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气候改变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19-12-23 23: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气候改变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气候改变世界》是一本由(美)布莱恩·费根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气候改变世界》读后感(一):气候变迁沧海桑田

  虽然天气对于普通人的的直接影响似乎仅限于“带不带伞”,但仔细想起来,其实即使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行业也只能看天吃饭。农业自不必说,交通、旅游、建筑、开采等诸多行业均或多或少受到天气影响,更不用说大宗农产品期货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

  今天我们读历史关注点多数集中于人事,往往认为英雄书写了历史,扭转了乾坤,正所谓历史是由人所创造。即使在历史书中述及天灾,似乎也仅作为偶然事件,且造成影响的时间有限。然而事实上,以今天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来估计,在古代气候对世界的影响可能要更为严重许多。很多历史时期重要事件,若能考虑到气候因素,或许就会有不同解读。例如,蒙古人的南侵也许是由于北方草原干枯而不得已所到致,大唐盛世可能刚好赶上了气候变暖风调雨顺,而一些亡了国的倒霉皇帝没准只是因为碰上了连年的气候变冷造成土地欠收……

  当然这些只是臆测,然而这本《气候改变世界》则是以专业角度为我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更科学视角。在这本书中,有十足的证据表明,气候的确对世界造成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必然的,在气候这一因素面前,造就历史的英雄显得渺小

  气候缓慢而长期的改变让中世纪的欧洲一度繁荣,让美洲人不断迁徙,让摩尔人暴富,让吴哥文化凋零……。正如书中说言:“漫长干旱是气候房间里的无声大象”,虽然悄无声息却影响巨大,它在不知不觉当中改变了人类历史。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让人了解大自然力量。或许过去我们的概念中的大自然多数指能看到得到的,例如狂风暴雨地震或者海啸,这本书提醒我们,形成沧海桑田的可能是地质变化,也可能是气候影响。

  幸好,今天世界上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对人类的影响,并认真讨论如何应对,即使如G7这样的场合也专门安排了气候会议专题,每年更有各类气候会议研究和讨论相应的对策,希望这一些还不太晚。当然,最近特朗普缺席了G7气候会议,毫无疑问这是鼠目寸光结果

  《气候改变世界》读后感(二):气候改变钱包

  对于我来说,关于对气候的注意,主要来自于之前微信里疯传的那条群聊记录,关于现在气候变化,比如我国西北部的绿化成果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大体翻阅了一些讨论和文献,主要发现我们现在对气候的讨论真的很少,并且不够发散。而且近年来的研究也不是很有成就简单来说,现在大量关于中国气候的文献,其实核心就是集中一篇,那就是早在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I期上,时年83岁的竺可桢老先生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篇仅仅5000余字。

  之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而对于我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现在气候是全球性问题,所以仅仅看中国绝对不足,而对于其它国家来说,我们的研究过于简单。

  而且我不能说竺老研究的不好,但是现代气候研究有个特点,他们不仅仅是研究温度,因为整个大陆地区的气候条件,跟海洋有着直接的关系季风的改变,海洋冷暖流速度流向时间等等,都会对当地气产生影响。而这些其实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影响比较微妙

  所以我看了此书,此书虽然是美国人写的,但是由于美国建国时间短,之前的大量研究只能靠地质推断,相比于其它大洲来说略有难度,所以其中大量对于人类社会影响的证据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欧洲,相对来说,这本书可以补充我们对于气候影响的全局视野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作者有关于碳排放气候变暖的立场的,虽然书中也说,直到现在还有少数科学家持有人类碳排放对气候影响不大的观点。但是作者完全依靠原有观点进行后续推论,这就在某些环节上有失偏颇。甚至有了大浩劫这种结论

  但是在历史影响上,这个影响不大。书里也说,大量历史学家从未研究其后变动造成影响,可能是由于古代历史学家对于科学的掌握度低,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弥补这块不足。

  而我看完后,则另有一番想法,气候这个事情没有好与坏,就如书中所说,不论是气候变暖还是变冷,其实都是有利有弊局部地区的事情,除非面对大冰河时期或者全球高温极恶的情况之下,其它时候都是一块地方好,一块地方差。

  而实际上从历史上看,书中认为现在我们正在往中世纪早期气候上归靠,这与我们研究认为气候向汉唐时期归靠趋于一致。而那中气候条件下,确实对于美洲来说是一种灾难,但是对于欧亚大陆来说,欧洲略惨,而亚洲大陆整个中原地区除了沿海以外都是非常舒爽的。

