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2 11:13: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经典读后感10篇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是一本由余华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一):到头来沦为写作的“奴隶”

  前不久在朋友圈调侃或许这本书该改名叫做《我的写作生涯》。

  想来也的确是如此,一个自20出头就开始写作的人,他的一切都围绕着写作展开,倘若要谈论起生活,除了写作似乎也并没有更多可以说了。

  初次得知余华是因为《活着》,在一节名为汉字文化的选修课上默默捧读,身旁坐着舍友,一边看一边悲从中来,但无奈不能大声痛哭,于是只好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默默将眼泪吞回心里。

  看过这本书以后,才得知自己了解的余华只是“断章取义”,在此之前,他的作品里充斥的是血腥和暴力。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二):每部作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余华的作品了,本以为大学时期读过的那几本小说都已经被我淡忘,然而在看到他的这部杂文集后,遥远的情节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初识余华,是从他的《活着》开始。现在看来,也非常庆幸自己是从《活着》开始认识他的。很多人都说这是他写作风格转变的时期,从此时起,他的作品没了那么多血腥和暴力。如果在那个年纪最先读到的是《兄弟》,很可能因为内容过于血腥、压抑而放弃这样一位作家。

  很多文学评论家都解说过余华风格转变的原因,这本书的第一篇给出了余华的“标准答案”,也是这份答案让我下定决心继续阅读。

  我没有看过专门分析余华写作风格转变的内容,而看过这篇文章,再印证自己曾经读过的内容,只觉得果真如我所想。他最初的内容虽然血腥,但总让人觉得荒诞,隔靴搔痒。让人觉得压抑,但是扎得不疼。血腥只能让人沉迷痛苦,内心震动,然而却无法让任何人得到和解。

  随着余华作品的成熟,他终于透彻地写出“苦难是生命的常态”。正如福贵的人生,苦难成为了伴随他一生、连结着身体一部分的东西。他一次又一次将福贵的生活推进巷口拐角,当你以为他将会重新开始生活时,命运却忽然跳起了舞。它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害你摔了一跤流了血却提醒着你,你还活着。这就够了。

  文集共分三个部分:个人回忆、艺术探讨、关照现实

  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小说了解余华,所以,他在我脑中的画像只有一个沉默、压抑、苦闷的剪影,这部文集收录的记忆,终于让他整个人清晰鲜活起来。

  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余华儿时随父母在海盐的医院成长,他参加高考,成为一名牙医,终于开始写作……而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纵论人生,纵论自我》这一篇。在这里,余华回忆了几乎自己全部的写作生涯。从他最初参加《北京文学》的改稿会,到李陀推荐他在《收获》发稿,再到他在《收获》的通过一部部作品的成长。从短篇,到中篇,到长篇,我们可以看到余华身为一个作家的成长。

  除了这些自传性内容,书中还有很多他对文学、写作的观点,对音乐艺术的通感理解,行万里路的所思所想。例如,他提到自己最初的阅读和写作,提到了那些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作家,包括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契诃夫等等,提到了音乐、色彩给予他的灵感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喜欢读书,正在练习写作的读者来说,非常具有参考性。

  在对现实社会的叙述部分,余华的杂文集也保持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荒诞又现实,沉重而清醒。正如书封的那句话:“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所以,如果要给这本书一个推荐理由,我会认为:假如你觉得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余华可以带你找到和解。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三):你是我不曾认识的老师之一 ——评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于我的成长

