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凡诺
几天前,民航总医院杨文医师被病患家属连扎数刀,颈部严重损伤,不幸去世。就像医协声称的那样,“呵护生命的医师无辜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谴责已无法表达我们愤怒的情绪。”
为何连救死扶伤的医生,竟也遭遇病人如此惨痛的伤害?换句话说,不知道病人家属对医生有多少仇恨?
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至少
我害怕去医院。去一趟医院,少则上百元,多则成千上万,病不起啊!尤其是普通打工者工薪阶层,去一趟医院,好多天的血汗钱就全贡献给医院了!心疼啊!
现在的医院,便宜的药基本上没有了,医生都要抓创收了。很多医院,小病难治好,大病治不了。一旦真的生个什么大病之类的,很快就会把你搞的倾家荡产一无所有……
现在的医生,不少人,动不动,就是要你各种检查、各种化验,一堆单子,更可怕的是,折腾了一圈,医生开了一堆的药回来,吃完了却也没有任何效果。
……
二
我试着理解,也许大家最担心的无非是三件事。治疗花费,医生医术和医生品行。
也许后两个对于一般患者,尤其是在极短时间内,并不是很容易分辨出,只能听天如命了。
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有多少人,曾经因为这句话泪崩?
其实,只要我们在网上随便输入关键词“ICU”“花费”进行检索,就会看到,
四川成都:ICU的费用最开始一天是2.5万人民币,后来差不多是2万一天,已经花了40多万了。
海南澄迈:每天花费近2万元,已经花了10多万,后续治疗费用可能还需要30万元。
浙江:妻子急着卖房救命,58万元卖房首付款收到了,我老公能在ICU多躺十几天了。
河北燕郊:丈夫卖掉家里小镇上的房子换得31万元,再加亲朋好友筹款,妻子终于得以进行了手术。
……
简直血泪斑斑……
三
假如问一个家庭最害怕的是什么?
哪怕人们只是随便想想,就会发现害怕的事情真的有很多,各种灾难各种意外,似乎处处折射出人生的脆弱。
我想起一个一个朋友,他曾经一看见医院就崩溃。
当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甚至都觉得他好笑。现在我豁然发现,自己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他。
第一,他的痛恨,是因为他害怕。
因为他和医院医生无冤无仇,不存在刻意先天的仇恨。他或者亲人病了之后,才进了医院,才直接接触医生,与医生打交道。假如治疗不尽如人意,他的恨才会发生,很大程度上,从源自对于疾患的恐惧出发,从对医生的半信半疑到对医生产生偏见里产生加深。
第二,他的痛恨,多半是因为他无能为力。
或许他太害怕,又太在乎生病的人。但是他自己不懂医术,只能相信医生,尤其当因为经济原因无力选择最优最昂贵的治疗方案时,他内心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
第三,他的痛恨,源自他的绝望。
一旦病人花费了大笔费用而病情没有显著改善,尤其是病人病情恶化无药可治时,这时候的他,很可能就绝望了,认知极易于陷入误区,因而常常迁怒于医院医生。
所以,我认为,很多人的愤怒,其实更多是一种迁怒,是把对于其他的愤恨,或者在其他情况下遭受的怨恨,压力,迁怒到了医院医生身上,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庸医,对于贻误病情的庸医,估计早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四
其实从病人出发,无非是希望治愈。那么他或者她其实寄希望于一个好的医生,从心里祈祷。
其实,每个人都懂,
每一个医术高超的负责任的有良知的医生背后,其实牵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人生。
而伤害这样的医生,简直是与全人类作对。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对医生行凶?
而我们是否又真的知道,
究竟有多少人生病了害怕去医院,有多少人对医院存在误解,有多少人存在怨恨?
也许,
假如生活工作的压力丝毫不见减少,人们的收入根本支付不了昂贵的医疗费用,人们对于治疗依然毫不知情,
假如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始终不见根本性改善,仍然挂号难,看病难,治好病难,
……
我想,
毕竟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充满了无限的压力。
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工作、生活,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巨大的压力,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压在大家的肩上,心里,直到喘不过气来。
至少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他们的压力,就像我自己的压力一样,我都能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压力下,或许谁也不知道,哪一种痛苦将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END)
我在这里等你,为了那千年一次回眸的承诺,欢迎长按关注(或搜公号yufannuo)。
如喜欢,请顺手转发、推荐或者赞赏⋯(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