  所以,如果剔除全球变暖对全球有害这个前提之后,那么有两点,第一,现在变暖没有高过曾经最高温气候条件,毕竟我们还属于冰河期。第二,就算变暖,对于亚欧大陆来说,那是极好的,并没有美洲大陆的恐慌

  所以最后,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让我更加爱上了黑龙江,我的女真人发祥地,哈哈哈哈哈哈。

  《气候改变世界》读后感(三):从有趣的角度看历史

  最初接触历史知识,似乎都愿意接受即成的故事和结论。这当然是最简便取巧的方式,但“未经审视人生不值得度过”,历史亦然,要成为拥有独立思考正确史观的读者,必须尝试接触从不同角度对历史的审视和解读。

  事实上,历史绝不是铁板一块,在已经过去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如此浩瀚的细节纷繁复杂博弈倾向走势。那些波澜壮阔的重要事件,或许有着表面之下的深刻含义和运作逻辑,而一个不起眼的小因素,也许像“蝴蝶效应”那样引发了震天撼地的变革

  《气候改变世界》正是一本从地理学气象学的角度,对人类社会曾经发生的事件展开解读的书。其作者布莱恩 · 费根身为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对历史、地理、人类学等多门学科都能融会贯通、广征博引,渊博的知识储备为他完成书中独特的历史解读提供了强大支撑

  因此,《气候改变世界》并非一本可以轻易读懂的书,它的理想读者应该是对世界史有着基本的了解和储备,才能对作者信手拈来史实会心一笑,也能更感受到从气候这个独特的角度所体察的乐趣。相比起技术发展、人类进程等角度,地理角度书写的历史并非首创,但费根博士将研究集中到中世纪(8到15世纪)这个时段,令本书的叙述显得极为丰富。当时的欧洲正在缓慢从宗教禁锢中走出来,并且承受了黑死病的肆虐摧残,而傲视东方的中华大帝成吉思汗不断开疆扩土,铁蹄踏过了英吉利海峡和欧罗巴大地,与此同时遥远南方的中美洲,则因为中世纪温暖的干旱期,造成辉煌璀璨的古玛雅文明彻底陨落

  可以说,中世纪是一个值得书写,现在看来颇有叙述价值的时段,当时地球上的人类正处于黎明前的暗夜生产力即将随着技术革新爆发人口数量也要迎来井喷,思想也在长期禁锢中获得个体觉醒和认同,文化复兴一触即发。而温暖的气候则为这一切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着干旱、水位降低气温高等各种因素制造了从欧亚大陆到太平洋广阔大地上人类的聚合、纷争和创新。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值得玩味的趣事。无论是海象牙废铁交易,还是莫哈韦沙漠里面生存数千年的卡维雅人,都成为人多样性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不同性格和文化传统。时至今日,这些地理条件导致的差异仍然广泛存在于不同社会现象中,并在国际事务中持续展示出它们连绵不绝的影响力

  一旦将观察历史的视野放宽到全世界,总能感受到“世界大同”所言非虚,相比起大自然,我们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而群体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却也显得脆弱不值一提。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骄傲于生而为人,并且对每一位人类同胞怀抱共情怜悯心态,这或许也是费根博士试图传递给读者的核心思想。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地球这艘大船上的短途旅客,只能携手并肩、求同存异,才能共同获得更为美好的明天。

  《气候改变世界》读后感(四):气候房间中的无声大象

  作为知名考古学家的布莱恩·费根,近年来却在“不务正业”,从考古与人类学,跨足气候变迁,费根一直试图联结气候变迁与人类历史。汤因比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命运和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有关”。费根试图通过还原历史上重大气候变迁以及对特定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向我们揭示气候变迁造成的环境变化是促使人类社会改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人类如何通过对生态系统改造运用,以及对自身社会结构的改造,来适应环境以及其重大变化的。

  在«气候改变世界»一书中,费根探讨公元800年至1300年这500年间(即所谓“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变化,以及对主要人聚集地的影响。对于古代气候的研究,一方面采用直接方法,即历史文献和仪器记录对于温度的记载,但这些记载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时间太晚,无法纵览长期历史时期的温度变化;另一方面采用间接法,即通过冰芯、深海和湖床沉积物样本、珊瑚记录、树轮等方法,还原长期连续的历史温度变化。在本书中,费根大量引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记录,力求还原真实准确的数据,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横跨全球的中世纪温暖期的气候全景

