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故乡这地方
日期:2018-10-03 20:36:00 作者:8余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故乡这地方

  故乡这样的地方,是专供背井离家、身处异地人们用作怀念回忆的,所谓的乡愁说的正是这一类人对故土牵挂思念,且这种思念和牵挂往往随着自己与故乡距离的拉长而加重,更是随着日历上的日期与离家那日的跨度增大而越发的强烈。那些在外漂泊的人,在夜深人静时候想起故乡来,心底免不了要涌起一股暖流。而在定居他乡半世未归的老人,在午梦惊回的时刻,甚至是要忍不住流下浑浊眼泪

  不管这乡愁有着怎样的力量,身处其中的人是怎么也体察不到的,他们觉得这样的多愁善感是掺了些夸张的成分,略有做作的嫌疑。这也怨不得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只因在他们眼里,自己的故乡是如此的寻常。故乡通常是一个远离繁华交通不便的小乡镇,甚至是个隔着几座山、又跨了几条河的穷乡僻壤,在那块雄鸡状的地图上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出故乡来,她连个点也算不上。那里经济不够发达产业落后,人们的生活简陋艰苦,要不然谁会忍着痛楚离开她,转而到异地他乡去谋求生计呢?

  外面的人对她是看不上眼的,连从她身边走出去、在外边见了世面的人也渐渐地瞧不起她来。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啊!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万丈高楼平地起,说也说不完的繁华,道也道不尽的热闹。在那里住上一日便抵上故乡的一年,而生活一年便胜过在故乡的半辈子了。他们想,这故乡又穷又困,在她百里之外的地方仿佛一夜之间便改头换面似的意气风发起来,宽阔马路修起来了,高大厂房建起来了,成排的居民楼和商场完善起来了。故乡则是多少年也没个什么大的变化,地里长的仍是不值钱庄稼村里建的还是砖瓦房,她还是从前的她,守着旧日的模样,而她却还以为这样的坚守是一种值得夸赞的美德

  可即便如此,那些离开她去了外乡的人却还是不能与她划清界限。每逢年关,南来北去的人像江河一样流动着,最后百川入海,他们流入的不正是故乡这片海吗?在外面闯出一番名堂、飞黄腾达的人总是要想起她的,他们早晚要回来一趟,好让她看看自己的风光体面,“衣锦还乡”说的就是这个理。在外边受了挫折的人也要想起她来,故乡住着他们的父母至亲,那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使他们的根。在外面走投无路的人首先想到的也是她,他们想起故土的山和水,立马觉出她的好来。受伤的人们回来了,躺在她的臂弯里疗伤养息。可他们往往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伤口愈合之后,便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别处,等下一次再满身伤痕的回来的时候,她又不计前嫌地接纳了他们。故乡的哲学真是不够武断,她总是一种宽容态度对待那些背离她的人。她还不够彻底,在别处安了家的人到了耄耋之年又迁居回来的时候,她不仅原谅了他们,还尽力提供他们一个安宁的晚年。她只知一味的奉献竭尽所能将自己的所有悉数交给了生活在她之上的人,他们是她的儿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儿女们向她的索求,也是她毫无保留的给予。

  若把这样的故乡画成一幅画,那该是怎样的图景呢?也许是刚出生的婴童躺在木头摇篮安静地熟睡着,摇篮边卧着一只玳瑁大花猫,慵懒地打着哈欠。也许是父亲正奋力地蹬着自行车赶去上班,迎面的风将他的头发也给吹乱了。也许是老外婆佝偻着腰在淘米做饭,花白的鬓间还别着一枝刚摘下来的栀子花。麦子熟了,麦田里翻滚着金黄色波浪,一阵接着一阵,电线杆上的麻雀不时地落到田间去啄食掉落的麦粒。刺槐花全开了,树上挂着雪白的一串串,地上铺着雪白的一层。准备过年的腊货也腌好了,咸鱼腊肉顺着墙高高地挂成了一排……关于故乡的画面真是数不胜数啊,是千人千面、不一而足的。这些画面组合成一幅相册,被那些流离在外的人存放在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任凭怎样的人事变迁物换星移,它们仍然完好如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故乡这地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