  我喜欢小说,喜欢现实感的小说,喜欢在小说中探索我将要成为的那个人。我是后知后觉的那种人,同学朋友把一首流行歌都哼成不带词的小调了,我才惊讶地发现:哦,这首歌这么好听。 毕飞宇、严歌苓、余华的书是我读的相对较多的,也是我搜集他们的相关信息最多的。毕飞宇写小说前写诗,他的小说已经很克制诗的哲学感的闯入,但戒不掉瘾似的,还是会惊起几句。 严歌苓的游历让她的书涵盖面很广,她的文笔和构思不同于朴实平常的叙述,她懂中西小说的原理与各种读者的认知需求,她总在尝试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可以拿来拍的画面感很强是她小说的标识。余华的小说最村野,他习惯将一个个人物撇捺进历史的洪流中,让读者与人物共鸣来理解历史不曾展开的角落。他做过牙医,做过医院里上窜下跳的毛孩子。有那么一段时期的作品,有那么多的文字,充盈了太多让读者腹挛的意念。他荒诞的文字中,一切还是很有真实感的。 有段余华和毕飞宇对谈的视频让我刻骨铭心。 画面是两人在美国的一家餐馆吃饭,不过侃球似乎比果腹更有意思,那时NBA正进行季后赛。两人评论球队球员,预言冠军。余华面野话急,说话不带喘气的,句间的停顿如果他愿意似乎是可以忽略的。教师出身的毕飞宇吐字铿锵平稳,并没有被余华的多话逼到卑微的角落,而是一派胸有自得的坦然。小说家,那胸怀与心灵,不是皮囊能界限的。 书里的多篇我都接触过,文本、采访、演讲等,有的不止接触了一两次。我再次阅读时,我还想读。这就有意思了,那感觉像走进了博尔赫斯的趋向永恒的文本迷宫里,不是一个爽字能概括了的。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大事都是余华个人成长中的点滴背景。余华对于儿子的成长,都在细微的观察之中,顺其天性,偶有点拨,从未有主观的干扰式的未来设定。这很有意思。 作为作家,除了小说,就是小说驰骋疆野的出版社。与主编、编辑的往事,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把书通俗地读上一遍是很容易的,却是最没有营养的。如果把解释、见解、背景、作者相关等等因素去探寻,会发现一个文本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座神奇的大山,有一片魔幻的大海。作家对作家的阅读,一般都是山海相见。 如果我有那么的一些基础,我会超喜欢余华对于音乐的叙述,而现在面对香喷喷的引人饕餮的大餐,我只能品品余味尚存的汤汁。美味我消化不了,这是遗憾。 这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什么时候拿来看,什么时候就能看出点意外。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四):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意义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意义。或许,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的顺畅,不过我们经历过,就会让我们学到一些经验,给我们留下一些深刻的记忆!

  我们初识余华,大多数都是从《活着》开始的吧。我以为余华只是一个写小说的,却不知他还可以写散文!直到看了这本《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才发现原来余华写散文也很写小说一样,一如既往的好看!首先,先夸一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设计的非常棒,我第一次拥有这种装帧的书,可以平铺着看,不用时刻拿手握着! 现在说说这本书的内容,本书中共分为三辑,第一辑“一个记忆回来了”,第二辑“文学·音乐·旅行”,第三辑“活着,为了讲述”。第一篇散文“一个记忆回来了”,余华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写作风格从最开始的充满血腥和暴力慢慢的转变了。他说主要是因为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

  第一辑中,主要说的都是余华的回忆,儿时的回忆,第一份工作的回忆等等,第二辑主要讲的是余华对于别的作家的文学还有音乐以及旅行是如何影响他的写作!第三辑主要讲的是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说实话,我觉得余华对电影以后音乐的爱好,对他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文学和音乐,甚至是电影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余华对川端康成、卡夫卡、契诃夫、三岛由纪夫的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讲述了他的书在世界游荡的经历,在某些国家或许得到很大的推广,然而某些却没有!我们还可以看到余华,对灵感和色彩的讨论!其实说到灵感,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就像你写作文的时候,憋半天,憋不出来几个字,后面灵感来了,写着就停不下来了。但是要说灵感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只能说很抽象。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确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但是对于每个人都说,不论哪种生活,哪条路,对我们自己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好好珍惜吧,珍惜你曾经拥有过的时光!珍惜你的生活!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五):捡起余华,放下余华

