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摘抄
日期:2022-04-10 03:0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摘抄

  《不一样的妈妈》是一部由姜大伟执导,冯宝宝 / 刘青云 / 叶玉卿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一):我杀左你老婆,你点解要烧死我个文仔。

  “我杀左你老婆,你点解要烧死我个文仔。我杀佐你伙计,你点解要烧死我文仔。我杀晒你身边既人,你点解要烧死我个文仔啊!”

  整部电影,最后一幕冯宝宝的这一句话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是啊,为什么要烧死我的儿子。我只不过杀死你身边的人而已。

  为什么呢。

  quot;爱到极致是变态"这句话真的没有错。

  试问有多少的爱能到达这种境界。

  这是我所向往的,也是我所需要的。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二):畸形的母爱

  那个年代的香港真的很多这种题材的电影啊,这种畸形的爱注定是一场社会悲剧。

  出事后,儿子立刻慌张无助,母亲试图阻止警察拘捕儿子,造成儿子直接死亡,那之后母亲内心黑暗可怕变态的人格出来了,她设计害死了杀死她儿子警察的妻子,同事,间接害死了警察的奶奶,而对她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警察尝试失去最亲之人的痛苦。

  抛开剧情的不合理,比如这个母亲怎么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变成可以轻松ko掉女警,可以光明正大在天桥上杀死男警,又是怎么得知男主家庭住址以及婚礼日期等等原因,总得来说还是一部好电影,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儿子喜欢踢球,她一味的在阻止儿子和同龄人接触,很多地方看的出来,她太过保护儿子,把儿子保护的太过,导致儿子懦弱的性格但内心藏有阴暗面,稍微触动一下变会爆发。

  结尾男主用计引母亲当着众人面说出真相,他烧毁儿子的人形立牌,母亲当场崩溃,说了一段令人咂舌的话,我虽然杀了你老婆,杀了你同事,但是你怎么可以烧我儿子的照片?对她来说,只有她儿子的命是命,别人的命犹如粪土,故事背景里交代了,单身母亲带着孩子,但是过于保护的爱其实是一种害。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三):童年阴影

  我记得是在ZLY家看的,当时是4或5年级,一个夏天傍晚,5,6点的样子,天快要黑的时候,印象太深刻了,因为实在是被吓得不轻。

  十几年前看的电影,我活了二十多年一共只看过4部恐怖片(竟然都是和Z一起看的),只有这一部是一直看到完的。电影的色彩,大致的声音轮廓,到现在我都清晰的记得,暗暗的灰色的,医院是白色的,护士的手套是白色的。

  之前不知道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有一个刘青云,有一个杀手妈妈(也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冯宝宝,只记得她演过一个叫金花的角色,我喊她金花,以至于事后不管金花演什么那戏我都不敢看)。

  开头不太记得,因为不知道是恐怖片,所以开头印象不深刻。刘青云似乎演的是一个警察,他有没有女朋友我不知道,但是他有一男一女两个搭档,这两人死的时候是我最害怕的时候。冯宝宝戴着医用手套,戴着口罩,用刀片割断了那个男人的脖子;用注射器给那个女的注射了一针什么药,事后,出去走了一圈,把注射器,手套,棉花球,分别扔在了不同的垃圾桶里(我曾经提过我扔掉小抄就是这样做的)。

  刘青云没有证据,查不出她来,最后不知怎么的——Boston Leagal里面经常提到一种情况,人在过度恐惧下,会忘记当时发生的事情,哪怕自己杀了人——估计我由于过度恐惧,把很多段情节过滤了;要不然还有一种可能,小学时候认识的字太少了,没大看懂字幕。。。

  反正最后,妈妈暴露了,在足球场上?她儿子有一个巨大的照片,刘青云要把照片给烧了,妈妈不肯,要杀了刘青云。。。最后被抓了。当时就觉得这个结局有点牵强,如果导演想让我这辈子都想不通那部电影的话,应该让刘青云死在冯宝宝手里,冯还是没被抓起来。

  男女搭档被杀的时候,彻底颠覆了我小学时代的一个观念,以为在电视作品里好人就不会死。

  我和周缩在床上,又想看完,希望凶手被绳之以法,又想赶紧逃走,但是两人都不敢去开灯,因为有点远,也不敢下楼梯,楼梯间太黑了……唯一一部看完是被逼的!

