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它是一枚闪闪发光耀眼夺目的新镜子,镶着美丽的镜框,框上还雕刻着优美的花纹、漆着闪亮的油彩。它被挂在墙上,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经常在它面前流连:男的梳着中分头,眉毛浓密而挺拔,一双清澈黑亮的眸子里,总是流露出专注的表情;女的有一条长长的麻花辫,一对新月般弯弯的眉,眼睛神清澈透亮,一团粉红的脸颊上总带着娇羞的喜悦 。
镜子挂在墙上,静静地照着他们。
他们一块儿看书,一块儿嬉闹,一块儿去上班,一块儿……嘻嘻,生儿育女。
然后,一个个小毛头的脸在镜子里陆续出现: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孩子,脸上挂着认真又迷惑的表情,表情真像他;一个扎俩小辫撅着嘴的小丫头,脸蛋红扑扑的,模样真像她!后来,又来了个圆脸的、爱做鬼脸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一次还险些把它打碎,害它贴上了一道胶带的那个,真是个淘气包!到底像谁啊,它可说不准。
这一家,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叮叮当当地,好不热闹!已为人父母的他和她,既辛苦又幸福地忙碌着。
后来,这家孩子中的老大离开家去上中学了,不过家里依然热闹,老二和老三天天打打闹闹,一会儿是别扭一会儿又和好。他和她仍然觉得分身无暇,既得照顾孩子又得忙工作,另外还牵挂着出门的老大:在学校住宿可还习惯吗?学习又进步了没?……
再后来,老二、老三相继出去读书了,家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他终于可以静静地看书,她也终于可以织毛衣的时候不被打断了。但是,他们的心里可不安静。他们天天记挂着哪个孩子的衣服小了该置办新的,那个孩子的成绩不太好,需要安慰鼓励和老师多联系,哪个孩子有早恋的迹象,需要给打个预防针了……
他们自己不觉得,可镜子却照得见:银丝正慢慢爬上他们的鬓角,皱纹已蔓延上他们的额头。
老大今天要结婚了!他和她真是喜上眉梢,他们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在箱子里拿出准备多年的积蓄,“我家要娶媳妇了,欢迎大家来做客,来来喝杯喜酒吃块喜糖吧!”。镜子里只照见他们忙碌的身影,虽然自己没来得及吃块糖,可是竟甜到了心里去呢。
然后,孩子们一个个工作、结婚,离开了家,房子里变得更安静了。他开始悠闲地打太极拳,她也开始清闲地看电视了,因为毛衣已经不需要织了,商店里啥样式的都有,况且这几天脖根子疼,怕是颈椎的老毛病又犯了。
没多久,一个陌生的小家伙出现在镜子里,他粉嫩嫩地嘟着小嘴喊:“爷爷、奶奶!”,可把他们高兴地合不拢嘴了,“吆,我大孙子回来了!可想死爷爷(奶奶)了!”。镜子里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没多久她跟儿子走了,去了一个大城市看孙子去了,只留下两鬓斑白的他,每天自己做饭自己吃。
偶尔电话打过来,她问:有没有耍懒气,吃过饭记得刷碗吗?别忘了吃胃药!他总是很硬气地回答:知道了!老了更爱唠叨了!可嘴角总挂着一丝满意的笑。
再后来,他的腰弯了而她也柱上了拐棍。她不用再出远门了,因为孙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和儿女们不经常回来,因为“都忙,没有闲空”呢,有时候到了放暑假寒假的时候,两个人守着手机等,心想兴许孙子外孙这个假期会回来,可是手机往往是不响的。
慢慢地他们无奈地明白了这一点:假期孩子大多出去旅游了,也是!——增长见识、活动活动脑子,去见见外面的世界,总比待在封闭落后的老家好,再说也有代沟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这里的确缺乏吸引力。
就这样,镜子慢慢开始变空了,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影变成了一个,再后来,便一个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