  我们对某位作家产生兴趣,大概率事件是因为他的作品。最开始,我们从作品的本身出发,试图了解作者到底通过这样的一本书来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再来了解作者,进而再去读其他的作品。因为宣传炒作而知道了作者,却没有读过其作品的话,必然不是真读者。

  余华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很多人也都是从这两部作品开始了解余华的。

  高中时的我很自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现在看应该是特定环境下的心理亚健康吧。这种亚健康一直被我带进大学,大学时有次和高中班长聊天,大概聊了些别人都如何如何,而我却怎样怎样,班长说你去图书馆,借本余华的《活着》。我以为这是本心理学辅导书籍,读了才知道,班长是想通过徐福贵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捡起余华,就是从这样的感受开始的。

最初的记忆

  余华是典型的“生活作家”,这里我是想区别于学院派作家的。有网友说过,大学里是教不出作家的,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但我也确实更喜欢生活打磨出的作家。像余华这样,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余华的读书经历是极为接地气又一直很自主的,没有系统,也没有门派。由于身处特殊的时代,他的文学教育启蒙是中学时读的十多本没头没尾的书、《毛泽东选集》里的注解以及大字报里的通奸小故事。

  所以余华可以潇洒地说:

做一个作家只要认识一些字,会写一些字就足够了,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

感受与想象

  特殊年代大海捞针式的阅读,并不意味着余华的写作完全是简单再现中国人的生活。好的作品,必然给人启发,但你读到了什么,是取决于你自己的。

  余华小的时候随父母在海盐县的医院长大,对于人们普遍惧怕的太平间,在他的感受里则是“清凉的夏天”,而真正能给他带来恐惧感受的,是夜晚月光中的树梢。对世间万物,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对于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引起我们共鸣的可能是一个故事,也可能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感叹词。

文字不孤单

  作家的敏锐往往不止呈现在文字上。木心曾说过——“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对余华来说,影响其写作的,不仅是文字,表达其思想的,也不只是文字。

  十五岁时,余华被音乐课上的简谱迷住,三十一岁时,他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巴赫、门德尔松、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都帮助他将内心的不安之声化为了文字的音符。

  在了解余华本人之前,我也认为他的作品是血腥暴力、没有真善美的,但也是在他的笔下,流露了出朴素的人性和快乐。我想,是时候放下余华,再将自己投入到他伟大的作品中,去细细咀嚼命运之手塑造的一个个故事了。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六):一切都是从“活着”开始的

  我很想恬不知耻地说,余华先生是我读书的半个领路人。

  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就是《活着》,那时候还很稚嫩,处在一个读完一本书总要寻找一个意义的阶段。

  结果小说读完整个人懵逼了,高中学过的那点儿阅读理解、总结段落大意在这里毫无用处,你甚至无法用几句话准确形容出心中涌起的那些震撼、悲伤、无奈和失落。之后陆续读了他的《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开始明白,哦,原来读书这件事情不能是“功利”的,不要拆分句子成分,不要总结中心思想,不要管“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究竟有什么意义,更不要妄图立刻获得什么,享受阅读过程就好了,能片刻代入主人公的视角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就已经很美了。

  我读余华先生的书,刚好跟他创作时间是相反的,他是写短篇小说出道的,在文学流派上被归为“先锋派”。

  但我是在读完他三个著名的长篇之后才开始读这些短篇的,比如《鲜血梅花》《战栗》《现实一种》,读完再次刷新了我对小说的认知。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不必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个顺序开始,它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出发。

  同时故事又特别奇诡血腥,让当时还没什么人生阅历和阅读积淀的我瑟瑟发抖。

  在《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散文集里,余华先生提到了他创作这些短篇的原因:

我觉得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决定了我在1980年代写下那么多的血腥和暴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念小学一年级;“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高中毕业。我的成长目睹了一次次的游行、一次次的批斗大会、一次次的造反派之间的武斗,还有层出不穷的街头群架。在贴满了大字报的街道上见到几个鲜血淋淋的人迎面走来,是我成长里习以为常的事情。

