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需要别人的认可和接纳;你有自我反省的习惯;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但你也有一些自己想要改变的缺点;有时你特别的勇敢,有时你也会十分的怯懦;你喜欢和集体在一起,不喜欢独处;你比较擅长独立思考,别人的建议通常不会直接接受。前一秒你可能还在抱怨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但是下一秒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学习当中;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多的吐露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是不明智的行为;谨慎、有把握、考虑全面是你做事的一贯准则;你对于友谊看的很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处理和每一位朋友的关系。”
上面的这一段话,你是否觉得也适合你呢?这其实就是一双穿在谁脚上都合适的鞋。是什么使它放在每个人身上都合适的呢?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很容易的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合自己。即使在我们看来这个描述十分的空洞,但是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其完全的反映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在心理学中,“主观验证”的作用对于巴纳姆效应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核心就是我们相信。如果我们选择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在大脑中“创造”出与之千丝万缕的关联,找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在我们的脑海中,自我意识十分的强大,所有关于“我”的都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的手机、屋内装饰等自己都会精心的挑选,为的就是突出自己的个性。以至于“主观验证”在整个过程中能够产生极大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时刻的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审视。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己时受到外界的干扰,迷失在环境当中,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那么,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在收集信息基础上的决策能力。有选择的收集信息,收集有用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判断。