  虽然被称为“中世纪温暖期”,但其名称与我们的设想却是大相径庭。在温度方面,温暖仅仅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实际上在温暖期内,不乏多个持续低温时期,而这些低温时期,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影响效果方面,中世纪温暖期对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功效迥异,在欧洲,高温使得农业增产、贸易增加、人口增多,达到了中世纪的鼎盛时期;在北冰洋沿岸,斯堪的纳维亚人开辟了北冰洋航线拓展殖民的航线和岛屿,与因纽特部落间展开了规模化的贸易;在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人随着强劲的信风,一次次扬帆远航,将自己足迹遍布诸多岛礁;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亚,高温导致的干旱摧毁了当地的文明,使得原本兴盛的印第安聚集地、吴哥窟、玛雅城市人去楼空,沦为废墟;在非洲以及南美洲,虽然当地社会同样遭遇严峻的干旱,但其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一次次熬过了难关,绵延至今。在中世纪温暖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毫无疑问,欧洲是这个气候变化时期的最大赢家

  我们回顾气候史,并不是要沉浸于历史事件的故纸堆,而是希望与当今面临的类似问题进行参照,作为警醒,同时研究过去人类在过往环境中的经验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参考。当今世界,人为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但仍有大量声音争执于“人类在过去就经历过暖化”,“中世纪温暖期温度高于当今”这些问题。然而,根据费根给出的证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温暖期后,马上连接了一个600年的“小冰河期”,然后温度自1860年起不断升高,几乎成为了一条上升的直线。毫无疑问,人类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这一现象,而且,这一趋势至今未见缓解迹象

  “漫长干旱是气候房间里的无声大象”,费根在书中不断这样告诫我们,相比于人们关注海平面上升、飓风暴雨极端气候,费根认为更大的威胁是干旱。在中世纪温暖期,迫使数个文明社会崩溃、放弃城市、人民流离的罪魁祸首无一例外都是干旱。干旱,一方面多发发展中国家,而被“各扫门前雪”的发达国家所忽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长期潜伏、无声发展,正如大象可以把脚步放得很轻,轻易就能悄悄来到你的身旁,一旦近身,则无可躲闪。

  历史始终在我们身边,威胁我们,鼓励我们,有时给我们前车之鉴。1000年前的人类社会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社会的主宰者,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文明的力量几乎不堪一击,我们越是想掌控世界,离永续生存就可能越远,越可能走向毁灭。人类只有善用智慧,善用自然,才可能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下屹立不倒,赓续不绝。

  《气候改变世界》读后感(五):说真的,我读了四遍

  文明的沉降与陨落,可能真的那么简单——只要让地球手里的空调遥控器示数稍稍增减一两个数字

  中世纪温暖期中气候的轻微变化,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突变、人类的迁移、乃至社会结构与阶层组织强化破碎。或许对我们而言,难以想象如此微妙的改变竟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显著的影响,但事实的确如此。

  频繁变化的气温和降水改变了中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由孤立零散分布的农庄迁移到了更加繁华、集中的城市,耕作面积也进一步扩大。那时的温度仅上升1~2摄氏度就能对地貌以及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与近100多年的升温的陡峭趋势相比,中世纪温暖期内的温度波动几近水平;全球性的升温带来的影响是区域性的。西欧相对饱受干旱折磨的北美、印度、沙漠、欧亚草原等获利甚多,比如英国的葡萄种植园分布广阔,炎热的天气狠狠锁住了糖分,在甜与酸之间达到巧妙的平衡,不仅大获丰收,质量还好到出口到法国与之媲美。

  作者按照地域划分章节述说气候变化及文明变迁史,贯穿的丰厚的考古知识令人惊叹,他对温暖期历史的合理推测依据于多种气候研究方法,除了仪器和文献记录,还有冰芯、深海和湖床沉积物、珊瑚、树轮等。作者对中世纪生活的描述比生硬的记录有活力,比小说真实,夹叙夹议,读来就像是一部完美的纪录片:

  “欧洲人在温热天气下开拓更多耕地,新式犁和马挽具等农耕工具也对作物产量提高助力不少,人口增加,城镇扩大,临海地区贸易也更加便利。但人口剧增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稳定的粮食,所以人们开垦森林、沼泽来满足饕餮般的胃口。13世纪末期,近两月的暴雨冲走了人们播种的希望,牛瘟、肝吸虫爆发导致牲畜大批死亡,黑死病肆虐于法国、英格兰、西班牙,人口数量骤减,暴力与战争横行,而文明就像是狂风骤雨间的危楼。

