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曾哥,关注你很久了,但一直不敢打扰你,最近实在是压力太大了,自己也无法找到最优解,所以就给你发了私信。
请问曾少,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曾少说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父母,对于生活,一定什么误解。
在他们的大脑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偏见,那就是只要选择了大城市,就会过上不稳定和高压力的生活;而只要回到了三四线城市,就会过上稳定和轻松的日子。
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子吗?
我也见过不少同龄人,即使回到了老家,过上了所谓稳定,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追求,坚持读书和考证,或者坚持写作,在职场中,追求更高的职位,一心想要让自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你的城市来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所以,我也很反感现在的很多自媒体人,说什么大学生一定要去大城市,而且城市越大越好。
因为大城市有非常多的机会,有足够的自由,有很多娱乐设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选择了大城市,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
但这种说法,我觉得就是在扯淡。
因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压根就没有亲身去经历过通勤的艰苦,以及职场的残酷无情,他们只是被表面上的美好,所吸引了而已。
因此,我建议大学生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早点去实习,去提前感受职场的残酷性,只有亲身去经历过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你能接受拥挤不堪的地铁;如果你能接受潮湿阴暗的城中村;如果你能接受方案做不出来,就需要熬夜到黎明;如果你能置身于都市之中,依旧能抵抗住各种诱惑。
那我认为,你更倾向于大城市的生活和节奏。
但如果,刚刚的那些「如果」,你自己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话,那我认为,你更倾向于比较慢的生活节奏,你的性格特征,在大城市想要获得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回家,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你父母之所以会喊你回去考公务员,是因为他们觉得,公务员稳定啊,而且没有什么压力啊,但任何一份工作,如果是想要取得成绩,而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的话,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当上公务员就不用努力了吗?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千万不要听了你父母的话。
当然,我不是要你和你的父母闹掰,闹出各种矛盾,父母是你在大城市奋斗的后方,后方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能不乱,就不要乱,毕竟他们是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
第一,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和父母坦诚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给表达出来,对方才有理解的可能,千万不要有「我觉得他们应该知道了」这样的想法。
每个人最关心的,永远只有他们自己,你不能认为自己是透明的,他们一眼就能看透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也有这种想法。
所以,和父母坦诚地说自己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自己将来有什么打算,对他们的关心,一定要给予理解,也就是要学会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
但不要希望他们同样会理解你。
你会怎么做,是对自己的要求,但不能要求别人也会这么做。
第二,多存点钱,多存点钱,多存点钱。
一万多的工资,说实话已经挺高的了,这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收入高了,生活水平就能要跟着给提高,然后开启买买买的模式。
看到别人买了最新的手机,买!看到周末出去各种玩,自己也跟着出去玩!看到别人买什么鬼的椰子鞋,自己也整一双犒劳自己。
实际上,没有一定的金钱在口袋里,你会经常感到焦虑的,这是我毕业多年以来,最为深刻的感悟。
有一定的金钱在口袋,你会更加自信和从容,无论是做任何事情,你都会更有底气,即使过年回到家里,面对三姑六姨,你也会在心里嘀咕:
终于不用被你们各种说教了,老哥我也是有存款的人了!不信,我打开支付宝给你们看看啊!算了啦,怕吓到你们,还是算了啦。
相信我,多省钱,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你真的应该感到庆幸啊!
你的父母,现在都一把年纪了,还在为你操心,要知道,单单这一点,你就已经比很多同龄人幸福了,虽然你的父母碍于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方面的不足,提的意见,并没有什么价值。
但这也是他们表达关心你,爱你的一种方式啊。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爱着你,有人可以充当你的后方,你就已经很牛逼,很幸福的了。
要知道,你对他们越是宽容,你以后的孩子,越会把这一份宽容,也给予你。
未来漫漫,一起加油!祝你的父母,身体健康!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喜提150w硬核资产
正确的打开方式
务必要远离这3个害人的学生思维
今年最硬核的一篇文章,你千万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