而这惨不忍睹的一幕,被6岁的女儿看在眼中。
在本少女看来,以娱乐至死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就别腆着脸扯什么行为艺术作为开脱理由了。
难道你真的认为家暴很美?别开玩笑了。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群疯子在卖力的表演,什么叫自我轻贱。
当她们终于赚足了眼球,擦掉廉价的妆容,心安理得的一夜无梦时——
从未想过站在家暴阴影下的人们,因为她们的所作所为而煎熬,被迫回忆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噩梦。
“我挨的打在你们眼里只是仿妆工具吗?”
在旧社会里,鲁迅先生笔下那些吃人血馒头的看客们,只要死的人不是自己,不管是怎么死的,不管对方有多凄惨,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或牟利的工具。
想到这里,简直不寒而栗。
罗·勃朗宁说过:无知不是无辜,而是有罪。
那么,你知道娱乐至死到底有多可怕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19岁跳楼身亡的甘肃女孩:
当在她坐在顶楼,围观的群众里,竟然有不少人“等急了”,催着她快点跳,甚至拍下视频放到网上。
最后这个女孩被逼一跃而下。
当毫无下限的娱乐变成精神鸦片,在令人上瘾的同时,也在一点点蚕食人们的价值观。
其实,无论是“入狱妆”也好、“家暴妆”也罢,不过是用他人的伤痛来娱乐自身的狂欢,用娱乐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本该严肃对待的伤口,用嬉戏的言语调侃每一个本该肃穆对待的场景。
用娱乐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本该严肃对待的伤口,它都会变成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用嬉戏的言语,调侃每一个本该肃穆对待的场景,它都会降低真正违法犯罪者的敬畏心。
最后,少女想提醒大家:
千万别把无知当好玩,也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因为这不仅是在变相鼓励暴力,也是一份冷漠和无知的恶。而我们的社会不应如此!
猜你喜欢
17年前被张国立儿子暴打跪地求饶,如今的她却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Y女星被自己老板骂“长得丑”,录音曝光我被娱乐圈pua恶心坏了!
老男人深夜潜入学校宿舍,猥亵男孩40余名!自称:满足欲望有错吗?!
动动小手 点亮【在看】
少女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