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说这个被写烂了的词,
是因为正是太多人写它了,
所以才试图去扳一扳那些被“自律论”带歪了的三观。
前几年曾有过一股风潮,大家都在谈“自律”的好处,什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等等,都要和自律挂上钩。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近这段时间,网上又开始流行相反的论调了,大家可能也看过诸如“过度自律你就废了”类似观点的文章。
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市场原因。
大家都写自律,只有反其道而行之,
自律本身是个好词,
但是被市场绑架的自律,
更像一种吸睛的工具。
所以不要“神化”自律,更不要觉得没有自律你的人生就完了。正确看待自律,是你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01.
1自律只是个人选择,
有的被“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打动,
每天早起学习,
这就好像买房,前几年房价一直在涨,很多人经不住诱惑,哪怕没钱也要贷款去买。
不可否认,有些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但还有些人,东拼西凑付了个首付,几年后才发现二手房有价无市卖不出去,每月为了还房贷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而那些没有买房的人,手里攥着现金,
任何方法论都要结合实际才有意义,不要被别人的成功给蛊惑了,你要做的是过好你自己的人生。
毕业后,大家都忙着找工作,
这位朋友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你说这位朋友自律么?
未必。但你要说他幸福么?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衣食无忧,
应该是幸福的。
所以说,比自律更重要的,是弄清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自律最应该为你带来的,
不应该是成功,而是幸福。
如果自律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
那它就是件好事。
如果它成为了你的羁绊,
破坏了你的生活节奏,那你大可弃而远之。
02.
1当你感到迷茫时,
我建议你自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讲的是“盲目自律等于浪费青春,人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确实,方向错误的努力根本无法为我们带来成功,
可是这样的努力就是错误的么?
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
有谁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如何选择?
谁的人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刘同曾写过一本书,叫《谁的青春不迷茫》。正如书名所写的,青年人大多都处在人生的迷茫期,面对未来,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出路。
记住:不是先有了选择才去努力,
而是努力了才知道该如何选择。
所以,当你感到迷茫时,
请不要放弃努力和自律,哪怕看起来毫无意义。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在你为梦想苦苦挣扎的日子里,你的眼界和能力正在一点点提升,当你“更上一层楼”时,你会比别人更能看清眼前的路。这时,你才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哪怕你之前的选择是错的,
至少它也从反面告诉了你,
什么是弯路,什么是争取的路。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朋友小星的例子。
她是个相貌平平的短发女孩,个子不高,
属于在人群中很容易就被湮没那种。
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外贸公司,
没什么突出的业绩,生活不温不火。
可令我佩服的一点是,她从不泡夜店,
也不会过多参加那种没有营养的聚会。
她下班后喜欢一个人看书、自学,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种努力毫无意义。
有一次,公司有个项目,
甲方的团队清一色的外国人,
可是现招翻译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小星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了众人。
也就是那次,她脱颖而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事业一路上升。
大家都纳闷小星一个非英语专业毕业的人,怎么会有这么棒的口语?原来答案就藏在她下班下班后独自学习的一个个夜晚里。
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看不到未来的日子里肯拒绝诱惑,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生活自然也不会亏待她,在不经意间给予了她人生最好的回馈。
现在这个社会,像小星这样的人真的很少了,很多人都被“人生有捷径”的假象所迷惑。
他们把雷军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当作座右铭,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暴富。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
雷军四十多岁创立小米,
在此之前他付出过多少努力,
又经历过多少次失败。
不要因为努力和自律在短期内没有回报就选择放弃,你读过的书,吃过的苦不会辜负你,它们只是在默默耕耘你人生的福田。
说不定哪天,你的自律就会以某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带给你人生的惊喜。
03.
1身体上的自律,
永远没有错。
关于自律的争辩一直在继续,但我想,有一种自律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会出错的。那就是身体上的自律。
茨威格曾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很多人工作勤奋,学习用功,
却往往忽略了对身体的保养,
他们暴饮暴食,加班熬夜,
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身体好,不会出问题。
可事实上,现代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疾病甚至是死亡在你不经意间就会降临。
苹果前CEO乔布斯大家都不陌生,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改变了人们通讯、娱乐甚至是生活方式。
可就在56岁那年,乔布斯因病离世,
只留下悲痛的家人和未完成的梦想。
除了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
普通人过劳死的新闻这几年也频频发生。
之前看到过一份统计,在北京的白领中有超过60%的人进入了过劳死的“红灯预警器”,具备过劳死的征兆。
很多人把加班当常态,把熬夜当日常,工资的提高刺激着大脑的神经,事业的上升使他们忘记了身体的劳累。
趁年轻去拼搏没有错,
但是以拼命为代价,真的得不偿失。
还记得那个95年版《神雕侠侣》中饰演小龙女的李若彤么?当年凭借出众的外形和深入人心的演技,她火遍全国。
如今20多年过去,当李若彤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时,她又一次惊艳了众人。
你难以想象,
眼前这个拥有苗条身材和紧致皮肤的女人,
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有人在感叹“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同时,
请教李若彤保持年轻的办法。
其实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
不过是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中做到了克制和自律而已。
不论工作再忙,李若彤都会花时间去健身,饮食上定时定量,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造就了她如今的好状态。
人生是一场赛跑,但在比谁跑得快的同时,你更应该学会如何跑得远,只有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领略更多绝美的风景。
不要再把学习和工作当借口,
去透支你的生命,
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欲望,
让你的身体承受了本不该属于它的重负。
比起财富和智慧,健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
04.
1自律被过度消费,
反映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成功学泛滥的现状。
我以为的成功学,
就是有人拿别人成功的例子当模板,
给人生设计了一套固定的模式,
然后卖给了那些想成功的人。
可是,人生真的有一成不变的套路么?
有人勤奋苦读上名校,
也有人年少辍学打工最后致富;
有人大学就结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也有人终身未婚,晚景也未必凄凉;
有人善于交际,朋友满天下,
但也有人爱好独处,照样感到幸福。
所以说,比起相信那些成功学,倒不如想一想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如果你渴望成功,勤奋自律是不二选择,
如果你喜欢安逸的生活,找份稳定的工作,
每天下班回家打打麻将,又未尝不可。
二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的差别。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所以与其纠结到底该不该自律了,
不如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式,然后幸福地过一生。
今日作者:
君言
用文字装点生活
Youth space station recommen: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没有经历我的人生,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长按扫码
做一个永远让你有所期待的公众号
今日话题# 关于自律 #
点个“在看”我保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