  他不断重复这些“童年阴影”,不断做同一个被追杀的噩梦,背负着这些情绪创作,直到感觉就要崩溃,于是就此放弃这种血腥和暴力的输出方式。

  其实,说真的,我并不关心作家背后的故事。一部作品问世后,他就不只属于作家自己了。

  但余华老师真的太会说故事了,以上这些创作背景都那么好看,开个头就没法放手,看不够。

  然后我突然就觉得,呀,这里面所有的散文,他所有的经历,其实都印证了这本书的名字——《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亲朋,读过的每一本书,听过的每一张唱片,看过的每一部电影,都一点点累积成了现在的我们。

  就像他说的: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是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我觉得这本书于我来说,像命运特别的礼物,我目前正处于一个尴尬期,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我甚至怀疑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我已经过了30岁,要再换跑道几乎不可能,有时候很希望有时间机器,回去重新过一回,可是读完这篇文章,突然就释怀了,我不是一个放肆的人,我的过去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虽然有瑕疵,可也不算荒废,那些时光包括现在的迷茫,也应该是我的财富吧,只是还没到开采的时候。

  再说回开头,不说谎,我的读书生涯真的是从余华才系统开始的,之后陆续读苏童、莫言、马原、铁凝、王安忆、王小波……再然后接触国外的作家,塞林格、村上春树、马尔克斯、约瑟夫坎贝尔、雷蒙德钱德勒、雷蒙德卡佛……目前又回归到世界文学巨擘们的怀抱,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小镇姑娘从这些文学作品里看全国、看世界,知道自己的渺小,独处时不无聊,能独立思考,而这一切,都是从《活着》开始的。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七):一个记忆回来了:谈余华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余华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许多年前,读余华《活着》时,心里惊起一片震颤,久久难以抚平,是我所有阅读体验中极深刻的印象,后来慢慢读了余华的大部分小说,这种震颤的力量有增无减,一直绵延至今。余华是个叙事高手,总能以最简单的文字,最平和的语调,简单、直接、有力地把读者带入故事之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对余华其人产生兴趣。我一直坚信,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会极大地影响其写作,为其作品定下基本的底色和调子。了解一个作家最直接的方式,是读他的散文随笔。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他的散文随笔则体现出他的艺术思想,能从中看到最接近生活中的余华。其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初初吸引我的是余华这部新散文集的名字,以及封面上的这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来世间一遭,生活一次,每一种生活都弥足珍贵,要好好珍惜。可见余华对生活是充满热爱和热情的,态度是积极的。即使他早期那些充满血腥和暴力的作品,也无不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这是余华在写作中逐渐明白的道理。

  这部作品分为三部分——“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篇章布局颇见心思,几囊括了余华散文创作的几大内容领域,是一次余华散文创作的完整呈现。

  他的作品风格发生转型,缘于之后的一个梦。

  1989年的某个深夜,余华梦见自己如同小时候见过的犯人那般,被押上刑台执行枪决,他被这个噩梦吓得不轻,认为是自己写了太多血腥暴力的故事才得此报应,从这一刻起,他的写作中血腥暴力的趋势减少了。如他所说“有时候,人生和写作其实很简单,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改变了。”

  余华将这一篇文章置于篇首颇有深意,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一是解释关于文学评论家和读者对于他后期作品风格转向的疑惑;其次是由该篇引出这一章节之后的种种“记忆”——医院里的童年、高考记忆、第一份工作、第一次看电影、与儿子的种种温情片段……一个个记忆从余华的脑海中闪现,又变成文字把我们带入其中。

  如果说幼年的经历对余华产生了影响,那么一众文学大师则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三岛由纪夫,这些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是余华文学道路上的灯塔。余华谈起文学来,视角很独到,是普遍的主流观点之外的思考。余华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跟随自己的性格另辟出一条蹊径,把模糊抽象的文学本质具象化、生动化、立体化,我虽也多少读过这些大师的作品,但一经他的阐述,让我站在新角度上,重新认识了这些大师,有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

