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时常觉得自己和你隔着一扇透明的玻璃,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日期:2018-11-06 19:02:41 作者:龙井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前段时间,上课间隙老师讨论美国文化。他说,跟美国人聊天找话题可以问,你的soul animal(灵魂代表动物)是什么?基本上每个美国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可以就这个问题引申到性格成长经历等等,能侃很久。

  同样有趣的是,最近发现无论跟多少岁的什么风格女性聊天,聊到最后都无限趋近于聊星座、命盘、性格测试等等。上到百万年薪行业前辈,下到风花雪月的小学妹,无一例外

时常觉得自己和你隔着一扇透明的玻璃,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而朋友圈也经常看到大家发的各种测试结果,无论男女,用性格测试当做传播渠道方式总是屡试不爽

  其实很明白的,之所以星座博主能火、性格测试一直被讨论传播,不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结果就能完全代表自己,而是因为我们太渴望理解,太渴望被听到,太渴望有话可聊。

  其实人啊,都很普通渺小。为了能破除跟世界跟他人之间的小小壁垒,一直都在耗尽心力。

  在爱情里也是一样,为了互相理解,人们总爱说很多单调无辜的蠢话。

  你相信爱是有时效性的吗?

  至少我是相信的。

  我信对方这一刻说的“我爱你”是发自内心真情流露,也永远接受对方下一刻的“不爱”,是真心实意的肺腑之言

  在刚开始爱的时候,我们都爱像初中生阅读理解那样去感动自己,去琢磨对方言语里面隐藏的含义目的,去总结这份爱里的点滴得失重点。但时间愈久就愈会发现,这样的理解方式是不正确的。

  现实有时比小说荒诞,因为虚构需要逻辑。而我们在恋爱时说的疯言疯语往往没有逻辑,又为什么要将它们降格为海誓山盟呢?

  我见过太多太多人,爱在网上向陌生人询问自己的情感问题,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一句“晚安”的含义。我完全理解他们由于想要了解另一个个体想法,而无助上网求助心态

  但实际上,看再多“恋爱专家”、“情感博主”的分析,用再多经济模型或情感心理来分析,都不如自己跟对方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因为你才是最了解你身边这个人的人。也请相信,一个还爱你的人,是无比渴望跟你真诚交流倾诉的。因为沟通的渴望,被理解的是人类本性

  前段时间做JetBlue(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传播学渠道分析,发现他家的Twitter(推特:类似于国内的微博)官方账号做的尤为成功,是很多公司拿来学习社交媒体运营案例。而他们成功的原因简单,是因为客户在Twitter上每条@他们官方账号的信息,几乎都会得到回复,这些回复也不一定都能帮客户解决问题,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为什么?

  因为社交媒体的一大意义就在于,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从本科研究生,学了这么久传播学,就发现社会心理学中总有些东西殊途同归的。我们都是如此单薄的个体,在浩瀚的世界里发出一点微弱的声音,如果能够被听到,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安慰了。

  就像很多人喜欢朋友圈,尤其是在单身时。他们看上去是在说各种无厘头言论,实际上想要的是被理解之后的爱。

  时常觉得自己和世界隔着一扇透明玻璃,我在这头,世界在那头。

  所以如果你有幸能听到我隔着玻璃传来的声音,

  请相信那句“爱你”,真的耗尽我所有心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时常觉得自己和你隔着一扇透明的玻璃,我在这头,你在那头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