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神探》是一部由徐晴执导,杨颖 / 谭卓 / 肖央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巧手神探》影评(一):巧手神探
为了追求高超技艺,有人穷尽一生,孜孜不倦,过程虽苦,但内心平静并享受着。其实每个行业,每个岗位,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匠人”,不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创造性的工作还是服务性的工作,不论是纯单一的工作还是多元综合性的工作。为每一个普通岗位上坚守的“匠人”打call!《巧手神探》太棒了!
《巧手神探》影评(二):巧手神探——被一双双巧手震撼,折服
这个节目真的超出了预期,蜡像那里真的太感动了,老师把对亲人的爱汇聚在一尊尊蜡像里,蜡像把爱记录下来,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温度; 分子料理真的太震撼了,尤其是最后那个绿绿的果汁,居然是西红柿鸡蛋汤???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老师真的太厉害了; 最后的微缩工艺更是见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惊艳,看到黄老师手的特写,他的一腔热爱转化成手上斑驳的印记,黄老师说,做这些东西就要耐得住寂寞,这句话太令人触动了,那细致入微的工艺,到底要忍耐多少寂寞才能完美地打造出来?希望黄老师这门手艺可以得到传承,也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继承和发扬; 几位神探也好好玩,节目笑点与知识共存,是个很不错的节目
《巧手神探》影评(三):用一双巧手推开新世界的大门——致敬巧匠,传承文化
在今天这样普遍机械化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很高兴看到《巧手神探》这样的节目的诞生。机械生产快速、方便,但真正用双手去制作的才饱含温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艺术品价值越来越高的原因,并且很多人都将手工艺品特地打出【纯手工】的标签,这样似乎更值得信赖。 而在这档节目里,我看到了真正匠心的崛起,不论是微缩大师黄跟宝、蜡像艺术家周雪蓉还是分子料理教父郭红晓,都有着把自己热爱的事物钻研到极致的匠人精神,他们完美的诠释了“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他们对待作品如同自己的家人一般,视若珍宝,不仅在这上面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还有一生悬命的坚韧和执着,确实称得上是用双手创造“奇迹”了。 《巧手神探》让我们国家的匠人被更多人所看到,并且推动它的传承发展,我觉得这就是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巧手神探》影评(四):一边“造假”,一边“打假”,这个节目太有内涵了
《巧手神探》以传统手工艺这一小众题材为切口,以明星嘉宾组成的神探团与手作达人组成的巧手团开启的甄别大战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中展示的微缩艺术、蜡像艺术、分子料理工艺,着实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和兴趣。
明星甄别手工艺品的环节,不仅设置悬念十分有吸引力,还通过明星们观察的方式有了更丰富的观察视角。几位“神探”也各有长处,Angelababy杨颖、谭卓将细心进行到底,肖央、杜海涛自带笑点,R1SE周震南游离在状况外的反差萌简直不要太可爱,彼此之间亦有恰到好处的化学反应,“卧底”的设置也为节目增加了一定的笑点。
一边是巧手团以假乱真的手作作品,一边是明星神探团用一双慧眼“打假”,这节目真的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期待下一期节目能更加精彩!
《巧手神探》影评(五):世界上最小的微缩小提琴居然还能弹奏!太令人敬佩了
看完第一期节目,我惊呆了,这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
原来米粒上不仅可以写字,还能写几百个字??
原来小提琴可以比花生还小,而且还能演奏??
原来西红柿鸡蛋汤可以是绿色的??
原来中国的蜡像技术这么厉害,这和真人有什么区别??
