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老领导发来一篇文章,我认真地读了读,感觉讲的还真是这么个理,但同时我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所以也写了一篇。
年轻的时候不怕失败,因为还有的是时间可以让你纠错,而人至中年,还能有几下扑腾?扑腾不好就淹死了。愈到中年越求稳,求稳就会让人的思路闭塞、放不开手脚,不敢再去冒险闯一闯。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的,败不起了……
选择自主择业最担心的顾虑恐怕还是害怕失去“圈子”,很多人十几二十年守卫在边关哨所,别说在老家有个圈子了,就是老家的亲朋好友大多也都很少见面了。而人又是群居动物,如果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年纪轻轻时就“与世隔绝”地成为“孤家寡人”,那的确是会患上病的。这是人的社交需求,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中体现自我在群体中的存在,给予爱和接受爱是人活着的最本质存在,如果你接受不到社会给予的爱,自己的爱也无处安放,会怎样?
再就是从尊重的需求来看,都希望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与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当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部队的干部,那在老家是得到承认与尊重的,如果“突然之间”啥工作也没有了,成为一介白衣,的确是不被理解的。有一份工作,哪怕并不荣耀,也相当于你手里握着核武器一样,并不是为了用它来打人,而是用它来震慑人,当你没这个武器的时候,相当于啥也没有。而人又是最势利的,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寡,个中滋味你懂得。
或者再高级一点儿,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去年的时候,老领导跟我说了自主择业后的三点原则:“不投资,不坐班,不回头做消防的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不投资,是因为我们跟这个社会基本隔绝了二十几年,而这二十几年正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最快速的时间段,如果真要投资的话,百分百要打了水漂,因为我们已经不了解这个社会水深水浅了。
但如果不投资,还能做什么呢?你在这个社会一点儿根基也没有。总不能去扫马路、端盘子吧,并不是说这两种职业低,而是已经习惯了在部队里端着架子当干部的人,再低下头来从头开始已经是不可能了。
你不再是年轻的小孩,很难放下身段了,哪怕是一无所有,也会死咬着过去曾有过的身份不放。
这种身份的转变才是最大的落差,过去的时候在部队纵然是不论官职,仅从兵龄上来讲,也是受人尊敬的吧。如今啥身份没有,哪怕是喝酒也没你一个好位子,记得过去曾有一句话说:“我这辈子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当我夹菜时没人敢转桌”。而如今,别说转不转桌了,你夹不夹菜别人都很难注意到,心里咋想?
你说自己有本事、有才华、有能力、有潜力,但这些东西的证实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条件,如果你真是人中龙凤,像任正非一样做世界瞩目的军转干部,那你放到那里也不用担心,上面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视为不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军转干部,有几个任正非?
再有一个难的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过去的时候部队里执行命令是不打折扣的,说一不二、立竿见影,而到了地方,尤其是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北方,推诿扯皮的事实在是普遍之普遍,而你却只能干瞪眼瞎着急背地里去骂娘……
再也不要说“想当年……”,想当年已经成为过去时了,没有几个人乐意去听,人都是只看眼前,甚至连未来都不顾,又有谁会静下来用心去听你过去的辉煌?好汉为什么不要提当年勇,因为已经没人听了。
面向未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早融入,快速地学习新知识,别怕吃苦,别怕从头来,忘记过去、入下身段,一切清零,哪怕是遇到困难也要咬牙坚持,就像当年刚到新兵连时不适应也一路走来一样,要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过去的时候有部队撑着,现在不要再想着伸手向任何人要照顾,哪怕是国家,人最大的靠山还是自己,成长自己远比坐在那里抱怨要强的多。远离那些对社会不满的人,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伸手要的更解决不了,部队对我们每个人都不薄,不然还不是在家里种地?现在至少还有不菲的经济保障,完全可以支撑着自己走过不适应的寒冬期,至于今后的发展,全靠个人!
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更不要对未来充满失望,所有的遇到都是美好,也都是必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千万别着急,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不能有。哪怕过去的时候你是全军的能手,到现在面对社会也是“一无所有”,也得从头再来。
但我感觉,自主择业真的挺好,有时间、有保障,可以创业亦可以休闲地在祖国的山河间倘徉,只要自己无落差,他人又能奈你何?附:自主之后连红白喜事都没人通知了,为此心意难平到底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