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好,在未来即将到来的各个节日里,送心爱的人什么礼物?
当创意变得狼藉,惊喜平淡如故,一切所谓的创意都被无奈填满,失去了新鲜感,空气都透露着乏味。
我是个极不善于送礼的人。这种性格漏洞像是一种交流的障碍,觉得礼物俗气又假模假式。但无形之中又渴望看到对方被惊喜惊射到的模样。
这是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矛盾,克服起来也许不难,但奈何愚钝,迟迟找不到答案。
我一度把这种障碍当作心理问题,生怕自己患上某种交流障碍症。无数次问赵先生,如果我不能够像其他小女生一样变幻着方式的讨男友开心,他会不会爱上别人?
自古以来,对礼物的定义都是“投其所好”。也就是说,如果想得到预计的效果,一定要花心思摸清楚被赠予方的喜好。
很多女孩子都问过我,男友生日快到了、纪念日快到了、XX节日快到了,送对方什么礼物比较好?
心中明明清楚答案,如此这般,只是想找到一个确认的共鸣。
他爱什么,你就送他什么。若他什么都不爱,你就把自己包进礼盒寄给他。
他若是对什么事物*,举手投足都之间都是无意间的展露。他喜欢潮牌,就一定会去翻阅相关公众号,订阅潮流杂志,在朋友圈里转载文章写下评语。
他若热爱运动,就一定会日日跑步打卡,享受通透的呼吸,也带你一起爬山攀岩,徒行穿越暗夜,在山顶迎接第一缕朝阳。
他若热爱球鞋,就一定会在每一次逛街约会时不经意溜达到耐克门店转转,哪怕什么都不买,或者货架上任何一双球鞋都不合胃口,但只要站在这儿,就是一种安定和满足。
我愿意用金钱换时间,用金钱买快乐。在我的思维里,之所以能够活得很酷,就是因为不必为许多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纠结烦心。
就像送礼物这件事,只要按照对方喜好的方向去稍动脑筋,就足够让他惊喜。
比方说我的爱人热爱球鞋,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送给他心仪已久却迟迟不忍下手的鞋款。
不然的话,他明明喜欢草莓,你也知道他喜欢草莓。可你另辟蹊径要他尝试芒果,寄了一大箱给他,你以为在为他好,另辟蹊径换口味。但事实上,他已经芒果过敏被救护车送进急诊病房。
这是最糟糕的付出,一个人演着感动了自己的独角戏,煞费苦心却适得其反。明明是为他好,反过头却只留得一场镜花水月。
仍以球鞋举例,哪怕大方向确定,那么关于一双鞋子款式的选择,不同鞋型对应尺码的替换,与本人服装风格是否合拍,以及舒适度与时尚感的交融。
心思细腻的女孩子能够把细节拿捏地无微不至。抱着真诚赤裸的心态筹备,善于感知一切微小的信号,永远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实力,不小气矫作,不好大喜功。
和鞋子一样,遇见一双好看的鞋子很容易,遇见一双合脚的鞋子却难上加难。见过漫山遍野,踏过万里河山,兜转一大圈,溺了数不清次水,撞了无数堵南墙,才知道漫山遍野是你,万里河山也是你。
之前遇到过一件非常令人愤懑的事情。
在外逛街试口红,旁边是两个打扮非常入流的女孩。超短裤,露脐装,AJ1,搭配的是非常欧美系的大地色妆容,耳朵上两个bl的耳环闪闪发光。是我欣赏的风格。
她们其中一个说到男友生日快到了,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另外一个懒洋洋说,送双球鞋就好了啊。
本以为她们要激烈探讨什么男友适合的鞋款,甚至已经跃跃欲试,万一她们的球鞋了解不深,或不了解市场走势,我可以提供一二建议。
偷听别人说话不好,我知道的。但是,触及敏感话题声音又穿透力极强,我也想回避,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腿。
结果没想到:
“拉倒吧,太贵了。”
说着,把一瓶香水和一盘眼影递给柜姐结账,又趁着开单的时候挑了好几支口红。
那两个潮流girl最后决定了什么,你们可能都猜不到····去*上买折纸星星许愿瓶,再给上初一的妹妹200块,用来代笔抄写百度上的秘密情话,谎称自己亲手制作的心意送出去。
经济实惠,哄的恋爱中智商为负的男人一愣一愣,甚至要发朋友圈炫耀,老子收到了女朋友*的精美工艺品。这可是浮躁社会里最难得的平淡。
送球鞋?开什么国际玩笑。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拿出来送礼物,还不如给自己买几瓶护肤品实在。振振有辞道女人一定要自私,一定要懂得保养自己,只有把自己打扮的香喷喷的,才有人主动爱你。
被如此荼毒的女性绝不在少数,一味赞同女人就应该被关心爱护,应该是爱情里被捧在手心的那一方。面对爱人的付出理所当然接受,处处喊着平等,心里却是旧社会那套男尊女卑。
缺少了真实和纯粹的生日礼物,就是对光阴的一种侮辱。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里,硬是被最应重视的人扣上敷衍的标签。
你说你爱他,一年一度的钱都不舍得花。把情谊当成考试任务,以作弊的方式草草了结,最后得了便宜还卖乖,明明一文不值,愣是包装成千金不换。
人与人相处,最怕一个真心,一个假意。一方入戏太深,一方为当真。这种不对等的剧情终究会引起滔天大祸。最后不是有缘无份,而是亵渎相遇。
一双球鞋而已,竟引得恋人满腹心思。你说这是怪鞋市太喧嚣,还是爱情太薄弱?
若是真心喜欢,倾家荡产又何妨。
学生时代缺少必要经济条件暂且不提,初入社会月光也无可厚非。但真心为他时,提前半年攒钱筹备之人绝非个例。
倒是越来越发现,男孩子在这个方面通透许多。认识一个公众号博主,为了负担和女友异地恋的机票和两个人中意的情侣鞋,可以一星期高产6篇品质推送。
关键是,一次两次就算了,他的高产和质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
一万次电话里的深情的晚安,都不及一次真切的拥抱。异地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经济阻碍亲吻的绝望。每一对相隔万里的情侣都深知这一层,却又有几人愿意合力打破距离产生小三的绝望魔咒呢?
恋爱不是颓废的艺术,互赠礼物更不是敛财的途径。一味不公平的获取都将逐步成为差距的导索,待到美梦断裂之时,一切早无可挽回。
说你爱他,那么请拿出行动,与其攀附式的索求,我更愿意与他旗鼓相当。
<END>
“老鞋已死”
年前的今天,穿着纯白AF1开学,觉着自己帅得没边儿。
开学第一课:多和玩鞋子的男生耍朋友。
“妈,我想买鞋”“我看你就像个鞋!”
被“物化”的女鞋贩们
“玩鞋是个高危游戏”
“鞋圈是我见过最大的养鸽场”
“通过你的鞋子,我看到了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