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道在眼前,人人都是道之子 | 论语心解039
日期:2018-11-05 06:15:54 作者:无生 来源:无生 阅读:

道在眼前,人人都是道之子 | 论语心解039

  为政篇第二

  原文 

  【二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无生心解

  图 / 无生书法

  子张问孔子说:“十世可知也?”世,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代意思是说:“子张问三百年即十世以后的事情可以预知吗?”子张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因为他无法预知未来的事情,内心不安,很想去了解去知道。

  图 /  来自高心灵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因,沿袭。损,删减。益,增加。意思是说:“殷朝的礼制是沿袭于夏朝的,所要删减,所要增添是可以知道的。”孔子是告诉子张在这沿袭过程中,有些为什么要删减呢?有些为什么要增加呢?这里面有些为什么是不增不减的呢?其实,夏朝有夏朝的一套相应礼制,但殷朝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因缘,所以要随顺当时具体的因缘条件作出相应调整,减去不适应的部分,增加合适的部分。这也是权变的智慧

  图 /  来自高心灵

  那什么是不变的智慧呢?就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本心本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管怎么损益,都是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自然“所损益可知也”。发心、发愿、立志是每个人自己清楚知道,像开启大智慧的人,他所作所为都是从本心本性自然流露,也都是围绕利益天下苍生方向去做删减或增加的,是无我无私,无欲无求,真诚真心

  图 /  来自高心灵

  同理,“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朝沿袭于殷朝的礼制,所损益也是可知道的。“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哪怕将来有继承周礼而起的朝代,即便相隔一百世之久,也是可以预知的呀!真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易经》的易有三易:变易,不易简易。在此章中,阐述得很清楚,何谓是不易?何谓是变易?静下心来,就能心神领会。

  《论语心解》是种茶人创始人无生的原创体悟,以497天的每日一则分享为底本。

  孔子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密码呢?就隐藏在《论语》的每一句每一章里。王阳明把《论语》读透了,非常佩服孔子。不读《论语》一生遗憾呀!

  该书于2017年7月出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遇见

  《论语心解》纸质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道在眼前,人人都是道之子 | 论语心解039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