不得不为中国的手艺人点赞,虽然世人的目光很少聚焦到他们身上,但他们耐住了寂寞,把对这个世界最好的描写留在了指尖。
可能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被机械代替,当然有一些已经被机械代替,但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被代替的,比如思考,比如创造,而手作其实就是创造的一种方式,看到节目里那些千锤百炼之后独一无二的创作,我真的很受触动,可能这就是匠人的特别之处吧,不去试图改变世界,而是用双手记录下世界最真实的样子,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扩大我们眼中世界的模样。
《巧手神探》影评(六):爱综艺,看《巧手神探》第一期直观感受(不专业仅仅是感受)
这个综艺是徐晴团队制作的,这个团队制作了好多原创的综艺,而且质量颇高,这次这个综艺立足的手工匠人,目前看来第一期,是真的不错,有笑点,有重点,如名字巧手神探一样,将综艺串起来了。
这期的做蜡像周老师,简直惊叹,我只能说何必吹捧什么杜莎夫人蜡像馆,这不是有更好的吗?老师真的厉害。还有微雕老师,在米上写字,做的乐器是可以弹奏的。想起了小时候在语文课上学的核桃上的微雕,厉害厉害,小巧精致。做分子美食的老师也是一绝,搞得我都想去吃了。每个匠人都用心制作作品,用真挚的作品打动了观众。这个节目是明星加匠人的方式,就是让我们在了解匠人及作品的时候也能比较快乐不枯燥,让我们快乐的了解新知识,真的涨知识啦。
aby和谭卓老师美丽且机智,可能是做女人的直觉?对卧底都好敏锐。海涛肖央周震南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哈哈哈哈,海涛就是搅局能手,肖央也是:这节目搞得我晕头转向。周震南天真南,但是在自己做卧底的时候也蛮有意思的。(全是主观的感受)
这个节目还会一直关注下去,祝大麦。
《巧手神探》影评(七):从《声临其境》到《巧手神探》,徐晴工作室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声临其境3》结束了,接档它的是一档叫《巧手神探》的节目,因为很喜欢《声临其境》,所以同为徐晴工作室出品的《巧手神探》我也去看了看。看了之后忍不住上来说两句。
既然节目名称叫《巧手神探》,“巧手”肯定是主旨,第一期节目请来的三位巧手真的是巧夺天工。黄跟宝大师的微缩技艺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那个1.98厘米的小提琴我一眼看上去是真的没看出来,而且做工非常精巧,需要极好的耐心和精湛的技术。除了做小提琴之外,还有家具之类的,黄跟宝老师的知识储备一定非常丰富,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真的是想想都很不容易。然后是周雪蓉老师的记忆保鲜馆,她说坚持做素人是因为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保存住记忆,还是让我很触动的,这样一笔一划雕琢出来的蜡像,不仅需要非常细微的观察力,也需要满腔的爱意才行。郭红晓老师的分子料理就更难分辨了,要说蜡像跟真人质感不一样还好说,但是料理光从外观真的很难分辨,尤其是从分子层面破坏之后,重塑的结构变化多端,简直对神探团的考验太大了。
说了这么多,这档节目不管是从可看程度还是节目价值上来说,都可以说是上等了,匠心独具,意义非常,一定会追的。
《巧手神探》影评(八):肖央看着谭卓一脸意味深长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了狼人杀拿平民牌的自己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玩的综艺,有文化内涵,又有烧脑,又有恐怖,还有搞笑,这个节目我决定种草了。
我必须要说一句,我太喜欢神探团的几个人了。
谭卓一看就是那种经常玩狼人杀的,整个甄别的过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很会带节奏,然后baby也是,虽然话不多,但一直在很认真的分析,从蜡像馆那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就一直盯着照片的破绽,感觉肖央肉眼可见的慌了。
我觉得节目里两个女神探是团队的主心骨,分析啥的全靠这两人,然后杜海涛和肖央就是卧底小分队,周震南的话,表面上是个无害的小弟弟,但其实也是个小狐狸。
感觉节目的设定就很像狼人杀,有人拿神探牌,有人拿卧底牌的,蔡紫更像是场外狼人,和卧底打配和。比如分子料理的地方,谭卓其实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因为经过前两轮,大家对彼此的最后一点信任也没了,然后肖央就一脸“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你是什么身份了,你就不要再装了”,站在上帝视角看,真的有点搞笑。不过笑完之后,我想起我以前玩狼人杀,好像也把队友认成了狼人。。。
总之,这个节目看下来,感觉这种把侦探和手工艺结合起来的方式很有新意,反正我先入坑了。
《巧手神探》影评(九):看完巧手神探的感受
