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晃晃悠悠,就到了白露。昨晚黄昏的那场甘霖往后,清晨的空气里就多了几何凉嗖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得不说,我国古人的二十四节气是绝顶的才智,是在无数次的相天法地后得出的最佳耕耘参阅。
古人的春耕秋收,都是顺着黄向来,黄历上每个节气,都自有组织。而白露正是收割、耕种庄稼的好时节。谚语说,“处暑雨甜,白露雨苦”,而这苦雨形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蔬菜会变苦,收割的稻子因此生虫而被蛀空。所以白露时节,雨反而成了不讨喜之物。
越来越多的人久居在城市里,田间地头的现象若不是电视上播放,就是偶尔兴致而来的农家乐才得以见。所以那些耕耘,很少才有人干预。却是这些健康摄生风兴起,依着时令来摄生,拥趸者逐年攀升。
白露时节,往往简单呈现脾胃衰弱、消化功用下降,人的抵抗力也有所削弱,此时 适合食用温热补养效果的粥食。大米、糯米、小麦、淮山、豆类都是不错的挑选,这时令的水八仙中的“芡实”是当季的好食材。清晨,一碗糖水芡实,润肺养胃得很。苏城这当街剥芡实也是独特的一景。
大致是从八月末起,老街两旁的店肆门口,陆陆续续就会呈现一些男女老少,多半是早、晚凉爽时现身。端坐在一张小板凳,面前有面竹筛,铺满着未剥的芡实,一个个褐色滚圆的恰似奶茶里的珍珠,手上的拇指套着特制的金属指甲,只见一粒粒白色的果实飞快地从果壳里抽身,放入洁净的器皿里。
如此的现象,菜场里也是有的,特别像葑门横街那样的露天长街,路的两旁一字排开,甚是壮丽,这样的边剥边卖,往往销路很好,许多时分剥的还赶不上卖的。
作为一个喜甜的城市,就连市花也是带着香甜的桂花。尽管这花期还未到,但街巷那头糖炒栗子,却已飘香阵阵。栗子里夹杂着隔年的桂花瓣,仍然香如故,闻着这香气,都会忍不住买上一袋,剥开一颗,喷香软糯,入了口,似乎五脏六腑都妥当了。
谚语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天的温热,到了夜黑时分,都被凉意代替了。贪凉的小伙伴们,要多加留意了,该添的秋衣不忘加上,这感冒流涕的味道可不好受。
白露起,秋意浓,日子能够匆匆划过,也能够静静逗留半刻,一盏秋茶,一碟秋果,一首秋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白露夜,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