  伟大作家大抵都有对现实的观照,余华写到社会的部分,我看到他笔下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沉重的清醒和压力。爱之深,责之切,余华以犀利的眼光洞见社会病灶。他讲到时代的发展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以使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他认识到,每个人对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他说自己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寻求治疗,因为他是一个病人。这份清醒是很难得的,他在反思、比较和表达,始终期许着一切能变得更好。

  余华有一种本事,不只在小说中,在散文中也能把现实生活讲出荒诞的意味,如封面上的另一句话“超越荒诞,抵达真实”,可这荒诞又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让人着迷,看后忍俊不禁,再陷入深深思考,余味无穷。

  这部作品,诚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对于余华和其作品,我们的情怀还在,热爱还在,庆幸的是,余华对他的创作也同样保有最初的情怀和热爱。

  身处荒诞的世界,我们都该读读余华。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八):余华:一个拼尽全力不辜负生活的人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活着》一书中,余华有一句话打动了无数颗读者的心灵: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是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作家,《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从开始写作至今,他的作品被译介为35种语言,读者遍及38个国家。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余华也不例外。他的经历完全颠覆了人们当下的价值观:学而优则成功。虎妈的超前教育,不惜血本的教育投入,这些在余华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撇开时代浩劫不谈,余华的成功也不是按部就班累积的结果。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没有时间照顾他和哥哥。兄弟俩先是被锁在家里,不论白天黑夜。后来哥哥上学了,余华才跟着得到了解放。

  一个作家最初的作品一定是从他自己的人生开始的。余华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就是这段生活的经历在作品中的反映。

  按照今天的眼光,余华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四年中学,他没有认真学习过,常常把下课的铃声当作上课的,人家走了,他施施然而来,然后一头雾水地被奔出教室的同学裹卷而去。少年不识愁滋味,刚刚恢复的高考,像一颗流星划过了余华的天空,然后迅速熄灭,落榜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都知道,余华最初的职业是牙医。他从事牙医工作的时候才18岁,这个职业的地位低下,当时被人称为“牙齿店”。在沈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余华最终成了一名合格的医生。这份按部就班的工作他干了5年,直到有一天的醍醐灌顶,他觉得不能这样走下去了,文学的大门冥冥之中轰然为他打开了一道缝隙。

  然后我们读到了他的血腥和暴力的先锋小说。在宁波第二医院口腔科进修时,喜欢文学的余华倔强地宣称:“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这话他是说给泼冷水的同行的,那位同行也曾经做过文学梦,却铩羽而归。

  学生时代,余华读书很少。他找不到什么书来读,能读到的书只有《闪闪的红星》这样的红色读物。除此以外,《毛泽东选集》和医学书就是他能接触到的全部了。百无聊赖之中,余华偶然发现《毛泽东选集》中的注解中有故事和人物,这让他如饥似渴地钻了进去。当这也读完之后,他又迷上了大字报。等到上了高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能找到的禁书,都是没头没尾的。给小说编结尾成了余华最大的乐趣,他展开想象力的翅膀,编了一个又一个结尾。不满意就重编。后来他感慨地说:“现在回忆起来,当我还没有成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训练自己的想象力,这对我以后成为一个作家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生活不会辜负我们,只有会辜负生活,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财富。”

  在文学的道路上,余华的贵人是李陀和《收获》。李陀发现了余华的才华,十分欣赏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到处推荐;《收获》更是余华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余华的回忆中,我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信任是对一个作家最大的鼓励,赏识是对一个作家最大的鞭策。一个人,一份刊物,余华幸运地得到了。

