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特别快,一年嗖地一下就过去了。这一年在努力适应环境,也在努力享受生活。
她给姐姐买了一条3000多的名牌围巾,给小侄女买了一包礼物,又给父母买了好多东西,把年终奖花了个精光。
可当她推开家门,饭还没来得及吃,母亲就说:“你姐夫给你物色了个相亲对象,把衣服换下,去见个面。”
“什么?”杜亮吓了一跳。
“我才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呢,相什么亲啊?”杜亮皱起眉头,一脸拒绝的表情。
“明天我们要回村了,趁今天有空见个面。”母亲描述说:“男孩挺不错,父母都是政府的。现在在成都工作,大学生,跟你肯定聊得来。”
杜亮对相亲这种事有抵触,觉得太尴尬。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她闹了点小脾气,最后还是跟母亲一起去了。
对方母亲表示对杜亮很满意,杜亮母亲也夸了邓凯几句,基本就是些客套。然后她两出去,让邓凯和杜亮单独聊会儿。
邓凯穿了一身休闲装,说话慢条斯理。先是交代了自己的工作,做互联网设计的,收入和杜亮差不多。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已在县城按揭买了房。
杜亮问他:“那你以后准备回县城吗?”
他说:“我还是想在成都工作。”
“哦。”杜亮点点头。
也许是看出了杜亮的疑惑,邓凯又补充一句,说他没打算在成都安家,只是成都的工作比较适合他。
杜亮看他交代得这么仔细,于是也自我交代了下,并描述了一下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1、她不会回县城工作,但是成都可以考虑。
2、她不喜欢异地婚姻,孩子要待在父母身边。(她不想让孩子拥有跟自己一样的童年)
对方一直点头,表现出十分理解她的想法。还说就是想找个老家的姑娘,以后也不用担心回哪家过年。
出乎意料,第一次相亲竟然愉快地结束了。互相加了微信,留了电话,跟家长打了招呼,微笑送别。
第二天,邓凯给杜亮发了新年祝福的微信,还发了一个200块的红包。
杜亮竟然对这个相亲对象有了一点小期待。
隔天见到姐姐,杜亮问:“姐夫怎么想起来给我介绍对象?”
姐姐说:“邓凯爸妈跟你姐夫是同事,人都挺不错的,你姐夫就自作主张替你说了媒。”
母亲接茬问:“还满意吗?”
杜亮说:“就见过一次面,哪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
邓凯回信息说:“很满意,很漂亮,收入又高,担心自己配不上。”
姐夫把信息给杜亮看,杜亮笑了。
空窗一年,对感情倒是没什么期待,但第一次相亲被认可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应聘面试通过了一样。
离开小城之前一天,邓凯约她吃饭。两人在上次跟杨迪约饭的那家餐馆,吃完饭还看了场电影。回家后意犹未尽,又在微信上聊到深夜。
杜亮觉得不可思议,自己跟一个刚见过两次面的陌生人开始谈恋爱了?
直到离开小城,她没有再见其他同学。可能因为大家都结婚生子,一年比一年忙,不像几年前还可以一起约着吃火锅滑雪。
杨迪今年也带于天回老家见父母了,给杜亮打过电话,杜亮推说自己在农村赶不回来。听杨迪的意思,两人婚期已经差不多敲定了,杜亮赶紧说祝福。
春节就这么结束,杜亮又回到上海,出租屋里积了一层灰。
洗衣机,空调,扫地机器人轮番开动,拿着薯片可乐往床上一坐,电视调到真人秀频道,立马就有了归属感。
安定下来以后,她给邓凯发了条信息问:“你到成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