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我的
家乡是
黄土高原沟壑深处的一个小
山村,在黄土高原,像这样的
小山村
多如牛毛,仿若是从
天空撒了把
种子。种子随风飘荡,不管
遇见肥沃还是
贫瘠,只要见了土就扎根发芽,开花,
结果,
一代一代
繁衍生息。
层层叠叠的
梯田,蜿蜒逶迤于山间,一层层一级级,从
山脚到
山顶如
天梯般直达
云海。每一层都有
不同的
颜色,或是
绿色麦苗或是
褐色土地,它的颜色便是不同
庄稼的颜色,
色彩斑斓,似
水墨画般
呈现在
蓝天白云下。真不敢
想象是对土地怎样的
热爱和
期盼,
才能把一座座山修治成一块块
平整的
田地。是因为
庄稼人深信,只要对土地报有
热情,只要
付出辛苦,土地就不会
辜负人吧?黄土高原上土地多焦渴贫瘠,
坡地多,
平地少,
水土流失严重。种下去的
农作物,因为
干旱收成很少,即便
精耕细作,脚踏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的收成还
不够一家人吃饱
肚子。为了
改善土地保水增收,那
时候每年都有一个月的
时间用来修梯田。
记得在我五六岁,每到
农忙结束,
村上的
喇叭里就
开始喊:“今年的梯田开始修了,各家出两
个人,明天到
大队集合,两家一辆
架子车,每家拿一把
铁锹,一把撅头。”到了大队部,谁家和谁家搭伙,地头在什么
地方,
一家任务是多少,
都会一一
说明。
浩浩荡荡的
队伍就朝着各家
分配的地头走。庄稼人天生有
改造地球的
毅力,何况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收成,每个人都是
积极的,
干劲十足的。修梯田的地都在山上,坡随山形,上
高下低,非常
陡峭,你若站
不好能从上面滚到下面来。
确定好
平面后,把坡上面的土取下来往坡下填,一个人挖土,一个人往驾子车上装土。装满后另外两个人一个拉,一个推,把车上的土运到
需要填的地方。这样一铲一铲,一车一车,直到一块
山坡变成平地。那时候我还小,不懂得这样的劳作有多辛苦,却
喜欢着那样热
热闹闹,
热气腾腾的劳作
场面。每个人都
汗流浃背,但
脸上洋溢着
欢快的
笑容。累了
大家一起坐地头边上
休息,说着只有庄稼人能听懂的
笑话,吃各家带到地里不
一样的
干粮,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清贫的
生活中庄稼人早就
学会了苦中作乐,学会了
团结协作。
父亲拉着架子车,他把
裤子高高的卷到
膝盖上,光着脚,
脖子上搭着一条旧
毛巾。
农历八九月的
天气已是
凉意浓浓,拉车的父亲却汗流满面,
汗水顺着脊颊,滴进
泥土。
眼睛被汗水
迷蒙,他用毛巾胡乱抹一把,又拉着架子车往坡上爬。
经过翻挖的土地
松软难行,
车子拉起来更加艰难。父亲弓着
身子用力向前,脚在后面,上
半身已冲出好远。用力间,抓车把的手上
青筋清晰可见。我和
母亲在后面
推车,母亲的一只脚越是用力,越深地陷进了土里。我与其说是在推车,不如说是在捣乱,但就喜欢跟着跑来跑去。一不
小心就一头扎进土里,母亲一迭一声喊:“你慢点,别跑了……”我起身
拍拍土,
继续追着架子车跑。修梯田的这一个月,庄稼人都是
早出晚归,
异常辛苦。但为了一
家人能吃饱饭,地里能多些收成,
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辛苦又有什么
关系呢?现在
父老乡亲们不再为吃不饱肚子
忧心了,很多年也不再修梯田。一层层的梯田成了
永恒。土地有本心,任你谁来,任你谁走,它
永远在哪里。你播种什么,它就长什么,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谁用脚丈量过这片土地,它记得。谁在这片土地上把汗水摔成八瓣,它也记得。它
包容,
博大。
一代人随
岁月远去,他们把
自己也和这片土地
融合在了一起。在黄土高原上沿着
乡村的
公路行进,
满眼都是这样一层一层的梯田地,我们看到的这一层一层,一台一台都是庄稼人经数年数月修整出来的,它们本是山的一
部分。梯田地里,
春天最美是
油菜开花时。一层一层的
油菜花黄成了
童话的
世界,那样充满
朝气的
黄色,仿佛那
阳光洒落下来了,洒落在薄薄的
花瓣尖上。风若起时,满地金黄随风荡漾,再粗狂的
黄土地都有了
江南水乡的
灵动和
秀丽,宛然已是一幅
美丽的画了。偶尔从
花丛里走出来提着铁锨的
老农,让这画有了更多的
色彩。但画中的他,想的是油菜
花花落,能收成多少油
菜籽,能榨多少菜籽油。夏秋最美是
麦子成熟时。比起油
菜花的
清秀,那种黄是岁月
沉淀的黄,那黄里饱含的是
收获的
喜悦,带着成熟的
味道。一山一山
麦浪,一层推着一层
前行。这麦浪是田地
给予耕耘者最好的
抚慰。“百折千盘心胆提,凌霄
险峻变平畦。六月麦浪金堆库,向晚紫烟没云梯。
玉女梳妆惊碎镜,
神龙挽臂喜开犁。愚公不怕连山阻,岱岳岩岩恨太低。”
愚公移山是
故事,梯田修造是
真实的事。去
看看梯田,只要看看,我们就
知道庄稼人是怎样热爱着土地,是用怎样的毅力改造了地球
表面的
形状。每次靠近梯田,我
总会想,有这样的毅力,
家乡人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猜你喜欢:
柴静: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梁文道:熬夜,是为了自由的滋味
易中天:看不懂的中国人
杨绛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