  一个成功的作家,眼里不能只有自我,他的眼界要放宽。在文学世界,余华欣赏川端康成,在开始写作的头三年里都笼罩在他的作品里,不能自拔。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余华惊讶地发现,卡夫卡将他从川端康成的迷信中拯救了他。余华意识到川端康成是排斥意义的,而卡夫卡则正相反。等到读过了福克纳,余华说,“川端康成过于沉湎在自然的景色和女人的肌肤的光泽之中。卡夫卡则始终听任他的思想使唤。因此作为小说家来说,他们显然没有福克纳来得完善。”

  余华也谈论博尔赫斯、契诃夫和三岛由纪夫,在他的文字中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理解。而从作家的角度,对于我们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也不啻为一种独特的视角。

  一个人总要尝试着去生活,而不是被动地由生活来安排。余华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也很执著。28岁的时候迷上了看录像,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让他接触到了电影的美好。此后几年,余华沉浸在了电影的世界,乐在其中。

  电影之外,音乐也改变了余华。最初的他被简谱迷上了,虽然他什么也不懂。余华曾将鲁迅的《狂人日记》谱写成音乐,他只是胡乱地把音符拼凑在一起。敢于尝试的人,哪怕他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也会改变他的人生。生活给予余华的生命以音乐,余华以满怀豪情地回报音乐。他从购买音响后一发不可收拾。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都进入了余华的生活。

  音乐的叙述,丰富而有力量。余华注意到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交响乐中“轻“的力量,小段的抒情有能力覆盖任何巨大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其实文学的叙述也同样如此,在跌宕恢宏的篇章后面,短暂和安详的叙述将会出现更加有力的震撼。”

  人们常说,读书和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余华两个都做到了。旅行丰富写作,在不一样的文化氛围里,他把感受和思考都融入文字。日本、耶路撒冷,都是生活独特的馈赠,投映在余华的文字里,如一泓清泉。

  对于朋友,余华充满了感情。他与作家马原知心知肺,两人在一起无所顾忌。对于喜欢漂泊的马原,余华是理解和支持的。对于他的《黄棠一家》,余华说这本书是一个江湖中人写出来的。马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多年行走江湖,没有安定的生活。余华是懂马原的。

  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知名作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热爱生活,不管生活给予什么,都坦然接受。生活从不曾亏待一个认真的人,也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的人生,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实的道理。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九):一本书了解作家余华

  生活是那么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这是刚翻开余华散文集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时就触动我的一句话。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最初接触余华的小说《活着》,小说中福贵一生中,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外孙相继离世,外人看来福贵的人生与他的名字极不相称,他的生活好像由着一连串的悲伤组成,可是那在悲伤与悲伤之间闪烁着的欢乐,是生活在印在主人公记忆里永久的美好。

  与福贵相比,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虽没那么戏剧性,却也总是在莽莽撞撞中踉踉跄跄,总之生活不会是一直顺遂,悲伤与欢乐交织,可是,我们可以经历悲伤,但也要珍视悲伤中的美好,而我们也比自己想象的更乐观,更坚强,这就生活,这是我读过这本小说的收获,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与作者的初衷是否相符。

  从这个小说开始让我对作家余华产生了好奇,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他又是如何想到要去写这样一个文章,我想了解这个作者。遇到《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让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更立体的余华。

余华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是一本散文集,分为三辑,分别是“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 音乐 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个部分讲述余华的成长经历、写作经历、生活趣事、以及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

  而我在这本书中也找到了曾经读《活着》时候的诸多问题的答案。

1余华的成长经历

  余华的童年是在一个叫盐城的小县城度过,因为父母都是医生,工作忙碌,在他的成过程中,陪伴他的都是哥哥,小一点的时候哥俩被锁着家里,两个孩子也会打架和闹别扭,再大一点,哥哥在脖子上挂了一把钥匙,带着弟弟去学校。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除了学校,余华最常去的就是医院了,在医院里面见惯了手术后的父亲衣着上的血迹,到后来,家里搬进了医院,而且就在太平间的对面,那时候余华年纪小,对太平间甚至死人和死亡都没有恐惧,有的仅仅是一点好奇而已。