  欧亚大草原冬暖夏热,偶有严寒干燥天气。冰河期后,气温和降雨变动剧烈,北极地区的高压造成大草原冬季干冷、夏季酷热的气候,面对严重的旱灾,牧民只能冬季南迁迁移夏季北迁,寻找水源或降雨多的地方,战争和暴动频繁。

  骆驼在鞍具的配合下发挥出最大妙用,撒哈拉商队得以穿行酷热干旱的沙漠地区。应对多变的天气,人们开辟了多条运输路线。近一半的黄金随贸易流入欧洲,渐次恢复了那些国家的金本位制。

  暖冬使北极冰群后退,古斯堪的纳维亚人开始驾商船驶向北大西洋,他们定居海岛制酪、捕鱼、开展农牧业;航船绕过大卫海峡,他们用铁器与因纽特人交换象牙,铁可以用来制作猎杀海豹的箭头,增加了原住民的食物种类。

  北美西部超级大旱期:莫诺湖、沃克湖、欧文斯湖中残留的树木遗迹的碳十四检测结果显示出该地区的降水曾经剧烈变动;洛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的大盆地的气候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改变。当地居民随季节巡回而迁移于洞穴群中,采食、储藏多种食物,比如保质期长达五年的矮松果粉。干旱条件下,有限的食物造就了紧绷的社会关系,机动和杂食的生活方式仍延续至今。

  大盆地和加州的部落依赖橡实为主食,它富含营养且耐储存,但收获加工繁琐费事。人们聚集在海峡群岛上,为了争夺食物资源、维持稳定,阶级变得更分明,由首领结盟直接统治部落。

  居住在降水多变的环境中,玛雅人民能在脆弱的环境中精耕农业所依赖的是复杂的储水体系。各个君主通过控制珍稀的水资源来维护他们在公民中的威信。温暖期开始,饥荒、水荒频袭,社会动荡,城市凋零。北部玛雅人采用溶洞地下水继续维持城市的繁荣,南方低地却没有这么幸运。假若暖化期持续下去,不仅残存的北部玛雅文明崩溃,阿兹特克文明还可能根本不会面诸于世。如果现在地球暖化持续下去,图森和洛杉矶可能就是即将消失的另一个玛雅。

  安第斯是地球上最干燥、对气候微弱变化最敏感的地区。奇慕人广泛构建大量复杂灌溉沟渠,最大程度减轻极端气候对农业的冲击——以溢流堰应对极端降雨,以集权制应对嗷嗷待哺的子民。

  奇慕和玛雅相比,遭遇的旱期甚至更长,他们利用先祖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更多元化的获取食物,灵活多变的意识和统一稳定的社会状态,都决定了二者截然不同的结局。奇慕最终被印加人征服,此外还再次证明了——水源是命脉。

  温暖期的古太平洋气候使波利尼西亚人摩拳擦掌,开启远航征程;低温太平洋气候带来的夏季季风,在为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同时,便是持续一年的干旱。身处饥荒与外敌的双向夹击,印度王权败落在加色尼王国的麾下,而后者则不费吹灰之力,凭着掠夺的财富摇身一变成为伊斯兰教的学术中心。

  太平洋暖池季风也导致中国北方的严重干旱,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收成要看季风的脸色。作物歉收和饥荒造成的社会动乱可能是导致盛唐陨落的最直接原因;契丹人四处征讨,他们可游牧可农耕,以此度过多变气候期。”

  但完美并不是作者想要呈现的,而是——以古鉴今。

“过去发生的,未来也有机会发生”。

  中世纪温暖期,波动1~2度的气温便有可能导致人类的延续或者丧失,何谈如今升温的趋势几乎与以前垂直。

  人类社会结构的建立、维持、打破、重建都是为了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不能正视全球暖化的现实,最后的结果必定比崩溃还要惨烈。暖化带来的干旱导致饥荒和严重经济损失,淡水资源有限,管理不善,分配不均,从而难以保证人类有安全、足够的饮用水——最先受害的便是非洲和亚洲地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更应持有的是共享资源观。无论是执政者还是平民,都应该目光长远一些,为全球稳定、为后代考虑。

  人类从来都不是自然的主宰,想要尽可能长久的永续存在,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善用经验,把握丝毫机会创造生存的条件。人之于宇宙,渺小不过一瞬,瞬间的美好,最值得珍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气候改变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