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就跟先生说了要去中心医院,结果他惯性行驶到相反道路,调头,重新定位规划路线。穿过隧道,发现是给我放在我并不熟悉的隧道出口的小路上。有点懵,原地转一周,明了自己的方位,便踩着高跟鞋,一步一步端走前行,后悔没穿平跟鞋。路上行人不多,今天的天空阴阴的,晨风已经有秋天的凉意。我紧了紧搭在肩背上的披肩,用力甩了甩头,好像就此可以甩掉老年妇女的无奈似的。前方租界老建筑在巨大的天幕映衬下,画面感很强。我不紧不慢的走着,左顾右盼,街对面那个吉庆街那个巨大的石牌门匾,让我确认了我与目标的位置。于是脚步越来越快,没多久就看见了中心医院。
我的眼神被中心医院门口一位孕妇牢牢锁定,️我和她之间四十五度的角度,让我有机会看见一个待产孕妈妈的完美侧影,强烈的掏出手机拍照的冲动被抑制住,我只能将这一刻的影像刻在记忆里:她穿着浅米针织两件套,里面的套裙将她待产身形没有一丝褶皱的勾勒出来,凸起的腹部形状标准、标致如端坐的马桶,紧绷,平稳、尖挺,可以毫不费力的想象胎儿蜷缩在母体的样子定然静谧安祥!……微风掀起她外衫的一角,当我从医院大厅玻璃门回望之时……
从医院出来,再次陷入定位寻找方向的困扰,好在没有多久就找到了地铁口,入闸后才发现线路规划时有短路点,这时什么地图都没有路可指了,启动大脑,重新规划。如此不靠谱的出行有点反常啊!开始对一早的懵态反省自责,看似忙碌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具行走的木偶!
再次卷入换乘的人流,扫了一眼路牌,心里咯噔一下,还是顺着人流上了电梯。不经意抬头,一个帆布手袋上的“中百钢都”四个字勾起往事。顺着包望去,原来是一个身着军绿色外套的男子肩挑着一副担子。背包的那一头是一卷年岁已久的没有包边的棉絮!这是一个离乡背井的打工者。当我掏出手机想拍下这个背影的时候,电梯已经抵达站台。一个穿着长衫怀揣着几只橘子费力爬越站台的父亲背影和这个身挑行李铺盖卷儿的谁家孩子的父亲谁家女子的丈夫谁家母亲儿子的背影重叠在一起。
然后我发现我确实走错了站台。
我没有一丝懊恼。因为走错,才得以目睹这一背影。这个劳动者的背影,在涌动的人潮中,在匆匆的脚步中,在放眼望去的低头时刻,都被忽视,都没有看见,但是那个背影的坚定和淡定,确实让梦游一个上午的我,感觉到一种力量。
这样的梦游,似乎也不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