  小学毕业的时候,余华接触到了小说,更是喜欢上了小说,到那个小县城中的小说都被他看完了的时候,他又开始迷上了大字报,甚至发现大字报也颇有意思,甚至有文学意味,也许就是那个时候让余华对文学有了最初的向往。

  中学毕业后,他开始了牙医生活,也正是为了逃离朝九晚五枯燥的牙医生活,余华开始勤奋写作,而他最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懒散的文化馆的工作。

  后来又因为写作,余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离开了那个小县城,但是那里始终在他的记忆里,余华在书中写到“我过去的灵感来自那里,今后的灵感也来自那里”。

2余华的写作经历

  余华的最早的成名作是《十八岁出门远行》,在长篇小说中《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兄弟》等都很受欢迎。在这本散文集中,作者也叙述了他一些作品的创作过程。

  比如1992年,余华想写一部关于人与命运的关系为主题的小说,这本小说就是《活着》。

  开始写的时候,作者选用叙述人称并非第一人称,而是沿用了之前的写作中惯用的第三人称开始叙述,可写作过程中作者就感觉不对,后才试着用第一人称去写,当作者回想之前这个新的尝试,发现这不仅仅是写作的技巧问题,也是人生态度的调整。

《活着》告诉我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别人的看法

  除了叙述人称,余华考虑到福贵的农民身份,全文力求最简单的语言去讲述,但简单而达意的语言并不容易,作者常常会以为一句话琢磨几天,有时甚至是为了一恰当的字作者会找了好几天,例如福贵的儿子有庆死后,福贵望着着儿子常跑回家来的路,作者为了体现福贵的悲伤写道:“月亮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一个“盐”字,作者用意颇深,既是利用农民熟悉的盐,又暗含着有盐和伤口喻意关系,朴素而达意,再贴切不过。

余华作品《活着》

  除了作品,余华在散文中也提到写作中遇到人和事情,余华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的编辑和好的杂志,还有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一直“保护”他们的巴金老先生,也写了川端康成、卡夫卡等文学大师对他的影响。

3)一个国家两个世界,然后会有一个平衡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是余华对中国建国以来60年的概括,60年间人们以家庭价值导向,更迭为个人价值导向,然后会慢慢在两者间达到平衡。

  而改革开发以后,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资不再那么匮乏,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可能是由于之前的压抑受缚,人们在面对新旧思想观念的时候,更跟随本能的容易抛弃那些“老旧”的束缚,解放自我,这使得如今的很多人更注重自我、也更重视物质,这貌似也不一定是对的。

  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太迅速了,而今,在互联网时代更加速了这个发展,随着我们的思想被爆炸般的网络信息冲刷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一直在波动着,金钱、爱情、自由、家庭、梦想……在我们追逐他们的过程中,他们也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诚然,我们难以均化的处理,但我们相信会慢慢进入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有待于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邂逅了一个人,了解他的经历、了解他的思想与见识,也让我们有机会回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启发我们思考,余华的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十):余华:走进内心世界,冷峻背后无限温情,所有生活都充满财富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

  ——余华 人为什么活着? 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种答案。 作家余华在作品《活着》中,通过主人公福贵一生的苦难经历,用朴素的语言回答:“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福贵一生不停蜕变,在失去和死亡之间,一次次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和新生。他的活着是对无常命运的抗争;是作为人类生命个体,信念意志的胜利;是脆弱生命最强韧的意象表达。 《活着》中寄托了余华对生命的深邃思考和强烈热爱。“活着”,重点在“活”,这个看似单薄的字眼背后,是无限深厚的韵味和寓意。“活”是动词,意味着折腾、接受、改变、有生机和热闹的气息,意味着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福贵也因此成为余华笔下最经典的人物之一,从上世纪末至今,深受读者关注。这部作品曾在抖音获赞62.4万。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在余华身上有着最好的体现。纵观余华的经历,他也不停在蜕变和新生,从童年到少年到中年,从学生到牙医到作家,从短篇到长篇,从叙事技巧、写作风格不停改变,余华的每一步都深刻诠释了“活着”的意义所在。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是余华为数不多的散文集之一,在这本书中,余华撕掉小说中冷峻、压抑、沉重,犀利的标签,用亲和幽默、坦率温热的笔触,把他的成长、写作、学习、人生经历和思考感悟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认识一个“真实余华”的同时,感受到“活=蜕变、新生”的强大力量,并在字里行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启发。