  我另外看过的3部:一部没看完,也不记得名字,只知道看了一个开头我肯定他是恐怖片,我心慌得不得了,当时还有2人分别是周和吴,她们俩愿意继续看下去,我提前告辞了;第二部,在更早之前了,四年级以前,是部鬼片,清朝太监鬼,涂了红脸蛋,手臂可以伸很长,(我后来看见一个化肥广告,里面是化肥把底下的僵尸熏出来,把我吓死了!)还有一个白头发的外国鬼,被烧死了,好吧,看到那里的时候我再一次提前离开了;第三部,啧啧,是部A片,中国的,人和鬼OOXX,真是无语,棺材里鬼的僵硬的手指伸出来的时候我又被吓到了,我强烈要求快进,跳过这一段,第一次看部A片,竟然也是鬼片,气死我了!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四):谁可洁白无比

  我已经习惯了姜大卫导演的风格变换,发现《不一样的妈妈》是恐怖片的时候,没有很惊讶。但没想到看完整部电影,我还是被震撼了,实际上我可能连这种震撼都习惯了。

  本片讲的是单亲妈妈为子报仇的故事。刘青云饰演的警察射杀了意外伤人的儿子,母亲开始一个个除掉警察身边的亲人朋友。这是一个强大而残忍的复仇者,她开着推土机活埋警察的妻子,稳准狠的干掉男主年轻的手下,表面上她却是尽职尽责的护士、宽宏大量的好人,在男主的质问下更是一脸无辜。

  这样的妈妈,比起手起刀落、简单粗暴的复仇者高明得多,也可怕得多。电影没想过把她塑造成受害者或者被逼迫者,没有给“复仇”冠上正义的名号。儿子的死激发了母亲的阴暗面,事实上这本就是一位有心理问题的母亲,电影只是把她内心的扭曲展示出来,临近结尾这位妈妈问男主:“我不过杀了你身边所有的人而已,你怎么能烧我儿子的照片呢?”从这几句台词,将她内心的自私、极端和黑暗体现得淋漓尽致。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夸夸冯宝宝的演技,她在本片中的演绎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他人的表现不差,但在她面前也不免黯然失色。这个人物对儿子的疼爱,丧子的绝望,参加警察婚礼的强颜欢笑,杀人时的狠辣,伪装时的虚假,到后面精神分裂的癫狂,都非常到位,给全片增添了不少压抑与恐惧。

  当你像我一样,用四年的时间看了上百部恐怖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恐怖片吓人的桥段千篇一律,无非是黑暗中的猛回头,无前兆的鲜血涌出,苍白的幽魂爬出,血肉模糊的尸体突现,再配上女人的尖叫男人的怒吼小孩的哭泣等等。但就是用这些相似的桥段,有些片子能成为经典,有些片子则沦为笑柄,区别就在节奏上。何时灭灯开灯,何时发出突如其来的声响,何时奏起诡异的音乐,这种对观众心理的把握,无疑是恐怖片的关键。

  总之这部电影,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心理描摹步步深入,看完不会有战胜邪恶的快感,只有寂寥的沉郁伴随着母亲在监狱自说自话的身影。如上文所说,复仇者自然不代表善良,警察也未必是正义的化身。影片所做的,亦不过是仔细的剖析了一个扭曲的心灵,认真讲述了一个黑暗的故事。

  《不一样的妈妈》是姜大卫导演最近的片子,拍摄于1995年,它跟他以往的作品又不相同,是一部成功的恐怖片,这位导演向来追求个性喜欢挑战,他的电影也证明了他在导演方面的才能。我唯一遗憾的是本片没有他的客串,有点想念他在自己作品里的身影。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五):贴一下作业,写得不好,纯记录