其实我一直觉得要把手工艺和商业结合起来完成一档节目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娱乐和手工艺这两个行业的节奏差距太大了,综艺效果和艺术品的宣传这两者的比例需要被调节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个节目的最终效果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第一个艺术品是蜡像,那些成品甚至连人的毛发,皱纹,痘痘都能完美复刻,大师的技术真的很让人敬佩。最打动我的是这位老师她的理念,她喜欢做普通人的蜡像,因为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真实,她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做出了自己的外婆,父亲,家公等人的蜡像,用双手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第二个艺术品是分子料理,这个环节用比较通俗的语言给大家科普了什么是分子料理,老师将科学融入食物中,给食物带来更多的变化。我是觉得这种从A到B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一种技术,更是在展现创造者的想象力。科学带给食物新的惊喜,食物也为科学注入了更多温度。这一阶段嘉宾的互动也十分有趣,有人逻辑满分,有人心思细腻,有人天真可爱,他们碰撞产生的综艺效果非常好,同时也没有喧宾夺主,很好地在衬托分子料理这个作品本身。 第三个艺术品是微雕作品,这个环节所展示的各个作品都令人叹为观止,无法想象老师在这些精致小巧的物件中注入了多少心血。在嘉宾甄选环节,卧底凭借自己的音乐知识误导了大家,为老师争取了福利,这一part真的笑点密集。 这个节目选的嘉宾非常好,每个人的风格,阅历和思考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说话的分寸都把握得很好。 节目成功的关键还是巧手们,我惊叹他们能够忍受住寂寞,日复一日地重复枯燥的工作,凭着自己的热爱在坚持着,把生活中的爱和温暖融入到作品里,这是我看完节目最深的感受。 有过很多的机会去了解手工艺品,过去的每一次我更多地是在感叹作品的技术性。这一次通过这个节目和他们的创造者有了联系,比起这份技艺,更多的感触来自匠人们在作品中注入的爱和思考。
《巧手神探》影评(十):《巧手神探》太牛了吧!世界顶尖级大师都能请来
划重点:《巧手神探》绝对不是一档普通的综艺真人秀,看节目中邀请到都是世界顶尖级大师! 1.蜡像工艺大师周雪蓉 周雪蓉是大象东方的创始人,从199年开始钻研蜡像艺术,致力于打造中国民族品牌的蜡像馆。在二十余年间,周雪蓉创作了600多件蜡像,以超写实画家冷军为原型的《艺术家》,为身边亲人创作的《老外婆》《亲家》都是她的代表作品。这几件蜡像作品也都在节目中得到了呈现。 我觉得周雪蓉的作品不仅是制作得逼真让人惊叹,最重要的是她将个人丰沛的情感注入到创作中,真正让作品鲜活了起来。周雪蓉的的第一件作品以她的外婆为原型,外婆养育和陪伴她长大,周雪蓉将外婆脸上漂亮的玫红色和慈祥的神态也尽力在作品中去还原。带着对外婆的爱与思念去创作,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更多的观众。 虽然周雪蓉所在的蜡像馆拥有众多名人明星的授权,但她更喜欢以身边的人为原型进行创作,如尊敬的师傅、相处多年的同事等,她想用最真实的爱与烟火,来表现最真实的人生与情感。 2.微缩工艺大师黄跟宝 黄跟宝身份众多,还是音乐家、木雕大师,制作的微缩乐器小提琴打破三次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曾获得“世界巧手大赛”的冠军。他制作的微缩乐器能够演奏,家具贵妃椅还原不用拉手的精妙储物小机关,还能在一粒大米上用毛笔写出100个字。让很多人感叹《核舟记》中了解到的高超技术原来一直流传至今! 在节目中黄跟宝还特别分享了一件由他制作的微缩版《清明上河图》,原图5米多长的景象被雕刻在不到20厘米的象牙上,近千位人物、桥梁舟船和市井店铺都栩栩如生,只是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至今黄跟宝也一直在不断挑战微缩艺术的极限,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3.分子料理教父郭红晓 郭红晓被誉为“分子料理教父”,是中国分子美食创意菜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亚洲创意菜天王,还是法国美食总统奖国内唯一的获得者。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技术却以不可,在郭红晓的双手中创造出一道道让人意想不到的美食,吃饭也变成了充满惊喜的探险之旅。 有了这么多顶级大师的加盟,这些低调小众的手作技艺也有了被更多人了解的机会,《巧手神探》对手作的推广意义远大于节目的娱乐性。这样高质量的节目值得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