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叔你好:
我是一位工作了一年的职场新人,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成绩在学校中等吧,毕业之后进的也是专业对口的单位。但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一直都蛮喜欢画画的,心里总有一个去做插画师的梦。
家里也知道我的想法,但是强烈反对,理由你也能想到,就是不稳定,不靠谱之类的。只是我还年轻,总觉得把时间都耗在这个几平米的办公桌前实在是太让人煎熬,但确实又下不了决心辞职。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
桃子你好。
每天公众号后台都会收到一些读者发来的困惑,排第一的是情感问题,诸如我爱他他不爱我不知道他爱着谁之类,排名第二的就是职业规划。可见精神与物质果然是人类需要解决的两大终极问题。
你说你喜欢插画,真的蛮好,至少比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要幸运很多。但能不能把插画作为未来的工作,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喜不喜欢,而取决于你擅不擅长。
很现实的问题,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自己,而是为了进行价值交换,你用你的一技之长获得金钱,然后用金钱去购买别人的一技之长。社会就是这样运转的。
我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个节目,那种帮助人解决情感问题的节目。一对情侣,男生疯狂喜欢油画,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一直在画,但他赚不了钱,靠女生养家。女生希望他能出去找一份正常的工作,他特别反感,别的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画画。
他在节目现场拿出了两幅他的作品,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坐在台下的画商当场给出价格:30块钱不能再多了。
男生当场气炸,说你们都不懂我,你们都是垃圾。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男生。如果他家境殷实,衣食无忧,不需要他挣钱,那这么做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显然不属于富二代,还是需要在这个社会中沉浮,用技能去换一口饭吃。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很多人都问错了问题。其实我们不应该去纠结要不要选择喜欢的事情当工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这个事情,是不是你擅长的,能不能帮助你在社会上立足。
“喜欢”这两个字,是一种不稳定的情感。它像谈恋爱一样,今天爱得死去活来,但也许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之后,两个人很快就分道扬镳了。就像几年前我喜欢弹吉他,有段时间废寝忘食,弹到手指起泡也不愿意放下。但后来也说不上是为什么,可能就是感情逐渐变淡,慢慢也就不弹了,现在吉它上积的灰都能种菜了。
“喜欢”,是不稳定的。
但擅长,是一辈子的,是刻在骨子里,不会变的。它像是肌肉记忆,就好比你学会了游泳和骑车之后,是不可能忘掉的。
擅长,才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立身之本。
拿我自己举例,我从小就喜欢文字,读书,到现在仍然是这样,没有变化。我现在从事的也是文字类工作,可以说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即便如此,每个月还是会有那么十几天非常烦躁,因为我必须要满足甲方提出的文案要求,说这里再写得煽情一些,那里再改得搞笑一些,这里要在悲伤中体现欢乐,那里还他妈要在欢乐中透出悲伤。然后一遍一遍去修改。
这会导致我经常摔桌子,及其崩溃。但最后让我重新回到电脑前,把文字敲进屏幕里的动力,不是喜欢,而是擅长。我知道我最后一定可以拿出一个让甲方满意的作品,然后获得稿酬,用这笔钱去支撑我的生活。过程并不会一直开心,但最终的结果倒是很有成就感。
所以对你而言,单单喜欢画画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保自己同时也擅长画画。
去投稿,去论坛发声,让更多的人评价你,让他们确认你的能力是否可以达到商业化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发现随着别人对你的认可,慢慢就会开始有商业合作的机会找到你,之后这种合作会越来越多,最后多到你必须要辞掉主业,全身心投入的程度。
发现没有,这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它是平滑的,并不存在某个像你现在一样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抉择的时刻。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画画,也适用于几乎每个想要把爱好当作职业的人。只要你的目标是奔着赚钱,奔着安身立命去的,就要努力做到擅长的程度。
当然现在大部分人的问题是既没有爱好,也并不喜欢现在在从事的工作。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努力把现在的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擅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高的酬劳,收获他人的肯定与尊重,你会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让你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
喜欢,是可以培养的。
就从把事情做到极致开始。
萌叔
自由撰稿人
写有有有有有有有趣的文字
聊接地气气气气气气的掏心话
我有个目标
要用十年来完成
今天是第1470天
每一天,我都会认真记录自己的付出
我想让你见证
一位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
实现梦想的
长按下方关注
回复“十年”
看看我的十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