  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张sir、文仔妈妈、还是文仔和JOJO,都具有一定意义的存在价值和分析空间,接下来将结合影片中的具体细节对这四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的心理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影片中的文仔在以为自己杀了人后,极度恐惧,甚至为逃避警察抓捕以跳楼相逼;不慎从高空坠落入院后,一名警察讽刺其家庭环境不正常,无人管教,侮辱其母亲,文仔暴怒之下夺过警察的配枪将警察杀害。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文仔的性格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影片在开头曾由文仔妈妈交代,文仔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将这一背景,与文仔在影片中的行为表现相结合研究,便可对文仔的扭曲的性格的成因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巴巴拉·卡申研究了1970年至1980年这十年间出版的研究单身女性家长的家庭的社会心理学文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的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1](j.罗斯·艾什尓曼著:《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542页) 单亲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毕竟是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社会组织。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指出,单亲家庭子女从事偏差行为的情形比一般双亲家庭为高。Lamb认为,离婚家庭的儿童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单母家庭男孩表现出特别强的攻击性,而女孩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2](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2006.09.04) 文仔妈妈作为一位单身母亲,其后期因丧子精神崩溃而对张sir展开一系列报复的行为,也可在这个故事的个中细节及故事背景中究其成因。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片段,文仔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儿子在家却并没有开灯,立刻因为自己怕黑把所有灯打开,看到儿子与人打架后,对儿子是气愤地责怪和打骂。可以看出文仔妈妈看似坚强,实则内心是孤独而柔弱的。 在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经历着重大生活变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极度不稳定,容易受到激惹。环境与情绪导向不良不然降低和破坏家庭正常教育职能,母亲对儿童的支持性行为较少,消极的控制较多,对儿童不良行为的感知和归因也较为消极,亲子冲突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幼儿而言,父母的离异与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也使幼儿脆弱而敏感。[3](郑名:《离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研究》2006.03.30)由此,文仔与母亲这一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在一开始就成为促使后来文仔的失控以及文仔妈妈精神崩溃的巨大成因。 在文仔杀死侮辱其母亲的警察后,文仔妈妈任由文仔挟持为人质,与文仔一同躲藏于天台时,文仔妈妈还在安慰文仔,称为其录下了当天的球赛,并要为文仔顶罪。当张sir来到天台要求逮捕文仔时,文仔妈妈的反应是苦苦哀求,说不可以失去儿子。这一片段可以看出,文仔妈妈对文仔是溺爱的,并以文仔为自己的全部精神支柱。文仔被张sir击毙后,文仔妈妈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她每日熨烫儿子的球衣,幻想儿子依然在世,到足球场看与儿子同龄的孩子比赛,与儿子的照片睡在一起。张sir结婚这一情节是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在张sir结婚当天,文仔妈妈开始了其的疯狂报复。 而在影片后期,张sir为对文仔妈妈的报复进行反击而搬离原住所,文仔妈妈发现后的状态是迷茫、不知所措的,可窥得她在失去儿子后,取而代之支撑她生活的是对张sir的仇恨,这种病态的情感入驻她的精神世界后,对张sir的报复就是她每天生活的意义。她思维缜密,在人前沉着冷静,请张sir和JOJO于文仔生忌当天到她家吃饭,但任张sir如何企图激怒她,她都不露破绽,赢得了JOJO和警方的信任。 张sir的反击是影片中第二个重要节点,可简略为三步:搬家、毁坏文仔生活痕迹、烧毁文仔人形立牌。它严重激化了文仔妈妈的精神问题。当她看到儿子墓碑前的花被打烂,愤而追到张sir的家,却发现人去楼空后,将自己装扮成了儿子的模样与镜子中的自己对话。再度回到家发现儿子的生活痕迹被破坏,文仔妈妈情绪开始失控,后来被张sir引到足球场,眼看着文仔的人形立牌被烧毁,被迫接受儿子离世的事实,至此所有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张sir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遭遇可以说是无辜甚至是倒霉透顶的,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打击曾让他一度歇斯底里,文仔妈妈一连串的报复所带来的压迫和恐惧对张sir的心理一定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样是失去亲人,张sir却没有选择杀人以补偿自己,而是选择理智化解。不可谓不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JOJO的角色设置明看稍显多余,但张sir之所以能够保持理智进行有力反击,少不了这一略带喜剧色彩的角色的陪伴,她不知者无畏的盲目的乐观精神,是张sir后期最需要感受的。 这部影片中没有绝对可恨可憎的人物。即使文仔妈妈这一角色后期残忍而冷酷,了解造成其性格及心理变化的成因后,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法理解,甚至是带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的。 此外,影片影射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即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母亲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家庭生活,在养育中更多地体现出宽容、接纳、合作。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母亲的教育观念,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提高亲子相互作用的质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一样的妈妈》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