余华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近距离接触死亡的成长经历,使余华对生命和人性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敏感和无畏。1986年至1989年,他写下大量血腥暴力,创作的8部短篇小说,非正常死亡人物多达29个。这种状态影响了他的生活,白天在写作的世界里杀人,晚上在梦的世界被人追杀,精神临近崩溃边缘。 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一段真实的记忆被重现。他成为记忆中的“犯人”,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随着一声枪响,脑袋被子弹击空。噩梦中醒来,大汗淋漓心脏狂跳。他相信这是因果报应,从此严肃警告自己:”以后不能再写血腥和暴力的故事了“。 多年后,余华感慨:幸亏悬崖勒马,要不然会精神失常。此后的自己,不会坐在家中,写下那些理性冷静的文字,而会坐在某个条件简陋的精神病院病床上,望着黑暗发呆。 其实,人生和写作都很简单,要不断面对一个又一个岔路口。无论伟人、名人、还是平凡如你我,都会被经历、回忆所困顿诱惑,有时不知不觉被影响整个人生。但是人之所以智慧,在于反思警醒。当你站在岔路口,知道了该往哪里去,该如何挣脱回忆的束缚,该如何战胜内心的“心魔”,你就获得了“活着”的自由与尊严。

知道该往哪里去,你就获得了活着的尊严和自由

  用手写作十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起了厚厚的茧,也曾骄傲过,但是在看到作家王蒙手指上的茧像黄豆一样隆起,年轻的余华忽然冷静。 对于此后的成功,余华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作家,在需要遇到一个人的时候,遇到了李陀;在需要遇到一本杂志的时候,遇到了》收获。”但是,“遇到”之前的阴差阳错,被退稿5年之间的苦闷彷徨,他并没有说。只是相信、坚持、一直写。 人人都艳羡“幸运”的偶然,却常常忽略有一种人的幸运其实是必然,是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是用生命中全部虔诚和心血换取的礼物,是“活着”的水到渠成。 三、荒诞与厄运亦是生活的真实,懂得了死的残酷才能体味到活着的幸福 在中国作家中,余华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冷静、悲怆的文字中充满强韧的力量,叙事方式平缓,情感爆发力十足,语言精致与朴素并存,情怀上悲悯与敬畏相融。 在《活着》中,把苦难剥离出哲学意味,让“活着”这件事成为人的胜利,对待苦难既不歌颂也不鞭笞,而是保持中立,余华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在《第七天》中,通过死者的世界来看生者的世界,余华致力于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神秘力量,那就是让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作品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形成许多差距,余华在思考中,催生出《兄弟》,上部和下部展现历史差距,李光头和宋岗表达现实的差距。

他意在启发带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走向广阔与平和

  三十年之前,他读过挪威易卜生的一段话:“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作家的使命感产生共鸣,他说:与其说我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也是一个病人。此后的每一部作品,其实都是余华自身对现实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反思、追索、怀疑、迷惑与解答。他意在启发带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走向广阔与平和。他用作品告诉我们:荒诞与厄运亦是生活的真实,懂得了死的残酷才能体味到活着的幸福 写作三十年之后,他仍然相信:“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生活不会辜负我们,只有我们会辜负生活,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财富。” 在当今时代,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又不仅仅在于“活着”,《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给我们诠释了“活着本身”的精彩与丰富,让我们在走进余华精神世界的同时,发现自己内心的萤火。关于生活,关于写作,关于实现梦想,关于价值,关于活着的一切真谛,都能在余华笔下,找到最真实最走心的启迪与领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